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9-18 19: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hu271828 于 2009-9-18 20:16 编辑 3 w1 b; T( m; m1 {' H2 y
9 E- `, i7 } }终于找到这种刨子的细节图,留个脚印。* B) R$ S& V4 W" M
去网上看了看,下面这个比较靠谱1 D- F% N v% Z2 l' A5 ^
(说鲁班发明的太离谱了,太阳鱼说的好,又长了不少知识。)
# }& E6 l( Z: E有一种观点说紫檀、黄花梨等硬木家具应是明代隆庆、万历以后才出现,似有一定道理。
" ], j7 u, d$ q7 o" t& u马未都:为什么那时没有硬木家具呢?第一是工具的限制。中国所有木工工具中,平木工具刨子出现得最晚,这跟欧洲完全不同。我们的刨子是16世纪才出现的,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16世纪以前中国人就使用过刨子。没有刨子,就没有办法刮平硬木。过去为什么使用漆家具呢?就是因为木头刮得不太平,要披麻挂灰,打腻子上漆,把不平的地方掩盖住。刨子的发明,是中华工艺史上最重要的工具革命。在中国,因为刨子的出现,导致硬木家具迅速占领市场。第二是隆庆开关。在隆庆元年,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以及当时与海外贸易的增多,明政府迫于压力,有限度地打开了海关。海上运输的畅通,致使大量优良木材进入中国。这两点原因,使中国的明式家具,主要包括名贵的黄花梨家具、紫檀家具、鸡翅木家具,在明代晚期,尤其是万历到崇祯年间,风靡江南地区。
; ?9 p/ p* V- U6 ]% K+ Y: R# ~! z7 ?8 @! O1 q0 d
我们过去的判断有偏差,都是从感情上判断,希望我们的硬木家具出现得更早,可惜事与愿违。据《天水冰山录》记载,嘉靖年间在严嵩家一共抄出几千件家具,里面只有40张“素漆花黎(梨)木床”,还有许多我前面讲过的那些乌木筷子,剩下的就都是漆家具了。这些证据都证明了中国硬木家具的流行是万历以后的事情,这是一个标准的判断。
. ]2 o$ E* ?/ y% j: t# p 明式家具最大的贡献,是晚明的一个技术革命,这是被所有专家所忽略的。在刨子出现以前用的一种工具叫鐁,它就是刮削。没有证据证明我们以前有刨子,那时只有刮削,刮削只能对付软木,软的我们用小刀也能刮,刮硬的会跳刀。刨子16世纪发明,而且中国的刨子是推刨,全世界的刨子都是拉刨,往怀里走的。锯子两千年前就有了,全世界都差不多。刨子在古罗马就有了,就是没进来过。《清明上河图》上,大框家具都出现了,但是上面就找不着刨子。曾经的一幅宋画上面挂着一个刨子,后来发现这个画是明朝人画的。
9 P3 M/ ]' }4 D6 R# ], u
) |# S7 P( ~9 O Y' |/ i刨子使得家具突飞猛进。没有刨子,就不可能有这么漂亮的家具。全世界还没有一个民族用这么硬的木头做家具,这是中国人与众不同的一个价值观。咱们的硬木是入水即沉,比重大,质地非常好,光泽都是紫檀那种幽暗的。这是非常不经济的一件事,因为这个东西今天有电锯你不觉得,过去锯一片用一个礼拜,上面站一个,下面站一个,锯得相当慢,那种木头快的不走,越使劲越不走。一个家具要破上多少天。我觉得中国人很多事都是特难为自己。欧洲最好的家具都是用胡桃木,胡桃木很软,非常容易做。中国明末的硬木家具很快影响到宫廷。比如天启皇帝做家具,咱先不说它优美,质量你怎么达到,中国人为什么追求这个?就是因为太难了,成本高。 0 \4 {* P0 v- k
- {4 b) [# L2 w/ v
改革开放的时候,突然间买一家具说钢琴漆,现在看特傻,还那么亮。但是它给你第一感觉很骗人,你要没见过就觉得这家具怎么这么亮,照得见人影儿。 , Y s- E5 v6 C7 e" l9 V( L
/ O3 r) }: l0 B- u$ w8 I& L硬木家具只适合贵族,一般老百姓家使不起,今天硬木家具也非常贵,买一个躺椅好几十万,比房子还贵呢。历史上就是这样。
1 C% L1 v2 Q4 c
+ f2 l/ ]9 C" ]+ v( t; z; {其中提到1、别国都是拉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2、欧洲家具用胡桃木多吗?胡桃木软(好像硬度还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