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xpxp

刚刚完成的电机恒功率调速/稳速板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8 20: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云孤鹤 于 2009-9-8 20:12 编辑
1 r/ h) p9 |2 p7 ~% O4 _& z1 w1 b
0 G: ?1 {# I8 \5 k强烈支持。。。。性能质量都要考虑的话 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可调1KW以内的220V单相电机、窜激电机 低速扭矩不会损失太大的话 我定4个。。。。。
( q& G8 b- `3 d) b我现在用在磁座钻上的电钻调速是可控硅的 低速明显扭矩不行
发表于 2009-9-8 20: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呀,我的知识过时了。用的一直都是模拟电路,软启动简单电阻、延时、继电器。跟不上时代
发表于 2009-9-8 23: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es!RPG 于 2009-9-9 00:02 编辑 1 F7 u' Q. m  o1 M* N
& R& I! t% w' U" R1 g$ Y/ e& Y' G
我要一个,如果效果好继续买进
1 J6 \2 e& t, C5 ]7 F8 JPS:能否做个带码盘光耦的版本?
1 x. [$ |8 O, ~5 @5 }, {3 \6 P这么好的帖子一定要顶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01: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们关注了。
! b, {5 J8 @6 ^& ^' E( C. ^    现在只是设计阶段,我在网上购买了少量的样品,大约在4天后才能完成实验板的制作、调试,可能部分元件的规格会有少许的变化。目前还不能提供样板。相关的测试我会及时公布的。
& w+ ~- m+ H- n     太阳鱼老大,我的这个电路也是模拟电路。我觉得对于电动工具来说,大多是野蛮、暴力操作的,工作环境很差,采用数字电路不如专用的模拟电路来得可靠。软启动的问题,采用电阻加延时的办法,我觉得也是很简单可靠的,一般的朋友都能维护,这个是很大的优点。主要的缺点就是适应性可能不够好。7 _- |% Q+ ^5 I9 h( L
    带速度反馈的电路我就不打算搞了,因为对于大多数的电动工具来说,改装的难度比较大。如果有可能,下一步看看能否做个成本较低、可靠性较高的220v转110v电源(还是使用可控硅。虽然性能上与传统变压器有差距,但优点在于轻巧)。如果朋友们有兴趣,我愿意与大家一起探讨。
发表于 2009-9-9 02: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基于美国ATMEL公司的U2010B相位控制芯片制作的电机调速/稳速电路太好了,订一个。
发表于 2009-9-9 02: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们关注了。* w; F- a! |. e" G1 r
    现在只是设计阶段,我在网上购买了少量的样品,大约在4天后才能完成实验板的制作、调试,可能部分元件的规格会有少许的变化。目前还不能提供样板。相关的测试我会及时公布的。
- q3 m% b( m7 q' h     太阳鱼 ...5 [. n8 C1 H# E+ f1 n
xpxp 发表于 2009-9-9 01:13

6 B8 F, q; Y: e呵呵,的确,这个东西如果少量制作成本肯定高。如果价格接近甚至高过电感式调压器的价格就意义不大了,那还不如用“老方法”,虽然“落后”,但比较可靠,起码波形是正弦波。
2 M2 T) ~7 d" c
, G" ]0 @2 X8 l9 C/ \' ^1 ^) u4 \2 T关于制作220V转110V的电子变压器要慎重。输出的波形对许多工具本身有调速电路的有影响。特别是当可控硅击穿以后,对工具线圈及其调速电路是个致命的打击。即使有完善的保护电路起了作用,恐怕工具自带的调速电路也同时报销了。9 h7 y( _; y2 D+ C
( w" M$ Y+ F) W- d
意见供参考。{:1_195:}
发表于 2009-9-9 02: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发个原理图吗?我也做个试试。
发表于 2009-9-9 02: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恒功率调速器确实很好,它能保证电动工具在低转速下也有很大的扭距,甚至还有所提高,这一点与普通调速有很大的差别。普通调速器,调速的同时功率也在大减,直接导致电机无力、扭距大减。所以高级的调速电动工具都采用恒功率调速器,比如得伟、卜派的“路由器”都是恒功率调速器,而且它是采用磁环来作为速度反馈的,所以精度更高、效果更好。但如果作为普通电钻的改装,精度不必要很高,但体积要求要小巧,能方便放入电钻当中即可。& \$ ?1 F) L8 S' g
  把普通手电钻改装成恒功率调速之后,你就可以享受到类似齿轮调速的快感,低转速下带来的大扭距可以使你的电钻也可以代替电动螺丝刀来使用。
发表于 2009-9-9 02: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的确,这个东西如果少量制作成本肯定高。如果价格接近甚至高过电感式调压器的价格就意义不大了,那还不如用“老方法”,虽然“落后”,但比较可靠,起码波形是正弦波。1 C; f# \; F* `4 ]* H9 B' j/ b5 s

/ E- @* J- O! y8 k6 H) X关于制作220V转110V的电子变压器要 ...
9 m0 ?  x- @6 u$ c油漆作 发表于 2009-9-9 02:05
你理解错了,这是另外一码事,并不是用来作电子变压器来用。恒功率调速器是用在我们普通220V的电动工具中的,如果用在120V的电动工具,那只变压器同样还是需要接上,一个都不能少!
发表于 2009-9-9 04: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理解错了,这是另外一码事,并不是用来作电子变压器来用。恒功率调速器是用在我们普通220V的电动工具中的,如果用在120V的电动工具,那只变压器同样还是需要接上,一个都不能少!2 K/ G, c; V) E0 U- |* I! U
动力无限 发表于 2009-9-9 02:48
是你没仔细看我说的意思吧,回帖内容是根据楼主的帖子相呼应的,我一共两段文字,说的是调速和变压两个事情。电子变压器一段是针对楼主下一步的打算提出的。9 c( b# B/ r& I- G% ]5 w  A- w4 O

# t8 l) V1 O: T, Z. |# m4 ^& |          不要想当然,电器技术工作要求一丝不苟,万一的疏漏就可能造成百分百的事故。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11: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讨论。  Z( u% w' _& [8 E' n2 W' M
    以下是电路的原理图(图片比较大,为3377*2146。因为是用软件转换出来的,有点变形,有看不清楚的地方请提问)。右边的部分是U2010B的典型应用原理图。左边的LM358部分是负载检测电路,其电源由C8、D3、D4、C9组成的电路提供。R14、R18、D5、D6、C10组成负载检测的取样。 图形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12: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几位朋友的讨论。我要说明一下,这个调速器只是应用在220V的电动工具上,绝对不能使用在110v的电动工具上的。原因是调速板在调速过程中可能会输出超过110v的电压,甚至是达到220v。这个是恒功率调速的特点。. d/ h5 n0 a$ `4 `4 K8 h. y! p
   对于可控硅移相的调速电路,输出波形与变压器的相比,确实不好,这个没办法改变,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善。它的优点只在于体积、重量及价格上。220v转110v的调压电路也是一样的。
- [$ A) f7 _; Q( s* e   关于220v转110v的调压器,我的想法是,如果110v的电动工具能承受10毫秒220v电压的冲击不受损,那么在保护电路上是可以有很多选择的,例如压敏电阻或瞬态抑制二极管加快速熔断保险、利用可控硅过零关断等。这些在电路上很容易实现,都不是很复杂,而且成本都不是很高。如果同时采用几种保护电路,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内可靠的切断输出,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的初步想法是使用德国西门子的第三代晶闸管单片移相触发集成电路tca785做为主芯片,外加霍尔电流检测及电压检测电路作为保护的辅助。第一级的保护就是利用tca785来关断可控硅,第二级的保护就是瞬态抑制二极管加快速保险。
发表于 2009-9-9 12: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南西北 于 2009-9-9 12:52 编辑 5 F/ \- g" s0 p! \
关于220v转110v的调压器,我的想法是,如果110v的电动工具能承受10毫秒220v电压的冲击不受损,那么在保护电路上是可以有很多选择的,例如压敏电阻或瞬态抑制二极管加快速熔断保险、利用可控硅过零关断等。这些在电路上很容易实现,都不是很复杂,而且成本都不是很高。如果同时采用几种保护电路,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内可靠的切断输出,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的初步想法是使用德国西门子的第三代晶闸管单片移相触发集成电路tca785做为主芯片,外加霍尔电流检测及电压检测电路作为保护的辅助。第一级的保护就是利用tca785来关断可控硅,第二级的保护就是瞬态抑制二极管加快速保险。
! g* A9 Q. A, ?$ r/ X2 K. S# wxpxp 发表于 2009-9-9 12:13

4 \0 f  {$ b. x. m% B* v  @9 P# m$ d) k" y# J7 \/ ~
关于电压转换,也看情况,如果电机的漆包线结缘程度能够达到,那么有效电压转为110V用可控硅是可行的,如果电机的漆包线结缘程度达不到220V的绝缘水平,那么在高负荷高温下可能会造成局部短路烧电机,另外针对110V电压设计的电机如果线圈固定不良的话在220V的脉冲电压下可能会造成扫镗等故障,个人觉得参照开关电源的设计用MOS管控制比可控硅更合适,波形也好些,不需要可控硅必须的过零关断,不过控制电路会难一些,成本也高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13: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pxp 于 2009-9-9 13:22 编辑 * O4 w5 X9 F2 I0 F$ y+ ^

. y) \% f  g* m0 K关于U2010B芯片,我找了几篇介绍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来看看。这个压缩包里面的文档是PDF格式的,需要PDF文档阅读软件来打开。. i: Y8 |6 u! U& g8 I5 \6 q1 Q0 W
7 [, Q) u8 \0 p$ D0 _
    恒功率调速电路U2010B.rar (374 KB, 下载次数: 566)
发表于 2009-9-9 14: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意见:主通道的复铜线太细,过大电流比较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