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公输子门下

中西刨子的不同理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2 12: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辽南盖州 于 2014-6-22 12:53 编辑
2 o0 f9 R, M3 }1 p0 Z! s/ [1 R, D$ o: w' _4 I" ^0 E7 {
更深层次的观察,会发现各式刨子说代表的文化不同,若以我上边的观点为准,现代中式刨子的形成来看,历史为近代时期,以当时的国情来看很容易理解,,; E1 E0 j4 |" P% H! [, c
以木匠为职业的人,欧洲人,和日本人普遍是以固定式地点的木工房和家庭为主,所以他们的工具更系统化,配套设施更好,比如欧洲人的木工桌系统,平刨系统,欧刨的平刨一门就有很多种类,,日式以家庭为主,主要在地面上操作,往怀里拉,是他们比较习惯的,坐在地上确实是拉省力,5 \0 V* k7 C2 j4 O& ]: j7 E$ p
反观近现代的中国,与他们大不相同,
; @) p' W" U/ q* c& f: K  _  n我们的大部分木匠需要走出去,要到东家干活,所以走大街穿小巷成了主体,这个时候要求的工具就要多功能化,简单话,一样顶多样,这样的工具,木友都知道一个定律,就是,越是所谓功能多,越是样样不精,工具不行靠什么,手艺,经验,/ H' [: T: q3 e4 G4 L/ [
扛着木工桌下堡子是不现实的,中国人也不习惯做在地上,呵呵,因为真的很脏,所以一个小巧方便的凳子就是首选了,反观工具,为了适应凳子,双手手平推确实好于另外两种,以前的木匠一把刨子一把框锯,打天下,就像中国的厨师一把菜刀打天下一样,没有过于系统化的工具,没有过于系统化的理论,全靠口传心授,所以中国的木匠出徒也是世界上最慢的,因为中国不论是木工还是其他技术的传承,并不是靠工具,而是完完全全的靠经验技术,因为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中,想要玩理论,玩系统,是不现实的,2 `% R2 l: D) d; Y
这也恰恰反向证明了中外文化的分别,
4 M; y: A0 l* V) m( l3 q2 R话说回来,哪种更合理呢,这个命题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环境不同,使用人群不同,操作习惯不同,那各位看官,您说哪种更合理?
  W: ^: V- J8 y/ c# z: x+ e就以目前论坛木友来看,便知一二,& A+ g5 d: l1 B0 X4 x/ z( q9 L" _
有人趋于欧式的容易上手,有人趋于中式实用主义,日式的不说,因为论坛玩日式的不多,
3 |" s5 e" }, E- J& m2 K其实是代表了两大阵营,,传统,与现代,他们永远掐不出高低贵贱,. W. r, b( N: x2 U! X" P0 x
所以我想对新手木友说,小马过河的故事才更能帮助您啊

评分

参与人数 2刨花 +70 收起 理由
老李 + 50
公输子门下 + 20 谢谢指导。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2 13: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ljhjkd 发表于 2014-6-22 01:13 9 b- G8 S7 c1 |: d) H2 c4 O9 f
古代没有压刨平刨机,无论大小都是用刨子推出来的,想比较3种刨子的优劣,有能力的人可以通过3件同样的家具 ...

) S- V; |* F! N6 |( `就工具,说工具与的优缺点和使用原理,证明谁好谁坏,个人崇拜和国家崇拜,在这里都是扯淡。淡定聊天和讨论对大家都有好处,吵来吵去的,只能被大家孤立。# N! P; ~/ l5 ?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指导。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2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montreal 发表于 2014-6-21 18:17
# {4 b  h/ i& \9 J
什么是手工刨削?如果基准面加工面和刀刃线在一个水平面上,这样的去除材料的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刨削,那我也可以把凿子中的铲刀也可称之为刨子,因为铲刀的刀刃运动和你这个没任何区别。以后卖凿子的,大可把铲刀当刨刀卖,不知各位同不同意?同样,我也可以把砂纸称之为刨刀. 打磨也不叫打磨, 把他叫成砂刨.  不信你网上搜一下,砂刨机就是用砂纸打磨的。, Q( @3 M1 t: e) f! j8 i

6 I- `7 r" A  [3 f2 d4 [( H$ ~  M' F7 w5 E

评分

参与人数 2刨花 +16 收起 理由
china-montreal + 8 好设计,好木艺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6-22 14: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请移步楼主新发的续贴。只要不是主动攻击他人的言论,不管观点是不是正确都是好木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2 14: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主,我们抛开主观因素不谈,你认为每种刨子他的设计依据在哪里?刨子长度是如何确定的,刨子前后比例特别是后部长度是如何确定的?
4 m. t! U- ]. ]6 J% Z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2 17: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sz波尔卡 发表于 2014-6-22 00:13 / k4 g5 E2 `: G: \  _: [9 T
认真嘛啊,胡乱码字儿撒,词不达意,得一百个字儿说清你们一个字能说清的意思。九氏西刨啥时候面世啊,诺 ...

  o' U  @. g& h- A比叉烧好点?。。。
4 Z7 |' X2 y7 i- L; @
发表于 2014-6-22 17: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南盖州 发表于 2014-6-22 12:50
) p( r: T  D# Y' u8 B; Q/ f! q更深层次的观察,会发现各式刨子说代表的文化不同,若以我上边的观点为准,现代中式刨子的形成来看,历史为 ...

# g3 D3 l6 Z+ ]( i9 O+ p8 C擦,码的字不老少,语病较少,通俗易懂的样子。。。就是还。。。没等到老严的神回复,咔咔。。。6 R& o: ~& e  v: |3 Z
发表于 2014-6-22 17: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sz波尔卡 发表于 2014-6-22 17:07
+ z, [* r; ]; v6 n6 ^擦,码的字不老少,语病较少,通俗易懂的样子。。。就是还。。。没等到老严的神回复,咔咔。。。 ...

5 x( w; M- x( u: R$ G* j移步哪儿啦???还有第二场啊?4 D: O. O, E0 U2 J4 D7 I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20: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做积木 发表于 2014-6-22 14:35
7 |3 y# c8 Z5 h3 l( c: v: }贴主,我们抛开主观因素不谈,你认为每种刨子他的设计依据在哪里?刨子长度是如何确定的,刨子前后比例特别是 ...
* u2 ^4 r0 A8 _5 _4 {3 k

  p! T' }2 t3 z: T( T       感谢你发表了很多有见地的帖子,我从中受益匪浅。3 b% Y& Q& d4 T* `% ~3 R1 L7 [: M* i
       我琢磨此事时间很短,只能说说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
, P7 B) [8 o; E/ F$ r- b       1、中日欧三种平刨刨口的位置,主要与握刨方式不同有关,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7 D5 H7 M% U; L/ j/ O/ d) A2 l       2、三种方式基本都能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刨削质量差别不大;, a5 g& M7 _  L' N% R- Z6 r
       3、从精细要求来看,三种可能有细微差别;
7 W4 v. o* p9 A, i+ b! Z2 M+ B       4、从日式拉刨能刨出极薄又长的刨花来看,其刨口位置有其合理之处;, j% G/ d' g/ ?- O: m4 O
       5、常规使用的几种平刨长度应该是基本合理的,可满足使用要求,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也是有益的,但我知之甚少;
3 [! p- A# r: q) u: H! _3 ~0 M4 k       6、三种平刨各有所长,也有所短,也都有取长补短的可能,望共同努力改进提高。' d- ]8 L6 X5 B! T. Q# k4 p
       望多多指正。2 C8 S" B& o& t/ g1 N3 v1 q. |% K% g
发表于 2014-6-22 21: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南盖州 发表于 2014-6-22 12:50 $ V' v1 g0 p2 A) b! G& {$ ]
更深层次的观察,会发现各式刨子说代表的文化不同,若以我上边的观点为准,现代中式刨子的形成来看,历史为 ...

! p" [. E: s3 c6 J' s九哥讲得在理,从谈吐也可以看出人品谦和有礼,赞一个。
发表于 2014-6-22 21: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老师傅,我也瞎说几句。
  u0 N( z9 n! [$ |; J4 M8 ^0 m* X1、中式刨左右的握法从明代有记载就有了,这种握法要求刨刃基本在中间才能使用。因为刨刃基本在中间,前后诱导面长度接近,无论在刨削初期和后期,都有较好的长诱导面来控制。但对于60-70cm的长刨,在刨削最后较难压住后诱导面,导致扎头,要求操控者有较强的功力。很多东北木匠选用了邦克大概也有此原因。: |' `- }$ c0 r1 W  i( |* J4 [& |' _
2、欧式无论木铁,握柄在后,前面有的没柄,用手扶着。诱导面基本都是前短后长,缺点是开始进入的时候,诱导面较短,容易翘头,但西方人人高马大,后面能稳住的话想对还容易操作。
. Y8 }; }7 B7 r$ w9 ]7 B# b3、日式刨进入的时候诱导面长,本来更容易出现最后下扎的毛病,但他的手扶在刨刃上,能压得住。拉刨没有太长的,即使最长的拼缝“合刨”比起毛子的邦克也短不少,和身材握法有一定关系。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10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2 21: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输子门下 发表于 2014-6-22 20:42 7 P8 N5 |0 W% ~8 }- D5 T
感谢你发表了很多有见地的帖子,我从中受益匪浅。
" i- O$ i+ N- s. r( [, C. o: k0 `       我琢磨此事时间很短,只能说说几点不 ...

0 j' B: Y7 }- S! j日式拉刨能刨薄花的关键是在与,刨刀与盖铁的配合,与刨底的结构有关,与刨口位置无太大关系,欧式刨在调整刨刀与盖铁的配合,并调整刨削角度合理的时候也可以出很薄的话,但不会连贯,这都有国外木友的个人网站的视频介绍,国外木工网站的介绍,和大量资料介绍,,所以我认为刨口的位置,与刨削的效果无主要关系,经过事实证明刨削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刨刀,盖铁,其次是刨嘴的宽度,刨底的平面形制,
$ n8 F. r1 v! @1 M8 R; O2 |; s  q0 O; Z, `! R" V  T. X. p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10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10 谢谢指导。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2 21: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无论是螺丝拧还是手敲,调节出刃的大小不算难。
5 u1 _# q) c9 Z* P! \/ X1、刨出来左右不平需要练才能避免
) i. p) k1 N  {2 y! a2、开始翘头,结束扎头也是需要练习才能避免1 U: W1 x3 v$ ~# ]! M! p' S, y
3、大板刨不平需要练' }* ^* e4 B* Q! B- D/ K
保证刨子的平稳运动才是最难的,无论用那种握法,都得不断练习。! ~, Q& i, r6 _9 o" q/ e
电动平压刨才是最易入门的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10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10 谢谢指导。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2 22: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南盖州 发表于 2014-6-22 21:48
' W( @5 n6 P6 d) S% c3 k6 B( l日式拉刨能刨薄花的关键是在与,刨刀与盖铁的配合,与刨底的结构有关,与刨口位置无太大关系,欧式刨在调 ...

% |& Q/ c& {# H1 D6 Y  E日式拉刨的理念挺怪,与木头接触的主要是前、后 、刨刃附近3条平行区域。其他位置是虚的。较少的摩擦干扰也是出现稳定手感的一个辅助。. {5 M# |9 T5 Y  S2 Q* m5 i) |; [6 _! n6 V! N
看过一个用一个手指按着拉刨出薄花的视频,感觉摩擦非常小,当然,刨刀锋利是必须的,盖铁好像对薄花影响不大,因为很多不用盖铁的刨子也一样出薄花。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3 00: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a-montreal 于 2014-6-23 03:18 编辑
7 T  X' U) N( ]' z( c0 d" n% i. X6 _, M' r
. }8 }$ z3 K* i. g" V' E
“刨刃后面的部分理论上,正常工作时,是不接触木板的。”$ i0 C3 e* B# S( M$ ^: f
我贴图中的刨子证明:刨子没有了前半不分,可以用。
# k! y8 t% o8 t' W8 r" F' Sveritas测试刨刀 ,日本山本大学测试刨子盖铁对刨花的影响,都是只用了刨子的后半部分,,,
" n) b1 P- b; P1 V/ z5 @! ?7 r* Z/ f& f2 e
我问你,刨子如果没有了后半部分,还能用吗?既然“刨刃后面的部分理论上,正常工作时,是不接触木板的。”0 Y2 u- z4 p, t* R) j/ ~
如果可以用。把刨子后半不分切掉,刨出刨花来给我看。. e6 h, Y; D' a/ l% s% J
1 J+ g2 Q3 K) M1 j+ ]
6楼太极师傅说得好,“理念应该是一样的,都是以刨刀两端为基准的”。 stanley 113号刨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 H7 R4 I9 F8 O" u! a- y! i

6 w) \; p7 V' s
8 ^; r- y$ q( j* v8 e9 L2 @2 ?( }) z7 @- q; k. k" `; P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