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公输子门下

中西刨子的不同理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1 15: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我的看法啊6 B. W/ O( R& N
我在总结楼主发的所有帖子当中,以历史角度来看,中式刨子的历史最短,日本刨子的历史未知,
9 ]: [. N0 P  r我的观点是这样,中国的历史,是个包容的历史,是个不断融合的历史,
" l7 {' n! g$ F, g不是谁哪哪样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的,其实也有可能是融合来的,木工具大多如此,传来了,好用,就为我所用,
! y$ O- @# ?$ r/ h2 [1 @,我认为目前的中式刨子不能代表传统刨子,甚至可以讲没有传统刨子、因为目前的中式刨子的形制是在近代确定的,' A- \& n: {1 b! v
比如,盖铁的加入,以前可能是木楔,比如刨刀,玩中式刨i的木友一眼边看出来,中式刨子上安装的其实是个典型的欧式刨刀,只不过到中国给搞成帖钢的了,就以这个刨刀形制来看,目前流行的中式刨子的历史就不是很长,所以我们形制所使用的中式刨子其实是个融合的产物,2 W( m4 F. `* w) _! y# p
并且融合的时间还不长,
- J; i; D% B6 {+ C) G9 m" m; c/ s也就是近代,
. E. O) s: g  _6 ^. B以目前中式刨子的各项优点和缺点来看,在融合的初期,使用的人们是以能用,为主,好用次之,考虑当时的国情,可以理解,
2 U- }1 n6 w* o' _0 _所以不断的将就到现在,, x# |2 l& }; U4 n+ R" ?( Y8 A8 ?
有没有优点,有,在老木匠眼里就是个宝,
& ]" R5 s* m" `' e' w. q. z有没有缺点,有,在新人眼里就是个草,
8 w$ }5 S# i- ^9 x" ^能用,不代表好用,老木匠用的好,不代表老木匠的刨子比新人的刨子多出什么,是因为老木匠的经验使然,/ y8 E0 r5 ]# r1 X6 Q) e
在我长期接触各式刨子后,总结一下经验,仅供参考,
6 u8 z' b5 K  R新手,想要结果大于过程的,选欧式,- B3 i7 Y$ W; ]2 j, V/ i3 Z  h
        想要过程大于结果的,选中式。/ \$ V  `8 \* k9 r; c
     想两者兼顾的,选日式,当然日式能用的刨子比欧式贵,日式刨子在日常维护的时候有很大学问
8 H! j  M$ B5 y; p: x老手,玩咱的中式刨子吧,因为它跟咱更有感情,呵呵9 Z: J$ ?0 P3 q; y6 ~

评分

参与人数 2刨花 +2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20 有见地。
cclizy + 8 有想法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16: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分析很客观。但话说来,中国自古科学技术就比欧洲差,这是不争的事实。
1 E4 N1 v, K6 [4 ]2 t中式刨,有多少优点,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在选用前,会思考这个优点是怎么来的,是不是真的有这个优点。
, U2 L6 g  O7 S9 I7 A+ d9 R还有很多人说中式刨省力,我承认中式刨坐在马凳上张开腿(马凳一边一只腿)向前运刨,运刨行程长一点,可能会因此省力。 但说站着刨,中式刨省力,那胡扯的成分太多。站着刨,中式刨的着力点,和人体站立的后脚,都不接近一个平面,怎么可能省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6-21 16: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手工刨,刨底都是平的。所以道理应该一样。如果用力在刨子前半部分,使刨底前面部分和木头贴合,那么刨底后半部分起不到基准作用(后半部分刨底腾空);如果用力在刨子后半部分,刨刃运行的方向我就不知道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6-21 16: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做积木 发表于 2014-6-21 16:07
; G+ R% \4 E7 z+ e/ P# F$ G楼上的分析很客观。但话说来,中国自古科学技术就比欧洲差,这是不争的事实。
) {3 K' O1 R- ]0 A$ F$ u, b中式刨,有多少优点,很重要 ...
) Q, k6 W2 l5 S" G- q9 O  [
坐在马凳上刨木头运程怎么长啊?刨长木头一个手臂的长度肯定不够呀,得站着刨,可能还得跨几步才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方天戟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16: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手使用应该比单手的稳定,还有使用中式刨子时,不是站着,双腿要前后分开,前弓后蹬才对。
# E4 q% B* u( a) d' ~" W. v9 c& s
4 L$ i2 U: ~- v& i来自:Android客户端
7 z* u. ]) A/ a, T8 ~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16: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4-6-21 16:29
! \! P4 ~% O7 Z坐在马凳上刨木头运程怎么长啊?刨长木头一个手臂的长度肯定不够呀,得站着刨,可能还得跨几步才行。

0 \1 s6 J; L- @6 ^& s坐在马凳上刨木头,当然只能刨短木头呀。
; X3 K5 N+ k, e& H3 Z2 D坐在马凳上,两脚分开,面朝运刨前方方向,中式刨的左右手手柄都在同一条线上,位于刨子大致中间部位,运刨行程当然比坐着运欧式刨(手柄一手在前一手在后)的行程长啦。或者你用两只手比画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lanyuzhu_2004 + 8 说到点子上了。品质好与不好是个审美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16: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该说的,老九balabala个七七八八啦。。。优劣并没到云泥之别刨子都需要不断保养,或者说磨刀。。。刨底与木头摩擦感觉上,个人更喜欢木刨。。。欧刨铁的确实也光溜溜,可就是有点点膈应。。。无论啥刨子,都需要一个不算太短的经验积累过程,以应对各种木头各种纹路各种不同需求内容的刨削工作。欧刨精确的调节结构,让新手很快能够刨削起来,但之后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少,当然,木刨材质本质决定了刨底磨损快些。。。修修补补常见了。。。另外就一般平刨来说呢,中式分得没那么细,鬼子,洋人,细不少。再扯点比较天马行空瞎咧咧的,那就是欧刨的调节精细便捷,和咱们老经验锤子抠抠索索的别样探讨,螺杆的丝级调节,堪称很细了吧,但最薄的花,还是手调的结果(这个是印象中,没凭没据哈,很多人会说是日本的变态玩法),到现在人类科技技术很高明啦,不过在dna级的细胞组织下的人体,弄出来的东西还是大大不同的。除了没有机械化均匀呆板感外,个人觉得细胞控制的随机性与自然性出来的效果,依然还是超过人造科技的一个数量级的。。。当布满茧子的手拿着一个锤子,时不时敲击刨子,眼神犀利地校对刃子,再加上感角中拿捏分寸之间的人性内容,使得枯燥木工活有了某种神圣感。爱好嘛,过程与结果的平衡没必要考虑那么多,乐呵就成啦。至于涉及到生产上,那效率显然是很重要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20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20 有见地。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6-21 17: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做积木 发表于 2014-6-21 16:41
) x: t* h  l; |4 H3 R" t坐在马凳上刨木头,当然只能刨短木头呀。0 ~- {2 I5 C. n- p! \: C
坐在马凳上,两脚分开,面朝运刨前方方向,中式刨的左右手手柄都 ...

: O' H6 Z+ `, c, s& g8 N; r欧刨只见过没玩过,可能见过的也少,所以也不曾见过坐着用欧刨的,因为没有欧刨,所以就不能比划了。至于中式刨40多年前就已经初步玩过了,现在也经常玩,所以也不用比划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17: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luyi16 发表于 2014-6-21 16:33 . n7 z$ H  d7 K) Y7 w4 B
双手使用应该比单手的稳定,还有使用中式刨子时,不是站着,双腿要前后分开,前弓后蹬才对。
& q5 v' M) W8 a1 X& j
8 ~. H9 h: B/ q2 Q8 M2 S3 ^来自:Android ...

+ J# g- W5 r+ J欧式刨是侧身弓步站立,后脚蹬时与两手运刨方面是同一平面,这是最省力的运力方向。9 ]% w5 X1 t! y4 E& y3 c5 i' ]
中式刨是正身弓步站立,两手各压在刨子中线两边,两肘更是向外拐出,后脚再蹬也蹬不出一个运力平面来,要做大量无用功。
* U9 r& a" J2 y- v! r
0 p# V- ]# j6 [4 K) `, U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17: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1414 发表于 2014-6-21 14:25
# g6 ]2 a' O( U1 w3 ]. S. F日本的比较符合人性.
1 d+ C7 m, k0 i1 ^中国的那个用多了性格一定变差.
" E9 F& F  [1 \
这个不敢苟同,小日本的刨子是拉,大的刨削量它行吗?中式刨子是推,调节刨刃,可厚可薄,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17: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楼主贴中悟出中庸,分享一下,可能不对,西方人高力大,百信、勇猛,可一刨成型,日本人小力小,没西方人那股勇猛,只好反覆推平,中国人正好俩者兼之。
' d  L9 z& V  K  e) U
  v4 V* I0 P* W+ p/ F# ~3 w来自:Android客户端
: Z! t2 m8 W; q5 p" b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54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指导。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17: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做积木 发表于 2014-6-21 17:09 - P6 t8 s7 A; w7 R" q6 t
欧式刨是侧身弓步站立,后脚蹬时与两手运刨方面是同一平面,这是最省力的运力方向。
% A( w8 S1 X: T. R$ U6 _中式刨是正身弓步站 ...
  \' z. W. \  R+ |) ]# l6 M
而且欧式刨,双脚不移动的情冲下,推刨可以一次推出差不多两个前臂的行程,而中式刨,推刨一次只能推出近一个前臂行程。: `) {5 ], a4 T4 H
所以欧式刨从行程上来讲效率也更高,更省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cclizy + 8 点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17: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4-6-21 17:07
. E" e' i8 N& _5 t; w/ a2 \, x欧刨只见过没玩过,可能见过的也少,所以也不曾见过坐着用欧刨的,因为没有欧刨,所以就不能比划了。至于 ...
) Z+ W$ \. s4 }9 u$ }! `
坐着不动刨木头,中式刨能推出大约一个前臂远的行程,而欧式刨不行,操作者一只手要伸出身体面,比中式刨多半个前后手柄的距离,所以欧式刨推出去,比中式刨的一前臂远行程,要少这半个前后手柄间的距离,因此行程要少很多。当然这是坐着马凳上刨的情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1 17: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把有文字的拉刨,看着好牛B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镶嵌的
发表于 2014-6-21 17: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的透彻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2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28 谢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