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下面又轮到说一个优点了。这个优点我起名叫做:锯路可预见性。一块板,准备截断的起点和终点,各画一个点,你怎么确保锯片切的时候可以真正无误精确的经过这两个点?必须提前预知。比如吴新的轨道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轨道前,会通过对刀块来确定轨道的夹持位置,一但轨道固定好,那么锯片就失去任何意外可能的路径,切的时候,你心里十分踏实!!我以前自制大推台锯开板,心里慌,大板子很重,推的时候,心里会考虑:这块木料这么重,是不是对机架刚性形成挑战?一但刚性不足用韧性来维持的时候,肯定切不准。还有,我的推台锯不是全钢的,木质部分最近是不是有自然变形?是不是已经导致滑轨位移?总之,心里不踏实!特别是想精确切割的时候。比如切400多块钱一张的桦木多层板时,我不想切坏。用台锯的靠山切割时,我心里也是忐忑的,靠山在右,右手向前送料,左手向右微用力使木料保持贴近靠山。但是随着木料向前移动,我的左手要松开换用力位置。这个过程木料就不会紧紧贴合靠山。除非批量加工,我才不会去用羽毛板那种墨迹的东西。我的担心可能都是多余的,精密推台锯很多厂里天天用都很精确,台锯靠山大家都熟悉的不行,但是这个是我真实感受。真实感受就是,我不能确保最后锯路是肯定按照我的最初规划,我心里很不爽!我是皇上,我不能不爽!! + l( I X) g! }0 {$ @5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