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千年前穿的登山屐 上虞人花三年复制了出来 | 这双木屐,乍看与普通木屐并无二样,但它底部前后有齿,穿着它登山还挺舒服 |
失传了近1690年的“谢公屐”复制成功!昨天,在上虞市东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暨东山文化创投基金成立仪式上,经过改进后的第二双“谢公屐”正式亮相。现场不少群众争相试穿,“穿着很舒服,走坡路像走平地。” 这双“谢公屐”采用的是东山上的松木,乍看与普通的木屐并无二样,但这双木屐却暗藏玄机。“‘谢公屐’其实是一种特制的木屐,其底部前后有齿,可以分别取下,上山时将前齿取下,下山时将后齿取下。” 据考证,当时谢灵运在东山,对当地老百姓穿的木屐进行了改进,制作了“谢公屐”。绍兴文理学院教授郭庆祥考证后认为,“谢公屐”不但制作特殊,便于登山越岭,还有文化韵味,李白的《梦游天姥呤留别》一诗中,就有提及。 至于为何想到复制“谢公屐”,上虞市东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景荣表示,“我们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发现失传的‘谢公屐’,然而,在网上查阅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江西省有一家企业已经注册了‘谢公屐’,注册时间是上个世纪90年代。” 怎么办?2006年,徐景荣发现对方没有续注“谢公屐”商标,赶紧向国家商标局递交了保护性申请“谢公屐”的报告。 “接到国家商标局的文书时,我喜极而泣。”徐景荣回忆,那是2009年的一天,国家商标局授权文书下达,这多么不容易。 注册到商标后,考证与民间走访接着展开。去年10月,第一双复制的“谢公屐”面世。今年5月,经过改进后的第二双“谢公屐”完成。“我们觉得现在发布时机已成熟,计划在东山景区推出这双‘谢公屐’。”徐景荣告诉记者。
7 i5 B5 Y9 h+ S* N2 l- ^2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