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决战紫金之巅》工业台钻折腾二部曲第二章大败而归之屡败屡战,新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21: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准备十字拖板上板前要对环氧板做的下板精度进行测试和评估,发现在13厘米行程范围内误差超过0.5毫米,想了几天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要垫垫片的话,木料大部分就会悬空,更没有刚性了,用金属板加固木料平面似乎不靠谱,今天决定废弃这个方案
6 m; ^9 r4 y9 T. S3 Y
: W3 I" u, ?2 K      之前很多木友提出异议我没有采纳,现在想想很多木友的异议是正确的
: m- z: v4 u4 r0 W- n
' X8 p& T9 N$ o5 r2 c# a      本来是基于节约制造的材料成本,充分利用废旧资源,降低整机重量的出发点来考虑改造这台机器的,现在看来成本要上升不少,重量要暴增了。。。. m) V+ ~: a$ t6 c+ S0 n* i$ W: U! O
5 l& [9 M' D- M: F! C7 s! `
      方案二的核心部件台板部分是用3毫米左右钢板夹花岗岩(螺丝加胶合),铝合金型材补强,这样刚性会不错,体积偏大,重量和全钢铁的差不多,精度没有把握但是可以适当进行调节,不像现在调都没法调。。。薄板比较好加工,3毫米冷板连剪折费用大约在150一个平方,花岗岩和方轨丝杆什么的都现成,只要买两套光轴回来就可以了,加工难度较大部分主要在花岗岩钻孔和整体环氧树脂胶合上
" }. @# e& z4 K' ~0 h' W& F5 _' E- o# k5 ]
      今天还和一些机械加工厂进行了联系,询问了一些机械加工的费用,当方案二行不通就要实施方案三了,方案三就是全钢板结构的了,但愿不要走到哪一步,初步分析了下10毫米钢板以及机械加工费用加起来要达到800-1000的样子
; U. F/ J0 e% z+ ?' Y! r
发表于 2011-4-10 20: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还是方案三比较靠谱,一步到位,免得走弯路,直接为以后做雕准备。: i& F1 w% l" T8 K9 V3 |1 T- [
发烧无止境,你会一步步烧下去的,最终目标就是钢雕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20: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idolh 发表于 2011-4-10 20:07 5 G) L) e5 F5 r# U
我看还是方案三比较靠谱,一步到位,免得走弯路,直接为以后做雕准备。( n& h1 Q& K2 t! T- i; q: w
发烧无止境,你会一步步烧下去的, ...

0 U- k) i9 n4 ~+ L      先小烧一下,试验下钢石结合的效果,花个几百,如果能走下去的话,也算是3~500公斤级的装备了,这样再搞钢铁设备外加工费用会省不少1 O4 L( A: [- I. [( Q! }* D- ?
: R$ p: a# ~7 \6 R9 a9 X
      钢铁的都是500公斤级的烧的话光结构部分就吃不消了,电控想都别想了
0 n' s; g' q8 [! N" X
发表于 2011-4-11 08: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木头木脑木性情 的帖子
" e- y- N; o& ]) r% R1 v5 e+ t# O4 G' ^, q. Y
台钻主轴回转精度主要得力于轴承座孔的加工精度以及高等级的轴承 另外主轴回转精度的测定光静态检测还不准 还得动态检测   主轴承受载荷后的回转精度和静态的回转精度是不一样的(也受钻床的刚性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呵呵!你换上同等级的费斯托的轴承就更好了; Z" Y' x. _( J1 C' n5 L5 |: k9 U
以上看法为我个人拙见  不一定对啊   
6 m3 H4 h) ]" k; I; U8 P# e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5: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tzxk 发表于 2011-4-11 08:41
3 ]# S5 i, B; t回复 木头木脑木性情 的帖子
2 k. Z  m+ B" G. X* L$ `
9 T( y4 m! c& o% I* N台钻主轴回转精度主要得力于轴承座孔的加工精度以及高等级的轴承 另外主轴回转 ...
% h: @8 }* o& }
      其实钻床静态精度都可以调节到很高(2-3丝没问题),动态就不行了(电机一开震动下钻夹头晃动就会超过5丝),轴向受力还行,径向一旦受力就偏差大了去了,用点力板钻夹头轻易就可以让钻夹头偏个10丝8丝的。。。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9: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力扳动钻夹头的径向晃动视频,用力的话晃动可以达到15~20丝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4MDUzOTQ0.html
发表于 2011-4-11 21: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头木脑木性情 发表于 2011-4-11 19:30 + i. j7 T: T# g; [0 g
用力扳动钻夹头的径向晃动视频,用力的话晃动可以达到15~20丝
/ B8 [% P1 N4 k* x
如果拿掉钻夹头单测主轴的径向晃动呢?9 q1 O9 t  H5 c' o! D# w( S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21: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idolh 发表于 2011-4-11 21:04 ' `! h' G) l0 `1 D0 G- I
如果拿掉钻夹头单测主轴的径向晃动呢?
2 K8 @2 M9 F  b9 c8 F4 h
      不多,看主轴伸出的长度,在最短处就几丝,最长处(伸出11~12公分)大概10丝左右把
发表于 2011-4-11 21: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是说单夹头(或者锥度配合)的径向误差就有10+丝了,我记得两个主轴承都是换过的吧(好像在受力端还多加了一个轴承),铣的时候主轴肯定不能申出的。1 V" o+ E! U$ g
看来还是值得再改下去,但是不是要换铣夹头呢,不过这样搞就复杂了,主轴如果是通孔的话那还好点,直接加拉杆,否则可能只好换主轴了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22: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idolh 发表于 2011-4-11 21:26 . ]3 K$ W" k- E" t6 t9 d
那就是说单夹头(或者锥度配合)的径向误差就有10+丝了,我记得两个主轴承都是换过的吧(好像在受力端还多加 ...

! Z, v! j# A" ?( e2 A" a% T      方法总是要比困难多,径向受力刃具偏移在任何钻铣床上都会有,问题是偏移量和工作强度之间如何能达致一个平衡,可能要多实践,当然适当增加一些系统刚性是很有必要的
发表于 2011-4-12 08: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办法肯定有,但要看投入和产出能不能成正比,DIY宗旨是花小钱办大事,如果最后投入超过一台成品铣床,那就没意义了。' b/ n+ d. _9 d% K
看来LZ想把这台改成母鸡,然后再J生J吧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3 18: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idolh 发表于 2011-4-12 08:38 & }3 \/ {# x0 w2 J: z
办法肯定有,但要看投入和产出能不能成正比,DIY宗旨是花小钱办大事,如果最后投入超过一台成品铣床,那就没 ...

. L' V1 ~/ {# \" c8 D. P  S      正解,就是要把他搞成多功能机,现在机械零件外加工比较贵,车个轴,铣个孔都要几十块,不如自己一点点弄起来以后还有的玩,最主要通过动手了解机械机构,学习探索点未知的东西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3 18: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轴径向受力较大的情况下偏移量很大,就算买再高级的刀具也没用,这样即使搞出较高精度的十字拖板也是个摆设,与其矜持下去做无用功不如主动退却另辟蹊径,自此,在山脚下的较量宣告失利1 z5 O6 u: \( h2 [" d# @" H6 S
& R. J* U  i0 Z& I
      发狠铣木头,一刀吃进2.5公分结果把钻夹头搞下来了,十字拖板没能顺利进行下去,现在仍然只是一字拖板,不过相信在十字拖板街头还会有第二战
" m7 B* c2 G+ o( R
照片2224_副本.jpg
照片2226_副本.jpg
照片2227_副本.jpg
照片2228_副本.jpg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3 19: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投入新工具的代价显然是高昂的,如果搞个车以车代铣费用也相当可观,要配套个车的附件费用也不是小数目而且用途不大,实现台钻的全部铣功能其实现在受阻于轴的径向负荷能力太小,十字拖板搞不下去就是对这个信心不足,那就在十字拖板这块主动退让下,进行台钻的刚性提升探索或许更有现实的意义3 O* B2 X+ W  Z, c7 ]8 N+ x% R
$ |4 s" n" g3 A
      虽然马牌钻夹头精度很高,但是刚性不足。。。。。买了2个铁家伙进行第一步试验,还是名牌的呢:一个白鸽,一个环球: T# N* m, i+ w8 m) e* J
照片2229_副本.jpg
发表于 2011-4-13 19: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台木工用已经是极品了,能钻能铣,留用或者出给需要的人吧。
- e, ^, Y" w: j6 n  n7 ^, w1 i建议还是向成品铣进军,滕州造会是你的首选,但起码需要ZX-30以上级别才能满足你,近5K的报价了,投入太大。或者勤跑二手市场看有没有老货,不过那得看缘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