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woodsensor

中国传统棕角榫机器制做之方案研究(1)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 23: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不错 但是我想问楼主 这样够稳吗 如果真稳定 我以后也做一个
发表于 2013-12-4 05: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一直以为这样的结构只能用手锯和凿子一点点搞呢,不过楼主能不能分享一下你说的Jig?
发表于 2013-12-5 11: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长了,榫销结合处可能会松动。
发表于 2013-12-5 15: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干净 漂亮
发表于 2013-12-7 14: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想法很好,但形似不是神似。传统粽角榫的精华:外观漂亮,内构牢固。过过眼瘾还是可以的。
发表于 2013-12-7 15: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误人糊己。还有这么多人吹捧、这世道真tm奇了怪了!
发表于 2013-12-8 13: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出一种方法,提出改进的意见,而不是抹杀。本人觉的楼主有创新精神,只是等待大家的集思广义,使之更加完善。
发表于 2013-12-12 22: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经得住摇晃么
发表于 2014-2-12 07: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xman 于 2014-2-12 08:08 编辑
3 ]  k3 B: W9 W3 l
湖边的森林 发表于 2012-3-31 10:54
: j3 \$ m. c# k0 l很好的尝试,但没有达到粽角榫的力学原理,还有研究的余度。

8 z, D& t1 E1 Y* P) N其实用圆柱榫(不妨多个)和你的椭圆榫有多大差别呢?就是榫眼角度的问题吧。用螺栓的话也不差。但这些与棕角榫似乎关系不大,说是粽角接缝似乎准确些。现在好多桌面都是45度角接,不过是贴面的。" E* g! u% Z2 ~4 b5 ?2 v
椭圆榫比圆柱榫强度好。但是胶粘的这两者都不大靠谱。我的凳子、窗户都有脱开的,都是美国造。costco看到中国造的椅子,还没卖呢,圆柱榫就脱开了。何况一些硬木胶粘性差。( ~- [4 T# M+ L7 V" R" N5 ?. M
楼主对新工艺的探索值得肯定。事实上我去五台山看到庙修的也只是形似,有的料完全不吃力。不是说这样好,但是西方家具的生存基本都是靠机械化新工艺。中国的传统工艺有提高质量的空间,比如处理开裂变形。
( r6 N' Q2 I6 H+ i0 H8 O至于结构强度看过一个实测的帖子,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端面加垫片的螺丝连接(100)、常规木榫卯(90)、圆柱榫(80)、斜面螺丝(pocket screw, kreg jig)(70)、端面螺丝无垫片(50)。椭圆榫与多个圆柱榫的强度相同。以上测试是软木,数值有一定范围。4 w" G  n/ F9 G5 g

5 x, }: i  c. J* S9 ~* a# g
发表于 2015-3-24 16: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动脑筋是好事
. S, R5 e4 Z1 U! d7 w9 U: V% u6 i" z/ }; U
发表于 2015-3-24 19: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方法,越南人做的家具早已用过  。' I3 S! u; ^: S6 Z
发表于 2015-3-25 00: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名,观
& S1 ^( B' X, c% `! A
发表于 2015-3-26 18: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50120_131039.jpg IMG_20150120_131027.jpg IMG_20150120_131054.jpg IMG_20150120_131111.jpg 8 j2 r1 s; z: k# W
发表于 2015-3-26 19: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继承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扬光大,改革创新。都需要不断提高,不断前进。墨守成规不成。$ Y% b  v# L( K0 Z
发表于 2015-3-26 21: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i9 i% H, o$ Z还是传统的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