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迟斋工房

更新!自制工具——填充式欧刨(Infill planes)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 15: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动手能力很强,外观做工细腻,确实是属于慢工出细货的好手,确实令人敬佩!
* c+ r; h4 _3 x8 }  如果仅从艺术角度来讲,楼主的作品确实有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但如果从实用角度和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看,却是相当糟糕,甚至不能称之为工具。西式铁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前端必需紧压,而后边(右手)则以推为主,所以前手柄设计就一定要讲究舒适度,四方的固然新颖但并不适合长时间做工,否则手掌会很容易被磨出血泡!圆球状的前置手柄才是最佳选择,所以几乎所有的西式铁刨都采用圆球状手柄,哪怕是再昂贵的铁刨也会把人体工学放在首位,然后再考虑它的艺术性。你设计的前置手柄还存在手柄过低、位置过于接近刨刀处,这让手抓握更为困难,手容易摩擦到铝壳体造成极大的不舒适。" d& b3 a; E) k# [$ E
  另外,你的刨体由于过多地考虑到艺术性而有意地把多搞了一些菱角的地方,虽然你也经过一些倒角的处理,但是仍然增加了意外伤害的机会,所以建议还是采用国际普遍采用的简捷的流线型“安全模式”。西式铁刨还有它的另一个优势:可以极为方便地微调“吃料深度”,这一点对比中式刨来说显得更为先进、绅士得多,希望你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这个方面。最后一点就是:铝质地太软,而且容易磨损,对于手刨这一类需要大力来回摩擦的工具有点不太合适。
& m  k( z+ t" T7 O0 T- W3 k! x
发表于 2012-4-2 19: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学习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00: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力无限 发表于 2012-4-2 15:35 $ D: X- E4 X, e$ T/ w, S
  楼主的动手能力很强,外观做工细腻,确实是属于慢工出细货的好手,确实令人敬佩!- U* g; e7 `- ]) T) h5 Z# g
  如果仅从艺术角 ...

3 `1 s; O- ]$ N/ ^6 w1 L" ]* y# U0 s/ T2 R8 a0 a
            首先要感谢92楼木友的敬佩!不过对你的评论我不敢苟同!!理由如下:
/ f# y/ |* l' @( y# k, V       一、这种款式的西方手工刨,并不是我的发明,而是西方国家流行的热门款式之一,我也只是山寨西方木工发烧友热捧的经典款式。因为是第一次试做,不想走样走得太远,所以在做的时候也尽量考虑接近原作。# J  v$ j3 E- l
      二、如上述,因为这是填充式欧刨(Infill planes)经典款式,所以前手柄的设计本来就是方形的,而且这种欧刨以及式样的历史要比你所说的前手柄园形的的铁刨要早得多。8 c9 F' a8 F4 c+ e+ e
      三、讲到人体工程学这是西方人建立的学科,而这个款式的手工刨存世已经2000多年,到现在仍然是西方木工爱好者热捧的工具,并没有被你提到的人体工程学理论所淘汰,可见这个手工刨的生命力,是经历史和实践久经考验、大浪淘沙后留存的优秀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是过时东西你我恐怕连看都看不到了。
9 l4 H& U& y8 v      四、还有你说“你的刨体由于过多地考虑到艺术性而有意地把多搞了一些菱角的地方,……增加了意外伤害的机会,要采用国际普遍采用的简捷的流线型“安全模式”,等等说法。可见你并没有使用过这种款式的西方手工刨,没有感觉过不要紧,但没有必要对这种刨盲目地贬得太多。首先这是手工刨属于手工工具,如果象这样的刨子都害怕有意外伤害,那就用不着玩木工了!木工厉害的手工工具多得是了,锯子、斧头、凿子、夯子哪个不比这种刨子厉害,连这种刨子都害怕,那只有离得远一点,更不用说去碰木工电动工具了!3 D0 L( L# P4 v1 G5 t$ e# h
      五、还有你说“西式铁刨还有它的另一个优势:可以极为方便地微调“吃料深度”,这一点对比中式刨来说显得更为先进、绅士得多,希望你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这个方面。”这个说法我认为也不完全对,而且我估计你也没有认真比较过中式刨和西式刨的优劣。用惯中式刨的正宗木工师傅,其实最讨厌的就是西式刨的微调,我的感觉也是并不不方便。有经验木工师傅调节中式刨“吃料深度”,根本不用眼睛,左手托刨食指触摸刨刃口两端,右手一把小榔头轻轻敲几下就行。所以论坛有位木友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式刨是给专家用的,西式刨是给普通人用的。”我很赞同,中式刨使用有一个经验的问题,过去为什么木工要做三年学徒,道理就在此,要熟能生巧。所以我认为西式铁刨这种微调,是西方人求变、求新的一些创造,就象电脑现在越来越傻瓜人人会用,汽车下次自己会跑……,发展的将来世界不知道会怎样?所以现在很多人在追求回归自然!3 v# @' E' u# G0 Z
      六、说明一下,选择用铝材料做刨,我贴中已经说明了,因为是第一次试做,在材料选用和工艺结构上都考虑简单一点。用铝型材,主要考虑自己没有好的金工工具,铝材容易加工。还有铝材比较便宜,硬度差是肯定的,但最后将铝材做氧化处理,增加表面硬度,并不是不可以用。就象雕刻机倒装板,用铝材加工后再做表面氧化处理,不是一样耐用。我认为用铝材做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减轻刨子的重量,西式铁刨说实在太重,用铜做也重,这是西式刨的劣处。当然铝材氧化的刨子,去刨有钉子或有泥沙的木材,那就没得说了。
" D( X5 h0 T% c; X; O+ J      不知道这样是否已经把我的理由说明白!不明白,我再增加一些西方人精心制作的经典Infill planes(填充式欧刨)的图片,作为补充,这种刨的例证网上很容易找。我想说这些,主要是不想误导木友,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发帖讨论,再次谢谢木友动力无限对本帖的关注!
7 P% B5 A5 H6 y4 R
4 g0 D, J9 n- `0 q
s1.JPG
s4.JPG
s3.JPG
s5.JPG
s6.JPG
s2.JPG
s8.JPG
s7.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70 收起 理由
china-montreal + 70 活学活用,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4-3 08: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迟斋工房 发表于 2012-4-3 00:07
4 B! G8 {! o7 A' Q+ I首先要感谢92楼木友的敬佩!不过对你的评论我不敢苟同!!理由如下:& t8 N* w8 Y' w# n+ f
       一、这种款式 ...
! g3 Q' K. z* J6 ~
活学活用,赞!
发表于 2012-4-3 13: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技师好厉害!
发表于 2012-4-3 13: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有这两下子和设备就去造飞机了.
发表于 2012-4-3 13: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力无限 于 2012-4-4 18:35 编辑 ) I. A* Q, z; O% u: t
2 ~! r& i) a4 g0 u7 U
  . T+ K) z' k/ z. I
0 `& N4 I' Z/ H& y
迟斋工房  谢谢你的评分,知道你理解了我的意思,人不可能都懂,这没有关系,但最可怕是不懂装懂,害人害己呵!4 r4 I6 H) J8 o8 {
    , [2 U" p! M+ K, Z% \, B
    说到“不懂装懂”大可没这个必要,再说到“害人害已”那就更加问题严重。
* t/ ]: d7 }2 S4 ^/ t7 b
  说明提出不同的意见也是需要冒很大的人格风险的,因为有些人喜欢听,有些人则视之为“对我不忠”、“冒范”、“不给面子”等等,我就是喜欢看到持不同意见的,砖拍得越狠,我反而觉得越过瘾!没人拍你的砖,你反而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作品是十全十美的,关键是自己是否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当所有的掌声都给了你的时候,自己是飘起来?还是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来把它继续做到更好?
# v$ f& l9 I1 P* v& L1 s$ t  铁刨的手柄有做成什么样子的都有,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主流的仍然是接近圆球状前柄,哪怕很多贵到天价的刨也基本是这样,为何?那还不是因为考虑到舒适度?必竟工具还是用来做工的,并不是用来看的。再则你提到的“中式刨是给专家用的,西式刨是给普通人用的”这话我更难以苟同,这就是民族自大的表现之一。因为我也是从小玩木,用的全部是中式木刨,家里大、中、小、弯、槽、鸟全系列手工刨都有,玩中式木刨不知道蹭出多少血泡和老茧,特别是两个拇指的关节处是最容易磨破,很多时候都是包上纱布后继续咬牙坚持刨下去,一直到入坛之后第一次发现有“铁刨”这种东西,第一眼觉得很滑稽,怎么长得像个靴子?用它来做木工一定很可笑。后来我有机会试用了一次铁刨,发现它的切削性能、舒适程度相当出色,已经完全颠覆了我对中式木刨的情结,因为对于性能来说中式木刨可以说是完败!如果不是价格方面的原因,我真想把大、中、小全系列的铁刨都买齐,而中式木刨基本上不再增加、也不再维护,坏了就扔了算。后来我认真分析了三种刨:日式拉刨、中式木刨、西式铁刨他们的力学原理,得出一个让自己也不愿接受的结论:日式、西式都很容易实现均匀切削,而中式最差,均匀性日式最好但不好发力,西式的人体工学最好(尽管样子很滑稽)。详细的分析我有时间会开一个帖子,到时候欢迎你来“踢馆”,也相信会有大批中式木刨的粉丝向我扔砖头、破酒瓶。没事,扔得有水平我还会给你叫声好。咱就是喜欢说实话!毫不留情面!不管你是谁!
) h0 X& I7 q" P8 A: F4 u) `; p
发表于 2012-4-3 14: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才
发表于 2012-4-3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好功夫,顶一个
发表于 2012-4-3 22: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坛子里的木友买一个欧式刨子都要好几百  原来欧式刨子也可以DIY  看这制作过程也是够复杂啊
, C" t9 [  r8 a3 `   不知在大师眼中到底是做中式刨子难还是欧式刨子难
发表于 2012-4-3 22: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条件都可以试一试,可惜哦只有干瞪眼的份
 楼主| 发表于 2012-4-4 15: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力无限 发表于 2012-4-3 13:39
- v6 a6 [/ {% ^" c5 N, W3 H* |  - {  |5 j$ r. e

- ?( ]( h4 K6 ^4 l迟斋工房  谢谢你的评分,知道你理解了我的意思,人不可能都懂,这没有关系,但最可怕是不懂装懂, ...
3 C; q; y. s- N+ c' ~
       好啊!静候动力无限发布对世界三种刨认真分析的研究结果,到时一定会来学习!但希望不要再看到类似将欧刨Infill planes,评价为“甚至不能称之为工具 ”和“所以几乎所有的西式铁刨都采用圆球状手柄 ”这样的低级认识!咱也喜欢说实话!到时一样会毫不留情面!不管你是谁!
( T7 Z+ [& x" \2 _: g# z  T6 @9 U& v5 G
发表于 2012-4-4 21: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纯手工制作吗,看起来很棒、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08: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ericlepus 发表于 2012-4-4 21:39
3 a8 ]# u6 O& V6 x8 I+ \( i2 f6 c: f纯手工制作吗,看起来很棒、

. F# Z+ q/ H# C- l谢谢!制作过程中,动用过三种电动工具,电钻、曲线锯和砂带机,我不清楚这是否还算纯手工?坛子里有的木友很顶真,有的木友很书生,最讨厌有的木友不懂装懂,还狡辩!所以还是不界定的好,省得到时又多费口舌!
发表于 2012-4-5 09: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精湛,过程也拍的详细,只从这两点,也足可见楼主是个踏实精益求精的人,让人敬佩。向楼主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