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7-5-23 10: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年不掺乎这种争论了,没想到又在木工论坛遇到了,简单说点个人看法供各位参考。/ U! Y8 `' z- z# h
1、争论的就不是一种模式。回帖主要说的体验经济,挣得是顾客个体参与体验这块钱,一位顾客一个月来不了两次,一次贡献的纯利润也没俩钱。这就需要大量的潜在客户群体保证常有人来,你的各种产品和服务还能稳定住回头客。同事节假日以外还得能挣到钱至少摊薄成本。这种模式最好纯手工,多数顾客做个板凳会吹嘘几个月,要是手工打造纯卯榫不用胶水就更不得了了,这时设备自动化水平越高越没意思,个体体验变差,安全风险却急剧升高。所以这种模式养活自己非常难,我个人认为中小城市就算了,一是群体规模太小,二是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太低卖不到好价。店面租金人工省的那点钱根本于事无补。
4 {& }( w: x* a9 O7 f楼主的想法我觉得是专业和业余同吃,但偏向专业工厂方向。首先想把这两种差距很大的目标客户都攥在手里我个人觉得有点想当然,至少从纯经济学理论上行不通,到实践中也可能有独到之处可以处理得比较好,这要看能力了。
8 z: P8 o; R1 h6 V! H2、楼主很有想法,工业机械化的好多方案我这个菜鸟看不大懂。但反过来这种模式下投资好像又严重不足。你接个大点的单也自己或带俩小工忙活?马克思老人家早就说过,你不剥削你怎么赚钱呢?!
, ^$ s+ h5 k" o) R7 e) D0 o3、多说一句无关的话。情怀是个好东西,但要看自己的能力和可以掌控调动的资源。马云一个举措可能惠及(至少影响到)万人,而我们普通人,我倒是建议如条件允许救助个西部孩子更实际点。咱干个小作坊,情怀还是暂时放心里,活下去是根本。. M/ y) O: |1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