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公输子门下

中西刨子的不同理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1 18: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看见有人说铁刨涩,# D6 i( Y/ f% `% c6 G$ v" d
这说法,也对,( T+ @; v$ x- a* |* A3 v- `
撸祖湿爷只说过木刨子要油泡,没说铁刨子底也得擦点蜡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china-montreal + 8 没有学不会,只恨见识少。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18: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学到东东了,顶起
发表于 2014-6-21 18: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做积木 发表于 2014-6-21 14:34 " Q  l# o. ]' \0 s- o
很明显,无论是拉刨,还是推刨,无论是欧式还是中式,都是以刨刃前面为配合的尺寸基准。刨刃后面的部分理论 ...

" b& b9 _& j' J 05p7401s1.jpg
4 _: r, L$ l: }7 K: J

评分

参与人数 2刨花 +2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20 谢谢支持。
辽南盖州 + 8 你坏啊,哈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6-21 18: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做积木 发表于 2014-6-21 17:50 7 z. U1 u" Q  s8 }7 G' H4 M# M& g- i0 C
坐着不动刨木头,中式刨能推出大约一个前臂远的行程,而欧式刨不行,操作者一只手要伸出身体面,比中式刨 ...
7 u% b1 K: Z9 D+ t0 \
哪种刨子好用,各人有各人感觉,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时代各种被普遍使用的东西自然有其合理性。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都会被慢慢地淘汰,比如:当三D打印技术成熟以后许多工具都会被淘汰的。好与不好其实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了。比如:汽车驱动轮大致有三种:前轮驱动(大多数小轿车),后轮驱动(大多数卡车),前后双驱动(部分越野车、军车),无论哪一种都有其他2种不能替代的优势。既然欧刨、日本刨、中式刨都被普遍的使用,那么应该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评分

参与人数 2刨花 +28 收起 理由
用思想活着 + 8 精辟,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
公输子门下 + 20 有见地。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18: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cclizy 发表于 2014-6-21 18:01
! Y* z( o1 l: G9 k# e( H( a总看见有人说铁刨涩,9 U: }6 C) I/ m8 k1 j: Z* Z  G
这说法,也对,
9 X( m. a& O( {4 M! y撸祖湿爷只说过木刨子要油泡,没说铁刨子底也得擦点蜡
" b! L; [9 W6 v
同意 你的观点。5 ?8 q9 {5 q) s
物理课本上有各种材料的摩擦系数,,,$ ^8 l4 \4 m1 y
  s# D8 k. x; |/ g0 _* ^
“木---木”的摩擦系数比“铁---木”的摩擦系数大的多,“有人说铁刨涩”这种说法显然不对。
; A) h% U' b' r  i) u即使是润滑后的摩擦系数,“木---木”的摩擦系数比“铁---木”的摩擦系数也大的多。
& k1 Y* K! V  I& t4 t, K! S) Y: n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18: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montreal 发表于 2014-6-21 18:26 4 F. y5 D% y1 ?+ Q2 f: v3 z" U
同意 你的观点。
8 p( a9 ^! V, r物理课本上有各种材料的摩擦系数,,,
- u( b; t3 M' {& R& m& L
主要其实是撸祖湿爷当年没教下来4 C* T2 |9 x+ T: r6 @6 ?
发表于 2014-6-21 18: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刨刀以中式为准,几千年经验积累——
发表于 2014-6-21 18: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兄解释的很清楚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20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20 谢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20: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montreal 发表于 2014-6-21 18:26
+ Z# S1 j# [) n# V7 j0 Y" F0 f% l( x同意 你的观点。1 [' x, k9 {9 a, ]  O
物理课本上有各种材料的摩擦系数,,,
  j+ F  T, B+ |* x4 y9 Y$ C
     摩擦系数确实是一个科学的参考。铁滑木上,加上铁刨本身重量,动量上确实有利于“冲”削。但是,这里就显现了一个习惯问题,俺个人也确实多种刨子换着瞎玩,多数还是倾向于拿起木刨,个体差异吧,本人体验上因为没有西式木工桌,也许配合上不够顺畅,其二呢,动量大,意味着在启动和停止之间,需要更多控制力,单纯力道大小上去hold on铁刨子,不过,运动神经发达的木友应该有更好使用方式,比如在快都底时候,缓解动量的变化,以减少疲劳度。铁刨底抹什么都好,减少摩擦能够减小涩感。几个因素堆积在一起,不同人会有不同选择。这就回到了贴主帖子里的一些意思啦,不同人确实会在各种平衡上找到自己多数情况下的选择,俺并不认为很多人完全不了解铁刨。木刨牛擦子抹油,也当然是一样的意思。0 t9 w) Q4 s6 _8 A6 C/ i
    从人体工学上说,前面有木友说啦,双脚跨步不动下,双臂能够涉及的范围,铁刨比木刨要大,个人体验,范围并大不了多少,原因是人体有延展性,如果啊,长期不动步子,总在双臂涉及边缘区刨削,那这种情形在干活实践中,不多。当然一前一后的握持行进姿势,让刨子路径与人体中轴平行距离是比中式刨子要小甚至可以同一线上,老木匠不得不要再次让肌肉疲劳地克服,俺是不停调头掉方向整。在给木料找平,使用刨子过程中,其实里头还不少情况需要各种调整,在力道上,俺也更倾向于双手握持中式刨子。
0 B. J5 i4 H% r0 y0 O" E6 ^    孰优孰劣,其实主要还是看个人习惯吧,各式刨子都可以玩玩,不少木友上手快,嘛都得,也有像俺这号上手慢,瞎琢磨的,光磨个刨刀都很头疼的啦,斯地斯人,过去的老木匠条件局限下,也从方法经验上去不断改变,其实并不是固步自封的。现在因为资讯上发达了,信息不对称是缩小还是放大了呢?快,慢都成,不快不慢一样玩啊。
; F) d( ?0 Q/ T% d% Z6 B    另外拉刨也挺好玩的,握持上总体也是一前一后,就是刃子也好难磨( T1 h; `8 B! ?2 i1 Y. D; Z" I# ]
   
0 u9 L% V2 f( t

评分

参与人数 2刨花 +2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20 有见地。
china-montreal + 8 楼主的制作过程很详细,受益匪浅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20: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sz波尔卡 发表于 2014-6-21 20:17   B" V1 b$ q, [7 e: E$ K/ j
摩擦系数确实是一个科学的参考。铁滑木上,加上铁刨本身重量,动量上确实有利于“冲”削。但是,这里 ...
) `4 @6 g7 p& M* s7 e
见笑见效,口活胡乱咧咧玩
; m9 T. J0 O0 F) P$ [: |% H6 a1 E
发表于 2014-6-21 21:0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木 发表于 2014-6-21 17:32
6 n6 y8 x) `8 E  H& S. \/ L在楼主贴中悟出中庸,分享一下,可能不对,西方人高力大,百信、勇猛,可一刨成型,日本人小力小,没西方人 ...

, V$ G% e( _  W5 ]  i我也觉得这个说法比较靠谱,就像欧美用的电动工具很多时候都要比我们用的要大一号!
发表于 2014-6-21 21: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做积木 发表于 2014-6-21 16:41 & ^; G( j  u. w/ F
坐在马凳上刨木头,当然只能刨短木头呀。
$ `2 R7 p! }$ m1 ^; L坐在马凳上,两脚分开,面朝运刨前方方向,中式刨的左右手手柄都 ...

0 Z4 O1 T$ Z5 \) K& Z: v你试用欧刨坐在马凳上刨木,欧刨行程比中式更短,因为交叉手,前手行程尽了,后手还未尽,两手力不平衡,就体会中式刨的横柄好处。中式合适坐着刨,欧式合适站着刨。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指导。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21: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sz波尔卡 发表于 2014-6-21 20:17
& I% @" E* {  a& W+ x. @) t* l摩擦系数确实是一个科学的参考。铁滑木上,加上铁刨本身重量,动量上确实有利于“冲”削。但是,这里 ...

' Z6 |. S1 K/ S西西,你就得啦吧,掐架你的路数坑道,就别显啦。别的聪明人很多,收敛点儿哈,你这前置辩题本事就不对。本来不想回滴,回了就掉进去咯。咔咔。。。
5 C; q: Q. \/ }' J4 M
发表于 2014-6-21 21: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说运刨的距离,在保持方向基本不变和脚不动的情况下,而且是在对付不硬的木头或面不大的较硬木头的情况下,倒应该是拉刨运行距离可以最远,可以轻易超过一个前臂,甚至超过2个前臂最远可以接近手臂两倍距离;双手平推刨次之,可以超过一个前臂达到差不多手臂距离;欧刨?如果和双手平推刨一样都从肋下开始,欧刨的运行距离最多只能是手臂长度减去欧刨自身两握把之间距离的长度了,因为超过这个距离欧刨的运行方向就只能偏向前握把手侧了;而如果说欧刨的起始运行可以先调整身体姿势而超过双手平推刨基本只能朝木头长向的话,那么欧刨的运行就是弧形了,对不硬的木头没啥问题,而对较硬的木头或者面积小的木条等就不灵光了(问题是拉刨可以轻易保持方向不变运行远得多的距离),所以,说欧刨运行距离长效率高才是真正的瞎扯;而对于硬木,拉刨的能力就很值得怀疑了,而双手推的刨子就优势明显多了;+ M& L' P$ ~% D1 G1 e  V/ O
做过实木的木友一定会有给木枋或木板倒角的经历,由于倒角工作量小,每个边刨削量很小,那么一般都是一手拿木枋或木板,另一手拿刨子倒角了,其实,这个时候,效率最高的是拉刨,其次是推刨,欧刨?没用过,能否如此操作或者说方便操作不予评论;
: f( `, K- O0 i# g# F对于精确调整,貌似更多秀出薄刨花的恰恰是用锤子敲的,而不是用神马精确调整机构的;个人并不认为薄刨花有多大意义,也不认同锤子敲的好,恰恰我自己就基本摒弃了锤子敲的形式,新做的刨子全部采用螺丝拧紧,简单、方便、比较精确,最大的好处就是静音性好,不扰民
6 w. t8 `# ]2 b+ r9 t另外,对于老兄贴的几个中式刨子,或许您自己也不一定注意,第一个是楔子在刨刀下面的,其实这种木千斤的并不适合这种形式,很容易就崩了,而且由于楔子中下部是空的,使得刨刀悬空了,对刨硬木是有影响的,会颤;而对于第10,或许调整关系,或许拍摄角度关系,刨口显然是不一致的;当然,对于10、11两个,既不喜欢其镶口,也不喜欢其刨柄,太短、太小,都不会好用的,前面两个柄就长得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刨花 +28 收起 理由
用思想活着 + 8 你用的一定不是电信的网络,才有这个问题。.
公输子门下 + 20 有见地。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23: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个拉刨在工作状态下的图再看下, 日式拉刨最贴近工件的位置是拉刨头部,刨口前方,以及几乎整个刨口后方,虽然在放松状态刨口后要低于刨底平面的。 刨刀就位的时候刨口后部是贴紧的。
' t1 j- U% [: m3 M9 ~, A  U9 y8 n/ y# E* R+ G0 V
中式刨口这个位置是为了方便在凳子上发力。 画个力的分截图就知道了 西式也这个道理
% T* p7 k5 o; l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指导。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