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公输子门下

中西刨子的不同理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8 02: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4-8-4 09: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做积木 发表于 2014-6-21 16:07 4 G9 ^4 e) ]1 ^7 y! t# r
楼上的分析很客观。但话说来,中国自古科学技术就比欧洲差,这是不争的事实。* p) ]1 t. A# Y( y5 U
中式刨,有多少优点,很重要 ...
7 M* A& s0 p3 Z8 I; F/ d

% o! m" N  v! G" U"中国自古科学技术就比欧洲差,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不是事实,中国近代
科学技术比欧洲差,这才是事实。你看一下英国人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06-08)就不会这样说了。
+ K7 P- ]" i7 o  ^5 W- O9 m* Z" Q

, `; x' z( e6 F, H6 t% ]7 U) M2 A
) U: c7 s7 z+ k: b" T- W; w4 c  j$ R: |0 d2 i+ O
发表于 2014-8-4 11: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 o9 v( {4 ?) ^0 N+ Q; P      个人观点:欧式、中式、日式三种刨哪种好使,完全在个人使用习惯上,用习惯了适合自己的就是好刨子。三种刨实际是根据各类人的生活习惯、体形特征和工作环境经过时间和使用慢慢改造才演变出来的。不管哪种刨,只要能刨出平、直、方的木料就是好刨子!            
6 M& |, O- j9 z( p/ K% ^      欧式铁刨重量大,其实更适合人高马大的欧美人,中国人使用欧刨会觉得太重,特别是大的5、6、7号铁刨,用时间长一点手臂吃不消,特别是手腕日久会出问题。我最近在搞木工授课,一些女生根本用不好欧刨(只是4号刨),我直接告诉她们还是用中国刨好使,更适合她们。还有,因为分量重3号以上欧刨单手使用很困难,没有中国刨方便。   I* ^# H5 p0 B' W
     至于欧式刨的微调,左右平衡拨杆等装置也是近代才改进的,欧式老刨子也没有这个装置。这个微调是不是一定很重要,也不见的,欧式刨到现在也有不用这种装置的。日本人引进与革新的水平够厉害了,但他们的拉刨和我们的刨子一样,并没有改进,就是用榔头敲打的调节方法,用熟练了一样快准。                                                        
( e) f1 p, H0 |! `% @      欧刨和中国刨哪个更省力,各有说法,我使用体会还是中国刨省力,欧刨是单手用力,中国刨是双手用力,不时还可以借用腰力,有两种刨的试一下就知道。问题是使用中国刨工作台不能太高,同样使用欧刨工作台也不能太低,170的身高在85公分高以上的工作台上使用中国刨肯定不合适,使用欧刨没问题。还有中国刨一般也都是站着使用,坐在马凳上使用使不上劲,除非是箍桶匠人,习惯坐在凳子上操作。- P* r" h$ k: F9 ~( L9 d, n" Y( w
     日本人的拉刨,也是与他们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有关,这种姿势自然是拉的方式更省力。
2 Q+ |! m$ L$ F3 ~5 U5 _* m     本人欧式、中式、日式三种刨自己都有,中式刨从来没有买过,都是自己做。欧刨和日式刨买过了新老刨,自己也做过好几种,有一点点体会。
' u3 A: S! P' B  u1 c- I
( z# H3 k( F& v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50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50 实实在在的指导,很受益。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8-5 09: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中国的刨刀靠近中间   中庸之道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10: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迟斋工房 发表于 2014-8-4 11:43 + T5 o% ?0 `* Y/ B
个人观点:欧式、中式、日式三种刨哪种好使,完全在个人使用习惯上,用习惯了适合自己的就是好刨子 ...

) ]3 _5 `5 E! P日本现在做大些的活,也不能总是坐在地上干。木工桌也是常用的了。但在拉刨上,似乎也未见有多少变化。
4 J" _9 C6 }+ `" v( w6 w+ a: q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10: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迟斋工房 发表于 2014-8-4 11:43
/ y* M6 H  t, P5 r个人观点:欧式、中式、日式三种刨哪种好使,完全在个人使用习惯上,用习惯了适合自己的就是好刨子 ...
( T- g% @7 J  j3 o( Q
日本现在做大些的活,也不能总是坐在地上干。木工桌也是常用的了。但在拉刨上,似乎也未见有多少变化。& w9 P( g: L& l+ H4 s( s
发表于 2014-8-5 15: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输子门下 发表于 2014-8-5 10:04
5 S: \6 l0 Z8 s& N3 \. v! `日本现在做大些的活,也不能总是坐在地上干。木工桌也是常用的了。但在拉刨上,似乎也未见有多少变化。

3 S" l2 Z+ `/ R7 v+ l
% p( z3 V- z8 c4 `1 Z* z日本的拉刨,在台湾人手里,大多是装了穿柄的,也变成推刨了,看来中国人还是习惯用推刨。两手推刨,无论如何都会比单手用力推刨的欧式刨,和单手用力拉刨的日本刨要用得出力量,我想这是肯定的。0 M" t& g9 d+ Q( ]
  W' z) `& q# j  I
0 n/ l% y4 K3 [/ ^5 v# N8 R4 g
3 E! [$ K  ?4 {

6 ^8 B5 [3 o6 @1 C7 B9 O) E; p' q
发表于 2014-8-6 09: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式工具应用于大木作是它们无法攀比的,传统木工光熟练掌握工具也得三五年。个人见解
发表于 2014-8-18 02: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迟斋工房 发表于 2014-8-4 09:33
- I9 g( z7 N# @4 T"中国自古科学技术就比欧洲差,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不是事实,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比欧洲差, ...
1 M6 E4 }+ Q# f. g3 r  ^
迟斋老师,  这么说吧, 最近看了一本书,世界近代史。 台湾买的,作者在西方历史学术界算是著作等身吧。 序中间北大历史系某老师语:“世界近代史是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其实还是古代史”
: S2 u  s6 z+ x( z, I 我们用着农耕社会的理念和工业社会作战,结果就是鸦片战争再打下去清王朝只能加税等刁民闹事, 西方国家可以出售债券,民众等着红利,青年人等着上战场拿战功,怎么打仗?: [  X+ `9 v  t) ?, k8 E
问题在哪里? 近代史啊!!4 B; u. {5 \7 C3 P: e# g0 d( s
发表于 2014-8-18 03: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sz波尔卡 发表于 2014-6-21 20:17 9 b: p+ u, k( A. f+ m4 u
摩擦系数确实是一个科学的参考。铁滑木上,加上铁刨本身重量,动量上确实有利于“冲”削。但是,这里 ...
% Y6 |8 @8 A; N8 F5 t. o
      看完美剧竟然还有回复老帖的啊。诺玛木友,俺不认为你说的西式木工桌上横断冲削一切OK是其优点,主要是在夹持功能上。配合欧刨是一种说法,其实西式木工桌上推木刨体验上差不多,关键是jj高度和桌面高度。快速省力来说,跟木、铁刨质地因素不太大,还是看熟练程度。说到人工贵贱,这个就不用说啦,只要天朝目前土地制度如此,与二张口距离决定了付出得到比例的,这是通常来说,而且排除个体、运气、努力等等因素上。就手工具来讲,一般非专业木友撸起来,并不会因为价格因素来控股的,这只是俺瞎玩几种手工具下来之后的yy想法而已。习惯是一种省事,在某种情况下也会是陋习,末了还是自己感角。至于那,没用过hi-end级的是无法感知那种hi的,的看法,也就只能莞尔咯
2 x3 K( B& i6 _0 {" z1 ?
发表于 2014-8-18 03: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1151215247 发表于 2014-8-6 09:24 # T+ I+ D1 D6 n- _+ x4 S- x
中式工具应用于大木作是它们无法攀比的,传统木工光熟练掌握工具也得三五年。个人见解

5 d0 d1 o4 T% M& s. Z这个俺不太同意哦,大木作在现在国内还有多少保有量啊,何况还是中式传统工具的大木作。4 G, G5 |7 O* o2 c  e" L3 D. \
发表于 2014-8-18 09: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normal 发表于 2014-8-18 02:02
6 l6 B% p8 s" R迟斋老师,  这么说吧, 最近看了一本书,世界近代史。 台湾买的,作者在西方历史学术界算是著作等身吧。 ...
3 l3 z! e" x2 k  ]

; K& t& p" U. o2 U. G) I2 _说的不错,世界近代史,中国古代史!& c% j3 q) h" `% w) a& |3 M+ p. a
发表于 2014-8-18 13: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sz波尔卡 发表于 2014-8-18 03:01
9 p8 v2 {# g. O% Q& B# ]看完美剧竟然还有回复老帖的啊。诺玛木友,俺不认为你说的西式木工桌上横断冲削一切OK是其优点,主 ...

# j8 x1 I% R& s& E. t尼玛 你能分割下么?我所说的就是人不值钱是在社会地位上的价值,这和共军拿人填决堤缺口,拿人力建设一样,我是圣上你们是子民叫你干啥就干啥,西方是我收你税我保你平安让你能一家子继续交税。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社会架构带来的工匠文化,历史上天朝的三六九等不会比印度好多少的( _6 s! s  [% u
发表于 2014-8-18 15: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起来还真得讲究讲究。。。。这包子 有年头没看到了
发表于 2014-8-18 16: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normal 发表于 2014-8-18 13:59 1 E1 e4 N& }/ @* l3 S) H( v- J. L
尼玛 你能分割下么?我所说的就是人不值钱是在社会地位上的价值,这和共军拿人填决堤缺口,拿人力建设一样 ...
& x1 j9 ^4 w  p
好像俺也是这个意思啊,语文俺总不及格,没辙。寺庙、景区都见过,传统大木作形制俺不懂,单就工具已经不同啦,俺是这个意思,对应那个说大木作的木友滴。
( l9 T3 c& E7 d$ r( a1 ?& x3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