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北风645

小细节 大格局—四腿八叉凳之辩思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2-7 10:2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老师,我们的讨论已被扩展到文玩板块。有高手提出质疑。' G8 Z# j- y* G8 O
! J/ {; p( M" X1 u1 h8 m/ V

. I6 x+ p6 G! J/ o. L* h7 ]2 \) x6 m+ i9 T4 S  e
 楼主| 发表于 2022-2-7 10:3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rainingdayHe老师回复的好:4 F: i8 b; m  ]2 q4 e9 `
 楼主| 发表于 2022-2-7 10:3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打了个比喻:
7 U8 j! o8 `  Y" V1 _; l% S6 g( g国画大师齐白石构思好了一幅画,却找不到一张好纸。气得他穿越时空去找蔡伦。' k  e4 B. ~4 q, D) R! J6 T/ W
蔡伦无奈地告诉他:我的徒弟们被人鄙视,纷纷改行去学画画了。没人研究提高,所以市面上的纸张越来越差了。
% `+ e# V0 _" I$ Y齐大师听罢仰天长叹:皮之不在,毛将焉附!
发表于 2022-2-10 10:1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描述很绕口,很难绘图描述证明# G4 E  ?7 Q) W5 X  D  w% j
一,四腿八叉的腿是归方木料(长方体)
: s  U+ _$ r0 ?$ P5 @% {. S1,复斜以后形成一个新的平行六面体。(榫头)这个新平行六面体上下两面平行地面是平行四边形。另外四个面两两可以称为有垂直关系的平行四边形。: p! c# v5 ?, u% j  L
二,四腿八叉的凳面是长方体' d6 X8 Y3 d0 n" I; ]( _! t% v
1,四个卯孔划线复斜之后是在凳面上形成四个矩形
" {* e# _9 L8 D  g0 l; d2,卯孔内形成一个平行六面体,上下两面是矩形,其余四面是平行四形,各面之间没有垂直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22-2-10 15:54: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您执着地试图用实作手法(木型,实木凳等)证明您以上的观点,辛苦了。" ], m- |% v4 j3 F$ U) I
通过分别与您和拉巴斯老师的交流,我发现:您是在用肉眼观察凳面,拉巴斯老师则用放大镜观察。你们都坚信自己看到的。各抒己见并努力证明,这是负责任的态度,我赞成。
% A2 E5 v( v' [6 |9 F应当说,拉老师看的更细一些。他用放大镜看到了什么?咱不妨也来看看:" R: ^$ o$ O# D8 ^0 n+ ~
 楼主| 发表于 2022-2-10 15:5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大看:# }& M/ d6 w3 S$ S4 j& q
 楼主| 发表于 2022-2-10 16:0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是将复斜角度放到3:10
4 P' ]  f! N" q2 ?1 D(一寸斜三分)的结果。如果按正常的1.5:10,变形会更小。这也是实作时难以觉察的原因吧?
% O2 f4 w% ^9 B有意思的四腿八叉凳能流行至今,是有道理的。2 I1 g& i8 [- y, ?% z3 p
个人看法而已,敬请谅解。
发表于 2022-2-11 09:0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c' v% p/ U+ @4 {( Q/ b. I' x/ t- [0 q
 楼主| 发表于 2022-2-11 09:1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为了验证,真下功夫。
发表于 2022-2-12 10:0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这么个说法,我做的唯一一批四仰八叉,画图时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那四个腿是有空间角度的,如果四个腿不是正方形放置的话,水平截面上不是菱形。当时也上论坛来学习,大家都会忽略这点误差,我按照自己图纸做的,除却几个加工误差外,是能严丝合缝的。另外说用铝加工的话,理论上是可以装配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10:4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讨论主题是凳腿与横撑的间隙,现在扩展到凳腿与凳面的结合。共同点都是复斜引起的误差。如果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硬料组装也许可以,但可能不够漂亮。. B4 r7 I! ~4 u1 a" y; q
8 Z  v: F1 c9 X, R# i
发表于 2022-2-12 18:57: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22-2-14 10:4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文共鉴赏:外行自嗨帖。$ u/ V: e1 w/ q
善意提示:凌乱的黄色附着物可能令您不适。
+ n* A- i% H7 z! M! H& n嗨者自嗨,请各位老师选择无视即可。! l& @1 d! Q6 c
发表于 2022-2-17 07:5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不错,还提到了中德,做为一个天津人,也去过几次中德,去交流,因为我是学模具钳工的。木材和金属是完全不同的材料,强度,密度,膨胀率,收缩率,抗压,抗扭拧等等参数都完全不同。对于木材来说,首先榫和卯之间的连接面不要太光滑,要毛糙一些,这样胶粘效果才好。其次榫和卯一定是过盈配合,利用木材的变形和应力的释放来增加榫卯结构的强度。当然了古建有一些承重结构是有旷量的,目的是缓冲地震的冲击,故宫就是典型的例子,六百年了,怎么震都没事。所以说,实践出真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7 13:15: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需要我们探究,基于丰富实践的中肯看法值得大家赞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