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pureyes

跟大师们学做牛角把手刨子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6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方天戟 于 2011-2-27 10:52 编辑
8 ?& V5 S* U, [4 j6 g
, g0 k9 y6 c  b( \# g) a/ X, ~由于本人入道不久,本无资格在众多高手前辈前说三道四,但想着论坛是开放的“百家讲坛”,原也可以各抒己见,因此也献丑一言,错误在所难免,前辈高手指正4 L* L& r: B9 R0 o
对于刨子,以及刨子的使用,更直接点说做过几样不上眼的木作加上研习坛中各种中外刨子后,也还是小有收获;通过自己学习和辛老师等前辈的指导,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是有所提高。
# Q# O' o& Q1 M4 Y8 `, J5 ^; I( O4 t个人认为,拉刨刨刀甚至西式刨的刨刀貌似比中式刨刀更厚,感觉对于消减用刨时的振颤有较大的帮助;而中式刨基本都有盖铁,似乎与其偏薄且仅刃口贴钢(孤陋寡闻,没见过更没用过西式刨刀,未知西式刨刀是否也是贴钢抑或全钢,盼用过的高手指点下)的形制有关,虽没考过古也没研究过是工业基础差抑或其他原因,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自有传统的道理,我辈既不能墨守陈规抱残守缺死念八股文,坚持手工加工整木制作采用整体千斤使用牛角柄或穿柄,也不可弃如敝箒盲目效法西方拿中式刨刀抛却盖铁按西式装法使用。实践出真知,也许在通常软木情况下有无盖铁并无多明显影响,但极端情况呢?比如四面戗茬!个人浅见,刨刀安装角度越大越容易振颤,角度越小则顺纹时容易上飘不吃木而逆纹时一旦吃木则由于无盖铁折断刨花而越刨越深顺纹路撕裂木板表面从而无法刨光。南方松杉易得,自也加工过些,刨刀刃口出底面从未超过1mm更不可能2mm,即使粗加工,也多在0.5mm以内,也许身体素质太差,但进刀过多虽170斤的体重也确实刨不动,即如松杉软木也如此,看来做木工也得加强锻炼(装修后将原来的杠铃卧推凳重新做好并买了个60KG的杠铃后又买了两个10KG的片以图加强锻炼能推动刨子,呵呵)
4 D: N0 a3 w' \1 P/ x4 U+ n. B9 f( v8 Q通过个人从最开始杉木做儿童椅樟木梓木做茶桌,后来柞木、青冈做茶椅,再后不明木头制作茶盘来说,松杉樟梓性软易加工,基本无须太多手法和经验技巧;柞木青冈性硬,但纹路直而清晰,并无多大困难就刨平了;及至茶盘,木头不明,硬中带韧,连屡试不爽的燕尾刀都被越带越深最终无法使用不得已使用倒装圆锯开斜槽才勉强完成,用各种刨各种方法均无法刨光做好后的茶盘表面,四面戗茬,最后不得不百叶轮打磨光的。当然以前儿童椅茶桌茶椅都是简单的面简单的直榫结构,而茶盘多处45°角交叉而且面板多处镶板(当然更主要是水平不够没做到严丝合缝导致不平须得修整刨光),加上木头硬中带韧,用未调整好的刨子无论怎样刨怎样换角度都戗茬不得已放弃刨光想法改打磨才勉强完成。经老师事后指点才明白小处不可随意,一个小小的盖铁和刨刀配合就决定了成品面的刨光与否,在上漆后已无法实践当然更是主观推托不愿意再更改,只能以后再做木作时采用了。$ @  t; P! I3 h4 _
刨子把手、刨口角度、千斤形式、刨刃厚薄、角度甚至三明治与整体本是配合的事,配合好了即是好刨子好工具,配合不好则不过好看的工艺品而已而毫无实际用处。坐而论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出作品,如同虎豹弓腰不是屈服退却而是为了更凶猛的攻击甚至一招制敌一击毙命,研习是为了更少曲折更少弯路作品更完美,如同做事的规划计划设计的图纸更高深点就战略方向了呵呵。$ h0 e' `: I$ M( ^
前辈的话虽不一定有高深的力学研究理论但自是经验的积累,何尝就没有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不加分析的否定恐非科学更谈不上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了,自己都不认可的东西谈何珍惜?更谈何传承谈何发扬?这才恐怕是传统逐渐没落而效法西方又水土不服从而迷失方向即邯郸学步结果之根本也。我辈70后60后本早过了年轻叛逆否定一切的年龄,而对于传统成熟技艺反如此否定耶?当然咱也不能因循守旧一说传统技艺就得全手工,从鄙人本人来说即是电动工具(当然咱没有得瑟的资本仅有个国产小品牌的电圆锯一个冲击钻另加一个吸尘器)+部分传统斧、锯、刨、凿还有锤子来制作传统榫卯结构,在目前没有场地没有过多时间也仅停留在爱好而不是高烧的情况下感觉差不多了,当然所做的几个桌椅茶盘入不得高手法眼,但那是个人水平问题而不是方法问题,如果有场地有时间有更好点的木头再做第二个相同哪怕相同形式的自然要上个档次了。
& Q, {+ c( `$ e: \" e个人认为,如我也已“资深木匠”了(一直心怀愧疚,达不到此资格,惭愧)而如更高级别的论坛前辈自有教导指导新手(当然很多论坛新手本是木工高手)的责任方显老李办此论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之初衷原则及向往,对于各种方法的研究以及使用中的优缺点注意事项自应悉数指出,对于不成熟或未经更多检验的新方法还是保守点等经过检验后再推广的好。鄙人对于各木作的制作在发帖时一般即加上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对于不安全的操作还是有所提醒,不成熟的方法一般也加以说明,希望各位木友少走弯路更不要盲目照做。对于传统的结构、方法我也是多研究坛中帖子里的文字、图片,现实中多看多研究实物,加上自己画图、摸索、试做、制作、反思以及向前辈请教等诸多方法才有所得。单说老虎腿,我就参考了很多帖子、图片,画了多个图纸才最终制作,及至看了辛老师制作的多宝格后又有新发现(对于老师多宝格的老虎腿不知有多少人认真仔细的研究过?这个老师也没跟我说而是我自己反复揣摩思考而得的哦,对于我的发现尚未跟老师谈过)准备在以后的木作中采用后再实物汇报。当然,由于情况变化,可能遥遥无期了,所以也不敢向老师做空保证或向木友宣示的。
! H$ f& x. `7 g3 g3 y! w9 P对于辛老师,从并不算太多的交流中可看出思想开放且极尽教导指正之责,实为我辈学习之楷模。对于技艺的传授,并非只对我这远在千里之外的不入门弟子有偏颇,从帖子即可看出还有得到过真传的,而且从老师很快加入坛内的语音聊天群看即知老师开放之态度。我虽有过几次聊天,但初始由于老师写字不是很灵光一般由师妹代劳而碰上师妹不在家时则未免难以聊天了,及至后来我买了带麦耳机后才发觉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太差(一直自以为自己普通话还标准,及至到广东打工与北方人接触后才发觉南方的普通话夹杂了太多方言与北方的普通话有太多差异,汗颜,呵呵)加上对天津话不熟悉而且由于没学过木工对专业术语更不熟悉导致几次语音聊天往往听不懂的就是那些名词术语,还是老师语音+图片+打字的形式指导一步步成长的。对于老师的指导,自也是我向老师请教的结果,如果我不问,何来老师的指导?他水平再怎么样也还不至于学习那些个教授真上“百家讲坛”宣讲(个人认为真“百家讲坛”商业的成分更多呵呵)或者如同对牛弹琴一般见上个木工爱好者就指点一通吧(不过据说养和牛雪龙黑牛还真得按摩喂啤酒放音乐呵呵)?当然,老师也不是神,不可能说所有作品均为精品所说的每句话均为真理所采用的方法均绝无改进余地,也不可能亲自指导每个热心爱好者,这也是我们应该认清和体谅的地方。盲目崇拜或吹毛求疵恐怕都不是一个如我辈年纪所应该持有的心态。当然,国家如同人一样也有没落也有迷失也有拨云见日守得云开见日出但也有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最终沉沦没落湮没于历史尘埃,又回到那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了,愿我堂堂中华能四海升平再现盛世荣光开拓进取更重得四方来贺方不枉东方几千年之文明!
" J- k4 o) ^' D: M1 q5 m2 c- v0 M酒后胡言乱语,见笑# C9 y7 s# l4 M% Z1 l9 O2 u) ]
晚了,加上下雨,春寒料峭,洗洗睡了
( C; I) j4 d+ u/ J7 X3 U5 j# Z' N1 v( {1 m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09: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aohu271828 的帖子
: A6 b+ g* K5 ^0 m" \( t: _# c% y% L0 E
哈哈,感谢laohu兄专程来访,又学到不少知识。
! z  l# k/ W/ x0 D0 g     关于刨楔子和盖铁,我又有新的想法了。打个比方,刨刀说实在类似于刮刀,例如《清明上河图8 O" L9 H, \8 y8 Z* C! h
》中木工坊里使用的便是类似于刨子的刮刀,其作用类似于刨子。
8 k7 O' V* Z5 E5 C4 q7 p8 o 最近一段时间,我也专门就刨子方面多次搜索国外(欧美及日本)网站,了解更多的结构和配件! }% w) n( Z) J
(盖铁,刨楔子等)情况。也是做法不一但最终效果差别不大。
. P: m# ?9 Z  z* C此外,国外的刨子角度确实如你所说,范围很大便于调节的较多,所以对于盖铁的有无及其作用了解也是
1 j' _; |  j( t% U9 k不同的。
1 N% S" j3 J( ^# V8 b% l- G- d4 p( p * j; X9 Z+ f% w' J  i5 J7 F
有时候从力学角度及刨削原理分析,盖铁在一方面有阻止与进一步切断木屑的作用但也非绝对依
. q: }  H+ p& I) e, X9 h1 v1 o赖盖铁。
& L( M) n2 }, }8 c% G 而对于木材的“逆理”,我感觉如果材料充裕时不会以此为难点的或者说白了,有好材料就尽量/ L+ v! x: B5 n* m0 {
用好的。。。。。。1 u4 U, _8 }4 m* I
木楔子的软硬,说实话我以前考虑的不多,而此次选择同种木材也是余料利用的结果,呵呵。或
; K0 ^' T; m: }# n  ^+ w7 r- ~许也和参考木井方等有一定关系吧,但对于它将千斤顶坏,我倒是不太在意,因为有补救的措施和思路吧
5 x: R, z4 H% K+ a8 }。软木楔子配合硬木刨体会更严密些,这方面我倒是认同的。4 x) F/ F' q! n5 n0 o
师傅的话是宝贵的财富,自有道理所在,但对于自己想要有所进步或突破就要学会多动脑多分析
1 u  ^; r; T" K: A- x为好,同时也要多开阔视野,呵呵。' h$ [: P; N% {: d+ o$ L$ I
欢迎laohu兄的真心交流,非常感谢!!!
+ p- }5 T* L& `* p+ m. t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11: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方天戟 的帖子- V* p3 @3 o# K

0 o+ j) f: T& [0 b. k  ~昨晚回来的很晚,没来得及看方兄的回复,惭愧惭愧.( U% R! |' a* G
4 n* `9 P/ w7 G2 S7 d1 d
大家因木工爱好走在一起探讨交流是个好事,当然个中理解和传承会有一定的差异.7 r# j7 T9 A; h2 |# C! G5 L
抛开来论坛早晚及网络设定之级别不论,高手云集是个不争的事实.网络时代的快速高效交流方式也为广大木友带来了不少益处,这方面是我们受益良多的好事.
; Z% m5 Q! \( [. f* ?4 N( j3 `
6 J5 f+ i$ ~# L3 C( o+ x6 E8 E1 g关于刨子,我想无论东西方,除作为藏品外,充其量就是个顺手与高效率的手动工具.当然严格来讲,即便是最简单的工具也是有其操作规程或规范,及沿用下来的经验(教训).# k$ `# g5 q3 R' n; ]
0 q5 r2 f3 d6 r
这方面,我更认同西方刨子的多方面性,例如从材质上的金属与木构及刨刀尺寸规格形制(说实话,对国产刨刀的单一面孔,请恕我见识有限,哈哈,我真的是无可奈何,除去自制的刨刀和异形刨刀外.).
( t0 c- \( F& W1 j- N0 v' {
# i+ y/ g9 Q/ o, E: ]* Z而去年我也曾利用凿子来做异形刨的刀刃,也是迫于无奈., T7 S! U4 H: [: i+ O

. t) u* X: V' c, ]# Q日式拉刨刀确实很厚重,我非常喜欢甚至异想天开地想用菜刀改制一个试试,当然材质不同,只能当个想法.
/ X7 S; |( R. k* }% z而且从我近来对国外木刨子的学习观察,日式刨子中也存在没有盖铁甚至没有木楔子的情况,西方的刨子也同样如此.
& s' A7 P2 D% i- H7 @! w. K
, Z( U& u* i4 ]! Q2 e' N6 O"""而中式刨基本都有盖铁,似乎与其偏薄且仅刃口贴钢.......""",这方面我也在操作过程中多次体会,其实盖铁对于木材的出屑影响不是非常明显或只是在极端情况(如顺逆茬等)或许发挥一些作用,
2 y0 Q+ g" F  \, R" S% L9 Q而且盖铁调的过低,也容易造成刨刀和盖铁同时从刨膛脱出的情况,这时候则适得其反了,当然也和自己没有受过严格专业训练不无关系吧...
; R$ x. u/ F# i0 f: p2 s! t, h" K9 _. L* M5 N' m8 F- j  E
其实要说的还是很多的,只恨自己的电脑是个"年迈的聋哑电脑",要不然也和方兄语聊交流.
3 M2 e, ]! R- r/ j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硬道理,呵呵.- s. p( l; R3 p  l* j1 W9 B

( }7 S& l0 a, X$ |2 ^, l- b我相信方兄等同好也是保持这样的态度,否则大家也不会走在一起了.
$ X  v$ k8 z$ x8 A1 F% U) Q& l
4 v8 b' o/ W' ~" f  l. H) M有机会,我想再发一个关于国内外刨子的结构与思考的帖子,虽然自己水平有限但对于喜爱的事情也愿意多探求个究竟吧.
9 o5 m1 Y  b+ @$ L3 V或许届时争议依然在所难免,但本着就事论事的原则,大家不要为了各自的观点挣得面红耳赤,伤了兄弟和气为好.' g$ d& r4 T' `  R# K6 `( M' @- a# X
& h; Q* F5 E% F' A& U
方兄乃青年才俊且正义直言,弟在此拜谢了.
* _$ w/ L& V3 _1 e
发表于 2011-2-27 14: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hu271828 于 2011-2-27 14:22 编辑 ; G# B6 B$ E+ R, h0 b+ f

$ c' `. M$ j+ @! I呵呵,瞎说几句不必当真。辛老师等高手是良师,方兄、p兄是益友,无冒犯之意。
& {% o$ ]' i9 F    单说现在我们用的匙孔型薄刨刀和螺丝拧接的盖铁,却是国门被打开后,从西方传来,到民国后才慢慢定型下来的东西,这种世界都用的东西,文化互相交流改造适应,我们刚学会不长时间,怎么就成了我们自己的传统了呢?我们传统木匠当时为什么淘汰传统铁匠打的刨刀,而选择机制的洋玩意,质量,易操作,适合批量生产,通用性强都优于旧刨刀。7 h# c, E7 C8 q
    1860年,西方铁刨已经批量生产,后来成了史丹利的几种传统款式,对刨子的角度和盖铁调整已经分得比较精确了,有带盖铁的有不带盖铁的,刨刀也根据刨子设计了不同形状。对平木理论分得更细了,这点我们又走在后面了。
$ P( O3 R1 ~- G    幸好后来电动工具普及,我们又蜂拥去引进电动工具了,手工刨子这块就停留在几十年前了。
* k: f; W" Q0 P+ e. c  B  S    还是那句话“技法无高下,功夫见输赢”,任何一套技法理论用好的都能做好木工。8 @' \  |+ T( C) U- q; w1 _
    这些都是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说的,是具实的态度,无所谓或崇洋或自大或菲薄。
& n9 m! f6 d; ?& |7 i- n    / \2 t: f3 J2 b0 P9 k. h
   
& n  \5 I0 Z( @' P" R' n! @   
& r% O# j! s$ G) g+ [
* H  b* A! O8 C1 y7 a2 O, ~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17: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aohu271828 的帖子5 M, t- T2 n: q* Y# }

! e$ V5 v# o' i$ g; p( b" E这几天电脑故障,没法使用了.只得用别人的电脑上网,回复的有些迟了,呵呵.
6 H8 b# B' H/ P/ `* K! ?& }. L. L  Y. W7 d
关于刨刀及对于工具的态度,说实话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9 N. L+ z$ {. f6 j
5 g1 J- X# o8 \. M看国外许多大师或普通爱好者,能坚定地坚持手工制作并以此为乐,那种执着和从中获得的乐趣是有强烈感染力的.4 X6 q4 H) h5 X
5 a0 h/ R& t- D# l3 ]4 H8 S
当然国外的工具制作精良,结构科学合理,种类丰富等各方面,也为爱好者提供了极大地方便.% V2 B6 l. ?2 q9 }
' p/ |# u0 g' S8 g
最近我从制作刨子和修理自己的手锯等,也深深感觉到顺手的工具何等重要.# C* y' z( B) ~
事半功倍或提高自己的水平,除了态度和认真,工具也是必备的后盾和加工水平稳定的保证....( D4 o6 f+ C& j/ B6 T
6 D/ B2 e" j# E7 m" P$ W
有机会和老兄继续交流探讨,
* t7 u$ r4 y# H) R$ ~5 S8 {, t6 q. A3 P
2 A0 W5 z+ q; B* W
发表于 2011-2-28 22: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的很不错
发表于 2011-2-28 22: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的很不错
发表于 2011-3-11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我有块花梨,准备点柞木先练练手,然后也做个
) h/ H. t- d; p+ g: x
发表于 2011-3-13 21: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后深受启发!
发表于 2011-3-14 00: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兄越来越厉害啊!!!!!!!!!
发表于 2011-3-19 03: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截锯当顺锯使,铁刨当中刨使,牛人。凿眼技术还得学。% T/ y! k' g! y8 R$ t
回11楼,木塞可以用硬木,但千斤应上松中紧。
发表于 2011-3-20 22: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ureyes 的帖子5 l+ _  Z4 O" ]8 H
& u* V/ Z! r$ M- Q* k1 ^
不好意思,在淮北荒郊野外一煤矿修冷冻机40天了,大年初5就出来了,今天在火车站旁边一网吧等火车,才有机会上网,不然早来拍好友的砖了就这手艺可不要说是跟邯郸学步和辛全生2位大师学的
6 ?: V, B( [) O% L! `+ T* X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17: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花 的帖子9 v& d1 e/ H4 F0 J3 |9 f

: ~/ M4 v3 ^, r( T  j  i  ?7 x; j% q/ ?" N
呵呵,怪不得许久不见花兄了。一切都还好吧,出门在外是件辛苦的事情。
5 k* s  ~0 l  `( H
+ x- T4 y5 Y, g3 m欢迎来拍砖,只要砸不晕就接着做木工,哈哈。2 c/ W5 l0 S  {6 o
我纯粹是在网络上和书本上摸索来学习的,一切还在继续,好在这把刨子还算好用,! p$ G# `2 J2 Q; T
发表于 2011-4-1 15: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
; M. ?- o" K" h●●●●●●●●●●●●●●●●●●●●●●●●●, b+ K6 @" l1 ~) h
求解鸟刨的用途………谢谢l了……) o# {; w+ ^: _$ _
●●●●●●●●●●●●●●●●●●●●●●●●●9 w9 a! r( d& A( T! c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18: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ar263661844 的帖子
1 n. i7 C1 q; F! f+ S. P3 x- l$ I4 e5 M5 o% t1 y8 G
其实鸟刨(铁制及木制)主要用来加工一些木料的弧度方面,如类似沙发的扶手等处的弯曲表面,9 c2 [6 \/ J4 v. K; O
也看到有人用来修理木条刨成木棍等等。我曾用来修整古琴外边轮廓中的曲线和短直线。
0 F) A$ X. g( O
9 V8 N0 a9 `* F  m用来刨削普通木料的平面,在大多数木友看来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刨刀底部面积有限,不容易刨出平面。7 K! J9 S8 V) a4 y$ X: g
我也仅仅用在短木料的找平方面。  ]3 T7 g. t" J: }0 e$ H
% B% i8 z5 I7 g  H

% L7 ?. g9 n0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