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动力无限

吴轨骚化之三:骚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9 09: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拿去给割牛皮的街边老湿傅给你当皮腰带一样割几条
! I6 ~& h- `) w6 K% e. V- a* H9 P: @, [& C
牛B的话,再自己发明一套切割等宽长条的方法
发表于 2013-6-29 09: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1 \/ K' b, H: i0 n
另外,期待楼主把所有“独门秘技”集结出书,名字叫《葵花宝典》感觉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3: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力无限 于 2013-6-29 13:51 编辑
$ S# N! I9 _& q$ t2 q9 B2 u" _* u! a6 F9 J; {
  胶水的问题解决之后,接下来的需要更高难度的精密切割与精密粘贴技术才能完成后面的工作。首先是尽量保证粘贴上去的聚四氟乙烯条宽度与原中轨的上宽度(15.9)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增加厚度之后的中轨边缘仍然还是同一个垂直面上,这样间隙塞骑在它们之间才不会产生摆动。这还不是要求最高的,最高的要求其实是:粘贴上去的聚四氟乙烯条宽度的一致性必需非常好!如果一致性不好,那间隙塞与它配合接触就会有极大的问题!如果某段偏窄就会产生很大的间隙,如果某段偏宽就会发生卡死而推不动。初步试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我裁了一段表面上看似已经等宽的塑料条贴上去测试推锯效果,结果发现局部有严重的卡顿或者是间隙过大的问题,远远达不到要求。
- @5 e$ K; M4 d- d( {: `  经过测试得出结论如下:如果粘贴上去的聚四氟乙烯条宽度的一致性不控制在0.1以下,那就根本没办法使用!而前面所做的全部前功尽弃!这个是必需要解决的难题,因为哪怕是粘贴的时候一点胶水溢出都会让这个精密度遭到严重破坏。所以接上来的工作就是要解决这些极高精度的粘贴难题,难度极高!必需得想出很有效的施工方法。
* E! b! V- I& l+ ^; w5 `5 U* E+ L  对于一些冷眼观笑的大湿们,我对他们的无知不予评论,也不值得评论。抛开所有杂念,全心投入下一步的工作研究当中……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7-1 15: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底板磨薄0.5 ,把导轨非中轨的地方磨薄0.8,OK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6: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树叶开心 发表于 2013-7-1 15:48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361114&ptid=207181][/url]
5 S& w! N; V; Y( f把底板磨薄0.5 ,把导轨非中轨的地方磨薄0.8,OK
& @* p% J9 I/ z7 I! ~; K7 t) n  a
  确实很想这么干,但磨出来的面要保证水平,有点难度。中轨两侧确实发现有点高,能磨掉一点确实不错。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7-1 16: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力无限 发表于 2013-7-1 16:14 $ v7 [. I! K7 q& i" P% C
  确实很想这么干,但磨出来的面要保证水平,有点难度。中轨两侧确实发现有点高,能磨掉一点确实不错。
) `! C9 U8 r: x7 f' t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除非是先设计一个辅助定厚的工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7: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来灵感,想到一绝招应该可以让这次粘贴做到极高精密度,做了一些分析觉得应该没问题。今晚准备再次不睡觉,希望试验成功。
发表于 2013-7-2 10: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力无限 发表于 2013-7-1 17:27
0 f5 ]1 y: }; e0 g  突然来灵感,想到一绝招应该可以让这次粘贴做到极高精密度,做了一些分析觉得应该没问题。今晚准备再次 ...

% I4 b$ v' K: t) y& M/ f- X楼主DIY能力不是一般的高,敬佩!我坚信你此作品一定会成功的
发表于 2013-7-5 01: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后续~!
发表于 2013-7-5 03: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铝合金方夹在中轨一侧黏贴,贴好再用修边机修直另一侧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1: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完美解决,今天抽点时间整理图片发上来。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6: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能用自己研究的技术完美地解决了平整度问题,粘贴上去的聚四氟乙烯条与原中轨的宽度几乎没差别,而且一致性非常地好!用游标卡尺来测量各个部位,偏差几乎都在0.02左右,简直就是“神马级”。这是不同角度拍的几张照片: 粘好03.jpg 粘好01.jpg 粘好02.jpg 粘好04.jpg 粘好05.jpg 平整度非常之好!混然一体。我们再把DWS520放上去试一下: 上锯效果01.jpg 上锯效果02.jpg 非常滑顺,没有局部卡死或者间隙变大的问题,所有的成果都得益于精密的工作。如果你问我如何能做到这种程度?那是因为我是动力无限,没有能挡得住我的难题,{:1_213:}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付出更多,那你也一样成功!
发表于 2013-7-5 17: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木工XUETU 于 2013-7-5 17:28 编辑
: ]& H! S3 `4 C1 X/ o  J8 t7 K! m* W
动力无限 发表于 2013-7-5 16:35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374266&ptid=207181][/url]2 q! G! I  j1 F& D
  终于能用自己研究的技术完美地解决了平整度问题,粘贴上去的聚四氟乙烯条与原中轨的宽度几乎没差别,而 ...
* E5 B3 B' `) u8 H* }' }8 n8 m
朋友我试着分析猜测一下你中轨上铺贴及处理聚四氟乙烯材料两个侧面的处理方法吧,也可能有所偏差,但理论上是正确的,所以不会偏离太远,呵呵。' L: e' l' S; q) N3 N
你开始用直接裁好宽度的塑料条往上粘贴这是肯定行不通的,即使裁好的条子宽度是绝对标准平行,粘贴后你也无法保证两个侧边是高度平直的,所以你处理失败这是意料之中的,按照你的能力来说,这一步你开始就不该做,其实你也很清楚这一点。我猜你可能好奇心太重,所以对自己说试试吧,大不了费点时间和材料,呵呵。
' c# L# _) Z  G* }5 \; u6 Z最后你想到了另一个办法:有些地方还是需要依靠机器的精确加工才可能把它处理好。
: v- {8 m; `/ [  R先回家晚上再继续猜啊,呵呵。麻烦楼主先不要说出你加工的方法,看看最后咱俩的处理方式是否有相同的地方?
发表于 2013-7-5 21: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木工XUETU 于 2013-7-5 23:19 编辑 * y5 t' N9 I5 @( @; f! f3 C
& [% s. y7 M! @0 r, t1 E6 I1 [
先裁切聚四氟乙烯塑料扁条,宽度一定要超过中轨的宽度,然后上胶压紧并给予充足时间完全固化,等待加工。
, f& x* L6 d2 C, [" s3 P工具准备:修边机,配合带轴承直铣刀,修边机可调底板上用沉头螺丝固定厚度合适的垫板(要稍微长一点,不影响轴承操作的前提下也要尽量宽一点),垫板的高度以把铣刀上的轴承垫高到接触中轨两个侧面突出最高的地方为标准,但不能接触到塑料滑条。工具准备好以后,把修边机上的垫板压紧在中轨一侧的轨道大面上,轴承也靠紧中轨侧面最高处,开动修边机从一头向另一头缓慢平稳的推进铣削,沿着中轨的一边推到头就加工好了这边,用同样的办法加工另一边。对应中轨左侧的垂直摩擦面还有1MM左右厚的塑料滑条也要粘贴。7 u' m5 o9 m$ |% X9 r, E
最后在底轨板上粘贴那四条聚四氟乙烯塑料滑条,否则现阶段机器只依靠已经粘贴好的中轨顶面是无法保持水平状态的。下面所用四个塑料条的厚度以中轨上平面将来和上面的金属部分不接触为标准。此时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将来止退装置如果触发时,不知在塑料条侧边上能否留下压痕?# ~. H. w+ N$ K! |' v# Z2 o; F
基本应该讲完了,不对及漏说的地方请你再给我纠正一下,毕竟我手里没有这套机器,对它的结构并没有亲眼见过,所以不太了解,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00: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力无限 于 2013-7-6 00:44 编辑 9 C# r; N8 O# e" y6 L& g
木工XUETU 发表于 2013-7-5 21:31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375090&ptid=207181][/url]) z( M, C# e& x" K9 b
先裁切聚四氟乙烯塑料扁条,宽度一定要超过中轨的宽度,然后上胶压紧并给予充足时间完全固化,等待加工。0 T: q  q& w+ U: t1 p0 ]
工 ...

3 a- v! n8 Z4 q  只可惜,你铣不了。因为修边刀的轴承加上固定轴承的螺丝的总高度已经超过了中轨的厚度,导至你没办法修,轴承连同固定螺丝早已经触及底板,所以你的方法根本做不了。至于你担心的止退装置会给聚四氟乙烯条带来压痕,我测试过了,止退装置并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不但如此,增厚之后的中轨对止退装置的改善非常明显!只要520锯停推的时候它立马被卡在原位,几乎没有一点后退的机会,太棒了!只是大家在启动“单向止退装置”的时候有一个小技巧需要注意就能用得更顺了:在把锯架上导轨的时候,得先用左手的食指把止退装置向后扳,然后再架上导轨,不必把它锁定在勾子里,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来回切换的时间。 止退装置临时中止.jpg 而且在中途需要后退的时候,同样也可以临时向后一扳就可以后退,然后再松手就行了。. [7 h8 p) Z0 Y# V
  至此,中轨的增高问题总算是解决了,下面开始进入粘贴四条“关键滑行条”的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