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4-9 13: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黑-MIG 发表于 2018-4-8 22:440 X, z! I2 l" ~+ ]9 c& K
看过一编文章:国内不适宜工匠精神的培养!从大环境到小环境都不适宜。1 R7 Q5 h- Y# Z+ P1 A
但匠人要有自己的工匠精神,人家怎 ...
4 p0 B0 u9 A8 P, ~7 A# {6 Z工匠的培训,在我看来是一个买方市场的建立过程。工匠一个人精益求精,如果没有人愿意为此买单,又有啥用呢?古代那些精致的用具之所以兴旺和达到极高的境界,是因为有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读书人的群体,他们有高标准,高要求,然后催生出各种艺术门类的兴旺发展。能设想宋代皇帝如果不喜欢瓷器,并且对于形制,釉色都极其挑剔的苛刻要求,单单景德镇的制陶师傅群体就自发地创造出官哥钧汝定几大名窑风格迥异又能光耀千载的陶瓷瑰宝吗?反正我是不信的。欧洲的各项艺术类别,建筑、绘画、服装、家具、以及各种用具,之所以能达到现在的高度和境界,不也是和他们几百年来一脉相承的皇族以及后期的垄断大资本家群体的需要和要求相依赖的吗?没有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的不断要求,就无法想象欧式家具巴洛克洛可可维多利亚等风格的诞生和完善,那些繁复的东西都是从来不用亲自下田干活的人一步步要求出来的。
3 A; @5 r" p! q相对来说,我们这个社会群体,我个人认为有钱人一大把,真正骨子里的贵族却恐怕都没有啦。在咱们建国以后各种运动中,老一代的还有些传承的精神贵族,或暴死,或老死,反正都已经成为历史了。而几十年来的国内教育,又从根上就反对精神贵族方面的培养,只一心一意抓物质世界的建设,生产力是没的说,但是审美能力就只能呵呵啊!这个令我痛心疾首的话题,你看看咱们国内那些家大大小小的汽车厂,花了那么多年,投入那么多钱,就从来没有整出来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车型来。5 S& F& i& C+ H+ \
所以,如何在彻底推倒的老建筑废墟上,重新建起辉煌的大楼,这是我们这一代、以及下一代、下下代的历史任务,如果不能搞出这样的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都重新对东方文化拜服,赞叹的文明高度,即便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成为经济军事国力最强的强国,仍然无法让那些蛮夷心服口服,我们仍然是他们心里的暴发户。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认同这个判断。而很多根源,归于一点,就是教育。这是一个巨大的话题。6 d. G% s) X9 \8 O
|
|