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1-1-20 11: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机械式硬盘本身就是一台两轴雕刻机。 9 G/ L% q, y* g: m$ o! ^在他工作的时候,就是把指定的数据“雕刻”到旋转的圆形盘片的指定位置上。* w& q9 ]! d+ c; v' x7 F4 ]
 
 # ~& R5 F# T' Q5 N: {" l4 i
 ! D9 c9 x+ v5 U8 Y0 w而USB硬盘,也可以看做是一台USB通讯的数据雕刻机。
 * m2 z. C; i" L8 u5 X9 `7 A
 " f1 `5 F0 s3 U4 E. o, D% [  u# m* f% s6 Y4 ?
 每1K数据等于1024个字,硬盘“雕刻机”要在硬盘上写入1024次,每次都不能出错。
 : r4 T6 r  e: b0 ]5 u  C6 x而随便一部电影就是几个G的数据,1G的数据=1073741824个字节。
 ( c9 s1 @$ v2 v+ [! A也就是向移动硬盘上复制1G的数据就需要向硬盘上写入1073741824次,并且不允许出错。$ v, R4 ~2 n, t& _
 
 , D  l6 ~% X* z2 U
 + T, a  F$ z4 m8 j* |0 }! k6 n这个角度来看硬盘可能并不恰当,但硬盘内部是带有CRC纠错机制的,系统和硬盘之间通讯也是带有纠错机制的,也就是说,使用USB通讯,完全可以做到自我纠错和通讯纠错,所谓的容易出错,其实任何通讯都有可能出错,只不过出错了要有纠错机制和容错机制就可以了。' m, Q/ S2 n" x. B
 - B, F/ D- T% R% a; c8 h" T
 , |+ w) v! l8 p3 w4 T: ?% k; k# k
 当然,对于移动硬盘而言,他接到的数据不是G-Code,而系统发送给移动硬盘的,也不是操作代码。
 & t% k$ J7 J; ^7 L3 Y  m$ b但是就这种工作状态而言,足以证明USB接口可以稳定的传输数据,且在传输过程可以纠错。: G: O! {) ~' W( F8 S% ^
 ! Z( D. c( x3 n" ]; `
 
 . t: V, C; ~6 b2 e# p5 QUSB数据线的本质并没有罪。( J( P2 F2 d- V) I( \
 想使用更专业的控制器控制卡也不是错。
 0 a! g) Q' D+ v- H0 E
 & N/ j0 r  {( ~1 @% o) ?8 [1 M' U7 R+ r# Q0 L) A
 有人喜欢买回来直接插在电脑上就能用,有人觉得我打开电脑机箱插个板卡上去也不是什么难事。* k  _6 g$ @' z0 Q' Z' h9 A
 
 A: w3 R: e5 _  \, s8 j1 p2 N# r( `5 p/ K
 各有所好,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一定要分出来个高下的。  I! P1 o$ e# a. Q# x( A
 " f- U: }& I( Q( I  W" p, e# D3 H
 ' t5 C0 w# L) ^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吧。大家有兴趣可以讨论,我不参与争论,仅仅就我所知道的,说说我的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罢了。1 C* T- J3 l5 L: F; `6 s% R7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