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dancingwind

测试了下细分对重复定位的影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9 21: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湖湖 发表于 2021-3-29 21:08- ~+ u+ k+ s) U* g
开环步进 始终是 磁场定位 所以其实每次 旋转角度都 未必准确 。 但是好处是 误差永不累计 。 建议你换闭 ...

' b4 Z  a- P3 \: d6 |1 ~0 e% ]没到货,到了在试试5 E& j% V) k. f' T: D  p
发表于 2021-3-29 21: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dancingwind 发表于 2021-3-29 21:08
, m+ i. n; S! V8 B3 B2 b没到货,到了在试试
& B' U+ t1 ]4 v( e6 j7 |. r
能帮我测下 0细分下 精度么 如果 0细分 就是按步进角1.8度走的   看看 每步是否一致 。如果不是一致的 就证明我的 理论是对的 。如果一致的  我在想想是怎么做到的 ~
: C' a+ |  j) ^4 X6 B7 J6 M7 q: S# g  e# d  r
2细分 也测下 ; j! S) `3 ?  U$ s$ U8 `2 p2 k
2 Z" w/ ]4 [( V
发表于 2021-3-29 21: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dacc 于 2021-3-29 21:24 编辑   d5 h4 r) \# Y2 [  v0 B$ M  O
  q- _& I" ^+ G! e9 Z* i5 Q% i: h
从数据上看不像俊河的水平。分布图也奇怪。. Z8 h2 S+ H" q
发表于 2021-3-29 21:5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ancingwind 发表于 2021-03-29 20:51
) w4 p! `; Z$ M9 c2 {这里是定量测了下,细分对重复定位的影响

! p; n8 h0 M. [( M1 Z哦,懂你的主旨了。
6 Q; e  E' l  c! i# |分布现象很好理解,实际运行到最后一细分剩余动量不固定,而减速、待机的电流波形是固定的,就是减速阻力方式可大致认为基本固定,所以动量剩余多,路就走得长,剩余少就走得短。
% e2 j' _' J( ?2 e6 W
发表于 2021-3-29 22:5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哥,还有一个疑问,就是0.72/360*1000=2u,0细分情况下一个脉冲2u,重复定位误差10u,误差范围都有5步了,是不是可以认为电机不停在失步呢?
 楼主| 发表于 2021-3-30 04:0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钢钢 发表于 2021-03-29 22:53+ [/ D% u" t1 M$ A9 r
哥哥,还有一个疑问,就是0.72/360*1000=2u,0细分情况下一个脉冲2u,重复定位误差10u,误差范围都有5步了,是不是可以认为电机不停在失步呢?

+ t: d; M$ i6 L, D# }' Z1 ~! O这个就不知道,我那个传感器的精度也不够了,只能定性试试了。  T+ h5 T+ Q, [
+ c" w6 q9 t0 {
具体要找原因,比较复杂,先有个实验结果吧
 楼主| 发表于 2021-3-30 08: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湖湖 发表于 2021-3-29 21:11
" ]; V. r2 a0 v/ \2 i2 ^5 v能帮我测下 0细分下 精度么 如果 0细分 就是按步进角1.8度走的   看看 每步是否一致 。如果不是一致的 就 ...
6 G; q: D* e( ~7 N9 {2 d
这个太麻烦了,等回老家,有空在搞吧。
( o% U! H) [% O4 V' I/ W5 Z! L1 V' s" [' C8 D8 G- M3 q, Y8 d* V. {
深圳出租屋,实在是不方便啊+ k9 P" ?9 {7 h0 A2 w9 H
发表于 2021-3-30 10: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 J! E  J2 S5 Q1 l9 y- |, }不过测试结果感觉没有代表性吧。
& \% o, y* Q, x& S包括测试设备,滑台自身精度,方法等等,但是我感觉16细分应该比8细分好点。
 楼主| 发表于 2021-3-30 10:2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风666 发表于 2021-03-30 10:14
( c9 i4 M3 r. Q' X( |不错!
) H% L( ^' B$ a; o不过测试结果感觉没有代表性吧。% a4 s9 R# L& n+ O: {
包括测试设备,滑台自身精度,方法等等,但是我感觉16细分应该比8细分好点。
. d, r! f2 c: A$ k- S
应该差不了太多,从这个测试来看区别不是很明显。不过比没细分,要好一些,这个是肯定的了
发表于 2021-3-30 10: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dancingwind 发表于 2021-3-30 10:25
. j2 T  _: C; T; y+ }9 C应该差不了太多,从这个测试来看区别不是很明显。不过比没细分,要好一些,这个是肯定的了

/ o- S7 W* c# G不知道你那个滑台到底咋样,反正我16细分,三轴数显千分表测试,回差是没有的,最多也就0.1丝,XY轴测试次数不多就2次,但是Z轴测试了50次的,什么原因,不得而知,说表不准,那么为什么它总能回到那数据?也是普通57步进。
  y5 i, J# {' {" z: t所以最后我总结出来,雕刻机的精度,与步进,闭环,伺服没有关系,不知道对不对啦,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
* ~8 j/ l3 w1 {3 i; V. ~; F
 楼主| 发表于 2021-3-30 10: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风666 发表于 2021-3-30 10:39
* i' C% \, s3 r- R+ n/ P' }不知道你那个滑台到底咋样,反正我16细分,三轴数显千分表测试,回差是没有的,最多也就0.1丝,XY轴测试 ...

% b* q9 f- v% G8 W这个测试,只是想定量测试下细分的影响,不算很严禁吧。% n, D& [& |' g; d
! a( k1 P; x# [6 L  c
下面数据可以看到,最多有326次,落在的1um的地方。整个测试时间,近40分钟。传感器是放在桌子上的,在这个期间,任何一个微小的扰动都可能造成几个um的偏移,例如碰了下桌子,温度造成的AD转换偏移等等。3 [* d6 h# V( e  J1 W
1.jpg . v, f) c) a) X( g$ E+ m

# S( _- I8 w& V3 O, U1 r所以有个大体定性结论,就ok了。到底是几细分最好,反而不那么重要了。考虑以上总总,实际的值只能是小于这个测量值的。
* v: w8 |9 M9 u' ^1 K- B' l: N. ?4 w* y$ a* a8 D$ u4 P
长时间,机械固定的稳定性肯定要好于电子测量的。! c8 r5 m  G5 a& x. C! R2 V
 楼主| 发表于 2021-3-30 10: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风666 发表于 2021-3-30 10:39
% J- J) l& L. e不知道你那个滑台到底咋样,反正我16细分,三轴数显千分表测试,回差是没有的,最多也就0.1丝,XY轴测试 ...
: Z1 ~- L+ z; o+ |
同样的设备,只有细分不同,其它测量过程完全一样。误差分布一个大,一个小,逻辑上只能认为是细分造成。: L1 g- i. V2 {# U7 L& F4 r7 T4 m' f
' U  Z7 e- E/ d: f- ^0 Q# J& @
要说有多大区别么,只有那么一点点。
& z# r! n/ B! w& v, {1 u0 ^8 ~/ s9 D; R$ _" B$ l' m
机械精度一定的情况下,驱动优化只能逼近这个精度。当你机械精度高到测不出来了,细分的影响也就忽略了。) k3 s4 ^+ y/ n7 W8 M
$ w1 e6 k4 T7 O& G/ f- i: V5 E  C
/ r) V5 [' p; W
发表于 2021-3-30 11: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dancingwind 发表于 2021-3-30 10:559 i& p0 o  T6 M9 ~0 j, f4 j% i) J0 f/ q
同样的设备,只有细分不同,其它测量过程完全一样。误差分布一个大,一个小,逻辑上只能认为是细分造成。 ...

9 ^: ]- L8 ]/ a! J6 i2 h/ e) v16细分应该比8细分好,但是细分到底高到多少为限,往上32,64,128等等,就不得而知了,细分过分大,电机扭力不够了的,如果有时间精力,找到这个还有用。- H/ ?* q7 H) V" ~+ E1 a
因为我的是10螺距的,所以上去就用的16细分,极限低速一步是0.3125丝,再高细分感觉没有必要了,加上结果测试效果非常满意,之后就没有改变它啦。9 L( t4 `) Q' u9 _9 X5 T# |9 K0 Z
其实细分对精度的影响很小,当然不细分肯定不行,不细分一步就是5丝了,滑台系统硬件才是根本的,包括丝杆丝杆座联轴器线轨等等。& v: Z9 Y) Q/ T# e  \8 ^
 楼主| 发表于 2021-3-30 11:4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风666 发表于 2021-03-30 11:10
- B0 P! I8 p% j) q% H16细分应该比8细分好,但是细分到底高到多少为限,往上32,64,128等等,就不得而知了,细分过分大,电机扭力不够了的,如果有时间精力,找到这个还有用。
9 H. m4 S0 x9 L6 e1 L) F8 I因为我的是10螺距的,所以上去就用的16细分,极限低速一步是0.3125丝,再高细分感觉没有必要了,加上结果测试效果非常满意,之后就没有改变它啦。% |! D# n# u5 d! p3 B5 X
其实细分对精度的影响很小,当然不细分肯定不行,不细分一步就是5丝了,滑台系统硬件才是根本的,包括丝杆丝杆座联轴器线轨等等。

0 o6 L4 K) J* ?$ @$ ], T同意
发表于 2021-3-30 11: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个测试结果有值得商榷的部分,导程1mm,定位误差1丝意味着产生了1%的导程,也就是说有3.6度的差,这个已经超过了0.72度的单步步长几倍了,应该属于丢步的范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