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2-30 12: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楼主对中国推刨的印象,也谈谈我所制作的中国推刨构状以及实际使用的情况,(尽个人的观点感受,不代表中国推刨):3 b1 o1 N- R7 i$ W$ W
9 p" J: i6 D. }7 l$ A* E! g" c
1、“刨床调整好后既有欧洲刨子的优点,也有中国木刨的特点”,我不清楚楼主所了解的中国推刨是何特别?7 J$ H* ]2 G2 U7 G4 i ^1 u
我的观点即使调整的再好,也非常锋利的日本拉刨,因为发力方式限制,面对大长原木作,以及数量庞大的高强度硬料作业,是无法与大开大合的推刨相提并论的,这是其一,其二,,,,。
1 m- q# s/ B, Y/ V' [1 h* C& r- l, y. ]) Y J, Z
2、“中国刨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密度大重的且变形量比较少的木材是制作刨子的最好材料”。- s& |( p* N& [' F: g+ Y
我的推刨是以耐磨性与稳定性为主选料,与密度无关,相反推刨不能太重,否则增加工作强度。
$ z# x7 t" Z! X8 @& C; A+ D" F* J6 V! X5 |& h3 | R1 V8 t
3、“如果变大了可以用刨口埋木的方法修理(中国刨子也是用这个方法,还有的中国刨子买的时候就已经镶好铜口的刨子)”6 ~/ T$ z; Y, P6 D6 j
我所有的推刨从来没有正常使用而导致刨口变大需要修理的,当然也是经过高强度作业考验下来的推刨。
# |& U: H# d6 r. i" g
; p, E) [( A- s3 Q" m3、“中国的刨子和欧洲的刨子都是纯平的底。日本拉刨则有所不同,基本上是平底,但是维持纯平的刨底比较困难。这样做是为了背面能容易磨平。”0 `( z+ Q4 L7 C! k# `
我制作的中国推刨不能千边一律的纯平底,砍荒底必须得“凸牙”,净刨前部弧形凹底,想像一下“鲍牙”啃西瓜的道理,这个底面视刨子的功能、形状以及长短不同而不同,但大方向与日本拉刨一致,整个面是平的。
" S& _7 G* \2 ?- t, i
p- d4 W0 w& e# D0 \/ o. l! ]4、“上面介绍到的刨底其实和这个是一个原理的。中国的刨凿早起也是这样的,或者说有可能是日本学习咱的也有可能。但是现在出厂的中国刨凿很遗憾没有这样的了。”5 Z& z8 o) p# B% @- T6 P
我很高兴中国刨凿在实用技术方面进行了改革,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修磨整形的精力以及大大的延长了使用寿命。0 v" a3 B8 w2 A
+ } d9 g% c' Q h5 ]* e4 i$ o,,,
b* Q: n4 o, g2 Q9 c" f7 w/ ]- X) w6 e6 r0 ` c7 @
先这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