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huyujia

棕制品的鞋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帽草编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21: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侯常戴草帽。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22: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日打扮配以一顶设计特别的草帽,的确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22: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帽也可花样多多。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09: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村棕树,虽不及都市同类娇贵,却也通身是宝。宅旁得此一株,年年剥取棕毛棕叶,牛衣绳缰刷子垫子,仰仗此君处甚多。更兼其通体笔直不阿,成树往往用作建房筑舍之用,不可不赞。
皮毛献尽百千张
, `2 E& n9 R8 G" x/ q半作蓑衣半作缰
' s8 E1 [! P, k2 e- F尚有通身倔强骨8 X: ^  B" V( }: Y, _
柴门高处望中梁在那个年代,棕树的全身都是宝。棕叶可以卖给肉铺子,那时买肉,屠夫过称后,用尖刀在肉块上戳一个洞,用棕叶穿过系好,顾客即可放心提回家。高兴时,也会砍一片棕叶做陀螺鞭子。用小刀把棕叶划得很细很细,抽得陀螺在地上转个不停。童年的烦恼都忘得一干二净,随着陀螺越转越快,人也一天一天长大了。

把家里的家禽捉去赶集,只要用两张完整的棕叶相互编织起来合拢,就成了一个笼子,鸡或鸭子被装在棕叶笼子里提去赶集,既通风透气又方便。

从高高的棕树上割下棕毛,晒干后,用它搓成棕绳,做一张棕绳床。在棕绳床上垫上晒得金黄金黄的稻草,铺上床单,往上面一躺,极其柔软和舒服,往上一躺,就再也不想睡硬梆梆的木板床。棕毛除了做棕绳床,还可以编织棕床垫,做棕扫把,搓棕绳子。编织蓑衣和牛衣也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蓑衣是农村常用的雨具,每家每户都有,下雨天无论干农活还是走村串户,可以头顶斗笠,身披蓑衣。虽然有些笨重,但遮风档雨还是极为有用。牛衣呈荷叶状,可以折叠,冬天给耕牛穿上,用以遮霜雪御严寒。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09: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海县金棕树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竹制与棕榈纤维精品工艺产品的企业,公司地处中国宁波生态示范县,宁海县跃龙街道环南中路17号,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捷。
6 o+ J' @! K5 _7 v  公司占地面积7990平方米,现制作的竹制工艺凉鞋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属世界首创,棕榈纤维系列产品有男女凉鞋、休闲鞋、靴、包、帽,属国家专利保护产品。
, f& ^& M4 [, q; G% D9 \) b; {  本公司有近千亩的竹林与棕树基地,此竹、此棕树与普竹、普棕树不同,其竹特点:坚韧、里外光滑、亮泽,其棕树特点:长出的棕丝质柔软、韧性、紧密、里外光滑亮泽、自然生态生长,是真正的绿色环保材料,生产的竹、棕榈纤维精品工艺鞋属全手工制作,具有造型独特、结构精致、款式新颖、美观大方、反朴归真、穿着凉爽舒适等特点。http://www.jzsxy.com/cn/about.php

. i3 e7 \' g$ X8 x

8 D# F3 W" D" K$ |( C1 S
7 S! I* r3 r0 u$ a$ Z0 X3 x9 J( ~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09: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蓑衣 斗笠
作者:江学松
蓑衣斗笠
, B9 f4 F, X) U# `/ `# v
我家在农村,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挖锄、薅锄、羊角锄是农民不可少的劳动工具,蓑衣、斗笠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那时大山里近乎原始的耕作,广种播收,朝天一把籽,遍地开花。庄稼人不得不风雨无阻,月月三十工,晴天有晴天的活,雨天有雨天的活,因此,每逢下雨天出坡,头上斗笠,中间蓑衣,底下高挽裤腿、脚穿边耳草鞋,手执锄头,挥舞自如,如同晴天一般。样子颇有点像古代武士,身着凯甲。过去是集体出工,三五十人清一色蓑衣,远看像即将出征的勇士,倒也威风凛凛。
蓑衣是用棕树的棕片织成的,棕树是故乡屋前房后常见的一种乔木,,树干木质疏松。长得笔直挺拔,棕衣一层层地包裹着,一片棕衣伸出一枝扇形的条叶。人们剥棕衣一棵树一年剥一次。用刀子一层层剥下棕衣,留下的是树干上一圈圈刀痕。如果不及时剥棕衣,新的棕衣就长不出来,树干也不会长高。棕衣剥下来,晒干后主要的用途是:织绳子,很牢实,要么织床垫,睡起来很舒服;撬棕袜子,穿着很暖和;更多的是用来织蓑衣。
我们山里人把织蓑衣称“撬蓑衣”,像请木匠、石匠一样,请来棕匠,选上好的棕片耙成棕丝纺成细棕绳,再将棕片一一重叠地摆在地上缝制起来,缝是用的特制的撬针,只需一天的工夫,就可“撬”成一件大蓑衣。一床蓑衣大概十来斤。蓑衣披在肩上,两个垫肩越至胸前,尾巴齐脚腿。蓑衣实在是再普通实用不过了,可以遮风挡雨,可以垫坐,可以扇风,可以当被子盖。蓑衣再怎么宽大,毕竟只能护着人们的后背和肩膀,可脑壳最终还得要靠斗笠来护着。
斗笠是用竹子编的,是篾匠活儿。薄薄的竹片编成斗笠皮,从斗蓬的顶端开始,四个篾片起头,织成铜钱大小六边形的小孔,再将两张斗笠皮合起来,中间夹着一层蓼叶,再用青篾丝锁好边。叫蓼叶斗笠,中间也可夹画杆树皮,也可夹油纸等。整顶斗笠呈圆形,其中间有一个底有人头大小高六七寸的圆锥形,似如金字塔,再下是一个平面圆环。内面顶部安一个藤条编就的帽圈,戴在头上,用一根绳子系在下腭可以让人们腾出手来干活。.还有一种斗笠,是从顶部起,像编竹席只一层,但要用桐油加上油纸刷几道,戴上它钻进雨中,便可以听到密密麻麻的雨脚敲打斗笠的响声,播放出有节奏的锣鼓般音乐来.
% m2 p, M' r. R0 R( J) }  g& w- B; s
   蓑衣斗笠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还随处可见,现恐已难觅其踪影,。在细雨濛濛的农田里,是再也见不到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蓑笠翁”了。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曾几何,猛然记起,自家老屋还珍藏着几件这样的蓑衣和斗笠哩!
" C& v( y; |& S. S/ H4 g
汉中棕箱是陕西传统名优特产品,产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系以杉木、松木、樟木等优质木材作里衬,外用精选棕片包裹,最外层用头发丝或染色的棕丝细绳编织而成。
    棕片是棕榈科常绿乔木的箨皮,即棕树叶簇的叶柄基部包围树干的红褐色纤维网鞘,也称包干纤维。它是棕树的主产品,纤维丰富,质地坚韧,拉力强,耐磨擦,耐水湿,抗腐性强。汉中地区地处北亚热带,盛产棕片、杉木、樟木。棕箱则用当地棕片,剪去棕板、棕毛,纯用网状棕布片和细棕丝编织于木箱外层的工艺实用晶。其生产工艺经选料、制木箱、捻棕丝绳或头发绳、包裹棕片,再以棕丝绳与发丝编织成各种图案等15道工序制成。其图文可随着顾客选择,以陕南秀丽的山水风光、花鸟虫鱼、英雄人物、书法名句等图案为主,并配以精美的电镀金属包角、包口、箱锁、箱扣、提环等。使产品更坚实耐用、古朴大方、古香古色,富于天然之美。具有防潮、防鼠咬、.防虫蛀等特点。适于贮存衣物、皮毛、丝绸麻布、及书籍文献,不长霉、不生虫、不掉毛、不回潮、不变质、不褪色。汉中棕箱始于清代,盛于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汉中地区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以手工编织生产,是汉中地区诸县农家重要副业。其规格较多,四大规格为一套。大者长达3尺,小者仅及尺余,亦有制成尺寸依次缩小装入一箱内的套箱,风格各异,携带轻便。     新中国成立后,汉中地区各县都建有棕制品厂。汉中棕箱发展为半机械化生产,产品质量大为提高。充分发挥当地特产的资源优势,扩大生产,使汉中棕箱这一传统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还出口美国、日本、中东、西欧、港澳等国家与地区。在世界各国“回归大自然”和“反朴归真”的热潮中,汉中棕箱这一天然特产工艺品,深受外国朋友的欢迎。
$ U) \# O) U. n* [8 s$ l; O
) t( a- P- S3 }0 a. ?7 A! t
. l3 p5 t9 F+ j3 r* f7 z9 G2 i0 `8 r9 L8 ]. E, u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09: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苍蝇拍酒瓶棕6 q( {" a( o; n! E8 s
还有一种植物叫“吸血鬼”。檀香树根上长着成千上万个吸盘,紧紧吸附在寄生植物的根上,靠从那T掠夺水分等养分而成活,于是人们称檀香树是地下可怕的“吸血鬼”;檀香树在幼年时选择草本植物如飞机草、长春花等作寄生,长大后选择紫株、南洋楹等灌木或小乔木作寄生,靠掠夺和盘剥寄生植物生长。檀香树的嫉妒心特别强,不允许赖以生存的寄主长得比它好、比它高,否则它就会“含恨”而死,所以,长得郁郁葱葱的檀香树下,常常生长着枯萎瘦弱的寄主植物;9 {& q7 y8 a) P! |7 g, _+ p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09: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藏品是陕西省汉中市棕箱厂汉台牌产品,在当时有五十年的历史,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技术又有了大的提高,在当时很居盛名,产品需提前预定......棕箱编制精美,上有花纹和汉台厂的字样还有花样。有对此有研究的爱好者是难得的东西。藏品及商标保存完整。没有动过手。纯属原装。唯一欠缺的是锁没有钥匙。 3 R* V* Y- d+ }9 Q1 [

/ i9 ~' p+ e$ l# D  C; O
好产品!汉中棕箱特别是在南方梅雨季节,该棕箱防潮的好处显的特别突出,只不过其外观就象汉中人一样----太平凡了,较难引起别人的关注.
' j2 M' q; _& Y( j/ B& O) z
+ R+ P3 U+ z7 l" w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09: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棕 树 伍长述
" ]3 _$ \% u( B7 }- ^汉中天汉大道建成后,宽阔长街的两条绿化带上栽下了亭亭玉立的棕树,它揽天汉风云,挟一江秀水,像镶嵌在古城颈项上的两串宝石,增添了神韵,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汉中人选择了棕树,画龙点睛般地点缀出“小江南”的风情,这是建设绿色汉中的又一手笔。 - d  L8 F3 O6 I, j5 t/ S7 z/ S
  棕树超然洒脱,蓬蓬勃勃;树干匀直,无枝无杈;树叶如扇,郁郁葱葱。棕树常驻,四季常青,给我们带来了充满活力的绿,它站在那里,风风雨雨,愉悦世界。   棕树给秦岭以南广袤的神州大地增添了生命的秀色,你可曾知道?令我们引以自豪和骄傲的是,根据植物学家的考证,棕树的原生地竟在南北植物交汇地的天汉大地!久远以来,棕树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无论荒山野地,房前屋后,均能适地而生,代代相传,绵绵相继,生命得以延续。   棕树的用途可谓广矣。每年阳春三月,棕树长出花孕黄苞,苞内有细籽成列,称为棕笋,可以食用。苏东坡的 《棕笋》诗序曰: “棕笋状如鱼,剖腹得鱼子,味如苦笋而加甘芳,蜀人以馔佛。”棕笋成熟结果为油籽,是优质榨油原料,其油质低芥酸,色泽透明,用其炸食品可久放而不变质变味,像方便面等油炸食品就必须用棕榈油。   棕树的果、叶、根均可入中药,性平味苦涩,有止血降压之功效。深秋时节,棕树上叶鞘形成的棕衣长成后,一年可割下12片,用来搓棕绳、制棕垫、剜蓑衣、织棕箱、扎扫帚,其制品耐酸碱,无污染,透气防潮,是受人喜爱的绿色环保制品,展现了汉中人民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 “汉中棕箱”闻名遐迩就是例证。   汉中是棕树的原生地,棕树是汉中人的永久挚爱。
* y  e# r) x0 |/ r% L; m7 B6 b& m( H' \/ k

) o6 G1 d" o& C# G8 T9 V
* r/ u3 q9 V( m. H' o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09: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访河源之行将消失的手艺梳棕,就是把抽出来的棕丝用棕耙梳直。梳好后,用竹竿挑起来,将棕丝里的杂质清理干净,以便做出股绳。
   龙川田心镇甘陂村是该县惟一的一个少数民族村——畲族村。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打棕索、做棕垫、做蓑衣,据了解,这门手艺在该村至少有350年的历史,那是畲族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9 n6 m+ G3 U! Q2 d" S) [    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早在500年前,福建上杭一畲族人家千里迢迢举家搬迁到现在的田心甘陂村。据该村畲族相关资料记载,大约在350年前,就有村里人开始以做棕索、打棕垫等手艺为生。但这门手艺是祖先传下来的,还是从外面学回来的?村里的老人也不得而知。该村生产棕制品的最鼎盛时期是在上世纪60年代,那个时候物质条件比较差,棕制品有很广阔的市场,那时村民生产的棕制品种类也多,包括棕索、棕垫、棕床、棕箱(用来放衣服)、棕桶(热水瓶保温的)、蓑衣等,产品远销到和平、连平以及江西等地。1 E# W- u% G$ b( z& m2 g
    如今,该村不少村民仍在打棕索、编棕垫等,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常常利用农闲挣些钱帮补家用。但从事这门手艺的年轻人并不多,主要是做棕索的利润很低,已经挣不了多少钱了。加上棕床、棕垫、蓑衣等棕制品正被一些现代工业产品所替代,市场逐渐萎缩,这门手艺正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一步步地迈入它的没落期。
# z4 t6 p7 k% {8 K; o8 m( f
打棕绳首先要剥下棕树的叶子。
然后从整块的棕坯里将棕丝抽出来。
将清理干净的棕丝拧成绳状,即叫出股绳。
用棕丝打出来的棕索结实、耐用。
三条棕绳便搅成了一条棕索,棕索一般长约6尺。
打棕索、编棕垫多是老年人的活,现代年轻人已不愿学。
# t; F! y' M$ l8 T; x) _4 ~% J, N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棕床棕编图。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0: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棕榈科% ?! u, R" w% U' z' e
木本茎直主干明,叶基宿存常抱茎。
" D8 ^1 V9 e6 I8 u鞘片纤维用处广,棕垫棕绳与棕箱$ \* `2 ^) [/ r, w4 v/ b
叶似圆扁簇生顶,掌状分裂皱褶长。
. b- t4 G% M- }花序常为圆锥状,花小整齐性难分。
/ G4 k  ~, d! Q$ Q6片花被6雄蕊,两轮排列单雌蕊。
0 L1 u, C* J- Y; H7 [2 u子房上位多3室,浆果核果长圆状。  e& a% d% Q, n) u
, {# i' i# A- w' ~- l$ }
箱子有板箱、皮箱、棕箱之分,但板箱又分为杉木板、松木板、楠木板和香樟木板子,后者最佳,松木板最差。皮箱是将牛皮绷在板箱上,再刷一层土漆,是新娘子陪嫁的必备之物。棕箱则是在板箱外面编织一层细棕绳,很是结实耐用。箱子铺的老板大多能说会道,在生意成交的时候往往要说些吉利话,如“箱子四四方,放在屋中央,夫妻多恩爱,生个状元郎。”“箱子四四方,新娘作嫁妆,装金又装银,发财把官当。”为了劝人多买一点,还要说些“双铺双罩喜洋洋,箱子也要配成双”,“衣箱书箱百宝箱,家财万贯装万箱”。”恭喜你喜事盈门!年年都办喜事,下次又来!” $ t$ ]$ Y4 p5 G
    买棺材的就绝对不能说出“欢迎你下次又来”,“要买要带,动作要快!”“本店优惠酬宾,买一送一!”一类的生意行话。谁要那样说了,准会挨顿饱打,甚至连店铺都会打得稀烂。1 H9 }" b7 W" P& ]; B; Y0 A! E
    棺材也有上等和下等之分,最好的是上下左右和前后“档头”都是整块木料组合而成的“六合子”;最差的是几块薄木板钉成的“火匣子”,俗称“火板板”。材质最好的是乌木,很不容易得到,常见的上等木材是洪雅的香杉板,其次是本地的柏木板。如果某人埋上了一口“六合子”的香杉板棺材,人们就会羡慕不已地说:“这个老头苦了一辈子,死了还得到这么一付安逸的寿材,算是没有白活一世了!”翠花街的街檐边上还有许多卖草鞋的,草鞋也有十多种,有3分钱一双的水扒虫草鞋,5分钱一双的多耳麻绳平板草鞋,8分钱一双的丝耳子草鞋,一角多钱双的汉州草鞋,这种草鞋是最“豪华”的奢侈品,只有“耍公爷”才穿得起。
& V" L7 s4 T- e; Y) E 解放后,翠花街的箱子铺组织起来成立了制箱生产合作社,搓棕索子做簑衣的成立了“棕器生产合作社”,在开成立大会的时候,两个社伙在一起开,用木板搭了个主席台,社员们乐滋滋地坐在台子下面,主持会议的司仪板着面孔,神情极其严肃地宣布道:“资中县制箱社,资中县棕器社光荣延生了!爆火炮!”火炮便是爆竹,“叭叭叭叭”爆了一通之后,司仪又宣布:“请制箱社×××主任登位!”“请棕器社×××主任登位!”两位主任“登位”之后,又是一通火炮,那热闹的场面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2 v: z! h- z; s. R5 S    棕器社的对面是文工团的宿舍,演员们每天像蜜蜂似的进进出出,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走来走去,使得街上的居民们和来来往往的行人们万众瞩目,因为那些演员们太出众了,特别是女演员,一个个明眸皓齿,粉面桃腮,千般妩媚,万种风情,与棕器社、制箱社那些灰头土脸的“手工二娃们”形成强烈的反差,更可笑的是还有许多其它街道的年轻人竟把这条街当成了风景名胜区,经常都来溜达,偷瞧美人,于是便有好事者用《竹枝词》调侃道:
& }! M# W8 S9 k7 M- v3 P    单身汉子漫步行,翠花街上看摩登。' m# t7 j, h2 }2 {% m6 G
    偷偷打个干呵咳,白日梦中妻妾群。/ N, T3 p, F5 U  C9 w( }
    “打干呵咳”是资中方言,意即单相思,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怪可怜的。如今时过境迁,那些形单影只的汉子们早已花好月圆,儿孙满堂,古老的翠花街也高楼林立,旧貌换新颜了。
! |" u6 U: L7 g; ?* \/ ]5 S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0: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棕树,山棕。
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 建等省区,陕西、甘肃、河南三省的南部也有分布。 耐干旱,生长于疏林向阳山坡,也常栽培于庭院中。一般在拔海1000米以下的 温带地区均能生长,但南部亚热带地区则生长于拔海2000米以下。 叶鞘纤维(棕片)可以编织蓑衣、鱼网、棕箱、棕床、制绳等。棕片加工成棕丝 后,是我国的出口物资之一。 每年可采割2次棕片,即一般在夏初和夏末各剥一次。每次可剥棕片4-6片。 可光用棕片梳出棕丝。棕丝按长短理顺成小捆,再加工各种物品。棕 边又名棕夹板,可先压扁,再用浸水脱胶法得丝条状纤维。
汉中棕箱:产于汉中地区,系以杉木、松木等优质木材做衬里,外用精选棕片包裹,最外层用头发丝或染色棕丝编织而成。
8 X& E' r2 V# L+ S- J7 G 用途功能
( x& r4 P: T& ^! Q  是重要的纤维植物,可供作棕绳、棕垫、棕箱等用品的原料,也是很好的野生油料植物,在长江流域可作行道树。
% V4 c% w7 r& u
  山棕晚上开花时,浓郁的花香四溢,容易吸引昆虫前来,昆虫又吸引青蛙等小型夜行性动物,而小动物再吸引蛇类前来,形成一个生态上的食物链。
  每年六月阿美族人举办小米收获祭时,正值山棕结果期。小米采收时,通常用山棕叶来捆绑,於是在采山棕叶的同时,也采摘山棕心用以在祭典中食用,山棕心与豆类同是小米收获祭中食用的野菜。
  药用种子、果皮。种子用作清血药。果皮用作滋养强壮剂。
% b: U6 o- u* I# k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0: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yujia 于 2011-7-14 10:45 编辑
* y, ?' R! _, c3 A0 v7 c3 x2 w+ w2 `# s( `) [3 y5 e
“以金粉难求使蒋炳贤没有可以书写的材料。真金粉在绍兴很难买到,要从苏州一家泥金加工店预定。“更何况现在黄金涨价,‘写不起’也是一个原因。”让蒋炳贤不得不放弃的另一原因是制作真正全棕黑纸扇的老艺人大多退役不干了。前周家桥有位大绢师傅专门糊扇面,张溇村有位谭师傅专门做棕竹扇骨,但现在失去了联系。”蒋炳贤表示,微书只有写在棕竹制成的黑纸扇上才有魅力:扇骨花纹自然,扇面糊裱细腻,少一个方面都体现不出微书的特色。蒋炳贤把他和另两位工匠比喻成三环相扣,少了谁都会无法再现9寸全棕黑纸扇微书的风采。一个老棕匠在路边轧制棕扫把4 S: Q$ C" Q. ^3 W' @

+ q5 f$ {! r- e& r' U3 e4 q$ z7 L+ x# e% j' `: f% T
用 途:较好的庭园观赏树木,棕皮纤维可制绳索、床榻等;杆可作屋柱;嫩叶经漂白可制扇,草帽等。
& |1 L# A: r( g' U, H  T9 q& E$ M6 f4 N( R/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