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吳越人

所谓燕尾榫穿带并不一定合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6 09:1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山的红叶枫了 发表于 2019-09-26 07:58) g5 x& g/ O) r7 v! \8 s
完蛋了,我穿带上胶了,
# A5 o7 P9 F6 k/ k8 O
也没啥,大不了开胶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6 09: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LF倾城 发表于 2019-9-26 00:24# F/ P! u5 r! [( D4 d& ^4 }
要8公分才能穿带的话  你家锅盖也是8公分吗?你家老式院子的大门  也是要8公分吗?   故宫的大门估计超过8 ...
- h( U5 |  D% y, p7 Z. n
你较真了,估计他说的是8毫米,你终于在西瓜堆里挑出绿豆了!% k# o; ^& W; ]2 _2 c  h- H%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09:55: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無畏」Amen 发表于 2019-09-26 01:23" c( c5 t) c1 u1 X6 Z6 v. M
芯板…3毫米…
) a; G) p0 C* Z# W" h- F* b: a
0 `+ d3 z8 [: J$ }2 ?. y呵呵…

( v: \6 z$ `7 V! I这是真的,老家具真的很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09:5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iao2310 发表于 2019-09-26 01:25
# K, ~2 O9 y7 Q) h! H% _& C2 W8公分厚的都得算梁了吧

& X2 c5 S; L1 V7 Q我口误,8毫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09:5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口误了,应该是8毫米,也就是不到一厘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10:0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昏树影 发表于 2019-09-26 08:24, v+ l3 i. l- u9 J
你拆的是精品家具还是古代木匠偷工的家具?精品具有代表性的家具你得出这个结论可以,如果是普通家具,那还没有说服力
1 }8 t' h; I* _* h
都是红榉木,以及各种红木的家具,至少民国时候,老家具的芯板真的连现在的三合板厚度都达不到。到了50年代自攻钉和发明之后,凳子面都用几条厚木板拼了,然后钉在牙板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6 10: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燕尾榫穿带是个可以拓展的话题:很多研究明式家具的学者经过实践发现,从可以考证是明代时期家具上没有燕尾榫穿带,这个也许是王世襄老先生的一个“失误”,这里就不展开。从目前老木匠做的家具很多穿带来看,几乎都是硬杂木,都是圆木的外膘,穿带的作用因拼版而有辅助配件,让拼版不开缝,即使开缝了,也向一侧靠,还有一个就是防止拼版向下凹陷,所以,穿带的重要作用是支撑,在潮湿的环境下,向上顶防止拼版翘曲,所以老木匠都是选用硬杂木最外膘,不是很多明式家具专家说的剩下的、不好看的木头藏下面使用是他们臆想,硬杂木会随湿度不同而抽涨,木头外膘抽涨系数更大,所以看到的穿带都是芯向上,表面还有树最外的弧度,穿带一边上胶一边不上,一边榫卯紧一边松。选用的硬杂木都是木性略小于家具木质。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6 11: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3mm的芯板,不打穿带的话会不会很容易就拱起来了,平时我开板剩下的一些边角薄料,过一天就变形得不成样了。不管古人的方法怎样,但是穿带这个工艺还是很合理呀,反正我会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6 11:4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roc 发表于 2019-09-26 09:191 [8 `6 r# S7 i$ w- z) w- d
也没啥,大不了开胶呗。

7 ]; U7 j0 }6 P  z好,那再上四条M12螺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12:1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达哥 发表于 2019-09-26 11:181 z# M/ C, o& z) d0 Q: p
3mm的芯板,不打穿带的话会不会很容易就拱起来了,平时我开板剩下的一些边角薄料,过一天就变形得不成样了。不管古人的方法怎样,但是穿带这个工艺还是很合理呀,反正我会用。

" a- p& |, T" ^) c7 ~( V4 t- d3毫米的芯板打穿带哪怕有这个本事谁有功夫?一般椅子面一直给人做自己就压平了,或者糊死拉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6 12: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艺海同道 于 2019-9-26 12:25 编辑 4 L5 Y1 U+ }) z7 A

' ~- G$ E, i% f! u+ V哈哈哈!哈哈哈!5 g. h5 i( r( L( q+ l& Z
3 Y9 N3 \3 e' j2 Z! r# C" x
0 E6 x1 `8 ^! v( a

' Y- B7 e( x7 i
孔明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12:15: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快睡吧 发表于 2019-09-26 10:05
5 Z6 x; C2 @  o2 K) {这个燕尾榫穿带是个可以拓展的话题:很多研究明式家具的学者经过实践发现,从可以考证是明代时期家具上没有燕尾榫穿带,这个也许是王世襄老先生的一个“失误”,这里就不展开。从目前老木匠做的家具很多穿带来看,几乎都是硬杂木,都是圆木的外膘,穿带的作用因拼版而有辅助配件,让拼版不开缝,即使开缝了,也向一侧靠,还有一个就是防止拼版向下凹陷,所以,穿带的重要作用是支撑,在潮湿的环境下,向上顶防止拼版翘曲,所以老木匠都是选用硬杂木最外膘,不是很多明式家具专家说的剩下的、不好看的木头藏下面使用是他们臆想,硬杂木会随湿度不同而抽涨,木头外膘抽涨系数更大,所以看到的穿带都是芯向上,表面还有树最外的弧度,穿带一边上胶一边不上,一边榫卯紧一边松。选用的硬杂木都是木性略小于家具木质。

- V3 Z" K  S) M至少椅子,还有大多数的柜子,真没有穿带这回事,穿带相比一般的帐子多一个防翘的功能,如果一直受压,或者面板的面积自身不足以有明显曲翘或者干脆对平面度没有要求,就不需要穿带了,比如说锅盖和桌面,必须平整,还是大面积的,锅盖受的是拉力,那只能穿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6 12: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吳越人 发表于 2019-9-26 04:15& Y2 P( x8 l% t
至少椅子,还有大多数的柜子,真没有穿带这回事,穿带相比一般的帐子多一个防翘的功能,如果一直受压,或 ...
( V% Y5 T# @! R' v7 t7 J7 \
穿带的使用有地域之分,有使用部位的不同,南方潮湿北方干燥,广作用料厚,苏作用料恰到好处(省料),用燕尾榫都是老木匠根据多年经验总结,白木有白木的要求,硬木 有硬木的做法,总之,这是个可以展开说的话题。
& ]8 k+ O: t+ p5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6 13: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睡吧 于 2019-9-26 10:12 编辑 ; A( Q) \# L5 e/ d6 w

7 p2 s+ h( c2 D7 ]: U- O' T一些真正明代老花梨家具,木材自然干燥时间很长,木材的抽涨变化小,对于方桌最需要穿带的面板(面板厚度现在测量有1.5到1.7厘米),板间有牙口,有燕尾榫就是对板材的破坏,也起不到多大作用,我的感受是看面板厚度,看木头的干燥程度,看使用地域,看木工师傅擅长的工艺,我比较喜欢自然干燥的板材配以批麻挂灰,穿带直接托就能使用几十年没问题,对以后的修理也容易,那些用燕尾榫的面,只要粘上水,面板多有新裂!修理就是只能换新面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6 13:12: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山的红叶枫了 发表于 2019-09-26 11:40
) @1 ^! Y/ d. F7 F* Y0 ^好,那再上四条M12螺丝,

7 v& K1 c, ^* p& M0 U# p6 t" `你上八条螺丝也没用,这个力量是分子级别的。木和铁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反应不一样。我以前也想过用暴力手段对抗木性,结果完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