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9 Q( P; b' S装配图都出完了,接下来我们做了研讨,对每一个细节,包括用料、结构、走线、干涉,分轴划块,如此,即对每一条线,如步机线、主轴线、限位开关线,对每个轴的滑动范围,对每个模块结构的刚性及精度,等等,都进行了评点,并做了最终确定。& ^9 ?6 N, ]1 |/ q# a P) _
9 H& B9 U1 F; I- s有争议的部分列出来: 0 [ n3 b0 H& A G. J; f就一条,机身与底座是一体集成好,还是分成上下两节方便?当然,从稳定性和精度上考量,一体肯定好,但是,有但是么?我咋觉得分开来舒服呢? F. e+ a- S+ V c3 N您,认为怎么处理为好? * p; @3 W R4 u; ~0 O9 Q8 t) W! N: P' T. k
另外,关于主轴,讨论时,提了一个问题,能不能让主轴可变角度,比如,让主轴夹刀与XY平面平行?这样做的好处,它即刻变成了一个绝佳的平钻,沿Z轴向可升可降,此时是将ZX看作加工平面,Y轴相当于原Z轴在深度上加工,不是专门有木工平钻机器么,在此顺便予以实现,这是其一;其二,可以对平放在工作台面上的木料加工榫头,而不必一定要在竖直向夹持才能加工榫头。5 |7 a/ y! |8 O# I8 k" E; y
哈,如此一加,成本增加几何?0 ]; X3 e6 N0 T* Z q$ T
如何定位新增结构与原竖直夹持机构的功用?4 O6 R* T9 f ?* `$ e% f3 v
想过,不冲突,原竖直适于做小件,不长的,符合加工习惯;新增水平结构,对木料长度没了限制,可以在关键需求上做最大适应。 , O( G) b0 B0 U# F2 Z' H呵,这项改变是可以实现的,相对也不会增加多少成本,那么,决定再改图,后续会更新此部分装配图。这么去细改的原因也只有一个,让它能好好干活儿。 + E5 |, k5 Z4 ?# I# x5 w" d" k t' H) G" m( \
到此,我们的工作已经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出工件图,用于生产加工,哈,开始喽!& B8 i" b$ U0 m8 W5 J) c
) j$ x8 `) _3 V/ q! K, [' m上图是硬道理,见图(部分图):5 P2 z* _1 L5 V1 M1 i# M
$ `) m, q" P# X
* P6 J& h) f% c4 k , x* B' d% O5 u. ?6 {5 d8 [5 _+ T& x( d' n. Q& |6 |
暂此。。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