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2-2-18 22: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木工乙 于 2012-2-18 22:43 编辑
4 R; ~8 m8 ]# m5 J. I6 a! h$ ^6 l B- I
更新第八回(不能用“天”了) p) J) Y' W/ M ]; \, E
-----------' T4 l9 z4 }! ]& N5 p% n; p2 Z9 N
个人遇到挫折就喜欢撤退,已经好几个星期没动手了 - p1 a/ U( K6 `: H& v6 N6 X7 b
有人居然给我这贴改名叫《不动》,是可忍孰不可忍,动! ( y$ t, R" v' x6 J6 J) A
/ V5 Z* a: J* j- P! i
第一条轨道基本完成,是个螺旋,下图两条近端还没修直, c2 M2 N' ^. m' }
% Y+ r: l; T7 T1 B7 p
# Q( H! l# {7 Z K6 P2 A
塔上出料、进料口还没做。水晶玻璃球就是被塔螺旋携带到顶后挤出,沿轨道走完这个过程再回到底部4 K3 [, ]2 m. P) M3 c% a1 T2 B8 w
3 B( \" z3 f* t
& j9 e: S3 a5 {" P, j( i' Y& Q塔的驱动电机被我换了。在华强北买的15块的同类型电机,说是正转回来一试是正反转。拆开看发现爪级电机真是简单,就是单线圈做定子,一块圆形磁铁做转子,要不然被称为成本最低的电机。6 A6 C8 b, z% _3 p3 b0 C
* k+ x3 S* c( m+ i6 `
这个电机缺点是,正反转不固定,遇到阻力就改变方向。用有机玻璃做了一个“单向阀”解决了。9 Y) Y$ _+ d0 _! O
; t# Z6 A: U- w& I$ q
做“单向阀”的过程中还被台锯伤到了,大拇指肚一毫米深的口,没出血皮厚,推的极慢是疼了才缩回来的。当时锯片高度3MM,疏忽了,不到一厘米大小的有机玻璃片手持上台锯,真是得瑟了,一身冷汗,下次再也不敢了!
6 {+ v7 @4 Y" N+ b
1 f% V1 l- v# _9 a9 V' u也拆了原来10块钱的,里面是塑料齿轮。这个15的是金属的,而且转子比它大很多,看来10块钱的是粗制滥造了,虽然都标明4W30转。这个动力明显大,塔螺旋转动非常顺畅了
4 M/ z' } {( d9 y* W% x, ?
% z9 ]/ l* E; z" ^
5 J9 H8 y, {/ \2 T. u1 @
用有机玻璃卡子好处是透明,轨道没有视觉障碍
: w& }: A4 z! ]% M
5 u$ a- S/ O* ^, }2 I4 X# b+ N& k [% a
反光的更清晰些
% Y; e; W! j% ^$ ?, ?; @
: A t% ^( P% ` z6 u/ Q J1 z! D- z S0 I3 t. j
这个轨道难度在于,水晶玻璃球从高点抛下沿螺线走完全程,到终点让势能转化的动能尽量消耗殆尽。要让螺线有合适的直径、合适的收缩变化,大了走不完、小了出口动能太大,势能利用不充分
1 R# O' n) }( d/ @8 k1 @2 A+ u: e$ l" S
而所有的轨道共同存在的难度是——只要调整一处下面曲线全跟着变,牵一发动全身,这个最头疼! 8 O+ `( v3 e0 f1 q
5 O1 L. R) L1 u: T! n! Y7 m- }
7 h; S* m& z1 ~0 p6 ?: J9 B1 W出口拐弯,抗离心力倾角。支架还没安装,临时用木块垫着。远端还没修正,可以看到轨道弯弯曲曲的
7 L ?8 X; A* D( h9 A7 A' U9 K# J
' N0 m v' _) e/ z9 ?
9 ]' u' w5 u, u+ d4 { _
* i* H" {1 r; [% p' }$ V
: j ~" X4 V3 }0 y9 G
第八回更新完毕,谢谢!
. ^( ^- [5 T& g9 y6 \- x+ j2 R, W# ~
" |) A7 S9 B9 f' D$ {- A2 N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