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是解决2万转动力头(无动力主轴)传动方案的时候了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5: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在这里的大部分人不适应国标,更喜欢一些山寨的非标的东西,但还是有少部分人追求国标或者国际标准的东西,简单的说一下,不会太啰嗦,依据国标JB/T 5983-1992,其实这个时候国内做多沟带的企业很少,这个标准基本都是抄来的,不是德标就是美标: U1 s4 ^$ _4 Q

3 J3 S5 Q( Y. L) \5 R# G0 D1 V
( u! l0 |+ H$ x. r( W" @/ t+ I. G: g
多沟带轮1_副本.jpg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5: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版动力头使用了60毫米直径19峰(楔)多沟带轮,以前国标用楔来描述40度沟槽,现在多用峰来描述这个沟槽,查表得出每峰在3000转下可传动0.35千瓦的功率,19峰的话就是19*0.35=6.65千瓦,这是长期额定传递功率,不能算极限传递功率/ N. V$ o0 B$ q: i  h5 a2 N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8: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8-90年代或者到2000年后,数控车都算是机械加工行业高级装备,随着数控车的普及化,加工多沟带轮就不是问题了,而V带轮,同步带轮尺寸精度要求低一般用普车加工就可以,多沟带轮精度要求高非数控车不可,但这个时候电主轴也在普及,慢慢的高速皮带传动就不被人注意,我的任务就是好好去研究一下高速的精密的皮带(多沟带)传动4 h7 H3 U. p1 Y
- ^9 X* `8 K- {& k2 J

  i3 s- A& i) D; L& y3 U7 ]3 o( P
3 o1 V, N+ g0 P! \. c% F
CAM01624_副本.jpg
CAM01627_副本.jpg
CAM01626_副本.jpg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8: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实现精密的高速的低振动的传动,传动部分零件的制造精度是首要考虑因素,目前看来国产的传动轮制造精度可以了,皮带制造精度根国际的大牌还是有不小差距的,虽然国产皮带做的有点不尽人意,但我也会尽量用国产的皮带来做测试,然后跟大牌的做一些比较+ b% H6 L' B- {' w8 `2 r. r! g1 P: x; F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08: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精度要求极高的机床设备,主驱动马达通常和整机分体,比如高精密车床,主驱动电机会有一个独立的安装支架,不和机床一体,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做到电机和主轴分体,但应尽可能拉大主轴和电机之间的距离或采取其他方式来隔震减震,因此在皮带主轴的极速测试中尽可能拉大主轴和电机之间的距离,同时采取一定的隔震措施,减缓电机和主轴之间的互相振动串扰,绝大部分的振动问题都会出在电机上,家里能找到的最理想的抗震平台就是水泥台了,在水泥台上贴泡棉胶放一块大理石板做第一级隔震
( F+ e- @. Y+ W! e" v1 @5 A. a4 r  D6 d. |" }! P9 q) Q

8 b( M7 ]4 t! G5 b' @3 U' e+ \) l5 S4 I; v% `6 D- T) r/ F* Y
# g+ j2 ^2 W9 C5 n2 M- e* H$ S/ V
2 D+ A& v0 x7 {  z( B" L
CAM01671_副本.jpg
CAM01672_副本.jpg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09: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做这个水泥台时用的表面瓷砖不平,所以第一级有一定隔震作用的大理石板只是个找平层,本身重量轻减震惯量不够,之后还要在上面加装置提高下惯量,把电机的振动在平台上的传送进行大幅度的阻尼9 d2 o" n% s% p) m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7: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白天一直被骚扰,没时间干活,快到晚上才开始干活
: `- ~2 Q! C0 U' d' i3 b" q! W% q4 S4 ^, w

/ c/ v, w( d6 q7 A/ s1 `. u9 V* W3 L( c- E- N
, D: a& b6 _; j/ U  J( Q
CAM01674_副本.jpg
CAM01675_副本.jpg
CAM01676_副本.jpg
CAM01677_副本.jpg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7: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的大理石板找平,大理石块才是真正隔振用,很多人喜欢我这个组合平板,所以本来这两块基础组合平板我想出掉的一直没动用,现在排上用场也不错,都以为这个平板好找,不值钱,满地都是,也不知道我找了多久才找到,这些都是往事了,向前看吧% R8 N0 |5 w. f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7: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使劲敲敲,感受下振动隔离度,感觉不错,具体的隔离度到时候还要测一下
1 H4 O/ \' Q4 `1 x$ Y- t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16: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版的体量比较大,定位在0-4500转这个保守点的速度区间,目前不打算做速度升级,2012版相对成熟,九个轴承空转一万转是必须要达到的,这样实用转速最高在6000-9000上下,额定转速6000转,数据还是有点保守,两者内核对比下4 I, c+ f' C5 g* d" z& V' n" s
8 B* K3 R  A2 |- a" D6 f
, I2 U# E8 `9 H1 j
* `5 |6 ~1 T5 {* n2 i0 t

# d3 p, @3 H% h- g, a
2 e# B7 n  e* v, K
CAM01678_副本.jpg
CAM01679_副本.jpg
CAM01681_副本.jpg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16: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皮带主轴的热量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轴承转动发热,一个皮带带动传动轮时发热,相对于电主轴发热量要小得多,所以皮带主轴通常不做强制散热,合理的设计,正确的使用与精准的装配就可以控制好发热,当然如果做强制散热速度可以大幅度提高,我一般不建议做强制散热,没必要去跟电主轴拼速度,电主轴三两个轴承磨损不心疼,这里九个轴承为的是刚性,稳定性,耐用度3 X) r& P' y+ d+ Z5 S; ^. Y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17: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从理论上讲,同等轴承配置下,同等散热条件下无动力主轴自身极限速度可以甩开电主轴几条街,但是加上皮带两字,速度就不可能拼得过电主轴,皮带式无动力主轴,简称皮带主轴应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也不要和空气动力主轴去比较,气动主轴的速度肯定可以把电主轴甩到火星上去* T9 ]2 R) f* D; s( P- S  `1 k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17: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有了电主轴,有了气动主轴,大大突破了皮带主轴的速度极限,绝大部分人也不把皮带主轴的开发应用持续下去,但是我不认为皮带主轴就这样了,没出路,我觉得进一步提高皮带主轴的稳定性,拓展皮带主轴的速度区间还是很有意义的,超多轴承(九轴承)是第一步,这一步做得比较好,很多应用案例证明这是个成功的设计,极高的稳定性无以伦比,下面自然是第二步提速探索,切合标题
: o4 X# a. p, s9 l# s; P  t
4 D$ @' A/ n' Z: r/ N
. ~3 b7 i7 b$ \# j, R. ?3 m
: R. O- ~& S0 {! Z/ u
4 d- J2 f/ q7 B5 Q3 ]& ]
: r3 M  E3 I: j5 ]' L; o
CAM01686_副本.jpg
CAM01688_副本.jpg
CAM01687_副本.jpg
CAM01689_副本.jpg
CAM01690_副本.jpg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17: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提速探索中,皮带是重中之重,皮带的制造精度,皮带的宽窄,皮带的长度,皮带的转弯半径,各种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对皮带温度的测量也要及时跟进,皮带的磨耗量每隔一段时间称一下,准备了很多根皮带做拉力测试+ t# G7 v: i9 g  l  e" p  I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17: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皮带大转弯半径实现目标也能接受,实用性差一点,最满意的宽皮带小转弯半径实现既定目标再好不过,实用性就很强了' K# W" P, _( I$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