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7-5-14 19: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7-5-13 22:39
! E/ g, g0 X) f& `" h( t" Z, R- i或许,你跟我一样,可能识字不多,那么,我教你:0 P3 L w( j, L' N$ w( D) X6 S5 L, {
在百度栏中,输入二个字:尼龙,然后用鼠标点击: ... - f3 u: j. {, x
其实,你的方法我仔细的看过。7 ]4 H) @1 J' H$ v
而且,我认同你的研磨方法。
$ ]( a( h( ^- f- |: X& Y3 Z# K3 R# `, h+ Q$ T) @& P
我提出的两点,并不是反驳你的方法,而是提出我对这种方法的两点看法。' c& q: L1 Y6 m3 e, E J
第一条,研磨剂选择不太优化,不过,看了你给别的坛友回复,你用牙膏的目的不是效率,而是容易找到。那从容易找到的角度,牙膏确实便宜好找。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 [" [: ` K# I. M0 O第二条,尼龙的优势在于耐磨,抗拉强度高。但是本身是柔性材料。(当然,尼龙是很容易找到)。# B% u+ x( j+ ^4 a% w6 I0 B
$ k" Y. ~8 }1 y9 U1 p# m你这个方法,在工业中有使用的,思路和你的是一样的,就是将研磨颗粒夹在基材与工件之间,基材必须软于工件,并且要软到一定的程度。研磨颗粒要远远硬于工件与基材。
$ _, W% }: z0 M6 O' q# k! e# U4 h- Z6 m6 d' U& H& i
对于洛氏硬度去到60左右钢材,工业上基材会选用45号调质钢,去应力之后平磨到一定的技术指标。工业上称之为金盘。
e* i* ]# L, d/ s+ `1 J& c* b7 \4 z7 {对于工件最终平磨完毕之后,需要获得一定的直线度和糙度,大多用这种方式研磨。
+ L/ ^! ^' Y3 h: R, A* D
/ P* C$ }& B2 m; f微观(显微)原理和你的原理是一样的,研磨颗粒卡在软质金属表面,几乎不会移动,然后工件表面几乎不与软质金属表面发生接触。研磨微粒对硬质工件表面产生削刮。" H$ F' L. @- q. `( N
8 T3 k2 n$ I* G- k; d你的尼龙网,起到的作用和金盘类似。将磨料储存于网格之间,并且磨料对基板几乎不产生切削(相对位移少)。$ v4 ], v# A, T8 U% W* o5 t
% D+ S8 _ G X; B; U) H* u唯一就是,尼龙网本身有塑性变形,或者说弹性变形。如果它足够薄,影响很小。否则,工件上面施加的压力(手工研磨是手指压力),会让局部的刨刃弯曲,手指下的位置研磨的会更狠一点。 P5 P2 l9 d6 Q
1 m/ F1 D7 a7 S$ g4 Z9 v& X2 ?
说来说去,你也百度一下:金盘 研磨
# X$ t/ n& r9 c; h如果你知道金盘,那自然不用去骚扰度娘了。
$ D$ R' y, `& m, y3 @ T& o
1 W2 ]4 ~+ k( g6 G. b0 Y8 ]) q对了,最后再说一下毛刺,就是你说的刃口的那些影响锋利度的微小卷边。. z! S% |+ r8 e e+ p: D' S/ I' X! E
我相信,你这样研磨,会很少有这种毛刺,其实尼龙网本体就产生了“马臀皮”这样的荡刀效果。# a' D8 }5 _! E+ Z* H
这种卷边的起因,我曾经写过一篇在金相显微镜下的起因说明,并没有发在本论坛。
6 Y3 Y9 n9 S4 d精细研磨,也不用这个方法去除毛刺,更加不用荡刀的方式来去除。正确的做法是使用硬质基材,使用高目数的研磨膏,施加很少的压力,正反面反复少量研磨,直到毛刺去除。这个可以使用金相显微镜(其实现在很多玩具级别的摄像头显微镜基本够用)来观察。4 Z, e: w" U( X# A( V `
用这个方法,很容易做到30度刃角的前提下,断发!( E% D. y+ f9 j. M3 L"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