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cccy8062

俺的DIY--------------油蜡研究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9 17: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oldertree 的帖子

加了蜡以后就阻碍了桐油的渗入,这就矛盾了,据说桐油要刷好几遍,不知道继续刷有没有效,楼主应该再刷几遍,然后刨平,和不刷的刨平进行对比,看渗入是否一样,如果一样,以后就不要刷那么多次了,或者先刷纯的桐油,最后再刷自制木蜡油封闭它,诸君以为然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1 17: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用丙酮代替酒精是不是效果更好?探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8 15: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回话阿

后期的测试和效果呢.....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14: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Marvi 的帖子

后边也就是如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23: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5 16: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继续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20: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01: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美价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10: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ccy8062 于 2006-12-25 14:17 发表; r  A5 Z! ^* n: C3 Z8 J
后边也就是如此了

7 ?- j6 ]' Q4 g# W+ }& _
- s9 O! m5 A; n: r+ ~4 {修行靠自己, 慢慢琢磨。:smi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2: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桐油 1 v7 R. d; [2 K/ G4 a# L  a
/ K, l* \2 ~1 N
tung oil " ^2 y9 o% }" \6 f

; o9 z7 l% i& M$ r8 D9 i  大戟科油桐属种子经压榨或用溶剂浸出制得的干性油。传统上用于涂刷农具、渔具、家具及调制油泥嵌补船缝(包括门窗玻璃)等;近代主要用作油漆、油墨和医药等部门的原料。 6 ?/ V+ w) I& D/ I& ?5 m
' h# E% J+ H1 f+ [
  中国利用桐油的历史较久,是桐油的主要输出国。每年出口约3万吨,约占桐油国际贸易量的60%。
5 p. J6 K! |( A' h8 `: g1 Q: ~1 z
  榨制  油桐子的含油率随产地而异,平均为35%以上,种仁含油率平均为60%左右。一般在秋季采集成熟的油桐子,除去果皮和种皮,以供榨油。古老的方法是用木楔榨油,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桐子出油率低(一般在22~25%,最高30%),麸饼(粕)残油率高(一般在8~10%,高的达15%),油量损失多。近代已采用机械榨油,或用溶剂浸取。机榨法榨油用液压榨油机或螺旋榨油机。液压榨油机的桐子出油率达25~30%,麸饼残油率6~10%,制饼、麸饼上槽、卸下等工序仍需人工操作。螺旋榨油机的桐子出油率28~31%,麸饼残油率5~8%。从投料、脱壳、碎料、蒸料、压榨到加工成油,各道工序全由机械操作和仪表控制。用溶剂浸出时,因桐子含油量丰富,浸出时间较长,所以都采用榨过桐油的麸饼为原料。木榨麸饼能浸出油7~10%;机榨麸饼能浸出油5~8%。机榨麸饼残油率最低为4%,溶剂浸出法可使麸饼残油率降低到1%。
- g" B& [4 ]6 ~: `$ n8 ?8 t9 @0 K) B$ O0 ?/ B* x, j; X& G
  桐油质量往往因桐油树种、产区和加工方法以及贮存时间等而有不同。淡黄色的粘稠液体油,称白桐油;暗黑或暗红色的称黑桐油或红桐油。两种油统称生桐油,其干燥性能差,在干燥过程中桐油酸酯受光、热和空气作用所生成的皮膜不透明,粘性弱,不宜直接用作涂料。生桐油需加入催干剂(如铅、锰等氧化物)熬制成熟桐油才成为优良的涂料。 5 c$ P% L. i5 ~) b. C) o; s7 u$ N
& X3 Y0 h$ C3 ~
  组成和性质  桐油的组成随油桐树树种而异,主要成分都是三α-桐酸甘油酯,α-桐酸是含有三个共轭双键的十八碳脂肪酸,结构式为:
& H# C1 r4 y& l/ w3 _. B$ e" h& P" |' K5 [
CH3(CH2)3-CH=CH-CH=
$ B7 g) W' u. C+ E- P; I8 E( U& a7 S8 U
( `. j. m/ i4 w' G/ g

; p% E$ j! s& S3 |& {+ T$ V% F; M9 l3 K- m
CH-CH=CH(CH2)7COOH ' j" }+ L2 L; g, j% u, m
2 d# r) G" F' F) P4 T4 C: q
$ q3 l: U2 U* {& f
  从三年桐桐子所产的油称中国桐油。从千年桐桐子所产的油,国际上称中国木油。它们的主要成分大致一样。脂肪酸中含α-桐酸71~82%,亚油酸8~15%,油酸4~10%,饱和脂肪酸3~5%。饱和脂肪酸中有硬酯酸和棕榈酸。从日本油桐桐子所产的油称日本桐油,含α-桐酸55~66%(见油桐)。 , w+ \; N# B& o" @+ b
5 r4 h4 c' w% h* J! Z
  桐油具有干燥快、比重小、光泽度高、附着力强、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以及绝缘性好等优良特性。其快干性与三α-桐酸甘油脂的聚合反应有关,因此α-桐酸的含量越多,干燥性能越好。桐油有毒,其毒素是α-桐酸和微溶于油中的皂苷。熬熟桐油逸出的气体,会引起某些接触者的急性皮炎。
& n2 n' H$ V( n' e' T& ~! ?1 m1 s3 T) q4 G% T% p' N
  桐子榨油后的麸饼除含残油外,尚含氮、磷、钾和毒性皂苷。皂苷在油中的溶解度小,因此麸饼毒性远远大于桐油,作为肥料使用时兼有杀虫效果。
6 v1 J* c" ^) Y, z+ a  _; A
. D' s) u& S) v! D; N% Y% Z  质量检验 要求橙色透明不得深于新配制100毫升溶有0.4克重铬酸钾的硫酸(比重1.84)溶液,无异臭,不酸败;比重(15.5℃)0.9400~0.9430;折射率(25℃)1.5168~1.5200;碘值(韦氏法)163~173;酸值最高8毫克氢氧化钾/克;皂化值190~195毫克氢氧化钾/克;水分不大于0.35%;不掺其他油类;华司脱试验7.5分钟后凝成固体,切割时不粘刀;β型桐油试验中层无沉淀析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4 17: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cccy8062 的帖子

顶楼,接着来   期待你的详细配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0 10: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搂主果然很强,对材料的分析也还不错,呵呵,身为木蜡油生产厂家的我看了也为搂主的diy精神给予肯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0 18: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gelmmmm1985 于 2007-3-30 10:02 发表% Q& B, c# c5 W/ D, Y
搂主果然很强,对材料的分析也还不错,呵呵,身为木蜡油生产厂家的我看了也为搂主的diy精神给予肯定
/ ~2 g! S9 A7 H) H
$ n1 q) E: R" Y% i( _2 X2 `5 q  a
1 ~7 ^+ m4 {' F
是不是就是这么做的?如果是的话那利润也太高了,和贩毒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 08: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真是这么做的话我们吃什么啊,呵呵,我说的只是佩服这种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 08: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再说一句,我们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木蜡油企业,所以我们的价格相对优惠很多,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话就多支持我们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