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动力无限

即将公开“自绕变压器”!(实在看不下去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7 20: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玩意??这帖?????
发表于 2010-12-27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ymy 发表于 2010-12-27 19:58 4 Q! D* Q3 j: ?
另:自耦变压器只有一个绕组,不存在初级次级问题。

% f$ r! B7 z- \/ X& M# r. W/ [谢谢。这个是我写错了,应该是分别是“串联绕组”和“公共绕组”。原帖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编辑。。。
发表于 2010-12-27 22: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义正言辞的样子,呵呵
发表于 2010-12-28 12: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ongyw 于 2010-12-28 12:07 编辑
7 _1 f& Q! D  o) D# C& {5 ^4 n2 T* h
ymy 发表于 2010-12-27 19:54 8 D' T. J; n& ]0 C2 y+ ^$ {
建议134楼找一本工科院校的电工学看看有关克希霍夫第一和第二定律,即回路电压定律和节点电流定律就明白了, ...

* g7 H' q" s- Z; _. x. H# r9 r% J5 A$ G
我昨天又看了一些书,也思考了下(上帝笑了),今天装了个 MultiSim 仿真了一下,感觉对于问题有了进一步或者更全面的认识。写在下面,请多多指教。" l4 E% Y. s) m/ v, A$ _, c7 Y

7 E( T. J$ \4 @/ s) w- 交变的磁通量在线圈中产生交变的感应电动势,以平衡外加电压。其大小和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X( L5 ~1 I/ K' O# i0 u7 p- H
- 由于叠加原理,不管串联绕组和公共绕组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或同相/反相,在任一时刻,线圈内的磁通量都是一致的,或者说任意匝的磁感应通量都一样。( f6 O5 x" ]; J, i* ?+ h& z% s! ^
- 为简单起见,考虑空载的情况:交变的磁通必须要有交变的电流来"激励",如果不考虑铜损、铁损还有漏磁的影响,这个励磁电流就是空载电流。! I6 M9 ~0 r' F' m) h. u
- 不管负载的大小(以及各部分电流的情况),在外加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同时也忽略上诉损耗,整个绕组(串联绕组+公共绕组)上的感应电动势也一定和外加电压大小一样,方向相反。0 i0 v" S! r9 N" Y* a& V
  由于感应电动势和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这说明在任何情况下(不包括负载短路的情况,因为此时公共绕组消失了),整个绕组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是不变的。对于固定频率的正弦信号,这也就说磁通量(的有效值)是固定的。+ n0 t- S+ ?2 N. \! S
- 从空载到加上负载(为简单起见,这里假设加的是纯阻性负载),由于能量守恒,串联绕组的电流必然会(在空载电流的基础上)增加。这个增加的电流至少要流过串联绕组,如果公共绕组电流不变的话,线圈内的磁通量是增加了的。
6 |* }3 y- ~! D( G# `  而由于输入电压不变,磁通量也不会变,所以下面公共绕组的电流必然会减小。为简单起见,考虑串联绕组和公共绕组是1:1的关系,那么上面增加的电流值就应该是下面减少的电流值。
: z" v8 C8 ^3 q- 到这里,问题就比较清楚了:公共绕组的电流是否和串联绕组的电流反向,在于由于负载的加入所在串联绕组中增加的电流值:. b- k# N* V" h/ q, z
  如果这个增量小于空载电流,两个绕组的电流还是同向;
4 x( {- U# ^. W( R! m  如果增量等于空载电流,公共绕组电流为0;- b  z! n8 `  @
  如果增量大于空载电流,公共绕组的电流和串联绕组反向;
4 c$ L3 Q6 A) |7 Q+ Z( o8 X7 D) m- 为什么大家都说反向呢?我考虑这是大家默认为空载电流(和负载电流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确实两个绕组的电流是反向的。此时,流过负载的一部分电流来自串联绕组,一部分电流来自公共绕组,
# ~2 \% }5 A$ P9 c来自串联绕组的一部分就是大家说的通过电路的功率传输,来自公共绕组的一部分就是大家说的通过电磁耦合的功率传输,这也就是自耦变压器的一个主要优点(和隔离变压器只能通过电磁感应传输能量相比)。
  l/ |6 G$ O; S  n4 ]  c# t
3 V4 }) l- _+ g7 O" j  |下面是用 multisim 仿真的情况(图中 U1 是用来耦合 L1 和 L2 的,不是实际的元器件)。0 m* c( X: S3 W4 r
1。 重负载(电阻小):两个绕组电流大小不同,而且反相;  q( C' j- L  v( |
autoformer3_heavyload.JPG
, i$ v# s' u0 p% Z. V2。 轻负载(电阻大):两个绕组电流大小不同,但同相;
# @  c( s' f0 Q, K' b: P2 ] autoformer2_lightload.JPG + _8 `( u2 l6 F: z

  u! A$ i) j: c- o2 u0 B/ O/ g+ _3。开路,空载电流。0 |1 I, ?: P: S2 G8 a" ]( V

% z/ ?& R7 B' K: j autoformer1_unloaded.JPG
* N4 d7 q* V( i8 I% A4 l4。 中间负载的情况。: s0 k# S4 w/ T3 ~) a
autoformer4_normalload.JPG
# t, A  T) x2 y1 K6 B9 @# v$ m: n3 d
欢迎指教和拍砖(你拍砖,我进步)。) T, i/ M8 i' J5 P# H* l6 C
6 V1 k: u# l0 r  E( x; L

0 k3 G7 U( U+ b7 y( |. T5 {! W
- x& Z: L, C& @& B$ \. P" \7 l
发表于 2010-12-28 12: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把问题复杂化了。找三块交流电流表实际测一下看看。你引用的图,我看不出说明了什么问题。
发表于 2010-12-28 18: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高手多啊
发表于 2011-1-18 15: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动力无限,不管咋样,他是一个热心人,教大家做变压器
发表于 2011-1-20 20: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咋不带个图啊
发表于 2011-1-23 15: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木工网站不许用110v的电动工具哈
发表于 2016-9-27 14: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玩AV?还需要时常绕制一些特定电压的IE变压器?* M  @6 l0 j0 E, j
不是点鼠标就行了么
发表于 2016-9-29 15: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139楼,你的模拟电路模型不准确。自耦变压器上段线圈和下段线圈是有互感的,而且根据所用的材料和工艺耦合度应该到了0.95以上,互感值接近你设置的数值2H,空载时,包括上下线圈的整个变压器互感接近8H,加负载时的等效电路更不一样。你的图上是两个分离的电感,不是自耦变压器。
发表于 2016-10-1 07: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贴
发表于 2016-10-1 11: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发不了图,只能描述了,没有办法,不喜欢看跳过。' z# T4 Y0 A7 o2 A( Y, P
假定耦合系数为0.95,仍用139楼的上下段自感各为2H,自感应该是2*0.95=1.9H,那么等效电路应该是:上下段各为3.95H,上下段连接点连接一个-1.95H的负电感,通过负电感接到负载,这样电路基本准确了。为什么说基本准确,因为实际的自耦变压器除了自感、互感外还有绕组导线的电阻,涡流的损耗,就是所谓的铜损、铁损,可以等效为电阻分别串联到上下两个绕组,这个等效电路就基本完整了。
, |9 A( Y0 c# e5 i; e$ B铁芯变压器一般来说是非线性器件,当作为自耦变压器时,工作在接近线性区就不考虑写个问题了。(饱和变压器一定要考虑非线性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发表于 2018-2-26 01: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页都看完了 顶动力无限这种无私的精神和人品
发表于 2018-2-28 09: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 r4 A' d  U( N1 D( L0 ?# \
很喜欢”动力无限“和“老实人”对知识认真,较真的劲头。- e& z5 o5 h, `! f7 \- }/ h* V. h
在物理学史上好多真理是在科学家们的争论中产生的!& H8 Q1 a- ]$ }0 I( }4 t;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