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机械神童

[装修] 关于装修房子电线安全的见解及经验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5 10: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吐槽下吧,电缆本身就有护套的还需要重复穿管吗?还是看看电线和电缆横切面的区别吧。
发表于 2015-3-6 09:4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穿管肯定不行,电线赤裸的处在砖与砂浆之间,受热胀冷缩的影响,电线的护套就会被撕裂,导致线路接地。大量的实践经验已经证实了这点。
发表于 2015-3-6 10: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神童 发表于 2014-8-8 13:51
2 D; M8 T4 }* x( K2 e/ U
穿不穿管的问题上面很多人把理由都说透了,你坚持你的那也没办法,但请不要误导别人。
% x2 }7 g7 c( g( Z
* n- G8 W8 N; Y# u还有220的设备线路,你用1000v的摇表去摇。。。。。。。。。' W7 H# ~  q/ c5 W7 r$ Z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4: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徒ABC 发表于 2015-3-6 09:49
, I" N) e! ?, x# D不穿管肯定不行,电线赤裸的处在砖与砂浆之间,受热胀冷缩的影响,电线的护套就会被撕裂,导致线路接地。大 ...
- D# b9 _" \6 U. L7 w; x
电线外皮是塑胶的,记住有弹性,国标电线是新料加工的。你非要买那种废旧再生的材料做的电线我也没办法。橡胶不是玻璃,热涨冷缩的位移量和完全不会影响到绝缘皮。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多个不可能的偶然 因素碰到了一堆造成的,事故发生后为了杜绝类似现象再次发生,所以制定了一个通俗的规则,按这个规则一定不会出问题。这就是规矩的好处,但并不是不可以做。你不要用偶然现象来概括常规问题。断章取义。我也说的很透彻了,规定没有错,看你如何使用而已。就好比说高速驾驶有危险,那么开高速就一定会出事故吗?这要看你的车况路况驾驶员的水平和老天爷给不给面子而定。你开着法拉利458平均时速150公里小时在广深高速公路上跑,路面干净无积水无沙石,气候凉爽能见度十几公里,司机是舒马赫,整条路没车,你说会出事吗?180也不会吧。假如你开一架15年车龄奥拓,车况差,在上海杭州的城市最繁忙的主干道上全速奔驰,司机喝了点小酒,会出事吗?同样是开高速,不同的客观情况就注定了故事的结局天壤之别。所以不要以偶然的个别现象来解释普遍现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盲目武断的下结论。祝新年愉快。# ]* Y: F2 v% y1 j! L, R# d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4: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afevil 发表于 2015-3-6 10:33  X- r5 @+ z+ w
穿不穿管的问题上面很多人把理由都说透了,你坚持你的那也没办法,但请不要误导别人。
' z: X( e1 o8 K% d  ?4 S
  @7 n. X+ D3 i' ~* Y还有220的设备线 ...

2 J- y, O. [3 S摇绝缘的目的就是检查线材或者线圈对地的绝缘介质的优劣或者说状态的优劣,家里用220的电压,峰值最大240都翻天的高度了,1000V摇表检测电压高于额定电压差不多5倍。1000V没有问题600V就更加不用说了,220就更加放心了。还是那句话,不要教条于理论,实用好用且保证安全即可。非要说理论论坛都可以不用上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即可。自己啥资质都没有瞎鼓捣什么。祝新年愉快。
" Z3 c  L! d, @5 _9 o
发表于 2015-3-6 14: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神童 发表于 2015-3-6 14:28
. _2 f5 U; y; O; Z& f0 _6 Y0 @摇绝缘的目的就是检查线材或者线圈对地的绝缘介质的优劣或者说状态的优劣,家里用220的电压,峰值最大240 ...
6 Y; |  G; m. g: I
我记得书上是有写:额定电压不足500V的电器设备,使用500V摇表。
( V$ ~& p0 L& T* ^/ T
" A9 }4 Y! n( h" j+ @) |一般家用装修时用的导线,线身上都会标注300v/500v。表明了这导线的耐压值,你用1000v的摇表去测量,很有可能导致电线之间的绝缘击穿。) F' l. i: c! `' L" q% |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7: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afevil 发表于 2015-3-6 14:45. n: o8 Z$ r5 L* D, i  O
我记得书上是有写:额定电压不足500V的电器设备,使用500V摇表。/ Y5 B3 y! H0 [9 D6 u3 @" r
" Y( n5 d; Q: O2 `
一般家用装修时用的导线,线身上都会标 ...

2 S2 H4 M6 _1 ^( N) T0 s$ v# W500V能击穿的1000V肯定可以,但1000V能击穿的500未必可以,导线是开路的 分离的,不可能击穿。况且我说的是测试方式的一种只提供方法,选择摇表看条件,万用表的蜂鸣档就可以完成这个加装线路的检查了,无所谓有没有摇表的问题,我从来不用,只是很多人说埋水泥怎么怎么危险漏电什么的我才提出可以这样测试,我也测试过,没事。谢谢你提出这个问题。
) |% c  V$ s* m; f
发表于 2015-3-6 18: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神童 发表于 2015-3-6 17:26 6 C9 X' R4 L$ m0 b6 y7 a6 K. [
500V能击穿的1000V肯定可以,但1000V能击穿的500未必可以,导线是开路的 分离的,不可能击穿。况且我说的 ...
2 b* u5 l$ ?) w8 D9 f
只是在线路比较新,线材质量过硬的时候可能1000v摇上去没事。超压使用摇表是严禁的。你说家装最后不用摇表检测,那只是偷懒,或者有部分家装电工只会接接线量量通断。
4 y6 i* b0 @5 _! F$ m6 D8 z! N$ P
1 k" a, @4 U5 P, F你提出来的想法,只能说你自己用用就算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但推广这么做就是错误。各个行业,工种都有安全规范,这种规范是怎么定出来的?肯定是考虑到各种情况下都能最大限度保护人生财产安全,才有这么多规矩。9 D$ G3 y' h* I1 }

5 k% x0 P4 y5 m你这仅凭自己的个案和典型就说出这样做可以保证安全的言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1 r0 M, q1 F, Z( }6 J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14: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afevil 发表于 2015-3-6 18:13& s4 N9 m2 W( h4 E+ ~+ B
只是在线路比较新,线材质量过硬的时候可能1000v摇上去没事。超压使用摇表是严禁的。你说家装最后不用摇 ...
" p; C! _4 a( m, I
真不想争论了,500V1000V摇表电流非常底,1000V是不会击穿绝缘层的,如果说摇表摇三秒就穿了我只能说那电线是作坊干的。家装只要接头处理好了,用材按国标最好的买,我负责任的说用万用表检查没有短路 绝缘一定过关。又不是搞卫星,有的工序真的没必要,当然你有现成的仪表方便的话检测一下心安理得,我是绝对不会特意去摇的,我对自己的施工标准和水平满满的自信,对经验满满的自信。矫枉过正没有意义。当然你说的规定是正确的这个我认同的。只是我强调的是抛开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才是重点,如果这也规定不行那也规定不行,那真没有DIY的必要了。祝愉快。
! p+ I: a; V( O  a) N. J5 v2 U9 C/ i+ B
发表于 2015-3-10 23: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童关于功率线径的选取沒有问题,但对于穿管的论述不敢苟同,电线明装穿管是对于消防的要求和考量,暗装强调穿管除了消防外对线体产生的热量进行疏导,所以管与底盒联接时要用专用联接器,穿线固定底盒管口不得被水泥砂浆封堵。, ?; {9 o( R4 w0 ~- C: [4 }5 C
发表于 2015-3-15 08: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以说我把BV线直埋运行了11年了吗,直埋线接头都要放在盒里,并且上锡。现在家庭装修都穿管,你看看有几家能把线抽出来维修,装修的时候要按照房主的要求设计,能做到先铺管,装修最后穿线的,那您可以多给工钱了,绝对的高人。要是铺管穿线同时进行的,还不如直接用YJV电缆。
发表于 2015-3-15 10: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lym5336 发表于 2014-8-6 19:547 h2 t. J3 Q, [0 F) H- Y& }: |
按1平方毫米5A来设计如果穿管绝对不安全,发热很厉害时间长了就有问题,我就用过10平方的线(我们厂生产的 ...

: f5 ?1 M. O0 @. `10平方铜线吗?要是包检测的绝对能够通过50个电流。
发表于 2015-4-19 11: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力无限 于 2015-4-19 11:08 编辑 ; ~8 ~% g. y6 _. Z3 M5 X7 }; j

/ ^6 n/ |5 J' v0 g4 e% @- @$ l0 n  W  兄弟是你错了,而且错得相当严重。你以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想以偏概全,如果把它当作一种经验或者定律来介绍给大家,那就害人不浅了。关于电线不穿套管就直接安装在墙内,一开始我的观点和你一样,但是后来我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结果证明它居然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我也庆幸,没有把这个错误的“经验”告诉大家。否则,害人不浅后患无穷!4 h5 h% z( e, O5 _3 V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0: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机械神童 于 2015-4-22 10:31 编辑
/ d) y5 _+ `# M& l
动力无限 发表于 2015-4-19 11:06
' N( I$ I2 p  z9 c兄弟是你错了,而且错得相当严重。你以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想以偏概全,如果把它当作一种经验或者定律来介绍 ...

# n) m8 k; y' o' H2 {3 ]请说明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你20年经验后来幡然醒悟,那么20年的经验最后检验出什么结论?你什么都没有说明好吗?不但要提出问题,还要给出论据和解决方案才是负责的态度。否则你这样直接大红标语式的说你这样不对是错误的不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觉得除了危言耸听故作清高没什么意义。有冒犯之处海涵。
6 i5 E- `5 Q$ G4 d/ r2 y我从1995年开始学习专业电工3年。实践就还要往前几年,从事专业维修电工至今,从初级到高级到技师高级技师至今,动手也好设计也好都有丰富的经验,各种各样的布线见的多了,包括很多外国的设备比如英格兰 美国 瑞典 瑞士 加拿大 葡萄牙 香港 台湾 德国等等国家的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他们的现场施工都见过参与过,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 实践 根据个人理解总结得出的未必就是铁律的经验。我也明白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也有试验过 我自己家几套房子都这么干的,从没有发生过你们所担心的那种线路故障的假设情况。是我运气太好了吗?' m* {4 k, O  x- q1 w, V2 T0 R
发表于 2015-4-22 19: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力无限 于 2015-4-23 10:51 编辑 " B' x) c6 a1 v0 P( N
机械神童 发表于 2015-4-22 10:24: }/ ?/ l5 ^7 H2 @. {8 _1 ]
请说明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你20年经验后来幡然醒悟,那么20年的经验最后检验出什么结论?你什么都没有 ...
1 ]) [/ d! V- o4 t$ |1 q2 T
       那好吧,兄弟,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错了!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搞电这一行或许也是天生喜欢的事情了,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玩电,读初三就开始尝试“带电作业”了,也尝过触电的滋味,但后来学到的越多就觉得人们经常谈电色变的“电老虎”只要摸清它的脾气之后就根本没什么可怕的,相反还觉得越玩越过瘾。所以从读初中开始家里的所有电灯、电线都是我来整理的,一直到现在厂里所有的电气部分都是我一个人来弄。我不是专业电工,但我所掌握的电工技能绝对不比专业电工少。所以厂里从没招收过专业电工,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有我在,无需电工!$ D( B! {3 I6 ?+ M
  以上介绍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当面PK$ h, A3 j, x& S8 t
  20年暗线经验是这样的:' f. ~, v6 G+ Y+ n, k- v+ p$ b* [
  大约在1991年左右,母亲在单位里有一套老房(大约有60平米)大家统一扩建,在原有的楼房前再扩建出两间房。楼房主体扩建完之后将要给墙打底灰,当时我就开始想能不能把电线暗埋在墙内,这样一来美观,二来省工时,三来省料。当时的那个年代根本没有暗线这种施工方法,电线安装基本上都是用铝皮(钢精扎头)有些高档的我见过铜皮扎头。所以想要搞暗线根本没有可参考的方法,只能凭空想象,自己摸索。当时就简单找了一些劣质的铝芯线,然后抢在打底灰之前很快就用”钢精扎头“把它钉好在墙上,遇到两房之前需要过线就找一个原来施工时预留下来的墙洞,或者是砖缝直接就穿到另一房间,甚至连冲击钻都不用(当时也没有冲击钻)就可以很快速的把这两间房的开关、插座、甚至天花板上的电灯线都给安装好了。等打完底灰、双飞粉之后,我把所有的开关、插座、灯都安装完之后,试验发现很成功!房子很整洁!当时就觉得我已经找到一种“全世界最好的电线安装方法”了!省工、省时、省材料!朋友见了也大赞“绝妙至极”。+ ]) ?; A; k6 C; I* s. j0 U( Q- M2 \6 @
  6年之后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正好遇到弟弟在单位里集资建房,做为哥哥的我自然就要帮弟弟全面负责所有线路部分的安装工作了。既然我前面有过几次直埋式暗线的经验,而且经历6年都没见什么问题,那么弟弟的新房肯定就按这样的方法来如法泡制了,而且这次我还要改进很多新的工艺,让直埋式暗线更“完美”。比如:为了预防万一,所有的线材都是用优质线材、所有的接头都不能留在墙内、而且为了避开潮湿,线路经过的地方要远离用水频繁的地带而且不能安装得太低。认为只要注意了这些细节,直埋式暗线就能达到更完美的境界了。受到我的影响,我弟弟对门的同事也采用了我同样的方法来安装。当时我们一致认为:只要采用优质的线材再加上认真的施工,我就不相信电线能无缘无故地断在里面?!但是尽管我们不相信,但它确确实实在几年后断了。最严重的是我弟弟对门的同事,整套线路都得换掉,全部重做明线安装!当时我心里暗笑:看来是他的工艺不行啊,弄不了还死撑!但是好景不长,在我笑完别人的几年后,我弟弟的线路也开始出现一些小问题了:有两盏灯无缘无故地开不亮了,而且弟弟的电费全面高涨!已经是全楼用电最大户!当时我还认为是弟弟在钉钉子的时候不注意,把墙内的电线给钉断了。幸好我在安装的时候留有很多的外接头,只需要断掉某一部分的线路,然后再补一小段的明线(有时候单补零线或者单补火线)就可以继续使用了。但是弟弟电费高居不下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也暗暗发怵:难道是出现严重的墙内漏电?!但又联想到1991年母亲那两间老房子乱拿劣质铝线材安装至今都没事,我那么认真的安装反而会有事?一定某种巧合而已,它应该还是很安全、成熟、省时、省钱的好方法。7 i  `% h2 K2 Z; X, r

: y9 X& V" R  c2 k- X4 A  1999年我家几姐弟一起合资盖私人楼,整幢楼的水电部分当然也是由我一个人来完成了,一个人来完成整幢大楼的水电、铝合金窗、防盗门窗网,工作量之大,这辈子刻骨铭心!只要建过私人楼的人都会有一个体会:脱一层皮,一点都没错。当时线路安装工艺中已经开始出现暗线安装工艺了,但是套管只有一种“波纹塑皮管”,没有现在的冷弯管和穿线器。安装暗线需要先把电线穿入波纹塑皮管之后再一起埋,开槽还没任何专业的工具,所以工作量相当大,一个人来做肯定没办法完成。整幢大楼的水、电必需同步直埋,所以我只能再次选择直埋式的暗线。但这一次我做得更小心了:首先选择的是优质的线材,优化整幢大楼的线路走线,基本上是最短距离安装(为了进一步缩短距离,有些地方直埋在地板下),所有的接头必需在墙外,为了防止浇注楼板的时候会弄断电线,我在楼板预埋线套入了波纹塑皮管(尽管它并不耐踩踏,但觉得有总好过没有)。几年的全楼的艰辛跟踪安装完成之后,到最后通电的那刻,我终于可以为自己的成果而喝彩,极省的用料(每层楼只用了一卷线材)、极复杂的功能实现(所有的能想到的开关、插座,网络、电话、闭路电视、自动感应路灯、太阳能等等)。而且当时逐一测试每层楼的线路没有断路、没有短路、没有漏电,总之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当时我还认为它将是一个“直埋式暗线”时代的标杆。为此,安装完成的几年之后我还特地写了一篇稿子发到报社去,想把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但报社并没有给予发表,今天我也庆幸报社没有给予发表,因为在后来的十几年,所有的线路都接二连三地出问题!!!如果这种所谓的“实践出真知”的经验让大家摹仿的话,将会祸害多少人?4 G# ~) u" W) I6 u( U! @( S
  整幢大楼的电路部分在7年之后出现的问题是这样开始的:首先是电话、闭路电视部分出现问题,电话开始出现杂音、闭路电视开始出现严重的雪花,与开始认为直埋式暗线优异的“地线屏蔽”作用完全背道而驰!后来所有的电话、闭路电视都不能使用了!测试表明:已经全部断开!电视、电话线只好重新安装明线进户。本以为只是弱信号的线路出问题,强电部分应该不会出问题。结果又错了,五楼的线路开始出现一、两处断开,幸好当时已经有前车之鉴,特地在每一条线路经过的地方多留几个外接的地方,就算是某一部分的线路断掉之后,我也可以通过接一段明线来挽救,而不至于全线报废。接好之后5楼是正常了,当时还认为是偶尔出现。谁知这麻烦只是刚刚开始,紧接着是3楼、2楼、顶层、门面(一层)都开始出现了线路莫名其妙的断开,最后连我自己住的那一层(安装最为认真严谨的一层)也开始出现开路。于是乎我开始进入修修补补的时期,有时候一年断一个点,有时候几年断一个点,情况最糟糕的是有一个地方断掉之后,我已经重新沿着室内窗台布好线之后再用瓷砖封闭粘好,结果不到一年又重新再断在其中!!!这还不算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在一个冬天的阴雨天,我一次不经意的触摸让我吓了一跳:窗台下一块瓷砖在发热!!!这说明墙内漏电确实在发生!!!那晚我马上测试了一下漏电功率,大约有几十瓦。于是我马上连夜把那一段的线路断掉,重新补了一段明线来消除这个可怕的隐患。从这一刻开始我才想起弟弟的那套房子那巨额的电费开支……这一切都是直埋式暗线带来的严重后果!!!  A9 k" ]2 a. r
  从整幢大楼的电路部分出现问题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了,5楼已经断到不能再修复了,最顶层的天面遮阳出现过严重的短路我已经全部切断它的供电,2楼已经进入“拉飞线时代”,门面(一楼)已经更换了一半,唯剩三楼、四楼经过多次补线之后勉强能用,但已经是十分难看、危机四伏、已经到了不得不换的时候了。弟弟的那套房子的线路也在多年前全部改为明线了,电费也明显降了下来。现在唯一是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整幢大楼的电路都需要重做了!至此我用将近20年的经验教训来宣布:8 H& {& G# H* B; }% d- M  {9 g
直埋式暗线———我嘞个去!!!) ]( e5 w4 |0 X8 V& z, b1 K) R

$ l& ?2 {# {: T/ f7 d  T% _1 f) Y

) ]! |7 m& _6 h- P0 v- x    *注:我1991年用劣质铝线安装的那两间老房子线路3年前出租给别人的时候发现依然没问题,奇怪吗?不奇怪,想知道?下次回复告诉你原因。
% o# S: k" p$ @' w8 \  J. d3 D5 w5 k9 l

8 s3 W! h7 G! y/ |3 [. B+ I! A! I5 ~( V3 a% U7 ^* C- r
$ ?) N+ T4 U! r9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