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uper169

分享一个不环保的对刀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8 16: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钢钢 于 2019-1-28 16:12 编辑
( X) |7 q7 z; |& ]# _9 o2 o- j+ f7 P; E+ B" t
好吧,我又通看了一遍所有楼层,我先把前天发的两个图帖一下: 1548561906563945_517.jpg
/ k1 Q, M- T2 M8 C) a: ~ 1548561923566601_904.jpg - l+ {2 @) ?5 O. L
这是一整套系统。, n. M3 ~: W% l% u
Z轴对刀,主要是确认刀尖与工料的高程对应关系,没有说一定要是表面,如图,我先定一个位置对刀(0,0),把夹钳垫片用尺量一个尺寸,距台面高34mm,用尺量出垫片缝的大致平面位置,我的对刀块高19.26mm,安全高度为5mm,我的对刀数为:19.26-34=-14.74,把-14.74输入电脑,对刀后刀尖高度会抬到34+5=39,比垫片高5mm的安全高度,电脑显示Z=5mm。9 G5 j$ n' [8 b! d# X. Z! E$ d( X
然后编刀路,铣深4mm,把垫片铣一个夹槽,高度到34-4=30,就得到了工件的底面高度和平面位置。6 X" _7 z3 V6 u" M1 d$ G2 h" q
下次工件加工前对刀就如图示了,XY不对刀的,你看我的工件在夹上有偏心,就是一头有限位,直接夹上就确认好工件底面位置的XYZ了。
7 E8 c" {, Q" o+ h6 |' r& j8 l4 O运用就比薄膜法多了,你不要提把薄膜帖在固定位置的物体上这样的糊话来,这样做不是一个比对刀块还麻烦的对刀块嘛?
: I9 s' C+ C: j* R2 g% z#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8 21:4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的是脱机控制器
5 r! d) V8 j6 i3 k8 _4 |& L
& G1 o( z! T/ o( r" _* \* g$ B; fmach3好久没用了 我记得有对刀代码9 l9 U* n9 x+ K1 \8 l* z* R. t! M( v, _$ h! T

* U' m3 p9 E3 Y. L- {5 }5 b: w用了之后 对刀 z轴接触对刀块 就自动清零 就自动回退到安全高度   
  z. Z+ K2 Y# t1 C( v7 z+ D, y
: W1 c0 _0 J- h! H, h% Z关键是你对刀块高度 不会变的 每次减掉这个值就是工件零点
( z% D$ u3 s7 t0 O9 C/ _2 ?2 G
8 v, \5 C$ H6 Z) g# P5 d; F3 `找下论坛里以前的文章吧 应该有详细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0: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钢钢 发表于 2019-1-28 16:11
$ X% _, i/ ^  e  B好吧,我又通看了一遍所有楼层,我先把前天发的两个图帖一下:, E6 |. X: v9 q& f/ t

+ I6 P9 R, x, W5 F0 S! W这是一整套系统。
* V' C" Y/ `5 m( M4 E2 D1 V" {
谢谢大大详细的解释, 让我对对刀有更深入的了解.  
5 o4 Q  L/ T- k) a& `我怕又要把你气死了, 先在这里跟你道歉.  我不是在找麻烦, 而是想找出大家的分歧.
2 [' i' ]/ G9 n6 P  K. p) ^; U$ n: ~1 ~! a3 ]& b$ Z
我想有一点是大家想法的差异, 把胶带贴在表面, 只是其中一个用法.2 ?" O0 P3 s! b5 S
看到你说: "你不要提把薄膜帖在固定位置的物体上这样的糊话来", 对你来说这是糊话, 但现实中我真的可以这样做的.  . N1 l% p4 V8 W; X2 p. _' n

7 L2 _0 c- t. k% y6 f. D, I4 Z这是我之前做四轴时的做法, 计算原理跟你的差不多.  就是高度差的演算.$ Y3 k1 M) _5 E6 H" o+ R/ V

7 ~2 c! z5 }' V6 r; r4 n' P1 }2 E; n4 M: j
因为转轴的中心是固定高度的, 只要得出上面贴了胶带的点跟中心的高度差, 比如是 -10.1 t0 q; e* R: I' r1 g0 q
我每次换刀後, 移到那里按 mach3 的对刀, 不用转换, 就连胶带的厚度也可以不理, 直接把当时的 Z 设定成 -10, 就可以设定出转轴坐标系的 Z 了.  同样的方法, 可以把新刀套到整个坐标系上.
6 b9 I% ]# ^9 e; G0 S9 w. E$ T7 T' J# ^, j) T4 `9 j( e0 h, k/ Q
上面是固定在机器上, 每次安装转轴都要先对一次, 现在改成跟转轴一起, 那数据就变成了常量, 更加方便了.
+ \9 j% e; @1 t& G: W7 z/ H+ D我要这样做, 因为我的机械, 每次重启後, X Y Z 都会清零, 如果没有关机前的数据, 必须重新对刀.
% t) ^, o0 |' r2 o& v8 V当然, 有些机械可能有机械原点, 可以记下跟原点的距离而找回 X Y, 但可惜我的机器没有这个.  那个四方砖就是代替原点的做法, 找出一个参考点.  我并不是说这是最好的, 只是我现在可以想到的一个便宜的方法吧.
3 `5 q/ x6 w# ^2 ^0 Q( r/ E- R, ]( ~: a5 ?* {9 L
从你上面的说法, 我感到大家最大的分歧, 是你对胶带的运用吧.
' T. u( K8 m7 \; ^
* Y; A4 k2 n6 X我的看法, 是为了提供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做出一个感应面, 就是这胶带的作用.  不论是固定或浮动, 因应自己的需要去做.  就像上面的, 贴到一个固定点也无不可.7 Z1 H$ O: s* ^) ]
9 `% W" v" o/ w* z
而你好像认为, 胶带只可以贴表面, 否定了贴在固定面上的用法, 认为是 糊话, 才会出现这样的分歧吧.* m: x- d+ D; s

% G0 Z1 z1 J( [3 T计算方法跟用什麽媒体是没有关系的.  希望你可以认真想想, 以你你上面的计算方法.  如果把对刀块换成一个固定点贴上胶带, 整个过程都没有变的, 结果都是一样的.
( b5 Z, N0 G& `8 x) K4 R8 p; j& k1 n
说简单一点, 我的看法是: 对刀块本来就是一个固定高度的物体上, 表面有一个导体才通电对刀.9 m0 Q" L( E# Z
至於这个导体, 用什麽做出来, 也不会影响其作用, 只可以说导体的好坏, 会影响它的精度.
, o* K8 j  M# B3 ?+ j, k
, Q, o* c7 c8 V# J3 r) y$ ]# E% K' s" P8 k7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9 11: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Super169 发表于 2019-1-29 10:012 m" g8 O6 b/ a$ J! j9 L, U9 T
谢谢大大详细的解释, 让我对对刀有更深入的了解.  
  ^* k9 G1 t) B2 a我怕又要把你气死了, 先在这里跟你道歉.  我不是在找 ...
' U& I6 O* q0 \
有意见就不会老回你了,开始是有点儿气,我也不避讳,觉得你不好好思考,觉得你钻牛角尖,有的话说几遍都没有听进去,后面我也想通了,谁个不是这样过来的?我语气不好,也不道歉,有误会了就会道个歉。2 e: {# c! K$ y3 v* G
我没有说你的错,其实在我看来,和你没有一点分歧,我的感觉里,这个方面,比你多走了半步而矣,其实更像是共同进步,这个帖里,我有了比较清晰的薄膜法和对刀块法的概念。
& p8 O& j. i) ]4 w/ G7 p0 x- D2 J: d/ W你首先是对刀块的使用存在问题,板块里大多数哥哥都存在的,不会分析或注重误差源,进而去规避一些、减少一些;
" f% h: z1 Q4 z1 p( j其次,对于薄膜法的误差来源也概念模糊;
' A1 z1 F* y. m第三,薄膜就是一种对刀块,很多时候是可以通用的,但各有所长,对刀块就一个Z轴,薄膜是可以横向、竖向,我懂啊,也没有反驳;
7 t% p9 G. s8 j& T; P6 Z4 K第四,其实主要就是对刀块的精度要高于薄膜法的,这个不是因人而异,是理论上的,是有办法可以做到的,这点和整个版块里大多数哥哥的认识都相左,而且是,我们DIY,20块钱那种最低端就足够用,用起来不比高精度的差,回位误差都是两位小数的机机,完全没有必要买高精对刀块。高精度对刀块要求整个机机的精度高,特别是机机底板与轴的平行度要高,就是底板要平,底板不平,再高精的对刀块也没卵用。薄膜是可以到处帖,我一点都不否认,但有些时候确确实实薄膜法又麻烦又不准,打死我都不会用,对刀块能用的地方没必要用薄膜;
% F9 E( f* p6 ?! S- q8 ]/ Y第五,有说薄膜法精于对工件顶面,也是一般般,你说我认为薄膜法只能用于对顶面,里面也有误解,有撕膜的精力,我也可以用卡尺量一下工件,只是薄膜法不要去计算,少了这样一个步骤罢了,精度是少了一个长距回位误差,薄膜容易起拱、容易下陷,还有胶厚误差,还可能有金属厚度误差。0 z1 R% W, ]$ h. G" Z1 Q$ }
第六,你对语言敏感性的偏科,源于机械、误差原理认识严重不够。& L. a+ t* ~5 {) t6 L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9 11: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块,* f3 y4 `& q* b5 @! Q
一是每个人玩的方向不尽相同,我想玩万能版,就是想玩啥时就去玩啥,机机玩法讲究通用性,一致性,所以我构建的是一个外人看来比较繁琐的坐标、对刀系统,因为统一,就不烧脑,虽然繁琐一些,也能接受;7 B8 _1 ?. g# g5 p, k' ~5 A& @5 h
二是每个人的长处也不一样,我精于坐标系统,精于测量(误差分析只是测量学里的一些基础),精于机械、电学、电磁学的基本理论,所以其实行对我个人来说,我的系统不繁琐,只是用我的长处去补了一些短处,但是叫大伙理解我的东西,就会有些困难;  Z: m& ?& J; z
三是,其实我玩CNC也才两三个月,有些东西非得靠时间才可以的,比如理论总结的简单、明了性,表达的直接、无歧义性,还要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5 12: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轴联动现在学会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5 13: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能说,非常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