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fckadxz

刨子设计探讨 存在问题的刨铁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0 23: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斫琴坊 的帖子% c0 z5 |2 e* b) C, `

# x) k  s" K4 R: ?5 D. G( \我的刨子楔就是软木的,
发表于 2011-1-11 09: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式刨膛,還有一種很有趣的保養方式,不用的時候,會將刨刀壓鐵退出來,用機油泡上個一整天,再拿出來擦乾,必免刨膛變形,再將刀片跟壓鐵裝上,這樣用起來會更順暢,但是我的手對機油會過敏,所以我都只是在表面擦上油之後,等一陣子再擦過,不是泡機油,另外的方式是在刨膛底部上一點蠟,這樣比較好推。
发表于 2011-1-11 11: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手工刨的盖铁。
* A0 v4 p+ D- n$ f( k% A刨刀与盖铁应是一个组合,
7 ?8 {$ M$ }9 X& h$ b盖铁主要用于加强刨刀强度及控制刀刃减少戗丝使之木面光洁。
5 E9 l6 x( E+ t, n% K% ?+ v5 W通常盖铁压在刀刃的1毫米处,粗刨可退至2毫米。
+ x- N* I2 B& o. ?" Q! K  _$ e/ h
4 z+ Y: q$ ^2 p/ H  s0 p, X2 J

刨枕不宜厚,在千斤受力处以8毫米为宜。这样容易调节刨刀

刨枕不宜厚,在千斤受力处以8毫米为宜。这样容易调节刨刀

刨枕盖铁刨刀

刨枕盖铁刨刀

盖铁压在刀刃的1毫米处,新买的盖铁须经整修才好用。

盖铁压在刀刃的1毫米处,新买的盖铁须经整修才好用。

盖铁与刨刀结合处螺丝部分与刀刃口,其余部分为空。

盖铁与刨刀结合处螺丝部分与刀刃口,其余部分为空。
发表于 2011-1-11 14: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眼木匠 于 2011-1-11 14:20 编辑
0 W1 v) m6 k# D- Y% c: n0 O: S5 X* d& d* l3 Y; i
这个帖很好,楼主做什么都一定很认真,和楼主探讨,这个不会影响使用,因为盖铁使用时即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刨刃有一点弯曲恰巧起到了保护千斤的作用,刨刃有纲的下部分不会弯曲的,盖铁略长一点在使用时刨刃不易后退、很多罗丝盖铁拧紧后刨刃也会变弯曲,但刨刃和刨底接触面是严密的,刨子千斤裂了很难修复,也不美观,18楼的盖铁很好,我现在用的是这一种。
发表于 2011-1-11 20: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邯郸学步 于 2011-1-11 21:46 编辑
. ~" z' I, A9 U( ~! J' D
6 {8 G9 L  d5 F3 \单一铁压盖不仅起着压紧刨刀的作用,还起拿戗的作用。拿戗时,将铁压盖向下打,使铁压盖的刃离刨刀刃不到一毫米,这样铁压盖就要够长。日本的拉刨的铁压盖,一般只是压紧刨刀,拉刨的刨体又较薄,所以日式盖铁较短。早些时候传统的中国刨的刨刀是由铁匠手工打制的,不像现在机器制造的西式刨刀中间有一道长孔,那时的中国刨没有盖铁,是靠提高刨削角来拿戗的。刨刀要和刨膛坡面贴实,否则刨削时刨刀震颤,刨嘟噜,二者要贴实就要求刨刀必须和刨膛的上下四个角贴实,这样刨刀略向后弯有利于刨刀和刨膛的贴实。事实上,铁压盖打进后,刨刀被压得略向后弯,刨刀退膛后靠自身的弹性可以恢复平直的。懂行的铁匠在手工打制刨刀时,都使它向后弯曲点,刨刀和刨膛斜面接触的刨刀的背面中心略凹点,为的就是刨刀和刨膛的贴实。日本的拉刨刀背面打制的都是中间向里略凹,也是为了使刨刀背面的四周和刨体贴实。
发表于 2011-1-11 21: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邯郸学步 于 2011-1-11 21:11 编辑
/ N5 s/ ^" s; e) f" D
筱王 发表于 2011-1-10 21:27
9 m& f/ N" B4 J8 g+ S- U1 h我看这不应是问题,主要这种盖刃和刨楔一体的作法要很精确,盖刃和刨刃相交处,平面不应有缝隙,刨刃处有半 ...
# b  \5 E' `; `& b. F# F

3 K2 s0 ?* |- x3 j# S; Q" J% e单一的铁压盖调整方便,好操作,用锤子敲打就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21: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ckadxz 于 2011-1-12 18:51 编辑
) Y- ~* J  z5 X3 g6 |: K
8 D! W: X& Y5 E* R. e) o% g  @* g我的看法是,日式刨刨刀厚,单压铁不会使刨刀发生多大弯曲。但中式刨,如果压铁过长,则会发生较大弯曲,这种现象在牛角把的刨子上轻微,因为牛角把可以支撑刨刀,但在贯通式把子就比较明显了,过长压铁会使刨刀发生非常大的变形,并且这种变形很难控制,尽管也可以照样刨木料,但是刨削角度怪异,压紧方式也不合理。0 N% ~" b  w) w

" s1 C$ f  H- \7 Y) f; G" c4 n. l简而言之,单一压铁过长,会使刨刃变形,改变刨削角度,减少刨刀和刨堂接触面积。设计值得商榷。+ ?( d/ F$ ^; X1 R) @9 ~; E. Q

3 v- C( r" H) K& O" \至于刨刀中部微凹,刨堂中部微凹,这类设计倒是合理,刨堂2边压力较大,其他地方压力分布较为均匀,合理分担刨刀压力。
7 M, k( K5 I0 c5 m6 _7 B
3 L4 `' s5 V; v非常可惜的是中式刨子的研究,参与的人太少,使用者也只是觉得自己用惯的好用,说不出任何道理。而这方面西式刨已经遥遥领先。
1 b  l# `, G  v( p' N
3 o9 Y$ z& W1 q- b* M其实刨子应该很简单的东西,确定切削角度,留出合理出屑空间,固定好刨刀就是。任何好的设计都必须满足这几个基本条件。
& [# s9 F9 _* i  A$ o
+ Y" U2 }  O7 Q( Y& \
发表于 2011-1-11 21: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式拉刨的盖铁可以有拿戗的作用,台湾的日式风格的刨子的盖铁也可以有拿戗的功能,那肯定也是把盖铁刃口打到离刨刀刃口较近的位置。日式拉刨的刨体较薄,盖铁自然就短一些。
发表于 2011-1-11 21: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fckadxz 发表于 2011-1-11 21:33 , |; v% c* w8 L+ G, H
我的看法是,日式刨刨刀厚,单压铁不会使刨刀发生多大弯曲。但中式刨,如果压铁过长,则会发生较大弯曲,这 ...

& X* s: S$ I/ i* E说的太对了,压铁过长不好。但肯定,短了也不好,不长不短正好。
发表于 2011-1-11 22: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邯郸学步 于 2011-1-11 22:25 编辑 8 z7 h7 s& _5 Q! o2 g" [
& V" t) G, X5 F: l9 J
刨刀压在刨膛里,刨刀怎么能发生非常大的变形呢,怎么能刨削角度怪异呢。实践一下就知道了。铁压盖打到压紧刨刀就行了,为何要打到刨刀、刨体损坏以至于不能刨削呢。日本式刨子的盖铁,你一直使劲打下去,到一定程度,它也会刨梁、刨体崩裂的,甚至将刨刀下面的刨底压得爆裂。
发表于 2011-1-11 22: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邯郸学步 发表于 2011-1-11 21:53 ; J. C, b0 `9 t6 i1 l9 S$ J4 ^
说的太对了,压铁过长不好。但肯定,短了也不好,不长不短正好。

" [: G5 t  u0 V! n& [4 m# \邯郸老师你好,同意你这个说法,盖铁过长过短都有问题。4 [8 g, q, b1 Z$ l2 `
对盖铁拿戗的位置各国无争议,无论是我国推刨,西式铁刨,日式拉刨,都是以下缘打到离刃口很近为准,以角度差快速折断木纹,以防止刨子迎戗茬前进中深度撕裂,达到克制逆理的作用。" j4 Z: O7 B0 j' v+ |* e  P5 }
我在东北见过一些日式拉刨,没盖铁的多,直接入嵌。有入嵌加传铁棍盖铁的,盖铁下缘打到和刃口重合,上缘正好高出刨床上面一点。我感觉小鬼子在工具制作上比咱们认真。
! J: i4 d" Z/ y; w盖铁刨楔一体的旧刨子我也有几个,把盖铁打到与刃口重合,上缘一般露出刨床上面一指左右。' i) a% `( a& x% P! D, m+ {/ y3 u

9 h, ~! S( U& t6 u/ Y) V
发表于 2011-1-11 22: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fckadxz 发表于 2011-1-11 21:33
. j/ ?. Q& i! ^5 Y! a2 \我的看法是,日式刨刨刀厚,单压铁不会使刨刀发生多大弯曲。但中式刨,如果压铁过长,则会发生较大弯曲,这 ...

5 O, A1 h$ P# x: ~刨刀片上方可能会被压弯,但在刨膛内依然被挤得贴合,不会角度怪异的。
发表于 2011-1-11 22: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laohu271828 发表于 2011-1-11 22:19 4 q) ?1 j2 ~9 Y+ F  [8 |2 ]& c) m8 L
邯郸老师你好,同意你这个说法,盖铁过长过短都有问题。
8 V; P% q( B% M, N; H; p对盖铁拿戗的位置各国无争议,无论是我国推刨, ...
. x# s- b+ T" b8 j
说的有道理,共识
发表于 2011-1-11 22: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hu271828 于 2011-1-11 22:58 编辑
$ K! j: i2 l" u$ ^: M3 Y6 P6 G- d4 Q' ^( V4 I: j/ t5 f$ z& }
我感觉对工具有钻研态度的首推西方人,西方理念对理论和实证很看重,所以反应到刨子上也是精确,有创意。以盖铁为例,螺丝固定,折叠固定,厚型盖铁,反刃代替盖铁,花式繁多,思路开阔。- i$ f- v5 O( C% }$ N5 \
9 j3 g5 j( Z, S
日本人认真,做的东西传统的就是传统的,就要有别于现代,不怎么变样。就以盖铁为例,都是短些的,打到离刃口很近,再打就几乎敲不着了,不同的木匠做的几乎差不多。
4 m2 J6 Z5 f" v$ t" c" k8 Z! s
- [( {) k& `, [0 e1 s我国传统理论研究少,记住口诀会用就行。不擅长实证,老辈传下来的不去探究,就一直用。擅长融合,工具简洁多用。经常一把刨子干好几样活。以盖铁为例,都说用来拿戗,但为什么能拿戗,很多人说不出。
6 F' H% q, M7 \! @: p) z+ U8 ?" C2 d: m0 F: S3 D; \8 R7 R3 A# _
言归正传,我感觉邯郸师傅那个盖铁是做长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23: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aohu271828 的帖子$ e& b$ R% D4 n! b. W6 [
7 F+ M  n$ v. V& k
刨刀会整体弯曲,不会上部弯,刨堂那部分不弯,因为刨刀刚度整体相对均匀,同时刨刀和压铁接触的只是在刃部和压铁上端,中间没有任何东西阻止变弯。这是压铁和木楔的不同之处。木楔在刨堂2侧限制了刨刀形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