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风吹尿布飞

关于自制木蜡油的一些见解。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9 08:3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如看天书,回想起读书时上化学课,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发表于 2013-12-19 09: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3-12-19 10: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氧化菜油试下
- x1 h3 ?" |; D
发表于 2013-12-19 13: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中一下,静等楼主的新帖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7: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normal 发表于 2013-12-19 02:30 5 y1 {: m: h- _/ y% Q
40的桐油用户表示没有味道啊,重点是你桐油用了多厚,那是用来擦的不是用来刷的, 如果刷需要垂直一道,横向 ...

! l% G( s( F  m' b4 R/ M”纯桐油是FDA认证的食用级别的“????大法师,多纯的桐油是食用级别?医用的知道,食用的还没见过。需要什么法术吗?小弟小本没毕业,没那么高的水平看台湾论坛,求科普?咋吃???
1 L+ s4 J; z# G* |' @. C小弟木工爱好者才注册,书画论坛,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库(论文和工艺介绍,)淘宝购买使用评价,木蜡油公司销售,从这些地方得到的一些浅显认识。如果大法师认为这叫人云亦云,小弟无话可说。但小弟保证说的都有根据,有出处。保证不是随口胡说。请法师科普一下FDA的认证纯桐油为食用级别是咋回事?非常好奇!
发表于 2013-12-19 19: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吹尿布飞 发表于 2013-12-19 17:31 2 P) D1 T8 {8 t. @
”纯桐油是FDA认证的食用级别的“????大法师,多纯的桐油是食用级别?医用的知道,食用的还没见过。需 ...
. H: K' W  m: N3 Q) q+ B6 p
您看了那个链接么?5 Z) t) m  W4 B- y1 F5 w$ `
发表于 2013-12-19 20: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吹尿布飞 发表于 2013-12-19 17:31 7 S9 g; [* y7 {% ]
”纯桐油是FDA认证的食用级别的“????大法师,多纯的桐油是食用级别?医用的知道,食用的还没见过。需 ...

8 w$ u7 f! l7 z6 p% G, \( p敏感的楼主:
4 c9 ^* z6 `7 w, s3 C7 `, ?* @- I. w% n- V5 h
如果你没有看,或者你没法翻墙,请直说,我只能帮你到这部) ~$ r  k, F. K9 n* [- [
5 {  g+ z! O2 q6 S% i

: q# X9 X- u: m; b! W0 Z食器塗裝一文中,我們提到 Bob Flexner 的說法,讀者心中有很多疑問,我了解。不多寫幾個字好像不行。要先聲明的是,文章看看就好,不代表對於讀者有任何建議,本部落格不會也不可能對讀者的塗裝負責。還有,這篇文章非常長,請讀者先倒杯水。; M7 |! t0 {' y) X# m. N* M
9 J% s4 B; w/ w, s# A4 n
先回顧一下 Bob Flexner 的說法。; o+ n. \  l# X, h. L3 A" j( T$ w
The safety of finishes for food or mouth contact is a non-issue, kept alive by certain woodworking magazines and implied by some manufacturers who label their wiping varnishes “Salad-Bowl Finish.” In fact, all clear finishes are safe for contact with food or someone’s mouth once the finish is fully cured.
塗裝的安全性是個假議題,它是由某些木工雜誌提出,再由某些生產所謂「環保安全無毒漆」的廠商影射而來。事實上,所有的透明塗料,當它完全乾燥堅結之後,再和食物或我們的嘴巴接觸,都是安全的。
環保安全無毒漆首先讓我們想想看,如果這些「環保安全無毒漆」是「無毒、安全」的,是不是表示我們一直以來用的塗裝,都是「有毒、危險」的呢?
" J+ V5 E! {4 I* F/ k& D2 M: }$ M- F: g# A5 ]& B+ M5 j# x
很顯然不是。沒有人聽過誰咬筷子咬到中毒的吧?掉到桌上的一塊肉,我們可能認為髒了不要吃,但有聽說過誰吃了中毒嗎?) Q, W  e2 y' P! r* Q8 n, @
- r- q& F, l% ^, R
保守一點的說法是,我們現在沒有證據,任何一種塗裝 (完全乾燥堅結的透明塗料) 是有毒的。
/ U* q0 p5 \" I4 z9 z) _* B4 g2 C+ X( u7 o
家中有養小狗的一定清楚,小狗長大時什麼都咬。我們家彎彎,小時候吃掉我半根桌子腳,那張桌子我自己塗裝的,用的是拉卡漆 (Lacquer),硝化纖維塗料,就是俗稱的透明噴漆。結果長到現在快八歲了還是活蹦亂跳。她不是特例。8 [6 h4 Z+ l* L; w6 p" p
3 I6 E0 v& ?4 E9 b, g) [6 j
餐桌的塗料,常見的有上面寫到的拉卡,優麗漆 (Polyurethane ,PU漆) 等等。這些都不是天然的塗料,但我們之所以選擇這些塗料,正是看上它的性質穩定。市面上賣的「無毒天然安全油護木漆/油」,通常是蠟、油等構成 (有些還會加樹脂)。這些材料之所以在上世紀被其他塗料取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油蠟的性質不穩定。蠟不成膜不耐熱,乾性油所成的膜性質也稱不上好,防水防濕氣等等性質遠不如人工樹脂。
9 K3 @" n0 E6 Z: o$ m1 R0 F+ L, j6 `5 V/ y* `$ M% m! U2 n4 `
天然材料古人用天然塗裝材料,不是他們環保愛地球,而是選擇有限。拿蠟來說,它是塗裝材料沒錯,但它並不穩定,熔點只有60幾度。加上它根本不形成漆膜,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上。因此它從來都是輔助的角色,不能成為主力。
  B% C7 |3 r$ }& b5 c$ i. f) A* Z% M" t% W3 {
於是古人將注意力轉到油上,被他們找出幾個乾性油來,例如亞麻仁油,胡桃油,桐油。這些油是會成膜的,性質比蠟好。通常油是用布來上,油塗料成膜的過程是化學變化,會放出大量的熱,所以浸滿了油的布非常危險,有自燃的可能性,這個我們提過。這些油所成的膜性質並不好,沒什麼防水的功能。讀者可以自己上個三層亞麻仁油試試,潑點水上去,看結果如何。
  m1 z) H& _, k$ K/ Q7 g$ t+ C
! _/ v8 u$ A/ U' N0 n另一個天然的塗料是蟲膠 (Shellac),這東西很安全,美國 FDA,食品藥物管制局認證的,目前也用在藥丸的外衣,可以吃下肚子。蟲膠溶於酒精,可以拿刷子塗也可以用布擦。它拿來做法式抛光 (French Polish) 非常漂亮,有光澤又有深度,許多古董家具就是用這個材料。蟲膠不像油這種反應系塗料是靠化學反應成膜,而是溶劑 (酒精) 揮發留下塗料 (蟲膠) 在木頭表面,屬於揮發性塗料。所以它的問題就很清楚:再次加上溶劑,它就溶解了。跟朋友小喝幾杯,不小心灑了一點出來,這個塗裝就要重做。
( ?, R; A( @8 {; a2 R$ G# ]3 I9 D! T- _( t) B1 l9 N/ b
接下來是 varnish,凡立水。它的做法是將從樹上採得的樹脂 (resin),例如松脂,加入油中,加熱,就得到 varnish。這個基本配方到今天製作小提琴的人都還在用,有些甚至自己動手做。它的性質遠優於油蠟,關鍵就是樹脂。有時它也配合油一起用. E0 L( `' s& ^2 K. _
& V2 x8 k  X; F8 h! L$ L
到了上個世紀,化學發展一飛沖天,許多人造樹脂問世,壓克力樹脂 (acrylic),酚酫樹脂 (phenolic),醇酸樹脂 (alkyd),聚胺基甲酸樹脂 (polyurethane),環氧樹脂 (epoxy)。這些樹脂的性質穩定更勝天然樹脂,天然系的塗料被打得很慘。
+ L, p& I, B3 U. |
# Z" B% ^+ J& J. h3 F8 }我們回頭看看,各式塗裝的優劣,最重要的一點可能是材料的穩定性,耐熱,耐濕,耐酸鹼,最好還耐紫外線。這也正是我們選擇人造樹脂的原因。假設我們把這些樹脂做成漆,漆乾了之後吃到肚子裡會發生什麼事呢?簡單的說,這些樹脂不會被消化,而是原樣排出體外。
+ U0 M5 S! M% S. G8 v  ~  P/ k2 r4 c
(除了穩定性之外,選擇塗裝還要考慮施作、維護、修復的難易程度,及以外觀,連同應用的場合一起考慮。不過這是另一個主題了。)& w! H0 s* P6 D- _7 s
塗料的添加物那麼,如果漆本身沒有毒的話,我們不是聽說過中國製的玩具含鉛,這又是怎麼回事?
$ n0 X- H3 v: L3 w/ l" z2 N
+ ~/ o5 Z  o: y1 e3 j: I鉛這個東西呢,在塗料裡有幾個角色,第一個是顏料,顏色的來源。例如四氧化三鉛,顏色非常漂亮,俗名叫做紅丹。礦物自古以來一直是顏料的來源,讀者如果有看過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她去幫老闆調顏色,用油,蛋黃,還有一堆五顏六色的,那些大多都是礦物。
7 }: N5 Y! N# Y% w, {+ [2 E0 m$ L  u; \% K
它的另一個功能是防鏽,配合醇酸樹脂做成紅丹漆。紅丹漆的防鏽效果十分優異,價格也便宜,到今天台灣都還在用,使用最多的是金屬的防鏽底漆。有時鐵欄桿漆面剝落,露出底下的紅色,那多半就是。台灣的廟宇建築也用紅丹漆,塗在木雕刻上面。聽現場工作的師傅說,紅丹漆還會用噴槍去噴,真是要命。) J" y3 J: Z/ T9 G0 ?0 e

& ~% n' {4 Z# L% z這個東西毒性很強,美國70年代就禁用了,很可惜台灣沒有,搞到現在台灣學童體內含鉛量在全世界名列前矛。老實講我不曉得為什麼到現在還用紅丹漆,現在替代性的東西現在很多了。% G+ d% q5 e# L) B# [2 ^
, m/ Q, d& ^. @+ i6 n: d! R/ s
鉛在塗料裡最後一個角色是硬化劑,現在已經有很多替代品了,例如錳和鈷。+ k: T' S5 T9 m. Z8 p' G6 p2 ^

, e$ m5 s9 n5 t0 w" t8 M# E寫到這裡,讀者對 Bob Flexner 那段話中強調「透明塗料」,應該有深一層的體會了。
" U6 n* d% P, |, M0 f# W& h有機溶劑難道說,透明塗裝就沒有危險性嗎?5 s* m" b$ m$ }) I* Y0 o$ F! X
0 x' u, d) Z7 _# \
當然有。最主要的危害來自有機溶劑。
5 p  n8 I4 o. C% Y2 }1 Z
) i3 W7 I: w9 [$ z5 E- @  g0 b台灣普遍使用的幾種木器漆,在塗裝的過程需要用到稀釋劑,就是松香水香蕉水之類的有機溶劑(有些油蠟系的塗料也加)。這些有機溶劑是石油產業的副產品,其中有些成分例如甲苯,是有毒性的。) U/ Q6 ]/ f7 X& m5 S

5 O# u3 |  L& O+ R油漆未乾之前,稀釋劑持續揮發。溶劑揮發乾淨後,留下的只有漆膜。換句話說,有機溶劑的危險性只發生在稀釋劑揮發的這一段時間,也就是漆膜還沒有乾燥堅結前這一段。暴露在危害之下的,主要是施工的人,就是做木工的我們,還有和油漆未乾的家具待在同一個房子裡的人。& j# X! o* W1 N# a. w2 P# M' V
5 C1 r+ O! J3 B/ f' x+ @9 H" E! [. R
如果要用有機溶劑,就必須保護好自己,環境的通風和個人的護具都要注意。前陣子又出一個新聞,油漆工暴露在過量有機溶劑中,一上工就很 high,一下班就變呆。+ a  K5 r8 `, e# G* G) u: T
0 ]* r# o4 Z; B4 @
這裡的重點就是 Bob Flexner 說的「完全乾燥堅結」。有害的稀釋劑完全揮發之後,留下來的那層漆膜其實是安全的。品質好的漆膜是很安定的物質,不輕易和生活中的其他物質起作用。如果好好想想的話,其實這也正是選它而不選其他東西來當作漆的原因。& `9 @  c' U1 J( R6 b0 C% b, r
: O$ _5 t  u: j. N
完全乾燥堅結,一般取30天。
( `% [6 J0 o3 o/ U5 \. y3 O+ N4 l/ [3 R6 K# n7 [/ f- G
一般的家具蠟, paste wax ,除了由蜂蠟、石蠟、棕櫚蠟構成之外,另外還加上溶劑。溶劑的主要作用是讓蠟的施作變得可能,不然蠟這麼硬,如何均勻分布在我們的工作物上?這裡使用的溶劑有兩種,一種是非揮發性的,例如我們用過的礦物油;另一種是有機溶劑,例如松節油,油漆稀釋劑,石油腦等等,這些溶劑是會揮發的,最後留下蠟在工作物表面。當然這些也就要考慮有機溶劑的毒性問題。所以用蠟就安全嗎?其實也未必。, F# d  ]6 _& M( T
0 m8 ~* t! Z8 `  ?
其他石化產品的安全性前面我們寫到的松香水這類有機溶劑,是石化產業的產品,那是不是石化副產品都不安全呢?拿上面提到的蜂蠟配方來講,蜂蠟加礦物油,礦物油是石油提煉的,它安全嗎?$ V5 w2 o' q) M! }% L8 v
# C5 h0 J8 |$ X
礦物油的安全性,這篇提過,它目前是商業生產的砧板的標準塗裝,FDA 有認證。石化副產品也不是全部有害。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從小到大用的面速力達母,現在叫曼秀雷敦,它最主要的成份就是凡士林。它用作各式藥膏的基底,應用很廣泛。凡士林是石油副產品,可以視為軟一點的石蠟(蠟蠋的原料),或硬一點的礦物油。礦物油我們也擦在身上,就是嬰兒油。口紅裡面也含有礦物油和凡士林。
2 Z1 |0 b- c/ ~* j6 ^& y  J, v( B8 c5 C" @; j
如果凡士林和礦物油可以放心塗在身上,沒道理不放心它塗在家具上。8 C. p# Z0 _" |

1 W9 S$ t7 w2 m; T  s說到這個,曾聽美國人說過,他家鄉的人 (忘了哪個州) 什麼疑難雜症都用 WD40。身上發現傷口,噴 WD40,蚊蟲咬傷,肌肉痠痛,也噴,總之不管什麼都噴。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人倒是活得好好的。3 ^0 ~$ r/ H2 a
4 l: H' U/ ^' [* L' u
當然不是建議大家這麼用。像這些化學產品,想知道它的安全性的話,可以直接看它的 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物質安全資料表,網路上都找得到。
" a. U3 a3 g, W/ n
3 h  z( n( {1 E! e生活中的有機溶劑如果對有機溶劑很在意的話,木工作品的塗裝揮發完畢其實就沒了,真正有問題的反而是我們生活中時時用到的東西。
7 f) N( X  ?6 L4 C- ^4 V" r
! N! V* R! A6 I& P立可白裡的有機溶劑,有些對人體有害。指甲油的本質就是油漆,去光水就是有機溶劑 (去除油漆當然用油漆稀釋劑)。印刷品的油墨,皮鞋用的鞋油,家庭裡用的各式各樣的膠 (甲酫)、清潔劑 (乙二醇醚、丙二醇醚),也都可能有害人體。  B1 F2 D8 J' z
1 N# ^5 _7 U+ Z6 Q8 H, k
如果堅持用「天然無毒安全」的塗料做書桌,卻對每天在鼻子底下用的立可白無感,這不是有點奇怪嗎?5 a% c% G5 k& E9 t) w/ |
" r. d1 p% e5 s: S- k9 {
石化產業提煉的幾種有機溶劑基本上是互通的。其中去漬油 (或稱石油腦 Naphtha),通用溶劑 (Mineral Spirit),煤油 (Kerosene),可以視為同一系列的有機溶劑。它們之間的差別,最主要是蒸餾範圍的不同。這些在應用上可以代替松香水,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 Q$ H5 D3 y) E3 j8 S; T0 {- H4 Z& @# a2 _8 T
家庭常用的去漬油,現在有一個版本叫做「環保去漬油」。兩者不同之處在於環保去漬油的芳香烴含量在0.002%以下,而舊版本的去漬油比較高,大概在3%。, P9 s8 {, v/ G" A+ G

4 r& T4 }$ i0 J' a& H回頭再看天然環保安全無毒塗料目前台灣市面上的「天然環保安全無毒塗料」,有幾個問題。
# z& D* U8 y- [2 ]" i, e" V. R
  • 這個系統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有機溶劑。(這個我們談過)
  • 天然的原料,性質未必優於人工材料。(這也談過)
  • 天然和無毒之間,不能劃上等號。(大自然中具有毒性或過敏性的東西也很多)
  • 標示不盡不實,這種廠商也有。(這個問題很嚴重)
    - K# w1 \) D. n
% E4 l9 [; X/ ]! |/ b% m+ P% T
在美國,要標上「Food-Safe」這個標籤,是要經過 FDA 認證的。如果含有「特別物質名單」中的物質,就必須明白標示警告。但在台灣,好像你愛怎麼寫就怎麼寫,你想寫天然就天然,想寫無毒就無毒,好像無政府狀態。裡面到底有什麼,沒人知道。連吃進肚子的東西最近幾年都一直出包,還記得三聚氰胺和美牛嗎?( ?+ I+ L' Z$ u+ M/ z! P! B& ]
$ O3 Q) y0 H: m
總之,大家睜大眼睛,自求多福。0 J# z' g5 g7 r  Q2 p
水性透明漆油蠟系的天然塗料有個問題,就是有味道,至於這個味道好不好,見人見智。有些人想用「天然」的塗料,卻沒辦法忍受油蠟的味道。問題是幾乎所有天然的塗料都有味道,油也有,蠟也有。本題無解。- V' [- M2 j4 G4 J! u' P

) z  M$ m+ ~, A+ F* x乾了之後最沒有味道的,反而是拉卡漆、蟲膠漆、水性透明漆。( G& I0 y/ a4 L
0 z. w$ N; d  @  H8 e" f
水性透明漆,這幾年在台灣越來越多人在用,這是因應有機溶劑的危害所開發出來的產品,它的稀釋劑直接就是水,味道改善非常多。有機溶劑它還是有,只是少一點。它的原理並不新,和木工用的白膠是類似的,只是考慮到成本一直到現在才抬頭。
. P+ n& h8 r  Q0 n5 h' d4 h- D
木工用的膠和漆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讀者可能已經注意到了,如膠似漆這句話就是這麼來的。但這次我們不寫了,有夠長的這篇文章,快五千字。老實說這篇文章我全面改寫過三次以上。我想寫塗料的種類,也想寫它的安全問題,寫來寫去最後混在一起做撒尿牛丸,也許最能顧全完整性吧。一次讀完雖說過癮,但我懷疑一次讀到底的讀者到底有幾個,實在太長啦。有一點可以確定,這種長度的文章我以後再也不寫了,有夠累。
6 _; y- ]& l; o) r0 K
' E/ N* _( M9 Z' {' A) {( F最後再強調一次,這篇文章看看就好,不代表提供任何建議。, m5 B, S/ L7 q6 W3 B+ q) x
- T5 f1 |& A3 S4 O7 x# t9 s
====================================5 B4 g( I) v9 u
以上是引用3 d9 K9 Y  Q8 r  H. z) e8 Z
; }  X, [! z7 T. f

& ~4 P+ U' }" q下面是我说的:
6 i; Q* T' u$ U6 t- K; ]! M# G如果你有生物学基础, 如果你看得懂医学书籍,你就该知道以下几个知识: X9 S, x  l7 D! s8 @0 \9 x4 w
第一、你想规避的东西是甲醛 ,我想和你你听说过有个东西叫福尔马林么? 这东西是甲醛的35~40%浓度的水溶液,我们通常用来浸泡标本和消毒,当然一些医学实验室用来泡尸体的就是这个东西, 不才公司里几十公斤总还是能拿出来的,常年泡鱼类标本的都是这个东西,照你这样说起来基本上学生物的和学医学的都死光了。3 p- m# B2 a: m
第二、任何的摄入性的毒副作用都要考虑摄入量, 不考虑摄入量讨论毒副作用就是耍流氓  y3 q  V; E# h8 g. y! U! t, ?
第三、任何有毒副作用的物质,无论是固体液体,都需要进入人体内才能发生作用,如果他在密封舱内或者说他在外太空,任意一个都和你致病和致死无关。 这里就是迁移量的概念
) t2 {7 h$ f. n4 v  L* w2 a: p; J. c6 Q0 X, s+ H5 t& C
然后你可以继续找论据来吐槽我,不是说懂得用百度百科就是有知识了, 也不表示转发一次这个知识就归你所有了。
" i; M7 y; m; f8 o' e# Y最近科普界在吐槽热饮用的盖子是聚苯乙烯有致癌性,然后央视转发了, 按照每个盖子3g重量计算,一个60kg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107杯才能达到国际标准的不允许的标准,当然你懂的,如果是中国国标你需要喝更多才达标。我体重90kg,换算下一天大概要喝160杯热饮才达标
# e: q! U9 |/ Y5 g- @& Q
3 u5 J# P) i* C, l/ \& W以下为资料引用7 t5 N- z  j8 R# S4 R" }1 R4 _
目前,美国FDA在21CFR 177.1640规则中规定:使用聚苯乙烯及橡胶改性的苯乙烯聚合物的食品包装,苯乙烯单体的残留量不超过1%,但如果接触脂肪类食品时,苯乙烯单体的残留量不超过0.5%;欧盟对聚合物中的苯乙烯单体没有限量规定,仅通过总迁移量60毫克/千克对所有不易挥发的残留物进行了限定;日本对食品包装材料中苯乙烯单体迁移的限值没有限量规定。我国国家标准对使用聚苯乙烯成型品的食品包装中苯乙烯含量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如果食品包装使用了聚苯乙烯树脂,那该包装苯乙烯的最大残留量不得超过0.5%。
/ V5 j1 Y: |, u2 g3 C. v' d( {: G8 I- B
到这里我就想说一个,不要秀智商下限了好不好?虽然觉得和你说逻辑有点多余  d7 N8 T4 J0 ^. X
3 T; {- L' f1 ~6 l- a5 b* p; u
8 k" n$ ?+ l4 v

  z  q: a9 ?' W& w7 E) m9 I1 M, y5 t% R, u$ H% i! ?

, {  i! T4 G6 u  [) y! I& i; l! b! A* B: j' B0 r
: D+ a% g' b' X5 i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入神 + 8 不翻墙,上啥网?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22: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normal 发表于 2013-12-19 20:15 % o; V5 ]0 P0 W5 J% n) V9 _: Y
敏感的楼主:+ a- o9 z0 f8 J* r# R- _2 \. S
- ~0 E: c2 j) w5 q( j" \' x$ N) ^
如果你没有看,或者你没法翻墙,请直说,我只能帮你到这部
+ i; c, E2 Q8 _/ ~: U5 e1 V
大师,你提供的资料根本没有“纯桐油是FDA认证的食用级别”的字句。桐油无论多纯都是有毒的,请看百度百科吧,不用翻墙。幸好,坛里没人看了你说的话就去炒菜试验了。不然。。。。哎
发表于 2013-12-25 06: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吹尿布飞 发表于 2013-12-24 22:16 . t5 w  P' e" z0 Q; u% N' N
大师,你提供的资料根本没有“纯桐油是FDA认证的食用级别”的字句。桐油无论多纯都是有毒的,请看百度百科 ...

9 w) S, [3 R% l8 U0 i我就知道你在纠结的是食用级别的意思是用来吃, 显然你没有仔细看文章,就不说链接了* h7 a: a6 v* S5 f6 g4 g' h
这个食用级别是指在「Food-Safe」這個標籤,是要經過 FDA 認證的,在我看到的资料里面包括桐油、亚麻仁油、胡桃油3种,意思是干燥后可用于接触食物,不是用来烧菜
0 Y# ~7 x* ~) @. y; a' L/ d, Q. j. ]
4 U* \6 P/ S4 J( |+ v/ c亲看书要仔细,以及国内的资料要查请查万方数据库之类的地方, 找论文,百度百科早就不靠谱了 现在维基百科都有很多谬误。翻墙看英文资料或者繁体版的论文或者书籍, 网上靠谱的不多,这个坛子里的东西基本也不用指望主贴了, 看回复比主贴更靠谱。 6 Y* a7 E% T5 b' @) s  I* m
如果你不信任网上的东西, 可以找各老油漆工问问吧,很多木作油漆工都是从刷桐油开始学的。5 i9 |& g$ r) N4 j! n; m
8 Q& Q. h5 n( J* a
继续教育伸手党
9 V* z% y$ @" J% m& u/ n+ k4 y' w3 P7 s% U, x3 \% X* p
资料引自http://www.finewoodworking.com/h ... -safe-finishes.aspx3 t0 ]" m( m6 p2 m2 O
=================7 B: U+ C/ l3 b
Food-Safe FinishesA summary of non-toxic finishing products ideal for cutting boards, salad bowls, and other food-centric woodwork

[size=0.875em]by Jonathan Binzen

[url=] 011129066_md.jpg [/url]
: {: ^# ]1 H7 _8 L% a2 E8 c

% _4 |* H5 J; d: \$ R

After scores of conversations with chemists, regulatory agencies, finish manufacturers, finishing experts, and woodworkers, I found that there are a few finishes that everyone agrees are food safe. However, these finishes tend to be the least protective, and the great majority are in a kind of limbo, with many experts saying most are fine for use with food but with others saying they should be avoided because there are some lingering questions about their safety. In the welter of contrary opinions about which finishes are food safe and which are not, a few naturally derived, unblended, no-hidden-ingredients, certainly nontoxic finishes stand out.

Pure tung oil. Extracted from the nut of the china wood tree. Used as a base in many blended finishes. Available from catalogs and hardware stores. Difficult to apply, requires many coats, good water-resistance.

Raw linseed oil.Pressed from flax seeds.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boiled linseed, which contains metallic driers. Listed as a food additive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Very long curing time, good looks, low water-resistance, frequent reapplication.

Mineral oil.Although derived from petroleum, it is colorless, odorless, tasteless and entirely inert. Sold as a laxative in drug stores and as a wood finish in hardware and kitchen-supply stores. Simple to apply, low waterresistance, frequent reapplication.

Walnut oil.Pressed from the nuts of the walnut tree. Sold as a salad oil in health food stores and in large grocery stores. Walnut oil dries and won't go rancid. Easy to apply, frequent reapplication.

Beeswax.The work of the honey bee. Can be mixed with an oil to create a better-smelling, slightly more waterrepellent finish. Sold in woodworking and turning catalogs.

Carnauba wax.Derived from the Brazilian palm tree. Harder than beeswax and more water-resistant. Can be used straight on woodenware as a light protective coating or a topcoat polish. Sold in woodworking and turning catalogs.

Shellac.A secretion from the lac bug. Harvested in India. Super blond shellac in flake form is the most waterresistant variety. A film-forming finish. Sold in woodworking catalogs and hardware and art supply stores.

Nothing. Available everywhere. Makes a reasonable finish for woodenware. No application time. Free.

A recipe for one sweet finish
1 m5 H4 h7 p8 n" C4 y: R# x
The food-safe finish that appeals most to me is one recommended by Jim and Jean Lakiotes, West Virginia makers of spoons and other kitchen items, as well as furniture. Their finish is a mixture of mineral oil and beeswax.

To make it, warm the mineral oil in a saucepan over low heat, and melt a chunk of beeswax in it equal to about one-fifth or one-sixth the volume of the oil. (At high heat, there's a potential for fire. Be sure to keep the heat low, and consider using a double boiler.) As the wax begins to flake apart and dissolve, stir frequently. When the mixture is blended, pour it into a jar to cool and solidify.

To apply, wipe on an excess of the soft paste, let it dry a bit, then wipe it off. If you want to apply it as a liquid, you can reheat it. Like any mineral oil or
$ l, |$ |7 p/ A. X, p: xwax finish that will take a lot of abuse, this one will need to be reapplied often to afford decent moisture protection. But applying this fragrant finish is such a pleasure that you may find yourself looking forward to the task.

This article is excerpted from Jonathan Binzen's article "Which Finishes Are Food Safe," featured inFine Woodworking #129.

# O( G2 o0 `* T6 u7 u) y9 ~5 j
2 z7 E. _# A; D# D4 w
% a- S* A4 @4 q) x! x% x
From Fine Woodworking #129 August 1, 20061 l& T8 C- v* I$ c5 L

/ t# g) _' ]8 {( W7 agoogle 翻译版本0 \7 v' i1 d" C9 r
食品安全油劑無毒加工的理想產品,菜板,沙拉碗,和其他食品為中心的木工概要

[size=0.875em]喬納森·賓曾

[url=] 011129066_md.jpg [/url]- |% ]4 W% f& i$ }. K: D  ^  r

+ Y( ~) M. r) y. |" n: s/ E

經過與化學家,監管機構,完成廠家,整理專家,和木匠交談成績,我發現有一些結束,每個人都同意是食品安全。然而,這些飾面往往是最少的保護,而大多數正處於一種迷茫的,許多專家說大部分是罰款與食物,但與其他人說,他們應該避免,因為有一些關於他們的安全問題揮之不去使用。在相反的意見,關於這完成是食品安全的,哪些不是的飛揚,幾個天然來源的,不混合,無隱的成分,肯定無毒完成脫穎而出。

純桐油從中國木材樹的堅果提取。作為在許多混合飾面基地。可從目錄和五金商店。難以適用,需要許多外套,良好的耐水性。

生亞麻仁油。從亞麻種子壓。為了不被混淆與煮沸的亞麻油,其中包含金屬催幹劑。列為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食品添加劑。很長的固化時間,外型美觀,低水阻,頻繁重新申請。

礦物油。雖然來自於石油,它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味,完全惰性的。賣在藥店瀉藥,並在硬件和廚房用品商店了木質家具。簡單適用,低waterresistance,頻繁重新申請。

核桃油,從核桃樹堅果壓。賣的色拉油在保健食品商店和大型超市賣場。核桃油乾了,也不會去腐臭。容易申請,頻繁重新申請。

蜂蠟,蜜蜂的工作。可以與油混合,以創造更好的氣味,稍waterrepellent完成。出售木工和車削目錄。

巴西棕櫚蠟,從巴西棕櫚樹派生。比蜂蠟更硬,更防水。可用於直木器上的光保護塗層或面漆拋光。出售木工和車削目錄。

蟲膠,分泌的紫膠蟲。收穫在印度。在片狀超級金發蟲膠是最waterresistant品種。薄膜形成完成。出售木工目錄及硬件和美術用品商店。

什麼都沒有。隨處可見。做一個合理的結束為木器。沒有應用程序的時間。免費。

配方一甜完成
$ g/ d& r. G. q" s. e
了最吸引我的食品安全的完成是建議由吉姆和Jean Lakiotes,勺子等廚房用品的西弗吉尼亞州的製造商,以及家具。其光潔度是礦物油和蜂蠟的混合物。

以使其在一個鍋裡用小火預熱礦物油,和熔體蜂蠟在它的組塊等於約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的油的體積。(在高熱量,有火災的潛在危險。一定要保持熱量低,可以考慮使用雙鍋爐。)由於蠟開始剝落分開,溶解,攪拌頻繁。當混合物混合,倒入一個瓶子來冷卻和固化。

如要申請,擦上過量的軟糊,讓它幹一點,然後將它擦掉。如果你想將它應用作為一種液體,可以重新加熱。如同任何礦物油或
4 C3 ~0 L  |+ s& U/ k蠟完成,這將佔用大量的虐待,這其中就需要重新應用往往買得起像樣的防潮保護。但以這種芬芳的終點是這樣一種樂趣,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期待的任務。

這篇文章是由喬納森·賓曾的文章“摘錄其中完成是食品安全,“特色精細木工#129。


5 \1 L- a/ o+ W" c' ^

: B$ Z6 M( P# {8 d7 R5 U
4 ?8 z$ ]3 C. |% Z0 s7 `% G細木工#129 2006年8月1日& L, o- B8 |$ q* e  U* T& F( q

& ~6 b+ \8 k5 s  [1 }
. f! s/ Y; I4 k
+ F: {% x1 C, V3 ?' r这个是FDA的官网提供的数据http://www.accessdata.fda.gov/sc ... earch.cfm?fr=181.26
- [% F. w1 r5 z1 D=============) ]/ \8 x: }" U2 o9 G
TITLE 21--FOOD AND DRUGS
CHAPTER I--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 J* ~! M8 ~& E% w: V+ b8 M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SUBCHAPTER B--FOOD FOR HUMAN CONSUMPTION (CONTINUED)
Subpart B--Specific Prior-Sanctioned Food Ingredients
Sec. 181.26 Drying oils as components of finished resins.
Substances classified as drying oils, when migrating from food-packaging material (as components of finished resins) shall include:
Chinawood oil (tung oil).
Dehydrated castor oil.
Linseed oil.
Tall oil.
[42 FR 14638, Mar. 15, 1977; 42 FR 56728, Oct. 28, 1977]
3 ^# c9 z' y" M% t
* L2 a. j# L# W, u3 r) P# x& \
我提出我的论据了, 请提供你说的任何有毒的证据,不要给我提供桐油酸的任何说明
0 [6 d/ H' T4 B' K
  q4 a( _1 F4 s/ X, [% d
PS:: [. t: \& M- h, J9 }/ [) W0 q6 [
+ B# X# P( M4 B" M7 S: y
1、我们在讨论的是涂装,不要给任何说误食桐油导致毒副作用的新闻或者报道、不要提供任何因为桐油熬制加工过程中的中毒案例0 I6 O0 @/ {! Y

$ x5 o, x6 N, E2 ]2、我们只讨论作为涂装带来中毒的反应,以及你需要排除所使用的桐油并非是因为加工工艺偷工减料造成的毒副作用反应,( p/ a! q  @$ s- s; d
3 Q$ k* M. n0 x  {% L' H
3、所提供的证据可以时任何可靠的经过发布的,无论是书籍、论文、期刊等等任何能经过同行评议的数据
7 U3 C, B5 f1 M* f7 P! e
; E" M6 ^2 Q9 P( e' n7 g以上 ,我的话说完了,看你了
) }+ q! _) S5 A$ L6 T( T
8 Y- S1 q% [$ r
8 E2 c' x. v1 q5 N- \0 w: Q6 L/ [7 s7 a( p$ \; K. c# A- r

  G; D. E, p4 B6 l" ]! ]' N' x7 Q: o6 R! g1 }$ o& }1 o& ]0 I

$ s+ G& ?% n% K* H: M5 q+ W/ A2 ~0 |: `1 V# s

7 N. b! B  @. N, D1 h* r( t* c# f9 V' _" `! K. g" T! ]) h' h8 K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入神 + 8 咋没人看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6: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思维有问题,前后说辞不一。尤其最后结尾,这个谁看了谁迷茫,引生一个问题,不能正面解决这个问题,反而引生新的问题来佐证之前没有问题。呵呵。受教了。总结三个字,狗屁不通。而且很偏执的说。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6: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会那么2,去找你说的案例,我可不会冒充大尾巴狼。说点更具体更现实的吧,市面上有哪家卖熟桐油是不含一氧化铅的?你能找出一家,我拜你为师。找不出,就别扯翻墙跳梁那些了。
发表于 2013-12-27 05: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吹尿布飞 发表于 2013-12-25 16:18 / X- b, g7 q7 D
逻辑思维有问题,前后说辞不一。尤其最后结尾,这个谁看了谁迷茫,引生一个问题,不能正面解决这个问题,反 ...

7 i8 u* @% _5 f/ g" ^正面回答的第一问题是$ d( C/ b9 T/ C% ~# H
1、40块的木蜡油快干, 没有什么味道在干了以后2 w, S* ^  n% K; C
2、如果你认为各种添加剂有毒不能用,那么我和你讲了一个迁移量的概念。你非要说一氧化铅,我只能笑笑了, 加热条件下还原成铅(没记错的话是和碳反应需要1000度的高温, 一氧化碳你的床上应该没有吧,氢好像比血铅中毒更可怕吧)铅的急性中毒反应的剂量你可以继续百度,所谓长期接触的剂量也可以找论文说明, 国标美标关于可接触食物的器皿的迁移量是0.2mg每平方分米, 澳大利亚禁止进口含铅儿童玩具的标准是90毫克/千克,为啥所有含铅产品的标准多为儿童请自己思考
# @8 A5 u0 M9 f$ Y' e2 J8 F6 t, }) X! e% ]. K+ n( Z
就算这个木蜡油里面有氰化物,你不去吃表皮也死不了
4 @. P# ^" _1 C5 B0 G
9 L  t0 `" }) r3 Z, m- \0 G随你吧, 为了一张床用的表面涂装,要拧把成这样。听不进去是你的事情,凡事相信百度也是你的事情。说到底就是没钱闹腾的,你大可以买欧洲原产的木蜡油,再不放心买美国的, 淘宝没有可以跨国代购的。
! ~' L% V# w9 O" r- A& W4 k5 c7 O. U7 h' y4 t" E0 V- w
首先,我家装修除了地板,全套家具都是定做的实木,表面处理全部是木蜡油,完成时间2012年12月
4 C8 Z/ {1 q2 _其次,我的阳台栏杆地板和我自己的木工房里全部使用坛子里某个人淘宝店里40的桐油' A! }# s0 A+ q0 Q, }7 i$ E4 j; k* p
再次,老婆有个姐妹是做环保检测的,所以完工后做了24小时释放量的测试% _, B; g/ A0 D; x1 f* N" [6 P# R
( N2 C( A6 N7 N0 s9 T% \* S( `  t
以上都是我使用的经验,不是纸上谈兵+ X7 I0 Q: J4 O+ a' O# r; E
你真要安全,上虫漆,反正床上不会有酒精,除非你是酒鬼' S1 a& o5 m: M1 K! P
( b9 v7 T+ G. T$ R* Z* Z4 h- r' V
( i9 K; G4 q  a

1 [8 z" G: Y3 @) }3 W6 [1 [5 v7 h( F# \& \
3 X$ v: I* F" z% u4 S4 ]. H( C9 b

9 N& x; h8 }  F& Q2 r0 |: G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入神 + 8 好认真!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27 05: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笑话如下:
4 N' d# H8 J3 h% a4 M崔永元最早发的一条反应了美国普通人的想法,大致是:既然超市卖的食品都通过了FDA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允许,而我相信这些部门所以我会吃。也就是说至于是不是转基因,甚至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不用操心。但崔的想法更符合相当多中国人:别说中国政府,美国FDA和世卫组织我也不信,更信邻居大妈9 L5 j3 O% {, I

6 e5 ]4 n+ W" M
. U5 Y$ L  x$ q转基因的事,大致这样:科学家认为没问题,美国政府认为没问题,美国人认为科学家和政府没问题;中国人认为科学家、美国、中国政府都有问题。事情就这么简单,又那么复杂。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入神 + 8 太认真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2-12 09: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学习中长知识
发表于 2014-2-17 18: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最近想购买米蜡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