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嫦娥大叔

[晒晒] “纯手工”VS电动(混动)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10:3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猫阳台木工 发表于 2020-10-25 01:50
6 C% i& q% L# l) Z; @; H* ?个人观点是木工用手动工具或者电动工具并不对立,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完全可以看个人喜好和条件允许情况
. Z! u" J. M5 t! Z) `- k9 l倒是那些吹纯手工(一般没人吹纯机器)如何牛如何优越的人,基本是搞营销陷阱利益相关的
- B$ E) Z0 P' b/ w, K/ n- J( N9 i! ~( I5 I2 B
从个人喜好的角度来说5 W( X; R  I3 s# p/ ^7 g4 i( u! I) P
有人喜欢拿钓竿钓鱼,我们总不能给他说渔网一下能捕多少,效率多高
9 u3 H8 G* t. Z) [+ V, k: Z( F' m同样,想要又快又好的抓到很多鱼来吃的人,你叫他拿鱼竿一条条钓他也接受不了! o; b- q6 l# {3 E
* I' W, c4 }; l
0 y% j# v0 @7 B* Y5 o( u

$ T  c" S8 [8 U+ u另外吧,手动/纯手动效率其实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低,特别是只制作one off piece的时候(不知道咋翻译,就是一次一个样式只制作一件的意思),但有个背景前提是你不能用机器的标准去要求它,这是个制作思路和对“好”的标准的问题6 W. H4 T4 C' V  b
4 n+ Q, @  y4 r$ y
生活在现代的大家习惯了机器标准化生产的高精度,用这种标准去做手动作品,自然会觉得慢的不行,而这种要求并不符合传统上真正的做法(起码据我所知的欧洲15-19世纪的做法)% ^9 X& X+ f- K) C! y# E

3 Q3 Z9 K6 R; K# G5 B' S; T一句话总结就是,对手动作品,完美不是个事,你把它当家具使用,那确实很优秀,但按现代机器生产的家具的一些特性刻意去找问题,那肯定到处是问题" E: j6 g; L+ O) v  k8 O
/ L1 l6 z, j1 B. H& V% S
具体点
" g, g2 A, |+ k: J1 V8 J1 ]. }一些欧式家具18世纪留下来的名作
* `- P4 n& D5 T& H5 O+ ~3 P" F比如很多的桌子,你会发现它桌面底下就是个粗刨出来的,根本没有用长刨和光刨
9 r9 F. Z# r, X9 ?还有桌腿也大多不是方的,而是外面一个锐角,内侧一个钝角(肉眼看不出,但用角尺去卡能看到缝)+ U6 V2 @, I( k3 x/ Q
横撑的直榫,能看到的那面的榫肩严丝合缝,里面看不到的那侧故意留一点小缝来方便制作(顺带可以加点结构强度)
$ K3 n" t2 _( _8 L& L: i抽屉里面也是没处理干净,往往可以看到刨子留下的撕裂或锯子印等
7 g# t* ~1 X+ K, c8 V, ?- F  i: A5 [( l/ T; t
以前的纯手工艺人靠这个吃饭,比我们业余爱好者更加追求效率,他们有很多这类“技巧”,可以把用户“糊弄”过去
& {9 Y8 n7 L( Q1 X( r3 o
& e2 f! B+ o2 d" y3 O& H) n  a但实际用起来,没人会真的去量这个桌腿方不方,没人会趴下去看这桌子底面平不平,抽屉里面有没有刨得和外面的桌面一样丝滑得能映出人影0 s3 A: I/ {9 Q, I  D
用户能感受到的只有一个看起来很好用起来也很好,还能传几代人的好家具' o: I4 U/ a3 C

- E! n- Y7 k2 r以前真正干活的纯手动只把精力放在有必要的地方,而其他用户根本察觉不到的地方是能省精力就肯定省的
1 n2 F; m- q- I& d1 m
看得我热泪盈眶啊,句句大实话,还写了这么多!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10:41: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猫阳台木工 发表于 2020-10-25 02:343 @6 q3 E; \+ y' G, L$ j
Mahogany tilt top tea table built in 1796 by Nathaniel Dominy (Courtesy, Winterthur Museum)6 a% R- ~1 T" U! i8 d3 Q; |* Z
7 T# o1 u( H& [6 d% ?+ U
来个真实例子
" d* I' z/ |, c2 I这个1796年的作品,现存于瑞士温特图尔博物馆. }6 o6 N0 k  b& i: Y- K+ b  D
你们可以猜猜要做多久+ ~8 s" J  |0 Y+ y0 p

* b, N4 y! [% a
# N- D4 ?( J7 n: X( {0 A+ ^6 V% q$ c% ]5 |. c
% n& s" g: ^. s/ N1 D
根据作者留下来的记录,这个作品从毛料开始规方制作并涂装完工,一个人一共花了9小时左右

. @3 V. M) \' B% e+ ~9小时,太可怕了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10:4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出锅的饽饽 发表于 2020-10-25 07:15
1 X5 _" n) Z4 Z$ h3 K& h4 a2 A( y大叔好文笔,我也有感触,可惜不会写,
1 X& G* Z0 j1 e
我的观点也不一定对,只是把个人感触表达出来,只要态度端正,技术过硬,手动,电动做出来的都是精品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10:4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5号工作室 发表于 2020-10-25 09:59
3 e; T7 Z2 u# s- o毫无疑义的讨论 # g7 e, `8 o+ U1 @$ Z' d5 `5 }
玩自己 喜欢的就好了 你说啥都有人反对就是
, E; [- F  C# y0 q
就当闲聊了呗
发表于 2020-10-25 10:5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大叔 发表于 2020-10-25 10:44
7 F3 z8 Z5 L/ d; Q% v  z/ |就当闲聊了呗

3 ^1 n/ L  }, W2 ?4 A你个工具党就别说你在喜欢手工 虽然你手工工俱可能更多
: H, q$ S4 K% J( ^2 w% f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11:4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5号工作室 发表于 2020-10-25 10:52
- f* w; C- \( a5 ^- C你个工具党就别说你在喜欢手工 虽然你手工工俱可能更多
6 V0 d" u* V& S6 N' _# D
小朋友才选,我全都要!
( d" x8 |2 z! y  @2 D  ^我手工工具真不是用来干活的,但我依然喜欢,这就是病,我已经一年没烧工具了,感觉症状在逐步减轻,喜欢的工具不用拿来干活,仅仅是放在那里看着就会心旷神怡,这点您应该也深有体会吧
发表于 2020-10-25 12:2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大叔 发表于 2020-10-25 11:43
6 R% u/ E+ }% b$ k& T0 ]小朋友才选,我全都要!% c0 d+ B1 K! B" N
我手工工具真不是用来干活的,但我依然喜欢,这就是病,我已经一年没烧工具了,感觉症状在逐步减轻,喜欢的工具不用拿来干活,仅仅是放在那里看着就会心旷神怡,这点您应该也深有体会吧

( y" b. |* y% ~5 o4 \不懂的人永远不懂那种快乐
发表于 2020-10-25 12:2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大叔 发表于 2020-10-24 23:50
' N, ?. O" u: `, ^我是病人我骄傲" x( ^9 \1 b) [; t4 y& U
: o. k; M1 I8 {1 }
我的那些手动工具买的一点不后悔,因为真的喜欢,但实话实说,基本没有用得上的场合,恋物癖和玩木头不是一回事儿,这些东西买回来主要是治疗失眠的

# s5 R; [7 t9 W, J* X5 `  s+ d你还行,我说的就是你说的那种过分强调手工,把这个当利益点的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15:0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英俊 发表于 2020-10-25 12:26" |1 x" j( v$ w0 A/ z
你还行,我说的就是你说的那种过分强调手工,把这个当利益点的
5 I5 o6 S1 `2 z7 V" e: `/ M, h% ?
那是,我也是被那种给刷的太烦了9 O/ J  ]) X% W) q

8 M/ x- K! _& L- E8 K( {, V5 `6 ?好久不见陈老师这么犀利的点评了,似乎又回到了当初刚入木坑的时候
发表于 2020-10-25 17:17: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这么多不容易啊,写的真好,那些什么唧唧歪歪手工灵魂的评论不用搭理,奇葩的人多得很
发表于 2020-10-25 18:4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叔在坑里思考的很深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22:1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ushewis 发表于 2020-10-25 17:17
) Y9 D6 ]/ R: D8 Z5 r写这么多不容易啊,写的真好,那些什么唧唧歪歪手工灵魂的评论不用搭理,奇葩的人多得很
% M- u2 ^0 l  R
千人千面,咱不能否定人家的爱好,但是忽悠的话就过分了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22:1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olove 发表于 2020-10-25 18:402 ^$ l3 l. n, r' U& g1 T
大叔在坑里思考的很深入

7 b, h3 s8 b8 S/ d2 n: w关键是爬不出坑,只能在坑里胡琢磨了
发表于 2020-10-25 22:49: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表达你的观点就好了,不要说别人的不好,归根结底的说,你现在用的电动工具那一样不是用手做出来的?你能说它不是纯手工的吗?手也好,电也罢或是手电混也行,区别是为了达到目的选择了不同的手段罢了,我认为工匠精神是手艺人对手工技术的要求,传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再说了那个大师名家玩机器啊,必须纯手工,还有木工考等级证,没有机器吧?所以现在玩传统木工不光是木工,只要是传统手工艺就是鼻祖,有炫耀的资本,我往下不会说了,木友们,尽情的补充吧!
发表于 2020-10-26 10:4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支持,也来点感受。
% G9 c% @5 |8 F. N8 h/ O2 ~+ `算来玩木差不多两年了,其实也不好定义,因为本身喜欢各种动手,一些父辈传下来的老手动工具+新购置的电动工具,慢慢地在杂物间也改造出来一个像模像样的工作室,在一段乡镇工作经历后开始着力于本地木结构的传统建筑模型。
$ a( v0 F# B* V0 C' F# @9 q在坛子和网上找各种资料时,也发现这种鼓吹“纯手工”“传统技艺”“非遗传承”“机雕没有灵魂”“一生一个作品”等等,一段时间也被感动,天天刨啊锯啊凿得满头大汗。。。通过自己“做“”看”“思”后,发现不能狭隘的局限于某种工作方式上,木匠为什么古尊为百匠之首,它需要各种综合技艺支撑,画图,计算,结构,工具制作,材料认知等等,乃至作者创意和表达的意境。
& v% E' A1 x1 X. g" I3 G前段时间接触了一位80多岁的老艺人,专玩竹雕,几十年的时间手工做了大概10几个大型民族风的实景模型,也获得国家级工艺大师荣誉,现在在家开始接单,每天电钻+手凿1-2个小模型,估计价值就两三百左右,开始寻求高效工具提升效率。* W- h" `' v: O# q  B
一点感受,在大叔帖子里啰嗦几句,觉得,不管思想还是工艺,一旦狭隘就被局限,就不会太开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