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红土地1

大家有没有感觉中式刨子慢速推不太好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4 19:2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了一辈子,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表于 2016-3-7 00: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发表于 2016-3-8 22: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socratic 发表于 2016-2-26 23:135 P0 K! K6 s0 C% s0 A  i  ]4 d
不同地域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即可解释其功能及形态差异。4 g& h  z) w3 V+ x" d4 a& Q* c! e' |
中日欧三种木作,其巅峰作品,均产生自上流社会 ...
2 |7 V8 k9 Y4 _
新手不懂胡乱问一句  宋元或明代才有刨子  那么宋以前老祖宗怎么做木工?. E5 E' N0 T& V6 x& F
( \* L# B* N8 Q  b5 A5 R+ I
发表于 2016-3-9 11: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我用日式刨刃做中式刨则没有这个问题,是否和刃子厚度有关,不得而知。日式刨刃做中式刨,前后刨床的比例还真得按中式的来,或者说直接给日式刨加个把来推还真不好使,重心太靠后了。
发表于 2016-3-13 01: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式推刨:双手两翼发力,稳控刨体平衡,大力快速推进时,刨刀上任何阻力点变化,无需调整双手发力大小,就能保证方向不变,一笑而过,但慢速行进,为保证刨体按方向匀速行进,那双手发力大小必须随刨刀上阻力变化而变化。3 }9 C% b" Y, t2 t7 D( R
& l7 O' T2 ]% |6 S& z& Q" K$ K' @  S1 y
    但若以大推力高速行进刨体,即使刨刀两侧出现不平衡的阻力,也影响不了中国推刨前进的方向。8 a" o3 l% e4 w$ @
# b8 u; F- i' f0 h# S: X, M
    中式推刨似:老汉推车,两翼发力,车身平衡易控,而慢车不利控向。
" c3 |( G: q2 R   ) V$ L; E5 ~" f$ }. z
    日式拉刨如:老牛拉车,中置发力,控向自如,但高速行进易翻车。
5 ^! v' q" \: F5 `; j1 j9 `  k  s' j; v' ^8 k1 s
    而发力和控向中置式的洋三轮车,虽然驾控自如,但骄气的设备维养,对专业人来说是个经常性的累赘,况且这玩意在中国出门就超载,只有DIY者家里玩。
发表于 2016-3-13 05: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推刨、拉刨,还是欧刨,最终还是面对实际施工中的材料表现:8 U4 u- }/ B. k1 {, ~* E# R! G
    平滑归整、细皮嫩肉,不管是得天独厚的钢坚刃利,还是薄刀乱敲,谁都能一笑而过;: h0 f/ z* c0 z2 R/ L# E
1 i3 e: V! X9 Y
    不过拉刨不但好用,悠然之间慢出的连续薄长花,还是非常好看的高级娱乐工具;3 Y$ J6 \* q  g% v

8 j" s  p3 y# H$ }) w& L, V5 H" K3 `    而坑洼毛糙,傻大硬粗,特别未干量大的湿材刨削,这是中国木工常见施工材料,且推刨先天刀薄钢劣,所以采取快攻,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解决实际问题的才是真功,而又能使其成为精美器具者,那是实力,真功实力才是快的有道理。! e9 s& l; b0 s& h; Q' h# }
  W9 O5 c* a" A
    中国推刨,以双手全身发力,在刨体两翼快速猛推,刨的是硬碴,平的是天下;- v3 |0 C+ L4 B% Z; Z( w/ c
    洋拉刨,再刨坚刀利,硬材刨削纯以臂力回拉,刨的是薄花,拉的是仇恨。
7 \- B! w6 r4 P- C. N' d- o! v$ R6 I0 d/ b. _/ ]( C
    说起薄花的刨削,中国推刨刨体提空,刨刃贴面飞速铲削出的刨花,虽然没拉刨花的连续性,但只会更薄,而其在实际施工作业中更有意义。& T9 _) u$ i; P
   
3 A; M6 H+ t  ?) o& B! g  如传统云石镶嵌凳桌面净平作业,最后边框微量突起木的削平:    净刨在手,长空一挥,刃过无声,飞花落面,风轻云淡。
发表于 2016-3-13 07:0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小说的载体。赞楼上。
发表于 2016-7-25 12: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推时容易急促,拉则更适于舒缓。
4 o$ v; Y$ D5 n2 w5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