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3-31 12: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聊组子细工的话题说慢了、语迟了,因为有些图片资料一时寻不到,重新拍照还要翻箱倒柜找出实物,还需耽搁了一段时间。我想了想,本来就是闲聊的话题,未必非要按照原来的思路大讲特说,闲聊组子可以随时变换方式,就像放风筝只要一线相连就可任其高飞,或许还能聊出更精彩的对话,没有网友回复,就只能自言自说了!
4 t, |8 {# H% y( |2 t 前边提到过日本组子细工,据说是源于中国唐朝的窗棂,而我则是认为它完完全全可以被日本人当成引以自豪的本土艺术了,关键是经过他们改造后,加入很多民族元素极大丰富了内涵,升华出来就不同于模仿,应该属于脱胎换骨了,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很多智慧多源自天地之间万物,很多想法和创造都是从大自然格物而来,各个种族和国家人民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从远古及今谁不是学习而进步的过程?所以学之有道,组子艺术逐渐进入中国,莫不是中日之间相互交流的结果;莫不是失去对本土传统工艺的兴趣偏移;莫不是现代朝九晚五工作后的空虚;莫不是闲暇时间心境需要释放的制作。总之,既然你们喜欢它,就得之有道;还要DIY它,就学之有道;甚至以它为谋生的方式,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琢磨它,生财有道。
5 A6 g. z3 p6 ?) |! F 我聊组子非是喜欢组子,而是更爱你们,也就更关注你们的兴趣偏移,由此深究了组子中内涵和文化,聊些可以成为你们朋友的话题,给你们玩味组子之余增添些乐趣。喜欢组子,莫过于需要拆解组子的艺术,组子艺术的最大成分是感官艺术,简单点说就是通过视神经激动了一下脑神经,有了一丝的愉悦感。虽然说纹样千篇一律,但终究是精致拨动了脑神经,所以我曾说,如果制作组子失去了精致,如果开始备工备料就粗工粗料,即使能粘连在一起就会是烧火材料,组子细工对躁动者可以是心灵稍息的港湾,但没有认真的态度,没有精益求精的要求,没有精准有效的加工辅助工具,万不可踏入这个爱好。日本人对组子细工的打磨已经精细到极限,万不可酒后发宏誓超越他们,如果就是模仿,就完全按照他们的方法和精细完成就好,而我们中很多组子爱好者跳进去暂时无法挣脱出来,很多以此为业了,我想与其在传统木作制作上扎堆,穿个组子小径未必不能到“罗马”,算是当下另类的木作谋生方式。所谓生财有道,用产品打动他,调动卖主的脑神经,单靠精致文化有点累,既然原本是窗棂,中国传统窗棂中擅用开窗,莫不如开个窗,在里面填充些剪纸文化,小幅书法绘画,哪怕一页漂亮的钢笔字,因为很多人注重的是精致,而组子细工毕竟会比传统窗棂加工的更加方便和快捷,即使有些人不愿加入其它的艺术元素,也可以淡饰油彩,让组子艺术更加悦目。1 D, P3 c; A" ?0 K; C* t
在结束今天的闲聊时,选取韩愈《答李翊书》中一段话为收尾:“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 我就这段话的启发,仅供参考,当你逗人乐时,可以讲笑话,也可以发个荤段子,这些如同气体,一会就消散了,但如果你将组子艺术吃透了,添加更多的文化,就如同水一样可以浸入木头中,不同的文化会触动不同的人,带些文化的水润心田时间会保持的更久。
" ]$ ]/ n- H9 d w( l% f. |7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