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UKE98

诗书画印对个性制作大有禆益,发篆刻水印引玉!(4页后多位高手献宝)芦斋老师主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6 22: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90年代潜泉美丽印泥(左)与早年美丽印泥(右)
8 m! R, n7 o/ B8 D早年泥色淡且粗。
IMGP1813-1.jpg
发表于 2009-7-16 23: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芦斋先生" \% m+ W. ]# o
    莫笑字丑,丢十来年,全靠钢笔留了些迹象,一股浮躁俗气逼人,先生应该看得出来,既然看得出我喜欢二王米颠(让我佩服得紧)。上了木工网几个月,来的目的是找些书桌的资料,买了些木头,想给自己做个桌子,计划重拾旧山河,以作消遣。正如李兄帖子的题目一样,我纯粹求其道静。1 c' z7 |% l7 @, |
    先生对我的处女印提都不想提,可见处女作品真的登峰造极发人深省非常成功,唉,打击归打击,还望先生授教一些基本的知识。
发表于 2009-7-17 21: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芦斋先生0 }4 Z% p; `( J5 x
    莫笑字丑,丢十来年,全靠钢笔留了些迹象,一股浮躁俗气逼人,先生应该看得出来,既然看得出我喜欢二王米颠(让我佩服得紧)。上了木工网几个月,来的目的是找些书桌的资料,买了些木头,想给自己做个 ...
& B( b# w; L) _4 n5 W重木 发表于 2009-7-16 23:53

' Z* y( {9 J' Y( c) c' [呵呵,兄又有师傅,又有师兄的,小弟我岂可逾墙啊!
7 N, _2 {6 v# H4 A0 [" g% g# m5 P0 X, ^0 k+ x/ W" Y7 k4 Y
若学印还是从临摹经典汉印入手为宜。兄酌!
发表于 2009-7-17 23: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芦斋先生: @- K, y2 C) X4 Q4 e8 P1 H1 ~9 _/ }/ s
    李兄此帖,虽有“抛砖引玉”之意,又似侧重于讲究一个“喜爱之情”,小弟才敢妄自菲薄无知无畏。虽说兄弟我的资质和水平,四处攀交膜拜都有辱先生以及诸位好手的颜面,不过还望各位老师念在兄弟我拳拳向学之心予以谅见。当然,目前的情形是:更应该感谢各位兄、师如此知书达理心怀虚谷的容纳。
# A( S* N  u5 D, R+ [    师傅,师兄,老师多,不是为了交际礼仪的需要,更不是傍大款乘凉之意。相形各位造诣,兄弟我无异于白丁一个,与各位高手交谈,自内至外,由里及表,我发自肺腑的觉得需要加一个敬词才能表达兄弟我倾慕之心,钦佩之态。干净如此还望各位理解。3 I0 t# w: N; W
   谢芦斋先生教诲,在你们的帖子里,我已经在接触金石的知识,于我的“一穷二白”而言,收获已经不小。更希望金石之门有多浩瀚精深,各位老师的牙慧就有多绵绵不绝。以便白丁兄弟我凿壁偷光。祝此帖筑万丈高楼。
7 m8 h/ j, {2 l5 s- _" u
  h  _4 f' S9 _# U5 w7 T关于此处女印的说明:  T' w; y; j# d/ S$ I8 f* f4 `
莫怪我肤浅浮浅,本应该象芦斋先生和李兄教诲的一样,从临摹汉印踏踏实实的开始,怪只怪不知天高地厚。想送这么一个章子给朋友,看来还得等几年,呵呵。
发表于 2009-7-19 21: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重木兄,大家在坛子里泡,谁也不比谁高明多少,开心就好!' K4 c! |: y0 O8 x0 q, [6 n! h+ B
6 ?7 T# ]8 r" X' a/ \5 G' G
喜好木工也好,喜好篆刻也好,也就是个开心!( {" x/ ], v4 o% `! H4 K3 g5 R0 y

( k( r1 b3 a7 F+ T/ m) ^4 m% f' Z送朋友一章,好坏且不论,单这份情谊,朋友一定会珍惜的!也会开心的!朋友开心了,相信兄也一定会开心的!
发表于 2009-7-20 10: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构思巧妙,相得益彰。好功夫。
& z) L) B' T, r. `9 c. _# H9 l感觉下刀有些谨慎,少了崩石气势。; @/ k+ s2 K6 {
章体上佳,有田黄韵。3 T  J4 i0 t3 u/ b% G: z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4: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KE98 于 2009-7-21 15:14 编辑 . M" B; [2 j5 A! Q% y: |
! L  K0 \! z  @' P
芦兄台鉴:
8 [. p1 L3 B' i# B! ^8 f    文章拜读并珍藏,受益匪浅!
! K& P. M2 g' ]9 ^6 Z3 N. d    印作拜读并珍藏,获益良多!, |( Q3 N. z+ u  Q- C" n
    一直很喜欢兄的头像印,竟真是兄亲手刊之,钦佩之至,请兄多多提点!{:1_195:}
3 k2 T/ H1 H+ V1 j6 O5 [8 f% L1 r5 V# m5 }1 D' Y
   PS,兄对熊柏齐印风很有研究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木四师弟如晤:6 w+ f- s* g& s& F" k# A! u8 P
    对第一次动刀者而言,你刻的比我想像的好!加油!但削还是要削的,否则你会没了目标。7 ]2 p( v: |. r' E1 n( B
    一、当从白文印入门,朱文难刻,想必已知;二、布局失当,此四字不好刻,“知行”笔多,“合一”过简,你应从右上起,逆时针转着布局,效果会好许多(即便是竖排,也应先右后左,你习书法经年,此不会不知,看来是疏忽或者反印思维尚未形成);三、“合”字不该想当然地“美化”,这一来,成了“同”了(知行同一,或许也讲得通?呵呵不对,你刻的是“同一知行”);四、先说这些,还是从汉印临摹入手吧,一上来就搞创作,是不符合艺术规律滴~~
. H: W* i5 j& A* b
" r0 u$ n$ |- \% c8 w; `8 `    介绍一下,你二师兄是SULAOZH(茶海大师),三师兄是牧宝同学(先到先得)。再说说你关于印石的误解:你买到的应该就是青田石,但属于石质较糯的。从你之前的说话中,猜到你原以为印石是很硬的,其实就是这样,当然不同石种甚至同一石种都有硬度上的差别。抛开收藏价值不谈,单从刻印来说,好印石的标准就是“软硬适中,杂质越少越好”。
. S3 ~. v$ u  K3 Z3 n
- ~! R- U/ t( m- H2 K6 O    先聊这些吧,你有书法基础,刻印来玩不算难事,临临汉印吧,把你的七块石头都刻成矮子,你会很高兴自己的进步!{:1_195:}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5: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KE98 于 2009-7-21 15:31 编辑   m! {  \# S, D) ]9 x
+ T5 u, E/ S0 @* i4 H' J3 \* V
109# refa21
1 U7 b0 A3 P" n# _
& I8 R7 t( M8 r6 V$ J* dRIFA21说的对,你的石头可能是杂质太多。钝刀的效果我也想试试,记得老缶不是用一枚钉子刻过很有风味的一印(记不清主人公了)。你若想试试利刃,建议买一把成都倚天篆刻工具厂的“永”字牌硬质合金刀。
* p! v3 D" n' T. A9 ~. j
$ |7 D% U/ i5 G. F书法绘画,如你我这业余玩家就不必深究了,多读字帖画册即可!期待你的新作!{:1_195:}
5 L$ E0 Y# l' G: I; g4 t9 ?" v7 I5 k8 D) l4 H* Y* t0 G
对了,你说的小镜子对初学者很有用!不过镜子普遍都薄,不适合垫在纸下钤印的,我垫的是10mm厚的玻璃。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5: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构思巧妙,相得益彰。好功夫。  W* E! Y( J: D0 F! m
感觉下刀有些谨慎,少了崩石气势。) t- x; y5 @3 r! y2 u9 {. }" T! ?# e
章体上佳,有田黄韵。
3 ?* I) Z3 `6 a, u: R4 O谢谢!/ L; b) X5 \/ `, Y4 y
玩木者 发表于 2009-7-20 10:01
4 \: I$ V0 _# m3 j
0 m, `6 C9 V, I' Z) G
老师傅光临,在下不胜荣幸!您的自制细木工具大帖令我折服!' X6 A5 d: f* i& @: R# `
谢谢您的鼓励,另外关于崩石,那的确不是我追求的效果,看来老师傅喜欢奔放粗犷的现代印。印石是普通的寿山石,可能是台灯下拍照的原因,加重了它的黄调。' v% R+ X% Q- G" p5 d' S1 O/ s  z
6 |2 f* f5 y5 g& r
盼您早日开那则“解惑答疑帖”啊!{:1_195:}
发表于 2009-7-22 16: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震得我蒙了。
发表于 2009-7-22 21: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芦兄台鉴:
' O+ L8 n3 ~7 L2 \! H7 D" w' b, h  o' {    文章拜读并珍藏,受益匪浅!: W9 @. o" c+ \" o
    印作拜读并珍藏,获益良多!
0 u% g) g$ i2 D4 z- X    一直很喜欢兄的头像印,竟真是兄亲手刊之,钦佩之至,请兄多多提点!{:1_195:}7 c% T( k  b& U0 W

8 z) k1 B& z5 M  C0 B   PS,兄对熊柏齐印风很有研究吧?
9 H, A5 A9 T. b# QLUKE98 发表于 2009-7-21 14:56
# Z$ E; D" E" _5 Z
呵呵,LU兄客气了!' u8 f, W" c( x
小弟也就是瞎摆弄、找乐子而已,“提点”二字不敢当啊!
* T( M8 v" m# O$ U2 F& ~, k熊先生是荣宝斋名刀客,小弟怎敢望其项背。
" B- e  K8 f) s! G. V  V6 m) B弟部分印作参酌了黄牧甫的刀意。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00: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LU兄客气了!; s$ T4 y3 Y) X! r& D8 }
小弟也就是瞎摆弄、找乐子而已,“提点”二字不敢当啊!
$ @8 C5 J4 l, b& o; m! E, s熊先生是荣宝斋名刀客,小弟怎敢望其项背。+ ~# v& t, u3 Q/ ?" f' z  B
弟部分印作参酌了黄牧甫的刀意。
0 B' X% f  H+ \芦斋 发表于 2009-7-22 21:54

# F8 H% K. m! N0 f( ~% p5 R
, A' p# L  S9 ^# E6 ?牧父,偶像也~+ U. W) b8 I3 q- i8 ?7 H/ `% T9 B1 W
横划收笔处的隶意,的确在黄的白文印常见,喜欢这份洒脱。
' f  D% y2 ~: p2 h& K5 G; ~' c9 j9 O, t1 r
有的朋友很想得到芦兄的评语,就请芦兄不必推让了,也帮大家评点一二吧!你们都不说,我瞎讲误人呀。6 n: q. r) R  K8 Y* k% O- ?3 K* b
/ t+ Y  F( h2 A4 g
纪氏兄有日子没来了,想念。5 R. ^9 k+ u7 V1 F8 U

0 W3 ?1 M% r- E6 Q, c" A重木,我削你了,你倒是冒个泡啊。
发表于 2009-7-25 17: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学兄话:最近两天打鱼摸虾不及回话。3 o* b' A4 s9 l8 I) h9 j  {( ]
慢慢磨刻中,石头不那么难磨,所以也在一刻一磨中觉得很有意思。汉印目前对我有点难度,刻来磨去,好像倒是在学怎么熟练运刀。
发表于 2009-7-26 07: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让老师们指点一下~!怎么发不了片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