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lhfbaby

回差的奇怪问题,好像来自mach3软件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7 08:36: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hfbaby 发表于 2020-04-17 08:252 s; z0 m" [# E. W9 Q2 A
我只是要求高而已,xy轴回差2丝只是最终外围尺寸是标准尺寸减回差而已,我这种重型机,就木头那点吃刀量,机子就算有间隙,那点雕木头刀尖的力量都不会动,坛里的机子很多都停留在diy的水平。

$ u$ _$ ~+ u& u( P5 w6 [好吧,等你的成品。
发表于 2020-4-17 10:2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脉冲精度一说吗?还有插补精度你设置的500个脉冲1mm,脉冲精度是2个u,还有插补精度同样
发表于 2020-4-17 10:2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脉冲精度会累积误差
发表于 2020-4-17 10: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测试方式是怎样的?我有兴趣跟你一起验证下
- i6 h* K7 R6 t: g# u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1:17: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随风去吧 发表于 2020-04-17 07:54
& Q+ _% [/ G3 @1 V) m原来是你老兄啊
+ ^; ~' v! S- [2 g其实,测试回差,或者说重复定位精度,很多人都测试过,这和用什么软件测试无关,软件不就发一个命令,至于说你硬件能不能忠实还原指令,那与软件无关了。为什么真正上视频的帖子少?都是嘴巴说说,回帖吹吹,我机器没有回差,我机器滑台重复定位精度0.002MM,我线轨平行度调试到0.002MM------哈哈,哈哈哈,为什么总是看不到实测视频,这原因心知肚明了吧?
5 a% K+ j$ H* G/ v不是我以前发了一个帖子,也是用mach3测试回差的,百分表千分表都有测试,有的说那是空载低速测试的,我想,你就空载低速测试一个视频看看?别用嘴测行不?
. o# |, r0 U; U4 y我就不信,空载低速都不敢上测试结果,难道重装高速的结果就非常优秀啦?会吹牛的远远比会做的多得多!
* l9 K- U/ p0 \8 {( l在我眼里,丝杆属于精密零件,一般人可能没有那水平维修-----当然这是指能到达理想效果。

+ n+ d2 l4 C) f4 ]& y老兄好丝杆是可以修复的,本来高精度的丝杆就是非标,每个丝杆都是手工挑珠,根据丝杆个体差异微调才能到精度,我这个收的二手丝杆,螺母座上面打标-5.8,应该是钢珠减5.8um,我买的3.175—4 —2 —0的都试过,3.175—0的发卡有点紧,这次拆开直接换3.175-2的,淘宝g10钢珠2um一个档,基本4um磨损丝杆就能在打卡和顺滑之间转换。所以二手丝杆磨损一般不会很大,一般也在2—4um—6um之间。丝杆修复不要认为精密个人就无从下手,在工厂里高精度丝杆也是人工单个调试。倒是我们买的淘宝c7轧制丝杆,批量生产一般会用通用的钢珠,不会一个档一个档的实验合适的预紧来个性化调试,同理淘宝的c7货一样可以手工调试到加预紧。丝杆精度c7 c5 c3说的是300mm内丝杆长度的误差,而不是螺母和丝杆直接的回差间隙,很多人混为一谈。% N2 [" X/ c) y5 n4 A/ [
照片可以看到原厂写的—5.8,应该就是钢珠标准尺寸—5.8um。, s4 {' D% a0 ^7 r1 Q6 A9 h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1:33: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泡沫0o 发表于 2020-04-17 10:23
6 D4 {- V  w  p+ Y你知道脉冲精度一说吗?还有插补精度你设置的500个脉冲1mm,脉冲精度是2个u,还有插补精度同样
, |; Y% I- L% N  ^* S
脉冲精度这个牵扯到东西太多,就行这个回差不一定是软件问题,也有可能电脑硬件对软件脉冲响应时间的问题,我等着换个老机子试试。我现在用的t41笔记本。
发表于 2020-4-17 13:2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讨论一下
发表于 2020-8-7 00: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下,我用mach3 也是想进行回差补偿,但是软件里面设置了,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变化。我用的是USB的控制板,也有用并口直接驱动测试,但是貌似都没有任何效果。请教下,大家都是怎么用的这个功能。谢谢。
发表于 2020-8-7 01: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湖 于 2020-8-7 01:50 编辑 1 `5 y  W; o9 B! @! {: E8 g
; f9 l' [* p2 y1 t5 ~
不现实的  几百块的1605丝杆 你还能要求多高。。
" f7 B( G! P4 R. ~+ a  ~6 H, s: L+ ^5 N' w* E- l6 ~
虽然科学 技术需要强迫症。。 。,作为个人 家用 的业余及机器 。。。随便上哪找2丝误差都太多了。0 @: a/ K5 f( ]. w0 [2 t* h3 R) A' W
$ c' g, f9 N6 J* x' k0 L
你要真在乎这点误差 就上光栅尺。上闭环加工系统。没必要折腾丝杆了。& D* Z6 G  T1 _$ ~* O
4 |8 m& V' g! N( J9 k8 T& i
硬件的精度是有极限的。丝杆转动高过常温 1度 都会产生误差。何况机器在运行的时候各种活动件都会产生变形 误差。通过杠杆放大在放大。
: @! l/ |3 J" F; [6 N: h! T. o  `7 \1 x- g4 {- f  Z8 M7 R
即使各轴在空载下运行  惯性 重心 温度的改变 都会造成误差。9 W! C$ m/ n! o
$ K5 \0 x+ f$ \2 z+ Y
何况你就用个步进电机。哈哈哈 还指望多高的精度。 想多了。 就算一般的伺服电机 出现1~2丝误差也不稀奇。步进电机本身精度就很扯。一个1.8度的步进电机有200个磁极。可磁极本身 精度就不高,谁会制造 每个磁极误差只有0.0001精度的? 太扯了。哈哈哈哈) G. B& n% H+ \1 l: N  [
. {# t9 d  F6 Q, V9 K: f# l& b
如果精度那么轻易你在家里就能折腾出来  就没必要每年全球各机械公司投入几百亿几千亿折腾了。
  D& c7 Y; `) i% M/ N
" f1 ^' p. {  H0 i5丝以下 不是家用机能解决的事情。在那种精度下 我们平常认为没问题的硬件  都会有问题了。
8 ^. ?+ G. f! ], K( p6 P
( i; C" @6 {6 v2 G7 L一个镜面 在正常情况下看是镜面 你放大10 倍 20倍 50倍呢。比马路还粗糙。" H/ K9 M4 y' [: |' R8 B8 i
& O6 S) W' {  @+ ^9 l- _# g
) G( J( U$ I  E6 ]8 j0 ^& S
为啥说瑞典 德国的轴承好 别人买的日本的钢珠 几百颗里跳几颗 。那个不是你那个破数码游标卡尺量的。
7 h3 {8 u0 F8 t; ^7 e
# ~+ Q2 O0 d4 ?; T$ E想多了  个人小机器能达到5丝精度 已经是极限了。  x; B. N* _9 w2 a/ |

$ {, e; `2 U7 f7 P4 `其实我的经验和测试来说  全国多数雕刻机 的精度都在0.1~0.3左右。哈哈哈  至于论坛里别人吹牛逼 别当真。
+ x6 F0 a' K% b7 k3 `+ O) w
( f& p% R' ]2 Z0 t# m1 x* z1 S8 D高精度的机器 对室内温度 局部温度  都要控制 好的系统 都有温度监测。 甚至对地面都有要求。对周围多少距离内有没有 车道都有要求。  你一个小雕刻机 要达到那么高 有点太扯了。哈哈哈哈
; B+ ?" n' s0 N$ k7 d( ^, s2 u9 S# x, o: e1 |/ E

( `# R8 Y% c* |: {9 ?这么说吧 如果不是 纯闭环操作系统 利用编码器  光栅尺强制达到某个精度的系统 是没戏的。
) U8 x: |/ T4 @) T* r5 W) }- d; ]; H7 W5 r
不光M3  所有开环系统都是这样  ~~~~M3 还好多了 提供 轴矫正  轴分段矫正,别的系统连这个都没有。所有闭环系统在计算脉冲量的时候也是四舍五入的。 细分在高也没用的。因为现实世界里 是没有0.5个脉冲的
' @( t4 B$ L# m$ c( ]
4 z4 N& I9 Z+ E在追求上适当强迫症是好事  但是 太过了 是灾难。 你辛辛苦苦 买1堆量具 就算把钢珠解决了(能解决钢珠尺寸的 量具 一般人是买不起的。甚至一般企业都买不起) 然后发现 丝杆本身 其实误差更大。 那咋办  自己磨丝杆么?哈哈哈哈哈
, q1 q8 N4 _, I: K3 j" ~/ R, o: D
所有能动的机器 无论什么机器  活动件 传动件 都是误差最大的  就算世界顶级的机器也是一样。实际上要高精度 不进行 软件系统的补偿是不现实的。而软件系统补偿也是最常规的做法 经常要检测硬件变化的。
' D9 Q7 z, a9 ]# n4 F% U" Z5 j/ G  j4 O  K' O! i# g
就算你要找个参照 软件也比硬件靠谱。因为软件只是基于理论的计算。本身没有任何干扰。套公式而已。而硬件 都不是数字化的 都是实实在在的物体~~~ 现在的人类为了造1个完美的球 尽管还是不完美 都花了几个亿美金。1个球 1个硅球  只是作为整个人类的量具。软件上要实现一个完美的球多简单。谁都能画出来。, a8 _% n. M, ], z6 _. r* A; r
7 _! O1 G0 P# g8 a/ B
学会接受现实 毕竟你不是搞基础理论 和 高尖端设备的。也没人赞助投资。如果折腾到最后 就是为了雕个牌子 做个民用小产品 实在是犯不上这么折腾。9 t; N# \$ f/ S7 g: K, f, B) ]' X

: z( f4 E! C  J! g你现有的知识和经验 也不足以支撑你能达到这个目标。
! e1 O. v; h# U/ R/ k  \7 C$ r% g# E7 C6 N  X

! a' u+ k9 w$ i4 M6 Z: Z1 n5 F( z4 |
. i& r8 ]* ]7 {0 d+ M
& ]6 r# |- U7 B
" e: E1 i. e" I0 x5 L* i) x; X# c+ a$ X/ W6 P
; _1 r$ u1 b! @
" g% E) a. `* G5 [
发表于 2020-8-7 02: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湖 发表于 2020-8-7 01:14
+ @- n9 j/ ^9 z4 L不现实的  几百块的1605丝杆 你还能要求多高。。) i' G: }4 }& l8 ?+ v/ |% A8 \

+ M& y. \7 k/ i8 v9 J2 i虽然科学 技术需要强迫症。。 。,作为个人 家用 的业 ...

# c; q6 E, A; N& w3 V我觉得你说的非常中肯,很有道理。但是这是看穿了、经历过的“过来人”的思路。我搞机械并不专业,其他技术行业我干了20年,就是有类似你这种想法和思路。但是,作为新手,或者说还在“经历”的人来说,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有你的善意的提醒和劝诫。当然,也感谢你的建议也给我开了一扇门,让我看到一些极限在哪里,大概需要多大代价,也是相当不错。& ?0 T8 i$ s% S4 L
其实我觉得我DIY、改数控并不是为了工作或者赚钱,只是爱好,我相信也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我现在也是对“回差补偿”中毒了,不论这个功能最终能带来多少好处,但是这毕竟是有这么个功能,不试一试怎么会体会到具体是为什么“只有一点改善” 或是 在什么情况下并没有什么卵用,甚至是坏处。9 O( M+ M! C" m  B
( P9 D. v8 x6 i% a1 F7 `& F6 `

8 @, a% L0 W" k4 v3 Y, P6 _/ o$ ~我觉得人们理解一件事情,理性是必须的,但是感性才是最终决定性的。不经历一些事情,是不会有感性认识的。就像看别人跌倒,能大致理解有多痛,但是永远没有自己跌倒的感受来的真实。" S, G( H9 D. U1 Z9 |$ W8 y
$ b) C# j# W4 K  L& `
这就是DIY的吸引力,爱DIY的人也都是充满热情和探索精神的。6 G7 {5 x3 t  g8 A5 m7 t" `
  v& f# q1 m8 _/ u! s/ n1 a
我就是希望尝试这个 老手都不看好的 “回差补偿” 功能。毕竟这是一个工具,有其局限性和适用条件,但是应该也不是一无是处。
% B- H  I/ r3 T1 F0 m% M9 ?& a% B' x! p5 }' ?9 u
所以还请大家指导一下,谢谢大家!
0 \8 P! R7 @" d' {% E5 |: T6 j) Z
发表于 2020-8-7 02: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湖 于 2020-8-7 02:17 编辑 8 @( N  y$ t3 d0 B' e
ynking 发表于 2020-8-7 02:00
% P, u  I, z& {7 D/ X7 p( m2 Z  B' e我觉得你说的非常中肯,很有道理。但是这是看穿了、经历过的“过来人”的思路。我搞机械并不专业,其他技 ...

4 x. z% \: H  n7 c其实你不用这么折腾
  ?- g$ E- d3 h8 K
: n2 R' t! E' C) l8 I1 k" N; L( H1 p要玩回差补偿 可以玩的很开心。 找一堆铝合金 废料  用吧好点的 比如美国的小直径铣刀 2~4毫米的  就走方形。
) q2 r" p/ y; p2 m% e1 I0 w2 t! Q0 Q; t) I3 S4 {
然后找到你能找到最好的游标卡尺 数码的。不断的量铣出来的尺寸。然后调整回差值 F 值 。一直铣到你认为合格了。
0 }& ]/ s3 c! X5 u4 ]* a9 q* u" i' _' T. q* U
有时候靠测量来的回差 并不是实际的。也未必是回差造成的。反正这个办法能让你找到 最合适的值就行了。很多事 我们追求的是结果 不是过程。9 f1 A+ p* n2 n
% j/ W% s6 l5 C* u6 h% \

4 h: d- ]* ?( C# {( J另外在这之前 你一定要先做轴矫准  最好借个光栅尺
1 s/ n$ s# }$ A
0 Y; c0 C9 e" [0 I, W! m1 P
发表于 2020-8-7 08: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深,学习了。谢谢您们!
发表于 2020-8-7 09: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湖湖 发表于 2020-8-7 02:111 u& S& ^7 l" b1 m$ _
其实你不用这么折腾
1 C6 K4 Q' d2 h& v" J, G& |9 `* i, K  \
要玩回差补偿 可以玩的很开心。 找一堆铝合金 废料  用吧好点的 比如美国的小直径 ...
  L5 @+ M$ o/ b7 O' J2 Q0 n! c9 L
谢谢你的回复,我也是准备后面用实际加工来判断回差值,但是现在我调整mach3里面的 回差补偿 这里面的参数,却没有任何补偿,这点我很不明白,问了一些人,有的说mach3版本问题,买了他的版本,结果不行。有的干脆说 那玩意没用。
$ j, U; U; G) w9 [+ \7 Q! M看到这个贴子,发现还是有人能成功的使用这个功能,所以,不甘心的想问问,你们是用的什么版本,什么控制板,USB的那种吗?6 L7 c* T$ {9 K

  N) z. u$ W4 R/ ]. d3 S我用的是  BL-USBMach3 淘宝买的控制板。/ h4 z6 ~3 G8 G8 p, {. O7 {

* ~  q/ a  z& _$ z1 Y6 X2 D
发表于 2020-8-7 13: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湖 于 2020-8-7 14:19 编辑 # I* g- {* k2 u. t) u1 F/ P
ynking 发表于 2020-8-7 09:41! T. D$ @4 L0 Y
谢谢你的回复,我也是准备后面用实际加工来判断回差值,但是现在我调整mach3里面的 回差补偿 这里面的参 ...

: T9 W; O# ?5 K6 m# h回差补偿 你随便设置个高回差  就可以看出来啊  比如你设置 X轴10    然后让X跑100  可以很明显看到 X跑到110- i# O; G! ?  V! m4 j8 B* _/ K

8 s8 R7 @2 T& {但是你就设置了2丝回差 当然看不出来啊。太小了
1 z5 M/ e9 o% J: g# z9 P6 w( ~% W8 j. W( P
回差补偿 都可以用的。 只不过一般人不用它。  2 q# C  b$ K2 D& T
" D# U4 y# I; e& W
但是你设置完 回差补偿 一定要勾选 激活回差。 然后重启软件
2 O# c! D9 y  \% _$ P! H0 `  _& l
2 M/ k0 a% X& [3 N7 M0 B
发表于 2020-8-7 14: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ynking 发表于 2020-8-7 09:41
) F4 M. g" `2 f& p谢谢你的回复,我也是准备后面用实际加工来判断回差值,但是现在我调整mach3里面的 回差补偿 这里面的参 ...

' `: l5 [9 E7 i" Z4 w6 l当然不排除 有的板卡开发商 图省事 就没这个功能。M3 本身是有这个功能的。
1 V$ m% m0 f: s( G: r, G8 M! P: r. }5 D* {* w/ D) P1 L% I6 {: M
一般来说跟板卡关系不大。 可事事总有意外。; q0 Y" M! g3 R+ j/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