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ciaji

[钻] 小台钻的主轴保养和旷量修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5 21: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高手
发表于 2017-10-15 22: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这都行··!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03: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初学者 发表于 2017-10-15 21:06
5 g2 p4 B9 L+ B0 c4 a  c- A就是说这个夹头的连接是莫氏的吧?

* {7 Q4 s7 {% X, pb16是b16,莫式是莫式,不同的锥度有不同的叫法,不然就乱了。 但你也可理解成是和莫式差不多的一种型号的锥度接头。 常用的锥度分别有jt0至jt6  有b10至b18,有莫式1-5等等。
& Y& C( N& ?' ~0 D, |5 `5 M8 J3 N
发表于 2017-10-16 0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ciaji 发表于 2017-10-15 14:11
/ Z# C8 q; M% g1 j2 i有用的, 但你可能是滑动齿槽磨损比较利害的原因。

6 Y2 r* x5 ?& ?6 u+ }5 o比较新,几乎没用,不应该是磨损的吧
% D  K8 ~$ N4 f* M
发表于 2017-10-16 09: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初学者 于 2017-10-16 09:50 编辑
. @, j' G* v% e3 I: B% k
ciaji 发表于 2017-10-16 03:46/ ]- J# Q# e9 ?. b
b16是b16,莫式是莫式,不同的锥度有不同的叫法,不然就乱了。 但你也可理解成是和莫式差不多的一种型号的 ...

" l) ]: k- ]  S8 {6 E9 R& h" n长知识了,原来我以为有锥度的都叫莫式,不知分的这么细,谢谢。
7 F$ R- g7 W/ U/ M0 B8 X
发表于 2017-10-19 21: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ciaji 发表于 2017-10-15 17:53   }3 n4 Z$ B2 v( k% P+ I+ T: M
b16锥度连接的有专门的三角契铁。卡进去,敲一下就掉下来了。 但我就拿一薄点的开口板手塞进去,一边慢慢 ...
3 J, ^$ E& d6 |8 W/ q
我又正想问这个问题,谢谢楼主回答% [$ U4 m$ T. y: _
发表于 2017-10-21 21: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台钻会跳舞移出10多CM”你确定是10多CM不是mm??
发表于 2017-10-30 18: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贴要回贴
发表于 2017-11-5 23: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厉害,潭里需要这样的高手
发表于 2017-11-9 21: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zxk 于 2017-11-9 21:09 编辑 ( F3 K: `& o$ K" C# f( ?

3 [3 F) Q% \/ E$ `1 D5 Y0 A发现点问题 权当探讨: 楼主只是锯开了下端,也就是下端是自由开放端,但上部是固定的,那么当您用螺丝紧固下端的时候 由于上端为刚性不变的,只有下端向里收紧 故而形成的不是圆柱状的抱紧状态而是喇叭口状的抱紧状态,这样的话 主轴和套筒只是线接触而不是面接触了,这样的话使用时间稍长就又磨损了!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在锯开的缝隙的顶端再横向开口一直延展到手柄那端50mm处,这样上端右侧也是开放端了,在此处边缘再钻一孔,把一螺丝,再均衡调整两个螺丝的松紧达到与主轴的间隙恰到好处即可,这样主轴和轴套就是面接触了。$ H5 j4 D9 e7 s# K0 @% ]
( B. |( X. J! j! e4 k7 a  U' {
发表于 2017-11-12 16: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15: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tzxk 发表于 2017-11-9 21:04/ l: v- z- b2 y* g$ s5 U
发现点问题 权当探讨: 楼主只是锯开了下端,也就是下端是自由开放端,但上部是固定的,那么当您用螺丝紧固 ...
  I! |. a: ?/ `
这些天没怎么上来。 是这样的我不知您是否拆解过台钻,台钻的抱轴结构基本上都是分上下两个抱紧环位,也就是机体中上下分别两个抱紧箍,中间是内凹的。 您说的方式是以达到上下两个抱紧箍达到最大的面接触,但国内的普通台钻机体薄,横向在开一条调节缝虽可解决上下两个抱紧位处于最大面接触,但却损失了必要的钢性。& B, C8 L# E* h  R: Y% G' a9 F4 }
我锯的这条竖缝也是直达上面抱轴的上方1.5CM处,锁紧螺丝的开孔位也是位于两个抱紧箍偏上方的位置, 这样可能不能达到上下两箍最大的面接触,却也能更合理地达到钢性。这样锁紧调节的时候我用规塞试上抱紧箍也基本和下方的持平。' x, T1 J3 {/ y- d+ n8 J
, P& s, H# z1 T: k! _0 U
还有个磨损问题,抱轴的最大做用力是钻孔时左右前后偏移横向力,轴壳是不参于旋转运动的,只是内轴在旋转,所以磨损是极基微小甚至在润滑良好的情况下长久的使用中不会感觉有磨损。
( F  k+ l/ V7 d* t, }6 _/ i
  ~: O2 [( g, U2 l  因为所抱的轴只参于花键上下的运动,所以可以在调节螺丝时调到弹簧回弹顺滑就可以了。
  ?2 t2 n0 `  R' J8 a1 X+ P8 J, T8 L0 i- \/ U6 u( c. a' U5 K
其实我这也算是简单解决的一种方式,如果是好台钻,我会重新磨抱紧箍位,并打上石墨铜环确对可以确保旷量在1丝以内或更小。也就是发动机常用的抱瓦原理。
$ y9 i- A. @& w# F$ R% X. U
0 ?: s9 ]8 U. L% U* w  现在的普通钻铣也好工业级台钻也好,旷量的调节预紧其实用的也是这种开缝方式。只是出厂时多了个调节螺丝位。
8 `1 \* _% {- b) F* @& @$ n! f3 k1 @2 N8 z+ k! c* r7 [* E, w% G0 y
最近在用高精度台钻改钻铣,所用到的是另一种多点位预紧调节,采用的是直线轴承样式的多点位确保一条直线的原理。- N& O( N1 H, o' z) H4 y# n
发表于 2017-11-13 23: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ciaji 发表于 2017-11-13 15:33  j3 P" ~- |- X( g* |$ N- G
这些天没怎么上来。 是这样的我不知您是否拆解过台钻,台钻的抱轴结构基本上都是分上下两个抱紧环位,也 ...

0 K/ M; F# i" w2 I谢谢您的认真解答!% u& T9 A+ Q( B
我的摇臂小型台钻也是和您这个台钻类似的结构,抱轴结构也是上下两个环状轴套,中间是空的,只不过我的台钻壳体是10mm的壁厚2 h5 h  n- E+ a% w) e# B! O4 \
锯横缝而且是前端一段的不会影响到壳体的强度的
0 X( q- s: h" r' u- r2 I' M5 q我的台钻同样的也是轴套与轴逛量很大,间隙达0.1mm   采用锯横纵缝这种工艺方案  分别在两环套间及上端上下钻了2个孔 孔的一端面是光孔 一端面是丝孔 连接(没有用螺母),起初只是调节了下端紧固螺丝,但轴套下移到最大行程时仍有0.04mm的逛量,而且可以感受到轴套间的接触是环状线接触,于是又松开底端逐步调节了上端调节螺丝 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同时稍加紧固下端螺丝 达到轴套上下顺滑无阻滞就调节完毕了,目前来看简介方便的调节轴套类的工艺方案无外乎就是这种方式了......
& U: ~* h9 D" F# }  D0 T: e
% A% T7 R& I. Q8 r* B: d后话,还是很感谢楼主的认真的态度的 分析问题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不同 解决的方式不同 但都是技术交流,楼主毫不保留自己的技术 很令我敬佩!& L4 t0 m8 d  c
发表于 2017-11-14 12: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8 o3 p: f) B* o' G! e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13: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tzxk 发表于 2017-11-13 23:03. ]/ |6 N3 _. F7 g
谢谢您的认真解答!
/ P0 q9 O& P5 K  D- E& e9 F: x2 i我的摇臂小型台钻也是和您这个台钻类似的结构,抱轴结构也是上下两个环状 ...
4 C2 C% D7 z! g* {. U+ c
谢谢! 您说的很对,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会不同。但有得讨论有得验证对于个人DIY 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其实我也就本着取之于网络,回归于网络的心态。必竟个人DIY 很多的参考与教程类的东西大都来至于网络。
, A: ?1 o( A3 ?# b& i& x 如果每个人把吸取参考后总结自身需要的改进方案回归于网络,那么网络上就可能有更多的DIY少走弯路。# @& K% U5 Z6 w! D# |( h7 Z
. V$ G; z" C8 g' J* s1 |$ u
可个人DIY 必境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改进或DIY时大都自己一个人,还要思考各种问题,所以这也是有些人不习惯边做边拍。比如我。。。。* g! I3 ?& d  z6 W  p) P5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