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UKE98

诗书画印对个性制作大有禆益,发篆刻水印引玉!(4页后多位高手献宝)芦斋老师主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6 02: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RIFA21的刀法,冲刀崩得那么井井有条。李兄,我一块青田石已经变成矮子了,折价大概磨掉了2块钱。这石头很好磨,会不会是石蜡制品,但分量感觉象石头。四字已经刻成,感受有三个字:不容易。四个字感受:其修远矣。
发表于 2009-7-16 09: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挺好。看了各位的帖子,佩服啊。回lu的话。我的藏品都是仅此一件,是家传,我没眼力。今后也不会买了,谢版主的提醒,最近也没动手。只能翻些老东西贴。大家高兴的话,再贴。就是玩,高兴愉快是真。
发表于 2009-7-16 12: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一个问题:怎么发图?是不是要将图片先传到网上再复制地址粘贴?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12: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挺好。看了各位的帖子,佩服啊。回lu的话。我的藏品都是仅此一件,是家传,我没眼力。今后也不会买了,谢版主的提醒,最近也没动手。只能翻些老东西贴。大家高兴的话,再贴。就是玩,高兴愉快是真。, ]9 |6 K* }' U
纪氏 发表于 2009-7-16 09:06

, J" T" |6 p, E
9 I% f# O% x3 t! n7 K谢谢纪兄!当然要继续贴啦,我们都在交流中长进!老东西要不断地翻,新作品盼不断地出。高兴,结识一班同道高手,真的非常高兴!!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13: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一个问题:怎么发图?是不是要将图片先传到网上再复制地址粘贴?% v2 i5 n" q" G4 H3 I
重木 发表于 2009-7-16 12:03
- t! I- v! w7 V0 V% o0 }

' ?/ Y$ @& H: u0 u" T# z4 W: j) _哈哈,看来重木的处女作要以处女图的方式献给本沙龙啦~~ # \5 O# N" F3 k) C% z0 v- X( y
, R& d* g/ b% E. |: a
你先把图片(通常都是JPEG格式)压缩到180K以下,注意只压容量别压画质(用PS、光影等图片加工软件都可以),然后在高级回复中点这个(图片少的话就用“附件上传”),剩下的一路做完即可。
TT1.jpg
发表于 2009-7-16 14: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李兄,发图是想请教李兄啊,刻得不行还好我皮厚肉糙基本不脸红。印油好像也不地道,在毛边纸上印出来的效果象得了麻疹(A4纸上也是这凝结效果)。相机被借走了,下次附图。
发表于 2009-7-16 14: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刻之前没有磨光洁石面的缘故?这玩笑就开大了,好我一顿折腾。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14: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李兄,发图是想请教李兄啊,刻得不行还好我皮厚肉糙基本不脸红。印油好像也不地道,在毛边纸上印出来的效果象得了麻疹(A4纸上也是这凝结效果)。相机被借走了,下次附图。
; _  }" L" `: P5 Y) b. o: \重木 发表于 2009-7-16 14:01

, f8 [3 U4 s' L0 o/ P6 s% }
' t% s# n& Y2 X很可能是印泥调制不当,你搅拌之后再用可能会好许多。另外毛边纸平不平?6 ^; N7 F) i, _" L" k
钤印时纸下要垫硬平物,不要垫纸、书之类,有硬胶皮可用,有硬厚画报也可,印石打磨平整的话,刻完可垫玻璃钤之(我就是用了一块10×10CM的10MM玻璃),效果最佳。5 a1 n6 K2 r* w# Y) `; f/ e
快上处女图。
发表于 2009-7-16 15: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李兄又点将了,想偷闲都不行啊!
' ?( [; }. }! _7 o5 D3 P3 Y幸好头两年在其他坛子里发过一个关于印泥的帖子,稍删改一下,拿来充数吧!8 J9 ^9 ?( K  z7 D
见谅见谅!
发表于 2009-7-16 15: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芦斋 于 2009-7-16 15:20 编辑 ! x9 T+ O" `& U0 r

9 P$ o( ?5 `. ]9 ~2 h  [# n关于八宝印泥
9 G2 V& x5 C1 Q' C0 O8 K
- ], l" o  O5 s( w: h不知什么原因,在红色系中,我从小就喜欢朱红色。因此,在诸色印泥中,我买的多的,也是朱红色的八宝印泥。
, R4 @6 n/ k* P, |) E. I8 i  `# ?# w' H2 [+ u0 B
所谓八宝印泥,有说始创于清康熙年间,也有说始创于乾隆年间,曾是漳州地方进贡皇室的贡品。印泥中除辰州朱砂外,还添加有珍珠,红宝石,赤金,珊瑚,水晶等八种名贵材料,所以称作“八宝印泥”。据说用这种印泥钤印,印文是凸起的。我每次到北京去,如遇故宫博物院有馆藏书画展,必去观看。凡遇到“乾隆御览”,“三希堂”,“石渠宝笈”等印章,都要仔细揣摩一番,看一看是不是果真凸起。
* t" ]( x3 o! ?" k3 |" d8 B/ t
& k5 U" Q3 T3 N4 X( U/ d学习刻印后,我买的第一盒印泥,就是漳州八宝印泥,因我喜欢它那朱红的颜色和鲜而不艳的风格。这盒印泥大约是19791980年在上海朵云轩买的,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半两重,当时花了人民币六元多钱,普通级别的。那时我正在大学念书,每月有四十多元的工资,拿出六、七元钱来买盒印泥,还是需要咬咬牙的。因当时十元钱就能满足一个人一个月果腹之用的了!
: z9 T' }9 |- C2 ~- F% f' z7 u4 k8 z* f/ f9 s1 S
漳州八宝印泥的包装和其它印泥不同的是它的外包装是木盒而不是锦盒。盒子不是很精致,盒盖设计成抽拉式的,上面镌着“八宝印泥”四个阴文篆字。字是石绿色的,有些古朴之气。
发表于 2009-7-16 15: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漳州八宝印泥
IMGP1269-2.jpg
发表于 2009-7-16 15: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漳州八宝印泥
IMGP1276-1.jpg
发表于 2009-7-16 15: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漳州八宝印泥
IMGP1275-1.jpg
发表于 2009-7-16 15: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芦斋 于 2009-7-16 16:02 编辑
7 c0 Q& `8 C6 x; E: Y  r% I  Q4 C
后来收入多了,买的印泥也多了,(当然印泥的价格也高多了),像八宝泥,一两、二两、三两的都买了,不过都是苏州姜思序堂的。4 h% U/ W/ Q6 b, z1 J1 x5 u5 r
0 {, d0 D* z8 v4 C
漳州八宝泥油多,较稀,颜色深,绒也粗一些。初用时老是有油洇出。印泥放上几天,表面就浮起一层油来,非得搅拌不可。后来我索性就撕了块宣纸叠起来放进印泥缸,吸去了一部分油,才不再洇油了。到如今这盒泥已买了快三十年了,又被吸过油,却还是很稀,一点儿也没有要干掉的样子,估计再放个三五十年都没有问题。
- t$ B3 H, G' u5 E6 d
7 w' y7 v+ p+ }! ~' [0 Q- a6 w2 Q
由于稀,所以印泥本身的粘性不大。蘸泥时,印泥能被印石拉起来好长,艾绒也很容易沾在印章上。蘸泥时手法一定要轻些。每次蘸薄些,多蘸几次。
( C  w! |4 R0 [) N: N. C4 o+ I( K% B( g" \. s% y
和漳州泥相比,苏州姜思序堂的八宝印泥就要粘稠得多,艾绒也细。绒细、油稠,所以用时绒的纤维就不大容易沾上印石。但苏州泥的颜色与漳州泥相比,颜色要显得偏黄一些。
发表于 2009-7-16 15: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左:漳州泥
# j9 K* `( _- }7 l! w右:苏州泥
IMGP1812-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