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1 08:3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快睡吧 发表于 2021-01-20 09:36
8 e& M, } w0 Z0 q/ I% q本帖最后由 快睡吧 于 2021-1-20 01:39 编辑 5 h8 b5 @" O; {! I
1 e; A- q+ y4 a# p* i; O' |! b
9 s+ [ }: y- `1 ?: y, @
常人说老了成精,好像很神秘,好像是极具智慧的人,这有两说。且一说这是曾经走过的路,再重新过目,按孔子所言为常习之不亦乐乎,对于技艺而言,只不过是纯熟到精湛的过程,有如“庖丁解牛”,唯熟尔!另一说,人是万物之灵最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总爱漠视其它,总爱自我为大,但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循环变换之中,即使聪明到极点,只能一时算到精确,自然以为真,任何生灵都时时刻刻在生长,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使是石头也是从坚硬一体到风化成砂的过程,只不过周期拉长到几十亿年,就是砍伐下来的木头好像是死的,其实锯成型规程方后,一天下来还是变化了,而且不同的木头的变化都是有很大差异,木匠看到,冬季砍伐的木头伸缩变化最小,就顺应其变化,绝不在春夏两季上山,看来干枯的木头还是有生命的,柳树细枝虽然与母树断分离,但却能插土而活,所以说任何砍伐下来的木头是“活”的,有的木头干燥一季就基本稳定下来,有的木头且存放三年五载才安稳,有的木头即使沉水多年还是左曲右变,除非让它化成阴沉木。所以引述这么多,就是说鲁班级的木匠就是看到变化,就是找到变化最小的木头,找到变化最合适的季节和时刻,顺应变化,利用最小的力气去顺应和征服木头,其实就是四两拨千斤的应用,将人放在四两的位置,不自大,顺应变化,才能巧拨千斤。这一说就是走过的路知道哪里上坡,哪里有弯,当然就总结出无力时不走坡路,夜不行弯窄之处。如果大家称我也是在“炫”智慧,而我炫的目的和结果是对你们有所帮助! C8 S' f1 R9 G3 W: P7 Z! R
冲您老,这个帖子要收藏,还望继续不吝赐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