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myheqiyu

木歌——我的“亚”生活状态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2 22: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有什么问题还会麻烦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抽出一点时间来。买了一套圆木榫定位器,用8mm的圆木榫拼板。如果没有这定位器打孔的话,即便位置误差不大,纵轴也很难得准确。3 ]$ a, s! z7 l
DSCN1148.JPG - E( [) t. f: q4 o; X" R

1 l3 m3 ^. R) O$ z2 C% l第一次拼版,看这“五花大绑”的。没有F夹紧固,你就是打孔再端正恐怕也不能严丝合缝。
: }* d9 j9 v* F2 e8 h

第一次拼版

第一次拼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0: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这手工打的第一个榫卯,还比较规则哈?, }7 W. E# C0 y" \2 C5 B. {
DSCN1130.jpg
% D! X5 e. x7 p7 e0 W. v8 [  k" g7 M这是工作台的四根柱子的榫卯头合在一起拍的。像这样的桌椅类的腿,最好放一起划线。把木料四面中较好的面选择朝外,确定好一个高的位置后用角尺划一圈,然后再细分榫卯的结构线,这样不容易出错。你看我这端头画了多少的结构线呀,都是分开划线惹的祸。还好,由于追求精确,最后打出来的榫卯也还可以吧:
8 ^& q3 R0 E% D+ L; O DSCN1131.jpg ; C! s# E, S" M6 z* w
: b- L1 t, E$ P0 i
准备在墙上做一个挂工具的墙板。原来准备采购来刻书法作品的强化木地板,结果因为表面太硬,不适合刻字而闲置在那儿。这次把它利用起来。先在上面钻孔。因为是多张同样设计的板材,所以为提高工效,用“G”字夹钳把它们重叠在一起来钻孔。根据早先自己从事石油钻井工作经历的经验,无论是从安全的角度还是从工作效率角度考虑,都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规程来——规范的操作姿势和动作当初可是救了我一命的。动用电动工具首先是安全第一,所以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做了一个设计:用双手握紧把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将右手的大拇指连同手掌根部一并压在手柄上方,既便于自上而下地施压又不会无意中压下了旋转换向开关(这是很危险的);中指和无名指压住电源开关。左手在右手下部与电钻排气口之间扶持住电钻机身,控制电钻机身的摇摆。两脚开立,右脚踏住工件,左脚支撑身体。弯下腰,身体微微左倾使人的重心微微靠左。左、右手的肘部分别靠在左、右膝盖上,将整个上半身支撑住的同时,也将钻机控制在一个最小的活动范围内。将钻头对准“十”字坐标点,轻压电源开关让钻头慢慢旋转起来;观察、判断和调整好钻机中轴线与台面之间的角度,无异常现象后压下电源开关提高转速,右手逐渐向下加压钻进。估计快要钻通工件时要减压减速。对了,钻孔时工件要面朝上,多层工件重贴钻孔最下面一块的面板也要朝上。这是因为钻通的瞬间,钻头会对底面的出口表面破坏,从而出现不规则切口。 4 @3 X9 A1 ?9 k2 `
) V( \* Q: Z* @7 [1 S1 w# h2 R
上面说的钻孔姿势如下图:1 }) u/ i% \1 q# B
DSCN115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10: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拼版了。打8mm的孔用圆木榫定位器的确可以精确地定位。当然前提是你的画线本身是精确的(关键是正确的)。需要注意的是拼板打孔两块板的边划线一定要注意镜像这个问题,否则会错位甚至不匹配。
1 l/ @/ T% g+ j) X- S0 R$ ]打好孔先涂胶。我第一次刷胶时把孔内灌了不少的胶,因为木榫与孔刚好够大,居然不用力打还打不下去。待把一边的木榫打入,拼接上第二块板时,要均衡地敲打让板子整块平行地推进。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套上一点后就直接用多个F夹慢慢均衡地扭紧推进,比用榔头敲打要密实和平顺得多。
3 @/ m8 M9 L5 ^4 ?看看下面的拼版图片,精度还是相当到的哈
3 ^# @# B- h; T1 L3 l5 Z0 x# S- b DSCN1160.JPG 5 G, l* N( i8 @+ s
DSCN115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3: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台面上打插销孔,为了精度也为了避免打斜了,把钻台用F夹固定到位,然后钻进。看下图:' N1 a' B# I2 @5 A0 C  x7 Y
DSCN1163.JPG ' z* w9 q2 ^+ V

; J3 r. Y' d4 A墙上的工具挂板和木工台上的夹钳都做好了。台钳上的木手柄是在日杂店买的擀面杖,三元钱一个价廉物美:
6 B$ V& T7 i2 V: w+ g DSCN1168.JPG
9 ^) D* O. k- K1 B) Z0 H3 ^/ U DSCN117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40 收起 理由
记事本 + 40 一楼不能评分了,进了邮箱全部抱走,谢谢楼.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3: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有点模仿国外一个木工视频里的,看着很不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0: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邮箱怎么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0: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台锯是什么品牌的,价格不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12: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13: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能折腾啊 我不如你厉害 但明年房子到手就不得不行动拉  向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22: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想法很好,也想自己D一个,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10: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试制一把椅子。
& y8 i) @4 M/ z在《明清家具图集(二)》中选择了一个比较宽大的“太师椅”把它翻拍出来:
' h5 m- Q, |# a' V$ M3 q3 A 图1.jpg
7 K( W' M. ~% j2 e+ g" ^% B* ?7 Z& I6 [
由于这个资料中只给出了一个大的外观尺寸,只好把它导入到软件中铺平后按比例测算、标注出具体的部件结构尺寸:' U) G0 T3 L5 a
太师椅(左视)副本.jpg " M0 e4 {+ z) ^+ L
太师椅(主视)副本.jpg
- m% F9 g5 ?7 W0 u9 b- p4 \ 太师椅(俯视)副本.jpg   f. p. B$ Y- k0 E

! D/ g9 z5 ^, n0 I* ~4 t然后再到SketchUp中复原出三维设计:
+ V4 q: p" I/ l2 o 太师椅(试).jpg
, C4 Q3 K) b5 n) ]! K/ U' d1 J( w
# a" A+ N5 ^, g) D6 ?1 ~把这个椅子的部件摊开看看,这“一地鸡毛”!1 P) o1 c2 g& }0 j+ U. r
太师椅(部件).jpg   C" K/ N2 {% d7 U* ~' m( k

. I0 m6 ]7 _- z2 ~看看部件结构的细节设计:
6 x! X! {- Y' |6 O/ {  K8 C& P 太师椅(部件细节2).jpg 1 J5 G# @  m9 e3 w  O
太师椅(部件细节1).jpg
6 Z$ r3 H3 e& D1 d9 Q! o- E
9 m* @3 f$ N8 h) A把部件材料清单罗列出来,呵阿,一把椅子居然有78个部件!有点夸张哈
/ Q5 B8 O2 ?* }+ l; C! w3 d 太师椅(料单).jpg
太师椅(俯视)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4 16: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这个榫的详细介绍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3: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集尘器的问题初步解决了。
/ \4 L8 w& d: n( S, {6 q0 K
9 q) U; I$ P! f1 z9 l当初买了一个家用的小吸尘器,直接用来吸木屑不行,准备“割肉”买一台工业级的集尘器。想想还是太贵,要上千元。自己做!
, [4 G" ]4 B1 f( S
# n: K" ^2 ~5 R- {6 B到日杂店花20元钱买了一个50升的塑料桶,然后上网花60元钱买了一个塑料的旋风集尘器,再到建材商店买了一米50大的PVC管及弯头,连接起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集尘器。先用用吧,估计修边机用没问题,台锯之类的恐怕不行,聊胜于无吧。
2 S0 d+ g- C9 ]+ D& [ DSCN1181.JPG
8 c& ~. L$ {% T& |5 U- o* O2 {$ Q3 V DSCN1182.JPG $ j: c0 ]7 [3 |: o2 n. Z6 B- w
5 f3 A) N. p9 _7 N5 _) T5 w
管线的连接很伤脑筋。为防止口径不一致带来的麻烦,在购买旋风集尘器的时候就一并购买了转接头。但是当你真要与管线连接的时候才发现,这些标称直径都是有误差的。关键是这硬管接头误差即使在0.5个毫米也没法拼接。想了不少办法,包括用热水烫、电吹风吹、锉刀锉、美工刀切屑等等,能想的办法都用过了,效果很不理想。拿着弯管接头苦思冥想,突然想起能否采用软连接?用一个橡胶套子把两端头套接不是很好吗?看这管头与自行车内胎的大小差不多,能否找一节来试一试?跑街上修自行车的师傅那儿比试了一下,自行车的内胎小了,架子车的内胎大小刚合适,不讲价,剪了10cm长的四段,问师傅多少钱?一元。听错了?一共多少钱?一元!呵呵,你收钱不找了!拿回家马上安装,一路OK!一位学工的朋友来看过说:“你知道你歪打正着了什么吗?”答:“节约了很多钱?”“不,这个像皮套子实现的软连接,避免了两个动力之间的打架;并且有效减少了噪音的产生!”呵呵,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9 @" {% T) Q+ O3 T

! O4 ~+ f: V8 v看看细节:
& [) ]7 R5 Y/ Y7 d' ]( W; I3 d DSCN1180.JPG ! a6 o# u" H- w  C& q

0 k7 L9 V9 @0 o0 x7 Q; ^! |用纸角板合起来做的矩形入风口,放在雕刻机滑轨与墙面之间,上端直接开口在雕刻机台板下:
2 |& ~" V( {7 `( k; }# S DSCN117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21: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雕刻机装置值得借鉴,回去我也发挥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