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夜光拼图

实木大梁弯了怎么补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6 02:21: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光拼图 发表于 2019-05-15 22:59
. A! A: P4 x+ {. q我不专业,你说的看不懂,能不能帮忙简单画个图。
% A8 ~4 _% J+ _2 r/ ]
还有一个办法,可能更美观和省事省料些,量一下屋脊顶尖到最下面的那根横梁的尺寸,外委加工两根螺杆,有几层横梁就做几个托板,用螺帽调节并固定横梁(托住),可省了要加的立柱。有条件可做不锈钢材质的,即美观又耐腐蚀无需维护
发表于 2019-5-16 08: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种结构,觉得头重脚轻,是个不稳定结构。建议把上面的主要重量换一下,比如上面的瓦换成轻质彩钢瓦或塑料瓦。不然,除了梁外,柱子也会有问题。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16 11: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那个说法跟我说的类似,区别就是我建议直接用槽钢(梁和柱子都加固),外边包着木头再做样子。。。
1 g/ Q' O  I' e9 [8 m. ?# j' u
; Y' U. s" O+ f3 _: c抓紧现在就加固,这种结构不一定会慢慢弯曲断裂,也有可能哪一天突然就垮了砸下来,那种情况很危险。5 N5 M: _- }) y! ~1 B9 r/ l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5:1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建筑风格,不要轻易就否定所谓的结构。像那种叉尖结构的屋顶,在我们这主要是普通民房采用。而寺庙等高级建筑都是我盖门楼这种结构。我不专业也不懂这种结构的承重原理,所以才求教如何用简单有效的方式弥补大梁缺陷。其实如果只是弯就不怕了,主要是我这大梁上有个结疤,我感觉不安全,下图可见寺庙老建筑的一些大梁都弯成扁担了还照样接待游客。我们寨子的寺庙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建筑是文革被毁后泰国人来重建的。这种缅寺风格的建筑在泰国老挝缅甸很常见,说结构问题的只能说明不了解这种。当然寺庙屋顶更高跨度更大,会在大厅中间加柱子,但如果只是像我这种跨度4米的门楼,木料没缺陷是肯定没问题的。最后几张照片是邻居家正在盖的门楼,跨度6米大梁也不过是20多公分。如果不是我这大梁上有伤,4米跨度区区十吨八吨根本就是很轻松。没接触过大木料的人往往想想不到木料有多结实,举个例子,原来我院子外面有个水沟,跨度半米,进院子路还没修好的时候只能垫两块木方进车,大约10公分厚的杂木随便跨在水沟上,外面给我拉货来的司机刚开始都不敢过,但其实最重的时候还进过自重16吨的10吨吊车,吊车后轮至少占总重的三分之二,两块木方平摊这重量怎么也有5吨吧。半米跨度10公分厚5吨,看着吓人但没事。所以建议各位不要轻易否定结构,还是帮我想想有什么简单有效又美观的办法加固有缺陷的大梁吧。像寺庙门楼帽子更复杂更重,所以中间加了两排柱子也是一种办法,但如果能不加柱子就更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5:16: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5-16 17: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9-5-16 17:24 编辑
5 H! V3 r: c+ V: d6 O1 W
4 }8 r8 B/ G5 h( |  U 1557838886425555_433_看图王.jpg 中间先用千斤顶顶起略上拱,红线处方木取下,用槽钢如图加固,螺杆和大梁连成一体。或者用1cm厚钢板加工成H型构件(这个可以适合方木的厚薄)。然后槽钢或钢板外贴同色木材。
6 R5 M" t/ M' X" S6 U1 R6 u# P* R3 Z' t0 Q% o
8 e4 j1 p6 w( c  H! h
发表于 2019-5-16 17: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光拼图 发表于 2019-5-15 22:53
% W. U5 @1 K+ P! t( U  @  x& P钢丝绳怎么拉,麻烦画个图,谢谢了。你发的那张图绿字看不清,而且也不想用槽钢这么丑的方式加固。

0 f" u6 a( ~2 K: ~2 X钢丝绳不是最佳方案,容易锈蚀。槽钢外面用同色木板贴面,事实上看不到槽钢或者钢板6 o: d6 v9 s; m3 N& w
发表于 2019-5-16 21: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一位木友思路不错。可以用铁棍从屋脊串下来,直到下梁,两三颗就好,螺母层层锁紧,不知道屋脊有没有这么大的拉力,这个主意简单,有效。丝杠做40或者50MM直径,挑丝扣,考虑一下吧。这是比较简单的方法,就看屋脊抗拉力够不够了。我出的那个主意,不如这位木友的方法简单。
发表于 2019-5-16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活看着毛病真多……雀替看着像假活应该是不吃力的,里面还有根大梁估计是有节疤还是怎么挖补了一块,挖补本身不是啥问题,在梁下面挖补就是问题了,补完强度最少下降百分之三十。要修的稍微好看点就是稍微把顶吊起来点加个随梁枋,然后把雀替弄成真的。其实这个活谁干的找谁解决不就得了么,这坛子里干大木作的真心不多。
发表于 2019-5-17 08: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纸,施工没有考虑力学问题,按这种结构的重力应该在立柱附近,不能在中间。梁下面或内侧加工字钢固定再铺木板装饰。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19:5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撒哈拉森林 发表于 2019-05-16 21:41! q& a" V- ]( }4 H* @4 U( h2 s8 d  A
      楼上一位木友思路不错。可以用铁棍从屋脊串下来,直到下梁,两三颗就好,螺母层层锁紧,不知道屋脊有没有这么大的拉力,这个主意简单,有效。丝杠做40或者50MM直径,挑丝扣,考虑一下吧。这是比较简单的方法,就看屋脊抗拉力够不够了。我出的那个主意,不如这位木友的方法简单。
. Y) \9 k2 l' o& y  @
按理说20公分的硬木大梁应该没问题了,无奈选料时没注意最外面这根大梁的缺陷,如下图一,那个位置有几个和大梁顺方向的洞,是木材自身生长的问题,记得当初刷漆前用水冲洗时,发现这两三个洞是通着的。而且正好是那个位置被压弯了,所以才有所顾忌,想加固一下,如果是没有缺陷的木料,再弯点都不害怕,木料不是钢筋水泥,什么弯啊炸啊的,从建筑的角度来说根本无所谓,内地那么多木结构的古建,仔细看看,问题都一大堆。说这种结构有问题的朋友,八成都是不了解这种建筑风格,缅寺风格的建筑就是上边大下边小,屋顶坡度弯着,尖角还要翘出去才符合审美,而且因为柱子就是放在墩子上,墩子就是摆在地上,没有任何加固和连接,全靠大帽子的重量压着。而大坡度的帽子把重量从屋顶一直分散到柱子再到柱子外侧,应该也不存在受力不均的问题。我发了几张没盖瓦时候的照片,你看下,我感觉学到上面越小,木料都是立着用的,没法穿螺杆下来,用铁链子钢丝绳拴着倒是可行。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19:5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5-17 20: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构够复杂的。我看屋脊部分也没用太大的料,看来吊装矫正也不算理想,出个馊主意。不行就算了,在下梁立上两颗立柱,位置相当于门口的意思,这样做顶起下梁的力量最直接,大约位置是把大梁横向尺寸分为四份儿,中间留出来两份的横向距离,不过,加上立柱底下过不去汽车了。我再想想。好吧。
 楼主| 发表于 2019-5-18 00:4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撒哈拉森林 发表于 2019-05-17 20:19
* [/ ~. L3 [* v& V  I1 Y      结构够复杂的。我看屋脊部分也没用太大的料,看来吊装矫正也不算理想,出个馊主意。不行就算了,在下梁立上两颗立柱,位置相当于门口的意思,这样做顶起下梁的力量最直接,大约位置是把大梁横向尺寸分为四份儿,中间留出来两份的横向距离,不过,加上立柱底下过不去汽车了。我再想想。好吧。

% D* R/ |2 P1 d9 g为了好看,双层再加耳朵,或者说三层,所以有点复杂,这种结构即费木料又费工,除了好看,没实际意义。下图一画圈位置和最底下横梁是垂直的,有一根竖着的木方顶着屋脊,所以没法在中心点吊装,况且上面的木料小都其次,主要这下层屋脊不是从前到后贯通的,而是只有一半,如果吊东西肯定不稳。下图二是结构全部做好,开始铺松木龙骨了,和图一对比就是两边的耳朵做好了,多了顶上的十字架,图一只做了一个耳朵。下图三是龙骨压条全部打好,就差装花边和挂瓦了。加柱子肯定是最简单有效的,但一是不能进车,二是影响比例。大梁底下再加木梁我觉得算是最可行的了,唯一缺点就是两根大梁看着不协调,而且两根大梁中间还有缝。这种原木建筑不能指望像家具拼板那样如同一体,至于什么抹腻子啊,包木板啊等等,都会破坏古朴风格,所以槽钢再包板不可行。这些木料都是收的老房料,用不上的卯眼可以补,过一遍刨,底下的柱子大梁再过一遍100目砂带,就很细致了,不能指望向新家具那样刮上腻子,磨的油光锃亮的,什么刀伤啊,裂纹啊都是自然美,古建风格。其实我在想是不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直接用一根20公分宽,10公分厚的木方,从里面立着用贴在大梁上,这样大梁只要不继续下坠变弯断裂就行了,而不是非要把现在弯的托直了。只是如果能不用螺杆把两根大梁穿透,只从里面固定就好了。反正只有10公分厚,用长点的膨胀螺栓是不是就行,或者用铁链子捆起来,就像人骨折了夹板上的纱布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9-5-18 01:09: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huedu 发表于 2019-05-16 23:201 e4 j' U/ j0 O! h' ^2 t' e4 M
这个活看着毛病真多……雀替看着像假活应该是不吃力的,里面还有根大梁估计是有节疤还是怎么挖补了一块,挖补本身不是啥问题,在梁下面挖补就是问题了,补完强度最少下降百分之三十。要修的稍微好看点就是稍微把顶吊起来点加个随梁枋,然后把雀替弄成真的。其实这个活谁干的找谁解决不就得了么,这坛子里干大木作的真心不多。
) x2 q7 w, _) `! e0 X
那个是水泥花,不光不托着大梁,还是挂在大梁上的,水泥花里面的钢筋留几个头,安装时在大梁和柱子上拧上膨胀螺栓,然后把水泥花的钢筋焊在膨胀螺栓的螺母上。够会想辙吧。至于补丁就太多了,这些都是老房料。干活的工人都是傣族,从以前用竹子搭房子到后来用木料建房子,都是口口相传,设计,图纸都不用的,盖多高,弧度多少,都心里有数,你想改变很难,不符合他们的审美习惯,沟通起来太费劲了。至于这个大梁缺陷,人家根本不当回事,他们自己住的房子几十年的木料柱子都歪歪扭扭了。给我盖这个已经是按寺庙的最高等级了。有机会来版纳你就懂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