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配料

做机机,你该知道的知识技术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3: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咸菜大侠 发表于 2019-12-1 11:28
4 U; N  f. v7 A6 v% @9 \3 Q这种帖子涨姿势,那些天天比精度秀机器还整天互掐的玩家能不能没事分享一下经验呢…
# L+ t/ f9 G6 y( c/ B# e) I6 u2 g1 l
我个人觉得大家都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我们不能去要求或者说绑架别人的思想与想法。并且往往很多时候的一些碰撞,会产生新的东西。当然,如果能更温柔、文明、理性的对待一些问题就更好了。

& k1 k) D2 u+ W
发表于 2019-12-1 13:2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干货 赞
发表于 2019-12-1 13:2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配料 发表于 2019-12-01 13:16
! ^" v# {0 N0 R8 W组装后面我会说到。至于结构分析来说,上面的贴子我也说过。机器架构最好当然是能做有限元分析。但是这个东西对于我们普通赚机木友来讲,确实是遥远了些。那么最简单容易的方法,我觉得是直接参考现有的,成熟的机器架构。什么是有限元分析?简单的讲,就是帮助你分析你的零件设计合不合理。这样的设计会不会在某个地方会因为受力、温度、内应力、材料强度与承受强度等问题的影响。简单一句话讲,就是能补助你设计出更合理更完美的零件或架构。同时也希望您能把我有不足的地方补充一下,也发出来,让大家都有所提高,谢谢您。(之前的技术点都没有用粗体字标出,接下来出现的技术点我都会用粗体字标出)

: H2 X7 h  Z  ~1 Q, R您客气了,写的很好。我自己攒了一个小立柱,本来想开贴说说过程的但一直没有时间。现在看来请木友们来你这里学习是最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4: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1.1.2、各种机器架构- f3 C5 @$ c& U% u
        我对于各种机器架构的性能与特点,在这里进行一个简单的理解说明。) d- E/ u, U; z

5 v, E; R2 [  f9 ~: HA、立式A柱结构:这种架构是最常用,最普遍的架构。就是一根立柱,立柱上有主轴。下面是X,Y轴工作台。这种架构的特点:经济、简单、相对可靠、易于制造、装夹方便、使用方便。所以大量的装备在目前市面上。(这种架构经济是因为架构简单,易于加工与制造。装夹方便,那是因为不像龙门这样多根柱子。使用方便也是因为少了那个柱子,操作时可以更容易靠近工件,易于观察。不过我们的的小雕刻机不是很在乎。)缺点是:Z轴相对不稳定、X轴行程受限制比较大、工作台稳定性相对差等。(Z轴相对不稳定,那是因为是单边,属于单臂结构。不像龙门那样对面还有一个支撑扶着刚度那么大。因此Z轴上下滑动模块相对要做得比较大来提升刚度。那么同时问题也就来了,惯量变大了。所以很多这样的设备在Z轴上都进行了配重设计。又因为Z轴的架构,不可能做到太长。做得长悬臂就更长,就更不稳定,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更多。所以我们看到这种架构X轴能有1米以上的就非常少。工作台稳定性相对差,那是相对龙门架构的工作台。工作台与底座相对运动的连接,用的是导轨就是我们所说的硬轨。而现在更多的是用线轨。硬轨因为接触面大,适合重切削。但是摩擦系数高,所以不适合快速移动。线轨摩擦系数小,适合快速移动,但是刚性不好。所以这种架构的工作台,是通过导轨两层相连的结构。机器里最不稳定因素之一就是导轨。所以这样解释,相信大家应该能明白为什么说:相对龙门架构的工作台,没有那么稳定了。)那么在这里拓展一下,铸件导轨的刮研技术,也叫铲花铲刮。各地叫法不一样。其实我想告诉大家一点,你认为平面加工精度最高的平面磨床,加工出来配合用的两个平面其实是不平的(这句话有点拗口)。简单片面的一句话讲,就是告诉你,磨床磨出来的两个面不平。即使平,以后也会变形(什么材料受力了、时间长了都会变形,只是大小而已),接触面会不好。而且面与面的接触是面接触或线接触。所以就要用到刮研技术。优点:点接触,藏油、越用越精密。刮研是们手工技术活,是靠人手工一点一点的铲刮、着色、配合无数次的重复做出来的。每平方厘米要有多上个接触点是有规定的。能铲出鱼鳞纹、燕尾纹等,非常漂亮。话说目前市面上精度最高的机床,用的都是硬轨。几乎所有的磨床用的都是硬轨。不过现在做机床,用刮研技术的很少了,成本高时间长嘛。刮研一般用在导轨,或者需要相对滑动有支撑的零件上,如磨床主轴与铜套。所以以后你看到什么机器上是有用刮研技术的,那机器一定不会太差!
+ ?' |7 V5 E. c; s( O1、Z轴的配重   2、Z轴的悬臂很长    3、X、Y轴上下两层结构。
  I3 M8 }& f& `6 Y* p( U1 k* @3 V, @$ ]: H5 N" S
" x$ q+ b" m6 c7 h* X7 {2 K  N4 M
立式加工中心.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4: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佛即佛 发表于 2019-12-1 13:29) D# d! c* o9 s! m
您客气了,写的很好。我自己攒了一个小立柱,本来想开贴说说过程的但一直没有时间。现在看来请木友们来你 ...

1 g0 {0 ]. O# F3 A 是您客气了,其实我也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只是说出一些我对这些东西的理解,大家交流一下,这样我也能有个提高。正好说到立柱架构,有不足的地方请您补充。后面我再慢慢补我对动龙门与定龙门的理解。/ B. Q7 x* q- r6 t, D; E7 `& l
发表于 2019-12-1 14:56: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组装看网上小日本的就行。接线百度。所谓技术,很多大神不知道讲什么,主要是他们都懂,对于懂的,他们自认为不是技术了,可他们又不知道谁不懂,哪些不懂。随便发不如不发。到时候怼上了,又闹心。有时提问了,大神看了,自会解答,当然这也是看大神心情和时间了。至于刀路,这块很讲究,但每个软件放的方法都不一样,谁能都懂呢。硬件也是一样,开环,闭环,伺服,丝杆,导轨,机架,主轴,都不尽相同,不可能都去用过,只能方向性讲。有本书叫机床数控化改造。可以看看。还是数控刀具书也能参考。具体还是得实践才能有经验。三四个月的数控生涯太短了,路还很长。你写一堆,证明你在不断学习,这是好事。其实后期还是看设计做图。
发表于 2019-12-1 15:20: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qq7426 发表于 2019-12-01 14:56
% k2 ~( w! U# E" P# x0 X组装看网上小日本的就行。接线百度。所谓技术,很多大神不知道讲什么,主要是他们都懂,对于懂的,他们自认为不是技术了,可他们又不知道谁不懂,哪些不懂。随便发不如不发。到时候怼上了,又闹心。有时提问了,大神看了,自会解答,当然这也是看大神心情和时间了。至于刀路,这块很讲究,但每个软件放的方法都不一样,谁能都懂呢。硬件也是一样,开环,闭环,伺服,丝杆,导轨,机架,主轴,都不尽相同,不可能都去用过,只能方向性讲。有本书叫机床数控化改造。可以看看。还是数控刀具书也能参考。具体还是得实践才能有经验。三四个月的数控生涯太短了,路还很长。你写一堆,证明你在不断学习,这是好事。其实后期还是看设计做图。
+ A& y) o9 B7 w& c1 x( }
机器的结构设计、加工组装的过程说它是艺术都不为过,不是看一下谁谁的那么简单,专业大神讲解还是多听为上哈说错勿怪
发表于 2019-12-1 16:24: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like 发表于 2019-12-01 15:20& W0 E# b2 s7 h. q1 @+ y. g
机器的结构设计、加工组装的过程说它是艺术都不为过,不是看一下谁谁的那么简单,专业大神讲解还是多听为上哈说错勿怪
4 U; F: B8 o6 @& a. u6 E7 h
是啊,人总在学习中进步。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要学的东西太多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7: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qq7426 发表于 2019-12-1 14:56% T. _& |3 D! C7 w
组装看网上小日本的就行。接线百度。所谓技术,很多大神不知道讲什么,主要是他们都懂,对于懂的,他们自认 ...
6 l" M, N1 Q, m) ], g
  谢谢您的回复,我觉得您讲的很有道理。就像我前面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即使一个事你做得再好再完美,都会有人不满意说这说那的。这种事情见得多了,现在也释然了。刀路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东西,跟您一样,我觉得这个是需要深入去探讨的东西。在后面到软件控制这块的时候,希望您多给意见多多参与,让我们大家学到更多的东西。您也给出了很多题目,这些都是与设备息息相关的东西。比如什么是开环、闭环、丝杠、伺服等。这些后面陆续我也会总结一下我对这些东西的理解。确实还在学习,毕竟您也知道,这块的东西太多太深。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得透彻,只能是讲个方向性的东西。有些知识点,大家用得上的可以自己再继续深挖。已经知道了的,就当是个故事看看。有讲得不对的,还望大家多多指出,让我们更快进步。# n, Q: g% b  D) P" X, g7 d% E
发表于 2019-12-1 17:5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qq7426 发表于 2019-12-01 16:24
) D, `" U  V1 _, J; N; L/ K6 x7 g是啊,人总在学习中进步。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要学的东西太多
: M8 o; r5 N+ s' a0 _
有些知识还不如点到为止,就像掉进雕刻机这个坑里,本想尽快搞定脱坑,却越陷越深
发表于 2019-12-1 18:0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like 发表于 2019-12-01 17:54
! o' r  x! L4 L有些知识还不如点到为止,就像掉进雕刻机这个坑里,本想尽快搞定脱坑,却越陷越深
' B# U8 j7 |. A9 I; i9 y4 o
一样。本来型材机,现在铸铁机。从1千到万挖的不是一般深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8: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glike 发表于 2019-12-1 15:20
. \; ?' A8 E" N) ^; r% p( h# Z机器的结构设计、加工组装的过程说它是艺术都不为过,不是看一下谁谁的那么简单,专业大神讲解还是多听为 ...
4 e# U. w; c# L5 Y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说是艺术一点都不为过。跟您说个我自身的例子来诠释这一点。一次我有机会去看到日本人装配。更多的细节不说,就说给轴承加润滑脂(黄油)。现在你可以马上想一下我们一般是怎么装的,用手指挖一坨,然后裹上去是不是?但是日本人不是,他们是戴着白手套,用注射器装的。他们的解释是,装配这件艺术品是件很神圣的事。装配是很干净的事情。为什么用注射器装,因为每个轴承要用什么牌号的油,装多少cc是有规定的。装多了影响高速运行的顺畅,装少了润滑不够,可能会导致还没到保养期提前损坏。如此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在这里也不怕讲。哪家厂家说他们做的设备是多么多么高精度的设备如何如何。你就问问他,他们公司干这个多少年了。某些高精度设备或者零件的装配,没有十年以上的经验积累与传承,是没那么容易装出来的。所以您说得很对,还是要多方学习。很多是别人的看家本领,也不会说出来。能说出来的,都是不怕你学或者你学不会的。就好比丰田汽车的零库存装配。) n' g3 ~: p; U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8: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1.1.2、各种机器架构
B、龙门架构
其实龙门架构对于加工中心与雕刻机来讲,才是最理想的架构。龙门架构基本上又可以分为两种:动龙门定龙门。这两种架构的特点,之前的大神们都讨论透了。他们的见解比我要高。我在这里也偷个懒,想具体了解的还是翻翻之前的帖子看吧。或者哪位大神有时间的,在这里发个帖子。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两种架构的特点与优劣,在此谢过!
C、卧式加工结构
卧式结构其实也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定柱,一种是动柱。  
目前世面上的卧加要比立加少很多很多,卧加的价格也要高很多。卧加这种结构有其特点。卧式结构的优点:主轴刚性好、能加工大型零件、加工时铁销往下掉、易于装夹。(主轴刚性好,因为很多卧加的主轴都是在立柱中间的。就好比装在龙门里,所以刚性会比较好。能加工大型零件,是因为有些卧加的工作台是不动的,就是前面说的动柱的,所以能承载很重的零件。加工时铁销往下掉,当然了是在侧面加工的。就好比我们雕个牌子是侧面雕的,木削不就都往下掉了吗。这样没有铁销堵刀,刀具耐用以及精度要高。所以说我们如果雕刻东西的时候,如果可以同时把木削吸走。应该会是对刀具好一些。当然,主轴转速那么高,理论上来说产生的离心力是会把木削甩出。但是同时刀具内外侧会产生空气差,同样会有几率把木削卷入切削点。大直径的刀与高刚性床子,加上软木可能不觉得。但如果床身刚度、主轴精度不够,又是细尖刀,又是硬木呢。这点值得大家考虑。)缺点:造价高、观察不容易。(因为结构的问题,以及用的场合比立式结构的少,所以当然造价高了。侧面加工的,几乎对刀什么的要在侧面看,还是很麻烦的。)好了,机架部分差不多就说到这里。还有什么不够的请大神们补充。下一次就整理说传动部分,包括丝杠、导轨选型安装等。
" y$ ^" ^2 n# T! Z, ^- |
- s7 B1 _" W3 ^# D% K$ y
卧式加工中心.jpg
发表于 2019-12-1 19: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学习
发表于 2019-12-1 19:3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结构、做工、品牌,丝杆、滑轨、测量、调教,精度、耐用性,主轴、夹头、刀,力、惯量、速度、加速度、电流,电机、开环、闭环,限位、对刀,双线、四线,高电平、低电平有效,并口、串口,脱机、控制电脑,电脑系统、操作习惯,矢量、位图,坐标系统、夹具,加工策略……3 y- l: R1 [2 S5 E4 r8 `  g7 [
我数不过来,哥的帖是宝贝,说得很好!!!. K) S- R! \9 w, H, v: A, z+ {
不过题目有一点点大,随口而谈也特别喜欢,能再精准一点点,就更爱死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