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叶飞武

红木制品的传统生漆做法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1 11: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瀚春 发表于 2012-12-10 17:42 + I7 G6 w6 l. h6 @8 o. r' N
生漆由于特殊的物理化学特点,和许多颜料并不相容,因此能够入漆的颜料只有油红油黑及油黄等少数几种,但 ...
2 ?/ i% r- K4 E( t( ~: c4 f
陈兄我冒昧来给你回答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 l  X' g, e9 A6 w1 w" s- d& h天然生漆对颜料掺入的要求很挑剔,因为天然生漆含有漆酸,而各种盐基性颜料均系金属化合物,凡含锌、钡、铅、铜、铁、钙、钠、钾等金属的颜料,一与天然生漆调合就同漆酸起化学作用,色泽变暗甚至变黑,故不能使用。只有不与漆酸起化学作用的贵重金属如金、银、钦、汞等,才能入漆。近代从炼焦油中提取的有机颜料,非金属性,且耐酸耐碱,则宜于入漆。古代多用矿物盐基性金属化合物颜料,如银朱、赭石、石黄、石青、石绿、铅粉、煤烟等。其实其中除银朱、石黄、煤烟之外,多不宜入漆,故古代漆色较暗。“绿沉漆”之由来即因石绿入漆后颜色灰暗而起。入漆颜料基本上有银朱、立索尔红(西洋红)、镉黄、钛白、酞菁蓝、酞菁绿等。由于钛白和酞菁蓝、酞菁绿等颜料的出现,漆色能调配出多种色彩,再加上运用泥银、泥金,漆艺色彩就更加丰富了,酞靑系列颜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颜料。- y- P' g3 f, X: a! r# h! ?

# e  d0 Z( K+ A) Z# Z7 i, A6 z* {1 x: [4 x! C2 z3 V' c) @$ j
     以上各种颜料,均为干色粉,与漆调合为漆彩,方可用。调制方法是:将颜料置于调漆板上,加入少许广油,用石杵分批研磨,并不时地翻动清理,务必研细,这与色彩的鲜明度很有关系。研细之后,再调入透明漆或红推光漆。一般来说,入漆量不得少于50%,入漆太少,彩漆不够坚牢,入漆过多,则会影响色彩的鲜明度。颜料和漆调合后的彩漆,干后一般较原来的暗。不过,经过一定的时间(数月甚至更长),又会恢复到调制时的色彩,可称还原,福州行业语称为“开”。但如果漆的含量过大,色彩便不会完全还原。4 ?6 U' r0 D1 g4 {
8 w2 W5 r- M! K) Z8 r3 v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2-12 06: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奉献!感叹现在木作的机械加工能力高了很多,但质量和工艺以及精致性上好多还不如传统的呢.但愿还有人能传承保留这些老手艺.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2-15 22: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经验传授。
发表于 2012-12-16 13: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顶!
发表于 2012-12-19 09: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土漆就算了,我过敏。
发表于 2012-12-20 08: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
发表于 2012-12-20 09: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坛子里少有的正宗技术,佩服。
发表于 2012-12-30 08: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为你的胸襟喝彩
发表于 2012-12-30 15: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把,大漆传人
发表于 2013-3-4 22: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应该传承下去的技艺!在做精的前提下,如有有识之士出来宣传炒作一下的话,应该有很大市场的。
发表于 2013-3-7 08: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既然是发技术贴,何不把最主要的调色技术说出来?还要保留么?
发表于 2013-3-7 1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圣 发表于 2013-3-7 08:37
, Z  k& D! l. v( e楼主既然是发技术贴,何不把最主要的调色技术说出来?还要保留么?
. {- o( H* }% z
有时间我发个更强悍的技术贴(包括上色),敬请关注。
发表于 2013-3-9 13: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代春 发表于 2013-3-7 11:25 6 c; F5 Y% |* T0 F- p
有时间我发个更强悍的技术贴(包括上色),敬请关注。
) O$ U- g) k) g
十分期待,敬请在百忙中无私奉献出来,以供广大木友传承.
发表于 2014-1-20 23: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正需要这一类资料!
发表于 2014-1-21 13: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顶上啊' Q6 k$ Y% C- C1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