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雁飞堂

槐木木料!郊区拆迁有好多槐木!10厘米左右直径!4米长,10块钱一根,能做点什么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30 09: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超越之父 发表于 2018-5-30 09:29
* ~% i8 `( j, {: O桑枣杜梨槐是最常见的硬木材。
8 O: p/ j6 I4 z4 c: q$ l原来这话是懒木匠骗人的把戏呀?!

* l! p' P7 o# E0 Z+ u' b桑木不算硬 桑木牛角梢弓相当有名.桑木裂的厉害 。; T+ N! B9 b1 ~8 t6 Q' ~, `) ~: ?
: r/ I; Z2 u# u9 m. ]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5-30 11: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蒜。 发表于 2018-5-30 09:45
* Y2 C9 |# C8 }& A) V3 b桑木不算硬 桑木牛角梢弓相当有名.桑木裂的厉害 。
! k7 M4 d  \$ E& X9 v( i" q
我看也不像行家,倒像是民间谚语。第一,阴宅,就是墓地。汉朝,秦朝等朝代,棺椁有得是用梨木,梨木,桑木做的。硬木类做棺椁,一是河南等平原地带,这类木头比较多,二是存放时间长。第二,阳宅,苏州园林里大户人家,院中多的是宋槐,明槐。东北乡下家具也多的是槐木,桑木。不仅漂亮,还非常实用耐用。这两句话纯属是无稽之谈,桑同丧,槐中有鬼,梨同离,枣心多黑红与矿物线,不同凡木,人惧之。桑木很硬,之所以用来做弓和汉朝的单体木弓,就是看中他的坚硬和韧性。从木料来看,这些木头都太硬,太容易开裂。木匠怕用。仅此而已。
5 o5 B$ y* J9 I# {/ Z7 Y8 a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5-30 11: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蒜。 发表于 2018-5-30 09:45 1 i- j/ F: w9 w' v6 a8 {! T
桑木不算硬 桑木牛角梢弓相当有名.桑木裂的厉害 。
+ C' c7 z4 {; M! l  @8 ^! w
至于杜木,杜者,拒也。中国人好客,有客来不能拒绝吧,但是从木料来看,也是扯淡。人家杜牧姓都姓杜,那这姓不用了?3 h9 ]4 S6 ?1 Z9 x( y6 H" k/ }, F4 s
发表于 2018-5-30 13: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tanak 发表于 2018-5-30 11:26
: A- i! G2 H$ f& K7 l7 H8 ?4 A我看也不像行家,倒像是民间谚语。第一,阴宅,就是墓地。汉朝,秦朝等朝代,棺椁有得是用梨木,梨木,桑 ...
" G2 ~9 K1 z& U: E/ S7 ?
秦汉留下的特殊墓葬形式是题凑 多用柏木黄肠题凑 不知道您说梨木和桑木作棺椁的发现是?哪座墓葬方便指出感激不禁 。桑木韧性好 密度680kg/m3 和常用的榆木 差不多  枣木640 宋明清常用的核桃木也已经607 曲柳636 我觉得究其根本 不是硬度的事情 是个别木材的生物特性 + ?7 P& l4 H9 t  a% P2 T: ^/ P" v- s
发表于 2018-5-30 13: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tanak 发表于 2018-5-30 11:37 ' |' z4 V9 [* Q- A/ B: s* D
至于杜木,杜者,拒也。中国人好客,有客来不能拒绝吧,但是从木料来看,也是扯淡。人家杜牧姓都姓杜,那 ...

4 q0 Z/ q, G. D; i' ?古代姓氏文化我觉得您又引到了一个新的话题 首先姓氏的宗族根源 比如 地方发音 和特殊示意 .没有别的意思 现在还有姓苟的呢 这个民间的谐语多是对物不对人 都知道刀俎下彘鱼飞禽 明朝王也得姓朱不是 开个玩笑
0 a; L  p! ~/ x; X. g4 x' L9 g
发表于 2018-5-30 13: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tanak 发表于 2018-5-30 11:26 2 u7 Z2 a0 g: y7 D/ i6 A( K
我看也不像行家,倒像是民间谚语。第一,阴宅,就是墓地。汉朝,秦朝等朝代,棺椁有得是用梨木,梨木,桑 ...

& N) M9 e' p& m% b+ b1 R% o% P包括您说的现在北京的皇家园林也有大批国槐侧柏
7 T4 n& q% `: d  R" t8 e+ V, K以鬼神论虽有偏颇 但实在好玩 多了点文化意趣 且不敢说糟粕不糟粕 起码多点谈资而已
! n" d3 E; U3 ?1 f% G/ W
发表于 2018-5-30 13: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盖房子做支撑柱用。农村常用,
; g  k4 c6 a( O# F) o5 Q% C; r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5-30 15: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蒜。 发表于 2018-5-30 13:48 * a) i& @. n3 s! x5 F
包括您说的现在北京的皇家园林也有大批国槐侧柏# b" M2 J1 p/ T, e- s9 Y1 r+ k8 b
以鬼神论虽有偏颇 但实在好玩 多了点文化意趣 且不敢说糟 ...
. {/ D% u4 K' g/ s: b5 j- z
谈资是谈资,但也不必相信,尤其是作木者,更不必有这些忌讳。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李永健教授在《上博七·郑子家丧》利(梨)木释读再议中就详细地解释和比较了梨木桑木同柏木用作棺椁上的区别。这一点就很好地证明了,在战国甚至之后多个朝代都有用梨木为棺椁的事实。同样的,早在三星堆出土的“金杖”即为桑木杖。其时,岷山一代斗建亦多为桑木。
7 v8 [4 g1 i, h& w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5-30 15: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蒜。 发表于 2018-5-30 13:48 % o: ]% I1 ^+ @( C5 @8 M
包括您说的现在北京的皇家园林也有大批国槐侧柏
9 u! N& X+ k* B: c6 A. A# {* _以鬼神论虽有偏颇 但实在好玩 多了点文化意趣 且不敢说糟 ...

0 N3 ^0 o  I4 |; Z7 t《洛阳伽蓝记序》有载:作柏木棺。勿以桑木为欀。人问其故。涵曰。吾在地下。见人发鬼兵。有一鬼诉称。是柏棺应免主兵。吏曰。尔虽柏棺桑木为欀遂不免。京师闻此柏木踊贵。人疑卖棺者货。涵发此等之言也。实也。鬼神论在那个年代在人的丧葬上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就是因为做棺木的匠人说了黄心柏做棺,死者下阴间,能避灾罚。就有更多的人来买柏木棺,他们棺材铺就能多挣钱。那穷人怎么办?只好照用桑木槐木这些相对便宜的木料作棺材。这也说明柏木,尤其是你所说的黄肠也仅仅是权贵之人所用的料子而已。而平头老百姓和商人,用这些不入阴宅的木头做棺木,也比比皆是。' `2 F* U: T! z( ~* T- I  ^2 p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5-30 16: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蒜。 发表于 2018-5-30 13:48
2 K- M0 S( X3 |包括您说的现在北京的皇家园林也有大批国槐侧柏
# {  G! J# J$ C. v' k/ ~1 ]以鬼神论虽有偏颇 但实在好玩 多了点文化意趣 且不敢说糟 ...

) O4 q; h: j7 s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郑子,其下葬即用梨木三寸为棺。(孔子以桐木五寸为棺,桐三寸为下卿之意,意桐亦非佳木,其实非也。)周人亦多用利(梨)木为棺。另外,你所说的朱姓,这和猪一点关系也没有,当时也不带贬义。到现在和猪谐音了才惹人笑话。杜,杜梨木,西安神农氏拜杜梨木为神树,其中一支依此为姓。一直都是有杜绝的意思,但是人家也不必改姓。这放木头中也是一个道理,是好木头,就能用,鬼神论也只是说说而已。国人太信这些,再传播,恐怕就有些杯弓蛇影的意思了。现在条件比过去好许多,根本就不必考虑这些因为资力不够而对木头选择要推敲的鬼神论。8 j6 e. K& Z2 z+ J0 p
发表于 2018-5-30 19: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tanak 发表于 2018-5-30 16:05 6 J0 L7 X% a* w
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郑子,其下葬即用梨木三寸为棺。(孔子以桐木五寸为棺,桐三寸为下卿之意,意桐亦非佳 ...

) m* Z; \& @$ n先生真知 我定当好好学习 多求教个问题 类似于这句谚语 大约是什么年代的起源先生是否了解?我有这方面的好奇
3 M  J7 i" ]+ u9 t$ H$ s
发表于 2018-5-30 22: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径才10开板是不可能了   可以做木方  腿料
- Z3 O6 ~# k; M$ f; h/ X7 c
发表于 2018-5-31 11: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收了,做马扎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11: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榆树村 发表于 2018-5-31 11:34 7 o6 R6 y, v) L  f6 j3 q/ {  v
收了,做马扎

/ }' n  u4 x  @6 c1 d) i6 B可以
7 H/ [( K- c% ]5 s- F* R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11: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tanak 发表于 2018-5-30 11:26 2 o: t) Z4 ]- F+ }
我看也不像行家,倒像是民间谚语。第一,阴宅,就是墓地。汉朝,秦朝等朝代,棺椁有得是用梨木,梨木,桑 ...
6 {6 I5 `6 ], _- M) S6 d
这个分析就是行家了!这类木头在柴木里算硬的!多数又没有大才!歪脖子老槐树特别多!呛茬多!不好加工是真的!) I# b$ Q" }' Z4 H  v: ]# X& m3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