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3-1 11: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hupo99 发表于 2019-3-1 09:19
; o% p1 j& d% l: ]4 `- I感谢前辈大哥白忙之中,回复帖子!" N; H& O0 X# T$ U* Z
`8 m( q, L6 b2 m+ J
如果开榫的话,比如说门框这种估计有70到100mm深,用什么开个小深 ... 1 \# ^: f, }+ M& G
开榫的话,木工这块基本上主要用直刃刀。倒不是说直刃刀切削性能多好,主要做实木这刀很少有毛刺,还有就是这种刀比较便宜。螺旋铣刀因为刀刃有螺旋角,在加工一些木头的时候很容易形成切口被螺旋刀刃向上拉出毛刺或者崩口。但是从切削的稳定性来讲,带螺旋角的又要好于直刃刀,因为带螺旋角的切削过程其实一个连续的过程。关于螺旋角的作用看下图,这里说的是金属加工,但是原理和木头其实差不多。
& f4 B& V0 @! V
' H: U7 i' }# a# L然后说刀柄,刀柄其实无所谓,12.7的刀柄实际上就是二分之一英寸的。为什么会出现12.7,6.3,3.175的刀柄呢,因为这些都是英制的。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现代木工的雕铣加工起源于欧洲。所以这些设备最早都是进口到国内的,国内仿制也都是按照英制做的。现在就成了行业习惯了。这点在金工机械加工中就要好的多,基本都是公制设备。刀柄直径倒是不影响你的使用。变径铣刀是一种很常见的刀具。只要买刀的时候确定这个是高速机用铣刀就好。有些便宜的铣刀是给手工设备用的,动平衡和精度都不满足高速切削的要求。
1 R8 r7 G" L" d2 G: m* V0 Z4 F
z! i* G/ M5 g4 |( H然后说刀具寿命方面的问题。刀具寿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转数了。对刀具寿命影响较大因素从大到小排列分别是:刀具的转数>进给速度>进给速度。也就是说,想要提升刀具寿命,转数影响最大,然后才是进给速度,最后吃刀深度,那么理论上,采用刀具可承受的最大吃到深度,适当的进给速度,最小的转数,对刀具寿命是最有利的。
) ~8 y, \4 r- X2 F$ N- w而转数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刀刃线速度。也就是刀具在旋转时刃口的移动线速度,算法是刀具直径(毫米)乘以3.14乘以主轴转数除以一千。得到的是单位为米每分钟的刃口运动速度。任何一种刀具的材料,在切削不同材料时,都有一个最大刃口线速度。超过这个速度就会造成刀具急剧磨损,寿命成倍的降低。不同材料的刀具这个速度不同,按照我个人经验,木工用的硬质合金铣刀,加工实木时,最大切削线速度最好不要超过300米每分钟,超过之后刀具的寿命都不太理想,比如4毫米直径的刀300米线速度就是24000转,6毫米的刀大约是16000转。当然更好刀具这个速度可以更大,比如PCD铣刀,刃口的切削线速度可以达到1200米每分钟。
: N# J3 a2 a1 ]但是如果你需要很大的进给速度加工时,那么有时又要提高转数,即使切削线速度超过300米每分钟。这是因为进给速度加大,而转数不变会造成刀具的每刃进给量增大,也就是刀具的每个刃旋转一周要切掉的木料的量。这个量太大会造成刀具崩口。具体怎么算我很难说得清。不过降低每刃进给量又三种办法,一种是增加转数,让单位时间内刀刃的切削次数变多,但这会影响刀具寿命。另一种办法是降低进给速度,一样可以让每刃进给量减小,但是会影响加工效率。还有一种办法是增加刀刃数量,比如两刃铣刀单位时间内参与切削的刃比单刃多一倍,所以每刃进给量就小一倍,金属加工常用四刃铣刀,甚至几十刃的盘型铣刀,就是为了在低转数下降低每刃进给量。但是这又会带来其他问题,首先是刀刃过多会造成刀具容屑槽变小,不利于排屑,如果碎屑无法排出会使刀具失去切削能力被掰断。尤其是木头加工这种软材料,高速大进给,产生的碎屑非常多,排屑槽要大才行。还有就是刀刃过多,会使得单位时间摩擦被切削材料变多,会使得木头升温严重,也就是冒险,发黑的结果。总之,刀具就是这样一个各个条件相互制约的东西。取舍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 d. y/ `% [) z, o3 ]; x; {: {1 e1 u" y: Y7 X" `
最后说主轴的问题,加工木头的话,如果不适用刀具直径特别大的刀,比如10毫米以上,甚至三四十毫米的刀。普通的电主轴一般搞得定的。6毫米,8毫米的刀,2.2KW 3.2KW的木工主轴转数开低一点,转矩也是够用的,或者用矢量变频器配恒功率主轴,这种主轴在12000倒24000之间转矩都是恒定不变的。如果要使用更大的刀(主要是大型的成型铣刀),转数很低,只有几千转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用多极低俗电主轴,比如2.2KW 6000转,3.2kw8000转的主轴,这种转矩就很大了,不过在木业厂这种货基本见不到,都是金属加工用。木业厂一般用恒功率主轴配矢量变频器就已经是非常高档的货色了。
2 \" c4 E7 R+ 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