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参物

100mm宽刃大拉刨(一枚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2:1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大叔 发表于 2021-01-19 01:13
  v0 \7 I5 I2 O0 W" J3 }3 L又仔细看了下刃,贴钢技术跟日本刃比好像差的有点多,我之前买到图片中这种程度的贴钢工具日本人都是无条件给我换新的了,因为这种会被当做不合格品
0 W6 e  H* m, d+ T" M* }' }  \" e
4 R' R/ _& m/ ]8 @  ?! G期待后面可以有更好的商品,爆单

- v- Z7 a0 F# }$ v' P. N* U9 E真诚的感谢大叔理性直率提出的疑惑和定位分析一个新事物被接受总会面对跨越思维惯性的过程,原本想近几天单开贴做一个全面介绍的,在此借您的提问先做个精简一些的解答.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45岁,20年前开始混迹刀剑圈子,对于刀剑传统锻造和钢材知识了解的还比较多,多年前结识我现在的搭档,一个传统的民间锻造铁匠,最初合作主要做刀具,因为我喜欢木作又喜欢研究工具后来开始做了不少传统贴钢刨刀,几年前一个偶然给了我们太大感触:现代工业科技冶炼的粉末钢和先进的热处理技术太震撼了,论传统锻造我们和日本的锻造艺人差距实在太大,即使先进的现代粉末钢也无法取代日本传统锻造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我们思考了做差异化和应用盲点填补,刨刀是我们产品的一部分,但此刻只讨论刨刀.
# D" S+ d; o+ w贴钢与全钢的优势木友们一直有争论,看过不少帖但好像没发现有提到微观上关键点的:众说周知夹钢刀具目的是中和抗冲击韧性与硬度,因为日常刀具都会有劈砍行为发生,夹钢避免了大型缺口和断裂.而刨刀不需要这种抗劈砍防断裂冲击韧性.我就直接说下贴钢刨刀的优势吧认为不妥之处请指正:" W( u  R) G, T: y; {, D# d
1、刃厚所以刃面宽利于保障手持研磨角度和刃面研磨效率;
/ q8 g! k% {& s; @* O" c2、软铁基层与木材刨膛的摩擦力远大于硬钢防止退刀;
: x7 v1 U' Z) i" z, Y1 w3、贴钢优势关键所在:“贴钢面内凹面处理”大多数人的理解是减少平面研磨面积让研磨更省力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它的二大绝对优势很少被讨论:一是钢材初期应力形变和日常的中高速刨削产生较高温度造成的微形变始终存在,大平面即使数控精磨平整也会比较快就失去刃线的平直度,但“裏出”解决了这个问题:合格的裏出刃线宽度应该在1~3毫米,每当敲击软铁裏出之时都是一次精细校直刃线的过程而且精度手工可控而手工几乎不可能得到一个大面积的绝对平面,如果要快速研磨一个极致刀锋的话大平面很难做到,请注意是“极致刀锋”,单面刃锋利度很大因素取决于平面那一面最终与石头能否密不透光的完整贴合,一条2毫米宽的线条基本可以做到相对绝对的贴合,一个较大平面在运动过程中锋刃尖端与石头彻底的贴合几乎是不可能的,石头不可能绝对的平整,刃的平面也不可能没有丝毫凸起,它们会是一个微观的跷跷板运动现象!语言能力有限,我不确定我是否说明白了能否让大家理解.很多时候我们感受到的锋利与极致锋利是有很大差距的,因为多数人没有直观看到极致锋利带来的震撼场面,所以更多的是认为差不多就够了和认为没必要!同样是断发能切断和飘落于刃口自行断落这是一个很大的区间,在日本有许多像“宫大”一样的工匠作出0.005以下的最终木材静面都能得到长久免受水份侵蚀且光滑的产品.0 I% f% u0 F2 P9 V' ^
以上是一个较为简要的论述,我认为不是一定要向谁学习和借鉴,根源是我们需要提升对待事物的追求目标值,去除我们的差不多心态!所以说最大的障碍是自身!
) t& W( u- c$ f2 i; h1 Y5 [关于一些技术探讨我会另外再开贴这里就不再延伸了.0 s  B, U$ K0 z# l
关于您的几个疑问我解答一下:
. |7 b2 K5 H* D8 e1、贴钢问题:冷压接着剂方式和传统贴钢有本质区别,各自的优势不同,传统贴钢因为要耐裏出重敲打需要融为一体的高强度,钢材性能的发挥取决于工匠热处理技艺的高低,因人而异!冷压法是将待贴合的两个切面电火花处理糙度,接着剂只是渗透贴面分子表层,两个贴和面不挨着,剪切强度为常温每平方厘米320kg、120摄氏度每平方厘米为35kg,完全符合使用强度即可.因为加工过程中全程保温温度为85度,它的绝对优势是可以使用先进工艺热处理后的成品钢材,比如像世界知名的两家美国热处理公司:bos(钳锅)和皮特,他们尤其擅长像cpm这一类的粉末钢处理.3 [) ^5 ~. b9 y) a5 d+ V
另外一点因为不可像日本刃那样去敲击裏出,又要避免大平面研磨的弊端,我们现在的刨刀是实现了不磨大平面可得到平直小刃线的,虽然不是什么高大上技术但一下表述清楚还是要些篇幅的,我另开贴会谈到.
( C8 k7 y' {. b/ ?: S2、定价问题:在日本和纽约实际售价是差不多的,因为是走专业渠道寸八以下规格是200~350美刀区间.但在国内我希望能改善一下大家的消费观点:“能装逼又能干活的一定死贵,好用便宜的是不能显摆的”,虽然这是一个很深入的话题,但想太深入便不会去实施了,我现在的想法是:现在我要这样做!结果会如何?随顺自然吧!
  Z. H4 O2 E! q' W我现在初步的想法是:少数几个成本太高的接受订制可能价格不低,像芬可乐m2钢材这一类的寸四(53mm刃宽)及以下的要进入600以内的范围而工艺标准和出货状态标准决不打折扣!,我暂时不想去考虑太多能赚多少这个烧脑的问题,能否做好被认可是足够的!
3 h# |9 H' V" C3、关于您说的突破点或者说是卖点问题:价格?质量?售后?耐久?逼格?我极为认真的回答这些我都要!还要加一条董明珠的话:“真正的好产品是不应该有售后的”8 L: u. w8 H0 }; N
最后关于您分析的日美销售差距问题事实上和您猜测的原因是有些区别的,实际情况是:这是产品设计用途导致的,美国玩家以处理中硬木为主并且清楚现代工艺热处理的粉末钢性能优势特别在意保持性能.并且美国人并不大方还很裹筋能揪扯,他们掏钱之前都会看的清清楚楚是哪里生产的:醒目的made in China!而日本人确实处理软木比较多加上多数匠人真的比较勤快会随时保持自己的工具处于极良好锋利状态,碳钢好研磨出锋快,不追求什么极致保持性,所以说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需不需要换粉末钢的问题!并且如果不是处理硬木专用的话多数刨刀会舍弃更多的韧性硬度会到62以上,切味好的同时有更高保持性,同样的超级青纸材料根据设计用途不同有极大性能区别:硬64以上的超青干硬木是满刃的微崩口,但61以内硬度的超青处理硬木就是它的拿手菜了.我想问的是:国内的朋友们到手的日本刃自己能确定是为哪种应用而设定的硬度和热沙回火温度吗?这和日本刃好不好没关系,而是你买对了吗?, L  s0 _4 |: Z# t, N
我们国内的情况是:真正以木为生的老木匠首先不会花心思去思考钢材这些,工具自己就做了,并且用高端硬木的其实是很少的.而热爱木作的玩家和工坊基本不用太低端的软木,以中等甚至名贵超硬木为主,再就是您看我们的玩家有谁不是希望锋利保持性越高越好的!恨不得一年磨一次才好.所以我认为高保持性的粉末钢其实更适合国内玩家.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1-19 12:4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参物 发表于 2021-01-19 12:17
, y* ~2 ]. d4 f7 @7 T7 f2 P4 P; p真诚的感谢大叔理性直率提出的疑惑和定位分析一个新事物被接受总会面对跨越思维惯性的过程,原本想近几天单开贴做一个全面介绍的,在此借您的提问先做个精简一些的解答.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45岁,20年前开始混迹刀剑圈子,对于刀剑传统锻造和钢材知识了解的还比较多,多年前结识我现在的搭档,一个传统的民间锻造铁匠,最初合作主要做刀具,因为我喜欢木作又喜欢研究工具后来开始做了不少传统贴钢刨刀,几年前一个偶然给了我们太大感触:现代工业科技冶炼的粉末钢和先进的热处理技术太震撼了,论传统锻造我们和日本的锻造艺人差距实在太大,即使先进的现代粉末钢也无法取代日本传统锻造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我们思考了做差异化和应用盲点填补,刨刀是我们产品的一部分,但此刻只讨论刨刀.
% q+ s4 m# O/ V8 Q3 p8 ~贴钢与全钢的优势木友们一直有争论,看过不少帖但好像没发现有提到微观上关键点的:众说周知夹钢刀具目的是中和抗冲击韧性与硬度,因为日常刀具都会有劈砍行为发生,夹钢避免了大型缺口和断裂.而刨刀不需要这种抗劈砍防断裂冲击韧性.我就直接说下贴钢刨刀的优势吧认为不妥之处请指正:
- a" A8 s0 P% J$ e. [) g1、刃厚所以刃面宽利于保障手持研磨角度和刃面研磨效率;
/ g! K! o/ }8 _7 T2、软铁基层与木材刨膛的摩擦力远大于硬钢防止退刀;8 I: u0 n# c* x6 G" J) z
3、贴钢优势关键所在:“贴钢面内凹面处理”大多数人的理解是减少平面研磨面积让研磨更省力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它的二大绝对优势很少被讨论:一是钢材初期应力形变和日常的中高速刨削产生较高温度造成的微形变始终存在,大平面即使数控精磨平整也会比较快就失去刃线的平直度,但“裏出”解决了这个问题:合格的裏出刃线宽度应该在1~3毫米,每当敲击软铁裏出之时都是一次精细校直刃线的过程而且精度手工可控而手工几乎不可能得到一个大面积的绝对平面,如果要快速研磨一个极致刀锋的话大平面很难做到,请注意是“极致刀锋”,单面刃锋利度很大因素取决于平面那一面最终与石头能否密不透光的完整贴合,一条2毫米宽的线条基本可以做到相对绝对的贴合,一个较大平面在运动过程中锋刃尖端与石头彻底的贴合几乎是不可能的,石头不可能绝对的平整,刃的平面也不可能没有丝毫凸起,它们会是一个微观的跷跷板运动现象!语言能力有限,我不确定我是否说明白了能否让大家理解.很多时候我们感受到的锋利与极致锋利是有很大差距的,因为多数人没有直观看到极致锋利带来的震撼场面,所以更多的是认为差不多就够了和认为没必要!同样是断发能切断和飘落于刃口自行断落这是一个很大的区间,在日本有许多像“宫大”一样的工匠作出0.005以下的最终木材静面都能得到长久免受水份侵蚀且光滑的产品.  y4 L. M0 k" m! H7 [! l- c
以上是一个较为简要的论述,我认为不是一定要向谁学习和借鉴,根源是我们需要提升对待事物的追求目标值,去除我们的差不多心态!所以说最大的障碍是自身!
  A! t; Z6 J2 c2 [关于一些技术探讨我会另外再开贴这里就不再延伸了.
2 g5 l* H6 {# b4 `& o/ r/ D关于您的几个疑问我解答一下:3 Q% E4 e% k( L+ Z3 v
1、贴钢问题:冷压接着剂方式和传统贴钢有本质区别,各自的优势不同,传统贴钢因为要耐裏出重敲打需要融为一体的高强度,钢材性能的发挥取决于工匠热处理技艺的高低,因人而异!冷压法是将待贴合的两个切面电火花处理糙度,接着剂只是渗透贴面分子表层,两个贴和面不挨着,剪切强度为常温每平方厘米320kg、120摄氏度每平方厘米为35kg,完全符合使用强度即可.因为加工过程中全程保温温度为85度,它的绝对优势是可以使用先进工艺热处理后的成品钢材,比如像世界知名的两家美国热处理公司:bos(钳锅)和皮特,他们尤其擅长像cpm这一类的粉末钢处理.* j/ e% |8 p+ C7 Y# ?6 H
另外一点因为不可像日本刃那样去敲击裏出,又要避免大平面研磨的弊端,我们现在的刨刀是实现了不磨大平面可得到平直小刃线的,虽然不是什么高大上技术但一下表述清楚还是要些篇幅的,我另开贴会谈到.
( T" q! O% U1 \* D6 C2、定价问题:在日本和纽约实际售价是差不多的,因为是走专业渠道寸八以下规格是200~350美刀区间.但在国内我希望能改善一下大家的消费观点:“能装逼又能干活的一定死贵,好用便宜的是不能显摆的”,虽然这是一个很深入的话题,但想太深入便不会去实施了,我现在的想法是:现在我要这样做!结果会如何?随顺自然吧!! r4 A) Z) a) N  H+ P1 `
我现在初步的想法是:少数几个成本太高的接受订制可能价格不低,像芬可乐m2钢材这一类的寸四(53mm刃宽)及以下的要进入600以内的范围而工艺标准和出货状态标准决不打折扣!,我暂时不想去考虑太多能赚多少这个烧脑的问题,能否做好被认可是足够的!
' M+ {- K+ Z- H( r, A3、关于您说的突破点或者说是卖点问题:价格?质量?售后?耐久?逼格?我极为认真的回答这些我都要!还要加一条董明珠的话:“真正的好产品是不应该有售后的”8 _% G1 V; [5 ]" d2 N* q6 N$ Z* t
最后关于您分析的日美销售差距问题事实上和您猜测的原因是有些区别的,实际情况是:这是产品设计用途导致的,美国玩家以处理中硬木为主并且清楚现代工艺热处理的粉末钢性能优势特别在意保持性能.并且美国人并不大方还很裹筋能揪扯,他们掏钱之前都会看的清清楚楚是哪里生产的:醒目的made in China!而日本人确实处理软木比较多加上多数匠人真的比较勤快会随时保持自己的工具处于极良好锋利状态,碳钢好研磨出锋快,不追求什么极致保持性,所以说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需不需要换粉末钢的问题!并且如果不是处理硬木专用的话多数刨刀会舍弃更多的韧性硬度会到62以上,切味好的同时有更高保持性,同样的超级青纸材料根据设计用途不同有极大性能区别:硬64以上的超青干硬木是满刃的微崩口,但61以内硬度的超青处理硬木就是它的拿手菜了.我想问的是:国内的朋友们到手的日本刃自己能确定是为哪种应用而设定的硬度和热沙回火温度吗?这和日本刃好不好没关系,而是你买对了吗?
" ]# M' \! v  u4 `我们国内的情况是:真正以木为生的老木匠首先不会花心思去思考钢材这些,工具自己就做了,并且用高端硬木的其实是很少的.而热爱木作的玩家和工坊基本不用太低端的软木,以中等甚至名贵超硬木为主,再就是您看我们的玩家有谁不是希望锋利保持性越高越好的!恨不得一年磨一次才好.所以我认为高保持性的粉末钢其实更适合国内玩家.

' u# W  D/ Y' _6 S! L; L牛逼!% Q1 Z8 K0 t" W- W3 d% w
谢谢您这么详细的回复,通过此回复看得出楼主做事的态度,首先我必须要说,我对锻造这块完全外行,只是从产品外观来说的,因为您的刃的确看起来缝隙很大,日本刃如果这种外观的话就是不合格品,我也没用过您这种工艺的贴钢,不过从您提供的数据来看,强度是足够用了,在您的回复里我也学到了一些知识
2 I# S6 U/ Z2 Y5 B4 O  i2 R, U# v1 n( _, |/ F+ J$ R4 j
那个2毫米的边我的理解是,就是越窄越容易出纯平面,越宽,面积越大,越不容易出纯平面,对吗8 N: O  |1 @+ i: F5 c9 \& D

- i8 Y, i% z0 G  M  h关于M2,我之前买过几个M2的小刨刃,不知品牌,但是热处理是国内做的,热处理这块做的真的是一言难尽,热处理合格的那叫一个好用,热处理不合格的,崩到我怀疑人生,如果是国外热处理成品的话,那品质应该是有保障的/ Q0 m  w9 a! ?9 X, `+ J

3 V3 \; ~' j. A! Y% m/ N我想顺便请教一个问题,我手里M2热处理合格的磨完是镜面,不合格的仔细看会有类似油花似的纹理,这油花似的纹理是不是钢已经裂了?反正带油花花纹的磨都会崩,不要说用了
; A9 X* m( o2 O# A3 L) Y: z
6 @+ |, ?) |" B$ s( U" G售后不一定是产品的问题,而是使用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不当操作造成的损坏,所以有售后也不一定是产品不好
* Y2 h/ E7 L3 d# e  g2 m
3 M) e/ l- {7 n2 S. w期待您后面的帖子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1-19 12:5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遇到这么认真的回复了,谢谢
发表于 2021-1-19 13:08: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寸八千元内可以考虑,但是能不能加上优质盖铁。既然主打硬木,那么除非是全部60度以上切削角并且嵌铜口,否则拿呛会有问题。0 M4 k/ u8 a- R2 g5 z

( V. I! c! T! F3 g) S. v另外硬木还是中式推刨好用,是否可以考虑类似澳大利亚hnt一样出中式推刨
发表于 2021-1-19 13:0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贴钢还时厚了点,薄点好
发表于 2021-1-19 13:1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不喜欢“梵”这个字和含义
发表于 2021-1-19 13:1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参物 发表于 2021-01-19 12:170 S% r% Z8 f+ m# k0 \3 J, D
真诚的感谢大叔理性直率提出的疑惑和定位分析一个新事物被接受总会面对跨越思维惯性的过程,原本想近几天单开贴做一个全面介绍的,在此借您的提问先做个精简一些的解答.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45岁,20年前开始混迹刀剑圈子,对于刀剑传统锻造和钢材知识了解的还比较多,多年前结识我现在的搭档,一个传统的民间锻造铁匠,最初合作主要做刀具,因为我喜欢木作又喜欢研究工具后来开始做了不少传统贴钢刨刀,几年前一个偶然给了我们太大感触:现代工业科技冶炼的粉末钢和先进的热处理技术太震撼了,论传统锻造我们和日本的锻造艺人差距实在太大,即使先进的现代粉末钢也无法取代日本传统锻造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我们思考了做差异化和应用盲点填补,刨刀是我们产品的一部分,但此刻只讨论刨刀.+ K; c0 L# h. U6 T1 |
贴钢与全钢的优势木友们一直有争论,看过不少帖但好像没发现有提到微观上关键点的:众说周知夹钢刀具目的是中和抗冲击韧性与硬度,因为日常刀具都会有劈砍行为发生,夹钢避免了大型缺口和断裂.而刨刀不需要这种抗劈砍防断裂冲击韧性.我就直接说下贴钢刨刀的优势吧认为不妥之处请指正:
# d: W/ U4 G* K& X5 o1、刃厚所以刃面宽利于保障手持研磨角度和刃面研磨效率;- ^1 f; h2 {* o% n7 B
2、软铁基层与木材刨膛的摩擦力远大于硬钢防止退刀;8 a3 j6 m4 |( @" R0 g# ^- a
3、贴钢优势关键所在:“贴钢面内凹面处理”大多数人的理解是减少平面研磨面积让研磨更省力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它的二大绝对优势很少被讨论:一是钢材初期应力形变和日常的中高速刨削产生较高温度造成的微形变始终存在,大平面即使数控精磨平整也会比较快就失去刃线的平直度,但“裏出”解决了这个问题:合格的裏出刃线宽度应该在1~3毫米,每当敲击软铁裏出之时都是一次精细校直刃线的过程而且精度手工可控而手工几乎不可能得到一个大面积的绝对平面,如果要快速研磨一个极致刀锋的话大平面很难做到,请注意是“极致刀锋”,单面刃锋利度很大因素取决于平面那一面最终与石头能否密不透光的完整贴合,一条2毫米宽的线条基本可以做到相对绝对的贴合,一个较大平面在运动过程中锋刃尖端与石头彻底的贴合几乎是不可能的,石头不可能绝对的平整,刃的平面也不可能没有丝毫凸起,它们会是一个微观的跷跷板运动现象!语言能力有限,我不确定我是否说明白了能否让大家理解.很多时候我们感受到的锋利与极致锋利是有很大差距的,因为多数人没有直观看到极致锋利带来的震撼场面,所以更多的是认为差不多就够了和认为没必要!同样是断发能切断和飘落于刃口自行断落这是一个很大的区间,在日本有许多像“宫大”一样的工匠作出0.005以下的最终木材静面都能得到长久免受水份侵蚀且光滑的产品.) O! Q, @) |! k
以上是一个较为简要的论述,我认为不是一定要向谁学习和借鉴,根源是我们需要提升对待事物的追求目标值,去除我们的差不多心态!所以说最大的障碍是自身!
. n+ {& r! F6 [关于一些技术探讨我会另外再开贴这里就不再延伸了.$ H2 v& D5 w% I8 P! ?4 Y% t
关于您的几个疑问我解答一下:
' Z0 c8 q$ \0 O/ A1 g6 e0 P+ n& I1、贴钢问题:冷压接着剂方式和传统贴钢有本质区别,各自的优势不同,传统贴钢因为要耐裏出重敲打需要融为一体的高强度,钢材性能的发挥取决于工匠热处理技艺的高低,因人而异!冷压法是将待贴合的两个切面电火花处理糙度,接着剂只是渗透贴面分子表层,两个贴和面不挨着,剪切强度为常温每平方厘米320kg、120摄氏度每平方厘米为35kg,完全符合使用强度即可.因为加工过程中全程保温温度为85度,它的绝对优势是可以使用先进工艺热处理后的成品钢材,比如像世界知名的两家美国热处理公司:bos(钳锅)和皮特,他们尤其擅长像cpm这一类的粉末钢处理.
% F8 ?, B" z) p7 c另外一点因为不可像日本刃那样去敲击裏出,又要避免大平面研磨的弊端,我们现在的刨刀是实现了不磨大平面可得到平直小刃线的,虽然不是什么高大上技术但一下表述清楚还是要些篇幅的,我另开贴会谈到.7 o* b. `" v% v) K
2、定价问题:在日本和纽约实际售价是差不多的,因为是走专业渠道寸八以下规格是200~350美刀区间.但在国内我希望能改善一下大家的消费观点:“能装逼又能干活的一定死贵,好用便宜的是不能显摆的”,虽然这是一个很深入的话题,但想太深入便不会去实施了,我现在的想法是:现在我要这样做!结果会如何?随顺自然吧!0 F% w+ r0 K- A# i0 l
我现在初步的想法是:少数几个成本太高的接受订制可能价格不低,像芬可乐m2钢材这一类的寸四(53mm刃宽)及以下的要进入600以内的范围而工艺标准和出货状态标准决不打折扣!,我暂时不想去考虑太多能赚多少这个烧脑的问题,能否做好被认可是足够的!
& ]& d, U  e0 k3、关于您说的突破点或者说是卖点问题:价格?质量?售后?耐久?逼格?我极为认真的回答这些我都要!还要加一条董明珠的话:“真正的好产品是不应该有售后的”
* o! C. ~: G' K0 c  h2 G! |5 }3 k6 T最后关于您分析的日美销售差距问题事实上和您猜测的原因是有些区别的,实际情况是:这是产品设计用途导致的,美国玩家以处理中硬木为主并且清楚现代工艺热处理的粉末钢性能优势特别在意保持性能.并且美国人并不大方还很裹筋能揪扯,他们掏钱之前都会看的清清楚楚是哪里生产的:醒目的made in China!而日本人确实处理软木比较多加上多数匠人真的比较勤快会随时保持自己的工具处于极良好锋利状态,碳钢好研磨出锋快,不追求什么极致保持性,所以说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需不需要换粉末钢的问题!并且如果不是处理硬木专用的话多数刨刀会舍弃更多的韧性硬度会到62以上,切味好的同时有更高保持性,同样的超级青纸材料根据设计用途不同有极大性能区别:硬64以上的超青干硬木是满刃的微崩口,但61以内硬度的超青处理硬木就是它的拿手菜了.我想问的是:国内的朋友们到手的日本刃自己能确定是为哪种应用而设定的硬度和热沙回火温度吗?这和日本刃好不好没关系,而是你买对了吗?8 Q5 u' ]8 O, `3 ]) d% A
我们国内的情况是:真正以木为生的老木匠首先不会花心思去思考钢材这些,工具自己就做了,并且用高端硬木的其实是很少的.而热爱木作的玩家和工坊基本不用太低端的软木,以中等甚至名贵超硬木为主,再就是您看我们的玩家有谁不是希望锋利保持性越高越好的!恨不得一年磨一次才好.所以我认为高保持性的粉末钢其实更适合国内玩家.

4 ?" Z% S/ G7 F) ?裏字好评,专业。而不像很多人写“裹”。
发表于 2021-1-19 13:2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宏观到微观多角度的去认识理解事物。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楼主,你是大师。感谢你的讲解 ,使我加深了对刀刃的认识。这些知识靠我自己去整明白,估计得好些年。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3:3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大叔 发表于 2021-01-19 12:51
  j) B* S. I( X3 W. K& q6 y好久没遇到这么认真的回复了,谢谢

, e' M, c; ~( l# v( F您太客气了!习惯原因,我喜欢听到不一样的甚至是杆的声音,否则我将抱着自认为的成就止步不前!
6 [9 ^. z7 Z- u- u7 C- z; o0 I您问的几件事;# I* a& u, ^3 [8 p( V% N
1、冷压合贴钢压合剂膜层约0.1~0.3mm厚,当刃面研磨后斜面被放大约1~1.5倍,如您所言目的是要强度达标为准; F$ n* T4 y7 R( l3 }0 T) X  B7 L
2、日本刃裏出的边大师级的高端品通常标准是:内凹不使用大直径电动砂轮而是弧度准确的锉刀手磨,内凹的弧度是标准圆周弧度不能出现有高有低,三个裏出的边线2毫米左右的极均匀直线(特别是左右两个对边)是极致研磨的基础,刃端裏出线一样均匀平直给使用者的日后修整做出了标准示范参照.
% W. B; L% a2 u9 m3、关于国内热的m2通常是按照高速钢标准热处理,硬度普遍65度以上,因为m2是含铝炼制高硬度下韧性表现好,但那是针对车刀大刃角亚锋利状态而言的防蹦角韧性,手刨刀不同也不需要太大的抗压强度韧性,需要的是刃口抗冲击韧性.主要是国内m2钢材材质含水量较大要过运气碰.另外镜面和磨料有关不能作为衡量标准,但如果说有油花状很可能淬透性不足:通俗说刃区硬度不一致.' u  O! u* A8 t% K: @* p  o& [  s
关于售后那只是我的愿望,如果像您说的意外等情形我的第一反应是:换新的!不能总是怕人算计你那毕竟是少数,处处怕吃亏的人生是无趣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3:5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头木脑 发表于 2021-01-19 13:089 q( i  O4 G4 `: C  y
寸八千元内可以考虑,但是能不能加上优质盖铁。既然主打硬木,那么除非是全部60度以上切削角并且嵌铜口,否则拿呛会有问题。; p5 `; m3 {, [( a+ j7 l- K  Y
2 {" H( [& p# K- l4 `6 [# H& B
另外硬木还是中式推刨好用,是否可以考虑类似澳大利亚hnt一样出中式推刨

# k: _2 ^8 A5 {/ d0 P  E" y0 z主打硬木但除非客户特殊要求通常不做带盖铁的(带不带盖铁和价格没关系),一是拉刨特性会比推多费些力,盖铁增大一倍不止刨削阻力,二是的确是通常所知惯性原因认为一定要超大角度才拿戗,事实是“铲”和“刮”之间的临界点是标准的43度刨削角,42还在铲到了44会锐变成刮,这一点还有很多细节,有机会我定要说个透彻!晚点我再发个42度刨膛配45.5度刨削角的刀刨超级硬木的视频,没有戗这个概念可言!而且一定是轻快愉悦的。
9 `" A  ]0 p8 B6 V0 K其实无论哪种刨体其实和是否好用无关,刨膛足够密合、刨口合格、底面标准、刃足够锋利这个前提下难道好用与否是和推拉方向有关吗?您认为呢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4:0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头木脑 发表于 2021-01-19 13:08
7 n3 [- u. |6 ^" A* e$ e另外贴钢还时厚了点,薄点好
! s7 r5 \  ]" v- }$ I
贴钢的厚度因不同设计用途而有区别,最薄1.2毫米最厚3毫米,话长这里暂不延伸我另找机会说吧5 U* i. ?- c* h: b8 F5 d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4:0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流火86 发表于 2021-01-19 13:26
8 I+ a' V$ O0 O) d6 T从宏观到微观多角度的去认识理解事物。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楼主,你是大师。感谢你的讲解 ,使我加深了对刀刃的认识。这些知识靠我自己去整明白,估计得好些年。
$ `4 K/ [/ I( y
您太抬举了我算不上什么大师,只是习惯静观一些事物的极微之处而已,平定自己的心境你也可以的!至小无内   至大无外!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1-19 14:3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 \( @6 Z# c. L  [" ?) c/ \5 M7 Q
1. 听起来靠谱!) U+ G" t; C( H, S5 \/ c  d
2. 好东西的确就非常对称,旅刃对称做的就差好多  F8 C% {* I; [' r* R; F" p
3. 我说的两种都是可以镜面,相同磨材,所以我就把合格和不合格的做了对比,不合格那个在特定角度会看到油花似的图案,鲁班的T10刃也遇到过,然后就换了,换过之后的没有油花图案,研磨过程中不会崩刃,有油花图案的我目前是研磨过程中就会崩口,根本没法用
( u3 D& g) q, O5 j& T* _% ^7 r
/ s$ C+ F# D3 a' V1 e5 f! U# }) \( o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4:5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头木脑 发表于 2021-01-19 13:128 _  z! j- E8 @) ^
另外不喜欢“梵”这个字和含义
  N$ R, z. P7 h7 A2 K  q8 [
“梵”只是一个系列名称目前定义了2个品种,“梵”意:清净!万物根源始终就是清净的也不曾改变过,一切未曾动过是我们的心在动!放下思绪止住念头哪怕只是暂时,内心会因清净而平静,当成为一种习惯后当你再睁眼看世界都是美!因为它由你自己说了算
发表于 2021-1-19 14:5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