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公输子门下

中西刨子的不同理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8 21: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sz波尔卡 发表于 2014-8-18 16:08 - e2 @# y# t1 A8 V# E  v
好像俺也是这个意思啊,语文俺总不及格,没辙。寺庙、景区都见过,传统大木作形制俺不懂,单就工具已经不 ...

7 `8 Q* v8 u# m5 ^: g, R8 z9 ?看日本人和欧美 没什么太大区别 就是长一点的鑿子,宽一点厚一点, 江浙的工人目前公认龙泉刀剑厂的鑿子很靠谱,从我看到的图片资料上看, 也就是25cm左右的标准榫眼鑿,相对于日本大木作用日本三合一 过压刨后用圆锯切榫头,用牧田链锯式方榫机开榫眼;美国加拿大人用链锯开榫头榫眼的资料看/ U% I2 S  u% Y$ C  r
0 E% b3 O9 N* I3 x# q
大陆的大木作的确落后了,手工工具上区别不大,但是对机械的应用,对钢木结构应用,对于木材的科学应用(例如继续使用圆木而不是在厚度上增加强度减轻重量方面)都是落后了
) |8 z7 v: u) D8 A% n
发表于 2014-8-19 03: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4-8-19 21: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4-8-20 15: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做积木 发表于 2014-6-21 14:55
+ H8 W3 t; [# @/ \0 M' b刨削的运动规律,只可能是一个,不可能刨来刨出,刨出两个三个刨削原理.
( S' C% W7 Y& X运动规律,那是科学,科学就是普遍性的 ...
- n5 v# e' m+ S% z8 c) K6 i
很对,重点学习。
发表于 2014-8-21 18: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4-8-21 20: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惯与工业文明程度的差异造成的。
- x1 @/ R2 E3 ]8 p8 |" p0 C6 {
发表于 2014-8-22 00: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我的体会吧,中式刨的优点:坐式推刨整个动能在操作者左右属于对称运动,刨线轨迹在运动轨迹的中轴线上,此推刨法对于被刨木料的中段容易把握,用力均衡,也方便校平,这是优点。中式刨的缺点:因为中式刨手握位置在刨体偏中段,双手的作用力都在刨体中段,形成一个下压点,而被刨体前后两端在推刨过程中因为只有一个下压点,会让被刨体的两端不容易把握力度和推刨行程,对腕力掌力的经验要求就相应较好,这也正是拉开新老木匠差距的关键点。欧式刨的特点:手的作用力分布在刨体前后两端,对于被刨体的前后两端在刨动过程中容易把握刨体稳定性,就像马戏团里经常出现的一个节目,杂技人员脚踩一块横版的两端在一个圆柱上晃动寻找平衡,板越长人越稳一样的道理,所以欧刨对于被刨体两端的刨动控制要好于中式刨,但因为刨体的运动行程方向,欧刨对于被刨体的中段肯定是没有中式刨的坐姿推刨省力,因为坐姿推刨会有很大的腰背重力和惯性转换为推刨动能。这是我的个人体会,供朋友们感受。最后,我的直接观点是,对于条型被刨体,长度超过自己肩高(因为中式刨坐姿推刨对于这个长度一次推不到顶),中式刨总体来说更适合,反之欧式刨会更适合。+ o7 A+ D' o1 `) S" z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20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20 分析深入。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9-7 20: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式欧式是用推的日式用拉的。
发表于 2016-8-20 22: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有道理
4 a, S7 J1 ~1 M2 S7 m
发表于 2016-8-21 10: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z% [2 C" g7 Z4 G# I
发表于 2016-8-22 06: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刨子有不同的用途,刨不同的木料应选择不同的刨子!
4 n% O& B0 f. H6 B- r/ k" _4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