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huyujia

怀旧木头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21: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三翻六坐九爬爬,十个月就是个大娃娃”。$ }8 D4 `* r1 {& ]: r5 ^+ S6 x: O+ ^
有多少人,看着孩子们花儿般的笑脸,亦沉浸在一片快乐的气氛中。又有多少人,思绪已飘回若干年前,寻找记忆深处令自己难忘的瞬间。/ L: M* _* j; _$ f- ^, ?  g! V

! A, n5 n$ F6 R8 G" K2 q  让我们从这些老照片中,再次重温当年的那份心情。  
3 n$ r- ^3 I1 P9 B1 p2 ^/ ]5 L  1972年儿子呱呱落地,果不其然,他3个月就学会了翻身,我和妻稍不小心,他便会从土炕上翻下来。怎么办?只有做一个童床车才能解决问题。于是,我把工地上废弃的硬塑料管子(中间穿电线用的)一节一节地接起来,做成一个简单的“大箩筐”,下边装了4个自制的铁轮子,一个可以推动的童床车就做成了。儿子既可以睡在里边,我们又可以推着他行走。
& _* ~0 I- B) C) Q* ]& v6 g: E* ?0 J5 q# v
  半岁后,儿子会坐了,常坐童床车已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于是,我用废旧钢筋做了一个带腿的“坐车”,可以固定在自行车的大梁上,两条腿则固定在前边的斜梁。儿子坐在上边,我就可以带着他“周游”四方,方便极了。: B' @* c5 ]! k! z& n! Y
, o8 X6 q8 G1 v& _" e
  9个月后,儿子会爬了。不久,他又学会蹒跚地走路,终于成长一个“大娃娃”了。
3 A7 e$ m0 s- b4 g  t& E1 S! R+ m  [" g# v8 G7 m
  一次,我在一部电影里看到有个小孩骑着一辆自行车玩,当然那是一部很小的儿童车,前边一个轮子,后边两个轮子。孩子骑在上边,不会翻车,更不会摔倒。我当即就萌生了给儿子制做一辆这种自行车的念头。有了这个想法,便开始“构思”,开始备料,开始动手……" F$ t( Q2 B: u- N5 D! m/ L4 Y  r
# Y! S3 p1 O- H# K: O3 ^0 y' z! H
  时间不长,这辆令我引以为荣的“杰作”就诞生了:车架是扁铁和钢管弯曲而成,脚镫子、车座子是铁板和钢筋制作的,3个轮子上还裹着橡皮圈,那是氧焊管子做的替代品。正好是六一前夕,权当自己送给儿子的儿童节礼物吧。  e/ E; Y, K8 E/ y6 A. Q0 P7 f
( T. Q5 [, E7 w) Q$ j
  儿子骑在童车上,双腿一蹬,童车便“哗哗”前行。伴着自己的笑声,伴着同伴们的“加油”声,他的童年充满乐趣。  g% p' H$ J, N+ |3 E

( J2 O! ~+ T' A" _% [8 r  一晃30多年过去了,现在,五花八门的童车令人眼花缭乱,仅孙女就有3辆童车。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这辆自己亲手制作的“土里土气”的童车。. U$ j/ X8 ]: Z% `- ~' r
: e2 ~* T+ h% a1 d7 y! y# X* o8 T3 I+ J
( U' ^1 i( Z, E5 d- S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22: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yujia 于 2011-8-27 22:03 编辑
! O0 h6 Y+ x& e9 N! M9 q- t9 {- y" _, w- D
你家有小孩子吗?三岁到八岁之间得?要是有,那么您必须要瞅瞅这个自制的童车:它是由部分木板模块拼装而成,还有四个小轮子,最让人感到兴奋和给力的是,它居然还可以推车上街,在公路上飞奔。设计师介绍说:组装这个童车,彻底可以抛弃扳子及锤子等工具,手工就可以成功,而且特牢固。您可以和自己的小孩子一块儿拼装童车,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开发智力,领略到团队合做得力量。让那些古板的童车变成废品吧,咱们需要有创意的产品,好产品。要从小锻炼,不被庸俗所拘束。让灵敏与快乐伴随小孩子健康成长。
/ F6 D  K" A: _
8 u7 E" Y6 y# f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22: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安经常开着自己制造的小车带着女儿出去兜风 记者 杨威 摄- V9 J- v- t$ y7 S/ u
  红色钢管支架,两个座位,四个轮子,没有车棚,没有车门,开起来“轰隆隆”,安图县永庆乡环山村26岁农民姜安自己制造的“轿车”,让他成为十里八村的名人。 + j6 q- B$ q" R
0 e. {( d* w8 A5 K, m- X- e- H
  为什么想到造辆车?姜安说:“我从小就喜欢车,16岁开始开212吉普,就喜欢那种开车的感觉,感觉很酷,很拉风。”以前家里条件不错,一直有车开,现在条件不如以前了,只剩摩托车了。0 w( A  b4 w- _" W$ g1 N

- Q3 Q" K- |# G* x  钢管是硬用手掰弯的
: z; I" v$ L* F4 t6 R! h. Q  姜安家安了宽带,他上网看各种车的图片,过眼瘾。有一次,他看到有网友提到如何做具有钢管外形的攀岩车,于是他也想自己制造一辆钢管车。0 t/ w& }* ~  I8 M6 P

$ R; o- c) a8 m2 V  e! x5 X; S  y  “我就是喜欢自己动手做,想自己研究,就是想玩儿,我觉得我能做成。”说做就做,去年夏天,姜安开始动手造车。6 b* ]7 O& p5 {! f  W6 F

; |7 h, v! Z" `- v  “电焊我会,其他什么工具都没有,那钢管都是我自己硬用手掰的。”姜安看起来挺瘦弱的,他哪来那么大力气?听他说,为了把钢管掰弯,他把钢管的一头用扳子夹住固定在拖拉机一头,自己在另一头用手“硬掰”,大家从图片上就能看到他掰弯了多少根钢管。
4 _9 J9 q0 s- F" P: D. _4 X
) G" B7 f. b0 n* M* |4 T: X# \  部件是东拼西凑的   Q2 q+ T, w) N9 n
  车的发动机是125摩托车的发动机,坐椅是别的轿车的废坐椅,4个轮子是农用车车轮,方向盘是自己做的,安支架、做悬挂、连接法兰盘……& y7 k+ Y$ I3 z" ?# j& p: p
. @7 T% w1 b8 D( ^1 P$ \, P
  姜安一有闲暇就造车,一直到去年12月份,车彻底完工,“其实要是天天做,两个月就做完了。”他还在趣味用品店买了个车号“8888”挂在车前。
8 B- N( `& o0 o" E' E. `# y4 @$ u8 Q+ C
; k9 R1 j2 T' Z" I  z7 a  R4 K( {  据姜安介绍,制作这辆车所有费用算下来,一共是3500元。
* k" y$ t5 O0 W7 p3 ]
" w; l  O& ^' E; a7 X$ J1 h9 P) a' L  第一次开是很忐忑的 7 _$ s3 w* P: O  H) K
  姜安还记得第一次开这辆车的情形,头一天刚下完雪,路有点滑,姜安有点忐忑地踩下了油门,“哗”的一声,车开始平稳前进。姜安在村里绕了一圈后回到家中,一公里路,感觉不错。
. _2 l! ]7 x( ]8 `
" u1 S, B/ F2 r" `  |. v  “心里特别高兴,因为想做的事终于做成了。”姜安说。# |$ \+ _1 e! v9 j; E

6 H- ^: y: Z, x* F( |& s  冬天有雪,车没怎么开,今年开春以后,这辆车成了姜安的交通工具,“拉着粮食去磨,拉个二三百斤,比摩托车方便多了,差不多天天开。”姜安说,这辆车最高时速能达到60公里,百公里耗汽油不到2.5升。
! V& g0 _8 H) x& _  P4 l3 I$ t4 N$ v: w! q& z9 t/ m" p& V& f6 V
  姜安夫妻俩靠种地为生,家里有5公顷地,种的是玉米黄豆,每年纯收入三四万元。但他感觉“还不太安逸,还想再干点什么”。现在,他经常开着这辆拉风的车带着妻子和4岁的女儿出去玩,生活有滋有味。
: Q* u4 i$ r3 u0 I! Q1 v8 i" d/ ?" C' Q
  交警提醒是很必要的   O) Y! d/ ?* j. b0 [5 r
  姜安的车开到哪里都是被围观的对象。“那人围的,一层一层的,都来看,都问。”姜安说,这辆车可让他出了名了。这辆车也引起了交警部门的注意,前不久交警部门到村里给摩托车上牌照,还来到姜安家看了这辆车。交警告诉姜安,这种自制车只能在农村开,如果上国道就违反了相关规定,就要被查处了。“反正我也不上国道,我就在村里开,图个方便。”姜安说。
2 L. ^/ n$ P( j9 Q9 r% m& r- M' Z  H% b8 t" G5 m: C' t
  交警提醒他,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在村里不要开快车,如果出现什么故障,要及时检修,或者歇车不开。
$ L" g, r0 A3 l% I. }8 S6 A* t# D7 J: t/ w8 a
  另外,交警表示,不鼓励这种自制机动车辆的行为,因为造车者毕竟不具备专业技术,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9 q9 T+ }- b8 j" T+ w5 N, V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23: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yujia 于 2011-8-28 16:02 编辑
6 A1 B5 J( H4 h# h3 k8 K$ W- w
( a/ ?5 X6 T1 T! `; x K646308J4B195FD88F.jpg ggkf30n64.jpg 3981745020550286881.jpg 1126744331773579863.jpg 1126744331773579857.jpg 1126744331773579848.jpg 1126744331773579839.jpg 1126744331773579824.jpg 1126744331773579809.jpg 1126744331773579722.jpg 1126744331773579701.jpg xb10060513_2.jpg 201007131245_thumb400.jpg 改装车的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23: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谁的手转动命运的轮盘,让我们在旋转木马上一圈圈地轮回,又一次次地擦身而过。
; ?- Y1 `: H8 c! G: `3 o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0: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们晒太阳的自制铁管车9 A( ]/ [( V! x( x4 M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1: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img=800,480]http://www.xddclm.cn/bbs/attachments/month_0903/20090315_5d6362e63bf83c73dc21u2IS1ViMVDFg.jpg[/img]木头做的车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2: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哦哦哦哦。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6: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huyujia 发表于 2011-8-27 23:33 2 B0 K1 F+ u6 e; J' \
改装车的图片。
* b1 P; }5 S/ V/ a7 R
1126744331773579815.jpg 很牛的小车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6: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总是难忘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7: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我又发了不少玩的啦。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12: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yujia 于 2011-8-29 12:22 编辑 - V/ i. a' B0 `. ^! f% }* T
" h# b7 }. B$ N+ f* U* E8 L
参考图,转向。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13: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yujia 于 2011-8-29 13:29 编辑 # n" D6 }0 Z" b- u  K) h: T
4 q: f$ G* |, n7 ?- g. N% S8 e
推杆可控制行驶速度和方向,宝宝的需求尽在家长手中,行动起来轻松自如;. q2 c2 N% k3 ?7 z+ O- X
http://www.hanmul.com/pic/2010110316475274.jpg[/img]当父母的都知道,带孩子出门会很累,三十斤左右重的宝宝还加上车和购物,上坡上楼梯抬着全是力气活,所以有的人买童车也喜欢简单轻便的,但儿童三轮车,幼儿还不会骑,不会控制方向盘,或腿还太短,蹬不走时,这车就要大人控制了,弯着腰一手推着车,一手握方向盘在人多的地方,您会发现几分钟就吃不消了,所以后面的推杆和车下的转向器是不可少的,他可以让你站着很轻松推车转向。外面卖的车可不会都有这些,那就只有自己改啦!!!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23: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时空]从玩具中品出的商机(2011.4.11)http://sannong.cntv.cn/program/lssk/20110411/105656.shtml竹子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21: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起儿时,对竹车就有一种偏爱。那时候,奶奶靠摆摊换取几个零钱,于是竹车便成为自己的得力帮手。无论走到哪里,公园或是道路旁,竹车里总是挤满琳琅满目,大小不一的物品。其实,家里是不缺那几个零钱用的,只是奶奶喜欢用它来打发时间,也全当做锻炼身体。于是,家人便很支持。  S( k6 x( e/ R; S5 F+ b
6 z+ |- U' g0 g2 h0 Y3 P$ R
到了周末,儿女回家看望的时候,奶奶便不出摊了,心里却格外高兴。爷爷便上街采购点瓜果蔬菜,最后还不忘给孙子们带回些小点心之类的东西,以作惊喜。小竹车也不能闲着,却有了第二个用途。弟弟、妹妹和我,轮换着挤进并不宽敞的竹车内。车内设有活动垫板,两头的两块较低,供人坐,中间的一块稍高些,可放置物品。活动垫板的另一侧包有棉垫,天热的时候,竹面朝上,坐在里面很凉快;冬天有了棉垫,又很保暖。那时候,儿童的代步车大都是这样,没有棚顶,很简易,却也结实耐用。我们两个人坐,另一个人推,院内院外的每一条道儿,都是我们的公路,大人见了,会主动给我们让路,其他孩子看见,都很羡慕,总是用眼睛一直盯着,直到走远。竹车很轻快,内部虽说狭小,坐着却很舒适,推着也不觉得累。就这样,只要周末有空,院内就会传来竹车悠然的清响与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欢闹声,这便也成为院内一道独特的风景.从幼儿时代到上小学,竹车似乎早已经过了它的使用期,但我们仍不愿丢弃,竹车也继续坚持工作着。跑前跑后,仍旧不知疲倦地为我们服务,虽然已不像起初那样的崭新,底部的轮轴已锈记斑斑,跑起来也传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似乎正在向我们宣告它使命的结束。终于有一天,奶奶年纪大了,不再摆摊了,妹妹和我快要小学毕业了,弟弟也即将步入小学一年级。竹车在光荣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后,退休了,闲置在家门口堆积如山的货物堆下,从此便无人问津。
) ]% ~2 i: |! g2 |" e0 @/ y5 l7 a, \& A! O
  光阴一次又一次地眷顾这条狭长的小巷,整个院落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霜洗礼中,见证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变迁。后院破落的老宅被崭新的二层小楼所取代,只保留了前院一段亘古的景象。饱经沧桑的竹车,也在这次变迁之中,带着世纪末的尘埃,永远地消逝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中。
6 d; V4 \& U! |( P" T
6 p. U. P; @- i1 [* d6 J* N) Q9 w 多少年过去了,弟弟、妹妹和我都已工作,老巷部分经历了城中村改造,拔地而起的高楼体现了近年来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所幸的是,老巷的另一侧,我们曾经居住过的院落还没有拆除,这也使我在多年之后走进院内,能够依稀感受到当年热闹的景象。抬望,上房的门廊已不见踪影,脚下,班驳的水泥道,似乎在向我们重述那段竹车悠然的岁月。
8 p3 i3 }/ t8 u# h- e( T* M' j# t1 a' B

% {/ T4 q4 m0 m, G* R. z
6 _: G* W( u; O0 d; K. y&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