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H! `! z6 b8 [7 B 一束微光足矣,致敬秉烛者 7 U7 [' y$ h$ z
快睡吧分段发完《闲聊日本组子细工》长文,我也逐段逐句逐字读完全文,有些段落竟反复阅读不止一遍。我不研究组子也不会组子,何以如此认真,是对执笔千言烛照后人前行的精神表示尊敬。有手电的人自然不需要,黑暗中有一束微光足矣。
7 ]. |4 v R: h, ~* ]1 G8 _读罢《闲聊日本组子细工》有几点令我敬佩点赞
" z5 g, I% H( [) _# l( W% F其一,客观解析、陈述准确。文章从组子历史源流到今天日本高峰以及工艺特点、艺术文化内涵做了解析,国内组子现状趋势作了客观地分析,行文严谨,修饰适度,中华木艺在异域发展光大的陈述,拿捏得恰到好处,源流既不忘祖,也不给人精日之嫌,这很不容易。
4 h6 O% Y9 ]+ G6 w其二,文理通达、文笔超然。楼主自嘲痴呆自明年纪大了,手艺力不从心,学识思想境界不输他人。拿起驾轻就熟的老本行,文笔功底不逊高才后生。全篇3000字文理通达,字斟酌句,遣词造句无拗句,无错别字,这在一个普通论坛是较少见的。
, k" N4 O& Q. _7 Z. u1 s1 {其三,言为心声,不掠人之美。贸然对不太熟悉的组子领域发议论,学习借鉴他人文章是必然的,况写3000字长文现炒现卖也不足怪。但我仔细拜读后,惊讶的是,从文笔和语言风格表述看,没看出大段抄录痕迹,楼主将组子知识揉进个人感悟和议论 ,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合行文,形成自己的认知文章,这说明楼主文字自律性很强。字如其人,言为心声,不掠人之美 ,所以才坦然地说,我还会继续坚持写完,残烛点灯就是为前行者发一丝微弱的光。
( a) x6 B2 v5 t! N0 R 5 }% Z- t5 x* u- x
行者的我在微光中依稀看到一位文笔卓然文化情操高尚的秉烛老人,谨此致敬! : t1 Y$ Q0 y$ ]4 y+ M, W+ P*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