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pureyes

跟大师们学做牛角把手刨子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3 21: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ymwjx 于 2011-2-23 21:31 编辑 2 j- F) ~+ ?8 E) ~& l

5 i/ E+ {; u; }5 b1 W6 i$ s6 _, P做得还比较粗糙,但动手就是进步的开始,建议先不要用过于硬重的木材,可用柞木。另外,刨铁不能没有,刨刀直接用刨楔固定,不会好用,非常容易戗茬,而且不易出刨花。还有,这木头,不是黄檀,看着像风车木,也可能是东非黑黄檀,即黑酸枝木。
发表于 2011-2-23 21: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方天戟 于 2011-2-23 22:02 编辑
! b5 c# x2 W" |3 X6 q
xymwjx 发表于 2011-2-23 21:21 6 \. j! E3 t, K( @
做得还比较粗糙,但动手就是进步的开始,建议先不要用过于硬重的木材,可用柞木。另外,刨铁不能没有,刨刀 ...
7 ?& N4 |9 ]5 L9 c# [
2 g+ P- @9 Z* U7 I/ n( w
来晚半步啊,让老兄把我想说的全说了,呵呵- v! `- @/ Y! ]; U7 I
而且感觉再好的鸟刨子也只能刨上面带弧形的面,刨底如果也鸟刨子那肯定是P兄把光刨照片省略了
/ n% n2 I8 |& b- F1 T
发表于 2011-2-23 23: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我也想要一个
发表于 2011-2-24 00: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怀疑鸟刨能把刨底整平直。。。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3: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xymwjx 发表于 2011-2-23 21:21 8 p3 t; Y; Q0 V) M0 s5 N& \
做得还比较粗糙,但动手就是进步的开始,建议先不要用过于硬重的木材,可用柞木。另外,刨铁不能没有,刨刀 ...
, g6 b. P& v1 R. k$ u$ E
呵呵,谢谢您的悉心指点。
6 n) C# b# d; F柞木手头没有,身边都是松木,也是够无奈的了。( N6 D3 b+ U! O5 o( D
对于刨铁,我的认识始终存在怀疑,或许对于45度角的中长刨是必须的吧,+ w$ v' q7 N( M' A
而角度大于此的刨子(细刨和净刨类)或许可有可无。+ L; k. K1 Y1 H1 Q& }( N  E
* e7 u5 h4 {  ~: c- D. ]  g
个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敬请指教,多谢您。
' ^2 i: W& }' `
% L( ?% Q+ s* s. |- @: b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3: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天戟 发表于 2011-2-23 21:58
' ?7 s, X! z5 ~. Y来晚半步啊,让老兄把我想说的全说了,呵呵
+ }( Q% v0 v. A. C而且感觉再好的鸟刨子也只能刨上面带弧形的面,刨底如果也 ...
" W8 q! G" D6 x3 i  g
呵呵,方兄最近忙什么呢。# o$ x# h8 D9 ^0 x* _( p' A
: \0 r9 Y" K7 ?; ]
我这个是中短长度的,大约25厘米左右。所以用鸟刨基本能保证平面的平整。
" Q9 b$ s) u+ W6 P. Y( o& @* `最后还需要用砂纸及锉刀打磨修整+ T7 m' S. a3 @

- k* h, p, u1 C- y2 ]; ]7 f
发表于 2011-2-24 15: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ymwjx 于 2011-2-24 15:58 编辑 2 n% P, l6 R% J

7 W" [* O) l3 y“柞木手头没有,身边都是松木,也是够无奈的了。
) A- S4 J. q5 G* X3 _6 Y对于刨铁,我的认识始终存在怀疑,或许对于45度角的中长刨是必须的吧,) J$ X& i5 }" d) C" F
而角度大于此的刨子(细刨和净刨类)或许可有可无”。

7 N+ e( r9 w4 w1 W      净刨的主要作用是对粗刨处理后留下的刨印和粗刨无法处理的木材表面的小戗窝进行平整,净刨找后用砂纸一过就可以刷漆了,所以净刨对刨铁要求更高,一般粗刨刨铁距刨刃端部2毫米左右,净刨要在1毫米左右,刨铁与刨刃更严密,才能保证其处理效果。净刨角度大也是这个道理。$ Y- K. b: C: K! `
      刨底的平整非常重要,老木匠叫起刨底,要用沿缝刨子新磨刨刃后认真找平。
. t4 P/ M7 ?/ V0 H
发表于 2011-2-24 1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手能力强,这位同学值得表扬
发表于 2011-2-24 17: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还不怎么样,到后来才发现惊喜呀!又知道了一点“硬木刨子软木塞 ”。
发表于 2011-2-24 17: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刨子是什么木头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8: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斧头刨子锯 发表于 2011-2-24 17:41 ) r) g& C  G& \' ?
你的刨子是什么木头的
8 u4 v7 K9 E7 Q% v/ B
记得朋友说,好像是印尼或东南亚黄檀;也许我搞错了,请不吝赐教: J6 R2 s. L) Y" B4 N1 l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8: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ymwjx 的帖子4 X3 U. w3 E5 ]1 _

6 S6 a% z7 z0 J" E& p感谢老师的进一步指点。( G( P3 x) z( |) n2 J4 o2 X
您的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值得我更多的学习。
6 j$ D3 V, @  m  S9 e" o木工的传统经验和技法也要更多的了解. @3 S9 t' l! s& E$ V- l
发表于 2011-2-25 21: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pureyes 发表于 2011-2-24 13:41
# i8 g/ G$ V/ G; Q2 g3 }" C呵呵,方兄最近忙什么呢。8 Z; G9 L, l1 p( g1 i8 @
. i" j$ F. @$ m' [. c9 \3 m
我这个是中短长度的,大约25厘米左右。所以用鸟刨基本能保证平面的平整。

, b% i# A' \- a: g最近很忙,没空做木工了,甚至都没多少时间上坛子了,得吃饭啊
: P* H: F+ f/ |辛老师亲自教导:刨子都得盖印子,越是光刨越得好盖印子,越是戗茬越体现盖印子的价值——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T5 [$ }* t, ?( k
老师看过我做茶盘的图片后说,四面戗茬的木头多了去了,我的刨子肯定没调好盖铁和刨刀,如果调好了,两块间没缝隙了(既指两者贴合面没有缝隙,还包括刃口几乎贴合没缝隙),而且磨快了,四面戗茬的木头都可以直接刨光而不依赖砂光了!我当即惭愧的承认,自己的刨刀和盖铁确实没贴合严密,既包括面,也包括刃口。4 [3 e0 H$ e" p6 N7 c
P兄自己也说过,两块刨刀对贴实际上也相当于盖铁(个人认为可能比盖铁还好,不过没试过,不敢乱说),前段laohu兄等讨论时还谈到过盖铁前端精磨后再去掉尖头更好用,目前没试过,但看老前辈说的感觉应该有其道理。
5 I3 ?. |1 W0 ^" r! E$ ?! H% y通过个人使用鸟刨子的经验,感觉要刨光刨平一个面很悬,尤其要做光刨使用的刨底,长25厘米宽5厘米多的硬木面靠鸟刨子刨光恐怕勉为其难。当然P兄手艺比我好得多,另当别论呵呵7 e* K9 N$ p5 d+ ^
不当之处,万望见谅+ e& h% F# k9 p( }6 l
 楼主| 发表于 2011-2-26 12: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方天戟 的帖子
  t6 e0 y% j& g8 \8 F
1 M7 d/ A+ e4 w" C% p: s% y, d
3 _: f; U; F: j" _# N忙些好啊,日子过得充实也有空闲时间更多地思考木工(当然制作就没时间了)。呵呵,我最近也有些忙。
% ]( E3 w6 O. U  ^) J$ q
2 A1 e% C0 _# Z6 r! P对于刨子的盖铁我依然存疑,或者和刨子的刨刃角度与刨削的木料(软木或硬木)等有一定关系。我前段时间在研习国外的木料制作的刨子和国内的一些市售刨子,盖铁并非全部都有,等时间空闲下来后,发个帖子继续探讨。
; l$ l- H1 T4 i: U3 y. ?0 h此外,很羡慕方兄有高人辛老师亲自指点,这样能少走不少弯路,是个好事。
% Y7 B3 m, Y% g% V6 V" H* H我第一把刨子是外购的,有盖铁兼起到刨楔子的作用,但没有太多地感觉到他的作用或者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了吧
; q. Q( Y- S6 E- I' B8 U
! Z% @+ G1 `6 I, |另外鸟刨的使用,我觉得和自己的手法有关系吧,只是用于中短长度的木料且宽度不太大的情况,以前刨大漆发刷的表面和最近新做的一个板凳表面,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只是要不断调整刀口出刀量分别起到粗刨和细刨的作用。。。。. k! [1 e. K+ D
: p: P* v; d  o
方兄直言不讳,我万分感谢,大家多交流共同提高吧2 m7 \: l* O* s- [: L! c4 B/ ]& J
7 r& ~$ b9 U. I( P4 Y" u
发表于 2011-2-26 18: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hu271828 于 2011-2-26 18:31 编辑
+ l+ g0 K1 d; K" O+ ?; z  n7 @9 J$ G0 b
    p兄这次制作的刨子进步很快,我同意p兄的态度。/ [! F9 o/ ^$ T$ `* [
    很多帖子纠结在盖铁或刨楔或柄型上不放,抱住师傅说的话不放,倒是很少有人认真去搞明白其中的道理。$ F- V/ c$ L. H* _' V* P4 X8 [6 G7 N7 K
   旧刨子我买了几十把(有老手做的精美好用,也有低手做的蹩脚,所以旧刨子不一定都好用),自己也制作了7、8把,很多东西也是慢慢领悟,离精通还很远。
% Q& \% e5 A4 |* i- z   这几年向论坛传统高手讨教,读了很多西方木工杂志的手工版,日本大工道具网站,台湾木友的部落格,发现说法也各有不同,却同样能做出顺手的工具,精美的家具。# u, i5 `2 h8 w: Z& }
   1、我感觉关于刨子克制逆理的办法各地基本相同,就是提高角度,缩小刨口,形成前压后剪的大角度差,短距离折断刨花,以防撕裂加大。+ R( }; V$ n' }* N
   所以把刨刀角度提高,反安装刨刀,打低盖铁,都有增大角度的作用,但盖铁有个二次角度差(先刨刃小角度铲起来,再盖铁大角度马上折断)所以效果可能更好,这可能是中式木刨喜欢盖铁的原因。西式铁刨有几种是反刃,或带斜刃,而且刨口宽窄能调,没低位盖铁,对付逆理也不错,所以盖铁不是必须的东西。
5 a! g# i* Y/ y+ u   很多老师傅对刨子的理解和应用都是基于中式平推木刨,而且研究理论的少,这点西方木工书籍领先我们很多。
- x$ W1 C: ?4 Q  D    2、包括木楔的软硬,木井方的基本都是和刨子同材质,我手里的旧刨子有很多硬木楔,基本是和刨子同材质,还有用电木的(呵呵),但同样能楔紧,也没挑了千斤,西方木刨很多都是横棍千斤的,刨楔形状也是五花八门,但我个人还是认同用软木更合适些。
$ W( _2 _: J. R: _* P% J   3、柄型,其实什么柄只要用习惯,发力机制合理了,就可以,以前我喜欢牛角柄,认为那是合理的。后来发现直柄手搭着更适合自己发力,所以后来用直柄的多。包括日式拉刨,西式前后手的握持方式,肯定和当地的人的体质和文化传统有关。所以柄型无所谓优劣。
* s! N3 A! h- y$ ]     师傅的话是经验积累的成果,但我们自己当宝贝抱着不动,不去研究,就会使其变得狭隘,倒不利于木工技艺的传承。世界都是从原始走向进步,文化无优劣,功夫见深浅,总拿自己的传统当做博大精深,那是蒙自己的眼睛。
# E, r( c" N7 n$ h/ \2 W     借p兄这地方瞎说一通,呵呵。
& ~0 P1 V( W4 @6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